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2997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docx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docx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地理

一、考试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

考试旨在促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确定的培养目标;促使普通高中学校地理教师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落实课改要求、执行课程方案,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全面检测普通高中学生完成地理学科必修课程后的学业水平,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充分发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导作用,促使地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命题依据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湖南省教育厅颁布的《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和《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地理》,并结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Ⅱ、Ⅲ)和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试题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

试题设计应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积极健康的素材创设情境。

试题内容应科学、严谨,文字简洁、规范,答案准确、合理。

2.客观性原则——试题具有代表性,覆盖面广,充分反映地理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试题的难度适当,杜绝偏题、怪题。

试卷的内容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基础性原则——考查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针对地理必修模块命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试题通过图、表、文字等形式呈现地理信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公平性原则——充分考虑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试题内容应尽量避免客观因素影响,确保无经济、文化、城乡、民族、性别等背景的差异。

5.友好性原则——卷面设计应充分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卷面设计规范,卷头、卷尾和换页处要有温馨提示,给予考生人文关怀。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颁布的《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并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确定考试目标和内容。

本考试大纲将考试要求分为“了解、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四个能力层级。

前一个层级是后一个层级的基础,较高一个层级包括前面较低层级的要求。

A.了解。

指对地理具体事物、现象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其大意和要点,并落实在地图和地理图表上。

例如,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理解。

对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模式的说明和解释;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对揭示地理事象和演变过程的特点、成因、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等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进行表述。

例如,把握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出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C.简单应用。

应用已经知道和理解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等,说明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D.综合运用。

从试题的文字和地理图表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提炼地理的有效内容和价值,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进行分析和整合。

将所学的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解答、论证地理问题。

例如,运用有关方法获取地理信息、学会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阅读和使用地理图像,联系所学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用于解释具体的地理现象,分析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等。

地理Ⅰ

(一)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运用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天体系统及层次

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概况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特点

地球的外部圈层

(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运用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矿物及其基本存在形式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转化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地质作用的分类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及其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运用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主要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运用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中国的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地理Ⅱ

(一)人口与城市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运用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自然增长及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与人口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

中心地理论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及其意义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环境问题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运用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联系、转移和集聚

工业与环境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分布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运用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概念与类型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地理Ⅲ

(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运用

了解区域的含义

区域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区域的空间结构

区域的产业结构

区域发展阶段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及发展差异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西部大开发范围及意义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西气东输的线路、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西电东送的原因、线路、意义及对地理环境影响

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运用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

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荒漠化的含义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湿地的概念及作用

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美国的农业生产条件

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与分布

美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鲁尔区的繁荣与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的综合治理措施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能力层级

了解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运用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五、考试方式、时量与分值

考试方式

笔试、闭卷

考试时量

90分钟

试卷分值

100分

六、试卷结构

1.各类题型与分值

题型

题量

分值

机器评卷

选择题

25小题

50分

人工评卷

非选择题

约5小题

50分

2.考试内容与分值

考试模块

分值

必修Ⅰ

约40分

必修Ⅱ

约30分

必修Ⅲ

约30分

3.试题难度与分值

难度类别

难度系数

分值

容易题

0.85以上

约70分

中档题

0.85~0.70

约20分

稍难题

0.70~0.55

约10分

 

七、题型示例

【例1】2011年6月2日,我国东北地区观察到日偏食天文现象,右下图为日偏食发生时日、地、月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体现的天体系统有

A.太阳系、地月系

B.河外星系、太阳系

C.河外星系、银河系

D.河外星系、总星系

答案:

A

说明:

该题为容易题,难度系数0.92,能力层级为了解。

主要考试内容:

天体系统及层次。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然后识别分类的能力。

【例2】右下图为热带某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

(1)-

(2)题。

(1)图中地层向上隆起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答案:

A

说明:

该题为稍难题,难度系数0.68,能力层级为简单应用。

主要考试内容: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主要考查学生读图提取的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该岛种植香蕉、菠萝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

答案:

B

说明:

该题为中档题,难度系数为0.80,能力层级为综合运用。

主要考试内容:

农业区位因素。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3】右下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从环境因素考虑自来水厂应选址在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

C

说明:

该题为容易题,难度系数0.90,能力层级为综合运用。

主要考试内容:

工业与环境。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例4】下表是俄罗斯1995年7月人口统计结果,读表完成

(1)-

(2)题。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1.264

1.136

0.128

(1)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高—高”模式B.“高—高—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

答案:

D

说明:

该题为稍难题,难度系数0.69,能力层级为简单应用。

主要考试内容: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图表、归纳分类的能力。

(2)俄罗斯采取各种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如:

每生育一个孩子可获得1万美元的政府补贴),从而使得2009年的人口出生率,自1995年来首次出现增长。

这体现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A.人口政策B.婚俗习惯C.晚婚晚育D.宗教信仰

答案:

A

说明:

该题为容易题,难度系数0.96,能力层级为理解。

主要考试内容:

人口自然增长及影响因素。

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推断并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5】2011年7月27日,在西昌成功发射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答案:

B

说明:

该题为容易题,难度系数0.88,能力层级为简单应用。

主要考试内容: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比较分类的能力。

【例6】根据下列材料及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

材料二:

日本福岛核电站先后向太平洋排放上万吨的“低放射性污水”。

日方称,这些污水随洋流扩散,可很快被海水稀释到无害程度,所以不会有什么问题。

(1)地震属于______(气象、地质、生物)灾害,是______(内、外)力作用的表现。

(2)日本多地震是因为处于_______板块与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3)北海道渔场的形成与图中A、B洋流有密切关系,A洋流属于______(暖、寒)流。

(4)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铀矿属于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5)“低放射性污水”流入海洋后,洋流对它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地质内

(2)亚欧太平洋(可以互换)

(3)暖(4)非可再生(5)扩散、净化、稀释

说明:

该题为容易题,难度系数0.91,能力层级涉及了解、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

主要考试内容:

地质作用的分类、板块构造学说、自然资源的分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图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阅读材料文字,提取有效的信息,联系区域的实际情况,解决试题提出的问题。

【例7】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读下面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河流、海洋和交通四个方面,分析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京沪高铁四个大型工程中,可以让上海市的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有哪些?

(3)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目前上海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主要问题。

答案:

(1)地形平坦(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水陆交通发达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京沪高铁(3)人口老龄化交通拥挤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社会秩序不太安全等

说明:

该题为中档题,难度系数0.82,能力层级为理解和简单应用。

主要考试内容:

我国的区域差异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城市环境问题等。

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图进行分析比较,并联系区域发展条件,以及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八、样卷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年5月5日,月球位于一年中与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有幸欣赏到最大、最亮的“超级月亮”。

据此完成1-2题。

1.月球绕转的中心天体是

A.地球B.水星C.火星D.木星

2.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可能在月球上发生的现象是

A.黑子B.暴雨C.耀斑D.昼夜温差大

2012年5月10日,中国自主建造的深海石油钻井平台“981号”在中国南海开钻。

图1为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下列关于南海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海域岛屿上沙漠广布B.该海域岛屿分布大面积寒带气候

C.该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D.该海域地壳比青藏高原地壳厚

图2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导致乙地

A.地震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火山喷发

D.形成褶皱山脉

6.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降水环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图3为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图。

读图完成7-8题。

 

7.“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意指古代的四川交通落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植被C.河流D.地形

8.2012年春季湖南、江西等省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洪涝,而贵州省却出现了严重的干旱。

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暴雨洪涝和干旱属于

A.地质灾害B.气象灾害C.生物灾害D.海洋灾害

图4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9-11题。

9.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们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们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11.据2012年3月7日《联合早报》报道,因叙利亚国内政局动荡,最近几天,至少有3000名叙利亚难民进入黎巴嫩,有超过8万名叙利亚难民进入约旦。

引起这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认识到: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国家中,现阶段人口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