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3014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docx

《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轼的诗词人生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docx

苏轼的诗词人生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

十、知扬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知定州、贬惠州

哲宗赵煦元祐七年(1092)二月,任扬州知州,哲宗赵煦元祐七年(1092)九月,苏轼由知扬州改任兵部尚书,回京赴任途经宿州。

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高太皇太后去世,苏轼妻丧,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九月任定州知州。

哲宗赵煦元祐九年(1094)四月十二日,改元绍圣,哲宗要继承父皇改革的遗志,将革新变法的大业进行到底,将苏轼一赃官再贬,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六月,再遭贬惠州。

从此没有再回朝廷了。

从元祐七年(1092)二月,任扬州知州,到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七日,把苏轼再贬儋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九品)。

这期间共计五年两个月,这里介绍了这期间苏轼所写的诗词十首,还有一篇游记。

(一)知扬州

哲宗赵煦元祐七年(1092)二月,任扬州知州,哲宗赵煦元祐七年(1092)九月,苏轼由知扬州改任兵部尚书,回京赴任途经宿州。

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高太皇太后去世,妻丧,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九月任定州知州。

1《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墨云拖雨过西楼。

水东流。

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

月花羞。

捧金瓯。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注释】

1.巫山:

此暗指美人。

用巫山神女与楚襄王相会的故事。

2.篘:

chōu,一种竹制的滤酒的器具:

“黄篾楼中挂酒篘。

”(皮日休《奉和鲁望新夏东郊闲泛》或《奉和鲁望新夏东郊闲泛见怀次韵》)酒新篘,新漉出的酒。

3.月华羞:

美人笑脸盈盈,顾盼生辉,使姣好的月亮都自愧弗如。

4.瓯:

ōu,杯。

瓯子。

金瓯,酒杯的美称。

5.歌扇:

旧时歌者歌舞时用的扇子。

歌扇萦风,(美人)翩翩舞扇招来徐徐清风。

6.“试问”三句:

苏轼以酒色自娱来解嘲,似乎自己放浪形骸,忘怀一切,其实不过是苦中作乐。

7.醉扬州:

杜牧《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译文】

傍晚,乌云带雨飘过西楼,洒落一阵骤雨。

水向东流,云收雾散。

夕阳透过绿柳,映照在随风飘动的窗帘上。

今夜歌楼景色无限好,花朵鲜艳,美酒新熟。

美人微笑捧金瓯,星眸生辉,月花含羞。

舞扇送来习习清风,吹散一春愁。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有我这样潇洒,醉梦扬州!

【赏析】

这首词抒写作者在一个雨霁月朗的良宵,美人相伴、饮酒听歌的欢娱情景。

表现了作者乐而忘忧、陶情风月的旷达情怀。

作者身不由己、不到两年时间就先后徙知杭州、颍州、扬州,“二年阅三州”、奔命于仕途,所以这里才会出现“及时行乐”的情形。

对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暂时的解脱。

正因为如此,此时作者将个人的烦恼、宠辱完全置诸脑后,全心身地赏玩这良辰美景,在这种心境下,笔调就显得轻松明快、如行云流水。

上片写景。

从“墨云”到“回照”五个短句,依次写出傍晚时雨过天晴的景象变化。

先是墨云拖雨,而后是水向东流,而后云收雾敛,而后夕阳返照,风吹帘动。

如此依时序次第展开,如同一组变幻组接的镜头,意象纷呈而又气脉连贯。

这里用“拖”、“流”、“收”、“回”几个动词,给人以画面摇曳、变动不居的空间感。

“晚烟”“残阳”则晓人以时间。

接下来是作者对如此良辰美景情不自禁的赞叹。

有美女相伴,鲜花簇拥,新酒助兴,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

“巫山”二字暗指美女,为引起下片细致刻画美人情态作了先导。

下片写人。

前五句是描摹美人情态。

说她笑脸盈盈,明眸如星,顾盼生辉,使姣好的月亮都自愧不如。

她时而捧杯敬酒,时而轻歌曼舞,翩翩舞扇招来缕缕清风,以致吹散了弥漫于心头上的愁云。

最后三句,化用杜牧诗意。

这里作者以沉缅于酒色自许,似乎是忘怀一切,放浪形骸,实则不过是自我解嘲,苦中取乐。

据北南宋赵德麟(名令畴,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又号藏六居士)《侯鲭录》记载,作者在颍州时就因久雪人饥,彻夜不眠。

到扬州后又看到吏胥催交积欠,夏田一熟“使民反思凶年”,无以为生。

百姓的疾苦,个人的遭际,酝成了作者“一春愁”。

因此作者以酒消愁,不过是求得心理上的一时宽解,狂放之中,深隐着心灵上的创痛。

以旷达的笔调表达此种心境,更其沉痛。

【背景】

这首词作于哲宗赵煦元祐七年(1092)。

这年二月作者由颍州改知扬州。

在扬州待了半年时间,元祐八年即被召还进京。

此词即作于扬州任上。

时年57岁。

(二)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哲宗赵煦元祐七年(1092)八月,苏轼自扬州以兵部尚书诏还,九月到京,后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守礼部尚书任。

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高太皇太后去世,高太皇太后死后,一些深恨高太皇太后之人诬陷其在世时曾打算废黜哲宗。

这些人还随意杜撰了一些高太皇太后的不是,并为哲宗起草废高太皇太后为庶人的诏书。

向太后(哲宗嫡母)听到此事后,大惊失色的找到哲宗哭诉说:

“太皇太后生前,我每天都在宫中相伴,老天在上,哪里来的这种话?

假若皇上执意这样做,是说我也曾参与这件事,你将置我于何地?

”哲宗的生母朱太妃也力争高太皇太后在此事上无可非议,哲宗这才拿过奏章在灯烛上烧掉。

第二天,哲宗在朝堂上勃然大怒责怪那些诬陷高太皇太后的大臣:

“你们不想让我入英宗庙了吗?

”说毕,将他们所呈上来的有关高氏奏折全撕成碎片,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宣仁之诬’的一桩公案,而这桩公案就是在向太后的干预下才宣告平息。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

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

以为不妥。

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

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

“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

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

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

“这是什么虫?

”小孩说:

“黄狗虫,黑狗虫。

”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

“这是什么鸟?

”旁人答道:

“这叫明月鸟。

”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2《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注释】

1.上元: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2.侍宴:

臣子赴皇帝的宴会。

3.通明殿:

宫殿名。

4.淡月:

淡淡的月光。

5.疏星:

稀疏的星星。

6.建章:

汉代的皇宫名,即建章宫。

这里借指宋代皇宫。

7.仙风:

这里喻宫中吹来的风。

8.御炉:

皇宫中用的香炉。

9.鹄立:

hú,肃立。

像天鹅般引颈直立。

10.通明殿:

玉皇大帝宫殿名。

这里借指宋代皇宫。

11.红云:

比喻穿红袍的侍臣。

12.玉皇:

天宫中最高的统治者,借指宋帝。

【译文】

  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围绕在建章宫,皇宫的气象犹如仙境一般,香烟缭绕。

文武百官毕恭毕敬地站在通明殿前,等候皇帝架到,这场景,就象一朵朵红云捧着玉皇大帝一般。

【赏析】

首句“淡月疏星绕建章”描绘出仙境般的宫殿外观:

淡淡的月光清冽,寥寥的寒星闪烁,巍娥的宫殿在它们的环绕下,恍若天上宫阙,缥缈犹如仙境,照映着雄伟的建章宫。

月谓“淡”,星谓“疏”,有两重含义。

一是实写正月十五特有的景象。

十五月圆,群星自然隐烁稀疏,不可能繁星满天。

而时值冬末春初,月光寒淡,不会象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清光四溢。

所以暗示了时令;二是要使月和星与建章(宫殿)构成一组完整意象。

诗人用了个“绕”字点明宫为主,星月为宾的关系,为全诗定下了飘飘若仙的基调。

同时,也以宫殿与星月的关系来暗示君臣关系,从而为诗的最后两句实写埋下伏笔。

次句“仙风吹下御炉香”承上而来,将上句创造的气氛坐实为仙境。

写宫殿内景:

似是天上宫阙,阵阵仙界之风吹过,吹送着御炉前的袅袅香烟,使偌大的皇宫清香流荡。

诗人以馥郁香气的到来,暗示了皇帝即将驾临。

三句“侍臣鹄立通明殿”,照应诗题“待宴”。

写侍宴的群臣像鸿鸽一样,引颈肃立,宫殿满堂生辉,气氛庄严而祥和。

此时,群臣们静立恭候皇帝驾临,但诗人此时已犹如置身仙境、浮想联翩。

“鹄”,一说指天鹅,一说为鹤。

这里应理解为鹤。

因为不仅鹤立与鹄立是同义词,而且更重要的是释成鹤更增强了仙界的气氛。

鹤在古人看来是仙鸟,称为仙鹤,认为它们是神仙的座骑。

在诗人眼中,此时群臣们象仙鹤一胶引颈挺立,静待主人的骑乘。

“通明殿”,表面上指举行宴会的宫殿灯火通明,金碧辉煌,而实际双关天上玉帝的宫殿。

“上帝升金殿,殿之光明照于帝身,身之光明照于金殿,光明透彻,故为通明殿。

”(宋代王十朋注引《敦误明星保留传》)典故的妙用,更增添了仙界气氛。

末句“一朵红云捧五星”突出画面的主题:

像朵朵红云烘托朝阳一样,身着红袍的侍臣们簇拥着皇帝,场面热烈壮观。

这本是指皇帝驾临筵席,但诗人夸张地写成在玉阶紫殿上,红霞千朵,金光万道,簇拥营天上至高统治者玉皇大帝出现。

可见,诗人早已感到置身于仙境,水到渠成地产生了这种幻象。

此诗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层层捕垫,节节拔高,使仙界气氛越来越强。

表现在与仙境直接相关的字眼越来越多。

首句的淡月疏星与建章都是实写,但只用了一个“绕”字,便创造出了仙界的气氛。

两句用了“仙风”两字。

三句用了“鹄立通明殿”五字。

而第四句则是七字。

这样,层层叠加捕垫,让仙境更加美妙空幻。

第二,实景虚写,虚景实写。

首句本是实写所见之景,但用了“疏”、“淡”、“绕”等形象不具体的飘忽的字眼,所以造成了一种虚幻缥缈的境界。

而尾句写诗人对皇帝出现场面的幻觉联想,是个虚景,但用了范围明确如“一朵”,色彩鲜明如“红”、“玉”等字限,反倒显得很具体可感。

此诗虽写颂扬皇家之辞,但十分得体,有君臣之仪,无阿谀之意。

全诗设境肃穆隆重,明朗壮美,语言自然而形象,如身临其境,见到了宋王朝升平时期的一次皇家盛典。

【背景】

哲宗赵煦元祐七年(1092)八月,苏轼自扬州以兵部尚书诏还,九月到京,后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守礼部尚书任。

此诗是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苏轼侍从皇帝观灯而作的“应制诗”,写了元宵夜皇帝举行宴会而群臣陪饮的所见所感,为宋王朝歌功颂德。

(三)知定州

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九月三日,高太皇太后去世了,哲宗亲政后,九月四日,哲宗就下令要恢复几个与新党人物关系特别密切的宦官的职务,虽然由于宰相的反对,没有能够实现,但是这已经传达出了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前面讲过,苏轼是这个小皇帝的老师,按道理说你是他的老师,你不应该有什么担心的,但是苏轼也深知其人,所以早早地就把自己打发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

他自己要求外任,当时他担任的是个什么职务呢?

苏轼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知定州军州及管内勤农事、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任定州(河北定县)知州。

他以一个很高的三品的身份,出任河北西路的总管,兼定州市的市长。

他从此与定州、定窑瓷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哲宗赵煦元祐九年(1094)四月十二日,哲宗将元祐九年改为绍圣元年(改元“绍圣”就是要继承父亲改革的遗志,将革新变法的大业进行到底),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三日,第一道诏命下达,他被取消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撤销了定州知州任的职务,以左朝奉郎的身份任英州知州正六品,英州在现在广东的英德。

由定州至岭南数千里,举家远迁,费用浩大,只好再次到汝州找他的弟弟苏辙(汝州知州)筹措路费。

住了十多天,苏辙带他游了温泉、龙兴寺、最后又领他到郏县小峨眉山游览。

二人站立山巅,北望嵩岳逶迤,南瞰汝水如带,脚下两道山梁“峰峦绵亘,状如列眉”,青山绿水,风景如画,酷似家乡峨眉山。

这时苏轼已届57岁,官场失意,便对弟弟说,将来致仕后便来此隐居。

没过多久,第二道诏命下达,以左承议郎的身份任英州知州,成了什么呢?

正六品下,又降了一等。

要从河北的定县赶往遥远的广东的英德,这还没有算完。

第三道诏命紧接着下达,说:

合叙复日未得与叙复,仍知英州。

这句话的意思,你还做英州的知州,可有一样,按照宋朝的规定,官员任职到一定年限的时候,按规律、按规定,有自然升迁,取消你这个资格,你永远不可能得到升迁的机会。

到了六月份,这苏轼不是急着要往英州赶吗?

还没赶到呢,等他到了安徽的当涂的时候,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六月,接到了第四道诏命:

撤消了他左承议郎的职务,由英州知州降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不但贬了你的官,而且刚才是在英州,现在连英州都不能待了,你得去哪儿呢?

去广东的惠阳,就是惠州,把他安置在惠州,给他个官衔,但是没有任何实际的职务,不得签书公事,这意味着苏轼的命运要发生根本的变化。

王朝云随往。

从此没有再回朝廷了。

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苏辙于四月二十一日到达汝州(河南临汝),六月五日再贬袁州(江西宜春),未到,又贬至筠州(江西高安),一年之间竟三黜。

3《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公尝有诗与苏伯固,其序曰: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

“我梦扁舟浮震泽。

雪浪横江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盖实梦也。

然公诗复云:

“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

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

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

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

《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释】

1.归朝欢:

柳永创制词牌,辛弃疾词有“菖蒲自照清溪绿”句,又名《菖蒲绿》,双调一百零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六仄韵。

2.震泽:

今太湖。

3.接淅:

xī,行色匆忙。

4.挂席:

挂起帆席,准备启程。

5.莫徭:

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6.“梦中游”三句:

以“飞梭掷”喻梦中迷离幻象、眼前庐山清景,随着短暂相聚的友人即将离去而转瞬即逝。

【赏析】

屈原死后,楚山空寂,醴阳的香花香草,因为他的离世而变得没有光泽。

你的才能像刘禹锡。

用屈原、刘禹锡的典故,鼓励老朋友在逆境中奋起,追踵前贤,写出使山川增色的作品来。

上片写作者与伯固同游庐山的所见所感。

起首两句远远宕开一笔,从梦游震泽(即太湖)着笔。

“我梦”二字想落天外,神气极旺。

千顷白浪翻空摇舞,东坡却棹一叶之扁舟,倘徉于这云水之间,显得那么从容自若。

动与静、大与小对强烈而又鲜明,真可谓神来之笔,接下去,笔势一顿,借“觉来”二字转到眼前庐山胜景,只见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参天。

震泽梦游与庐山清赏,虚实交映,相反相成,给人一种瑰丽多变、目不暇给的感觉。

“雪浪摇空”,“青壁倚天”,如此奇丽之景,更是令人神往。

然而正当作者陶醉于这种似梦非梦的自然乐趣之中时,一缕悲凉之感却袭上心头,使他又回到了坎坷的现实中来。

“此生长接淅”一句是他宦海浮沉的生动概括。

“接淅”,本于《孟子万章下》: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说孔子去齐国的途中淘米烧饭,不等把米淘完、沥干,带起就走,言其匆遽狼狈之状。

此处用典,写东坡一生屡遭贬黜,充满了艰难挫折,这暂时的游赏,难以愈合他心灵之伤。

“与君同是江南客”,上应“接淅”,写彼此之飘蓬,下启“飞梭”,言清欢之短暂。

“梦中”三句收束前片,说迷离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飞梭过眼,转瞬即逝了。

过片另起一意,写对伯固的勉励。

东坡与伯固交谊笃厚,曾叙宗盟,每遇离别,必有所作。

只是此词作于衰暮,前程艰险,后会难期,故语气较前沉痛。

苏伯固赴任澧阳,大概也不是愉快的差使,所以东坡要用迁客骚人的典实来慰勉伯固。

“明日”两句,点出送别。

“挂席”即“挂帆”。

扬帆西去,指苏坚的去处。

随着西去的征帆,作者心随帆驶,由地及人,联想到那里行吟漂泊过的屈原。

“灵均即屈原的别名。

“澧阳兰芷”即沅芷澧兰,这些散发着屈原人格光辉的香草,也因为伟人的逝去而憔悴无华了。

“灵均”从反面落笔,映衬与屈原并光辉的品格,两句同时又隐约地流露出希望苏坚追踵前贤,能写出使山川增色的作品来。

“君才”以下各句,援引刘禹锡的故实,从正面着笔,写出了对苏坚的期望。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贬为朗州司马,武陵一带生活了十年,后来又到夔州任刺吏。

夔州,他效屈原居沅湘间依当地迎神舞曲作《九歌》的精神,用巴渝民歌《竹枝》曲调创作了九首《竹枝词》,对词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东坡即以此鼓励老友,期望他在逆境中奋起,像屈原、刘禹锡那样写出光耀古今的作品来。

“君才”两句,充满了期望,意谓:

你的才华不减梦得,他谪居武陵这样的西南远方,又和你所要去的澧阳同是莫徭(部分瑶族的古称)聚居之地,到了那边便可接续刘梦得的馀风,创作出可与刘禹锡的《竹枝词》媲美的“莫徭新唱”来,让这个寂寞已久的澧浦夷山,能重新鸣奏出诗的合唱,与千古名贤后先辉映。

“谁谓古今隔”,语出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东坡略加剪裁,用以煞尾,便有精彩倍增之妙。

这首词横放而不失空灵,直抒胸臆而又不流于平直,是一篇独具匠心的佳作。

【背景】

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七月,苏轼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责授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途径九江时,遇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友苏坚(伯固)。

当时苏坚被命赴澧阳(今湖南澧县)任所。

客中相遇,行脚匆匆,在宁歧泣别之际,子瞻为作《归朝歌》以赠。

此词作于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七月,是作者为酬赠阔别多年后又不期而遇的老友苏坚(伯固)而作。

词中以雄健的笔调,营造出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昂扬的词境,抒写了作者的浩逸襟怀。

全词气象宏阔,情致高健,堪称苏词中写离别的代表之作。

(四)贬惠州

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高太皇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再次执政,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四月,远贬英州(广州英德),未到英州时,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六月,再遭贬惠州(广东惠阳),王朝云随往。

从此没有再回朝廷了。

从哲宗赵煦绍圣二年(1095)正月在惠州贬所,到哲宗赵煦元符三年(1100)八月迁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安置,在惠州计五年零八个月里。

4《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释】

1.七千里、十八滩:

极言离家路途之远之险。

2.二毛人:

头发黑白相杂的老人,苏轼写这首诗时五十九岁。

斑白的头发。

常用以指老年人。

3.一叶:

表现作者垂暮孤苦飘零。

4.喜欢:

地名,在大散关上。

这里代指故乡山水。

苏轼自注:

蜀道中有错喜欢铺,在大散关上。

大散关在现在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

5.惶恐滩:

赣江从江西万安到赣州,有十八个险滩,黄公滩最危险,也称惶恐滩,在江西万安县。

6.孤臣:

失势无援之臣。

7.石鳞:

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

8.知津:

原意为讥讽孔子四处奔波。

《论语》记载,孔子曾经在途中向隐士长沮、桀溺问路,长沮、桀溺因为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

“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苏轼反用《论语》的典故,充满自信地说:

“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

【译文】

我这个头发斑白的老人,只身飘零于离故乡七千里外的荒野,乘着小舟穿越赣江十八个险滩,就像在激流漩涡中翻滚的一片树叶。

过那危险的惶恐滩时,忽然回想起四十年前,从四川取道陕西赴京赶考,经过错喜欢铺的情况。

年轻时功成名就,原以为可以大有可为服务百姓,可是如今却不过是错喜欢,只有垂泪孤臣的无限惶恐。

船过了险滩,就遇到长时间的顺风,殷勤相送我这个远来的客人。

船帆受风,好像鼓起的大腹。

雨也下了很久,江水暴涨,我在船上已经看不见水流石头上的鱼鳞波纹,真有点美中不足。

我完全可以充当个水手,为官府驾船;我一生经历如此多的风浪,岂止是仅仅知道几个渡口而已。

【赏析】

年近花甲的正直诗人,再次受到朝中昏君和奸佞更疯狂的打击和迫害,“夕贬潮阳路八千”,被“安置”到了荒远的岭南。

路经惶恐滩时,写下这首对奸佞们表示蔑视的诗。

首联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

颔联苏轼在诗中自己注明:

“蜀道有错喜欢铺,在大散关上。

大散关在现在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

惶恐滩,赣江从江西万安到赣州,有十八个险滩,黄公滩最危险,也称惶恐滩。

苏轼用错喜欢铺、惶恐滩地名,组成工巧的对仗,又语意双关,写自己四十年前和现在的情况。

腹联两句所写不只是行船的情境描写,又有象征的暗示,轻快旋律,恰好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

诗上半篇的低沉凄凉一扫而空。

尾联据《论语》记载,孔子曾经在途中向隐士长沮、桀溺问路,长沮、桀溺因为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

“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苏轼反用《论语》的典故,充满自信地说:

“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

苏轼的七言律诗《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前四句表现自己被政敌迫害、晚年被贬谪的凄凉情况,格调低沉。

接下来的四句描写行船的情境,格调也有凄苦转为豪放,沉重转为轻快。

因为,苏轼是一个性格坚韧、胸襟开阔的诗人和哲人,面对再次降临的人生劫难,他以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去面对。

【背景】

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主张变法的新党重新被大宋朝廷重新起用,元祐旧臣招受打压。

苏轼在河北定州知州任上,先后被贬官到广东英州、广西宁远军、广西惠州。

苏轼在赴惠州途中,乘船入赣江,经过江西万安县的惶恐滩。

面对险滩,远离故乡与朝廷,前途渺茫的诗人苏轼,以达观的精神,写下了《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这首诗。

5《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

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

“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注释】

1.惠州:

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2.木末:

树梢。

3.虽:

即使。

4.死法:

死于军法。

【译文】

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

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

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

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

“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

”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要死于敌人,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赏析】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背景】

此诗作于惠州期间。

从哲宗赵煦绍圣二年(1095)正月在惠州贬所,到哲宗赵煦元符三年(1100)八月迁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安置,在惠州计五年零八个月里。

6《慈湖夹阻风五首》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注释】

1.慈湖:

在今安徽当涂境县北。

2.夹:

即夹角,这里指湖边狭窄的地方。

3.阻风:

乘船为风浪所阻,不能前行。

4.捍索:

船桅两旁的索。

5.菅蒯:

jiānkuǎi,草绳,用以编缆的。

6.横千丈:

斜月将落,一道路长长的波光落在湖面上,这里是极言湖面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