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2848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

2008年高考化学分类解析4-元素及其化合物

1.(08上海卷)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解析:

根据题意NH3的摩尔质量小于HCl和HNO3,所以NH3应甲处产生,HCl和HNO3气体应在乙处产生。

答案:

C

2.(08上海卷)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

①SO2+N2O5

SO3+NO②SO3+H2O

H2SO4③2NO+O2

2NO2

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述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

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B.硫化氢通入浓H2SO4

C.浓H2SO4滴入萤石中,加热D.加入少量的H2SO4使乙酸乙酯水解

解析:

在反应①中NO2起氧化剂的作用,从反应①、③看NO2起催化作用,选项A中浓硫酸起吸水剂的作用;选项B中浓硫酸起氧化剂作用;选项C中浓硫酸起酸性作用;选项D中浓硫酸起催化剂作用。

答案:

B、D

3.(08广东卷)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解析:

选项A中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选项B中2NH3+H2SO4===(NH4)2SO4,即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物质干燥;选项C中酸性气体均可用NaOH吸收;选项D中Al3++3H2O

Al(OH)3+3H+,Al(OH)3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如果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均能与Al(OH)3反应,失去了Al(OH)3就不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答案:

C

4.(08重庆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

C.Li、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

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解析:

选项A中稀硫酸与C不反应;选项B中3Fe+4H2O

Fe3O4+2H2↑,不能生成碱;选项C中则三种单质与O2反应分别生成Li2O、CO2和P2O5;选项D中Na2CO3加热不会分解。

答案:

D。

5.(08全国Ⅱ卷)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C、Si、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解析:

Ⅳ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但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只有2个电子。

答案:

B。

6.(08北京卷)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B.Na2O2Na2CO3

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

【解析】根据反应式:

2NaHCO3=Na2CO3+CO2+H2O,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计量关系,可知2molNaHCO3生成CO2和H2O各1mol,Na2O2只有1mol,故其恰好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气体排出后,只剩余Na2CO3。

【答案】A

【高考考点】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有关计算

【易错提醒】不能正确理解反应进行的顺序,造成错误解答。

【备考提示】由于题目中要求确定了Na2O2和Na2CO3的量,故此在解答解析此题时要根据和反应特点,假设出反应的先后顺序能帮助我们快速解答,比如此题中我们看做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首先发生,反应:

2Na2O2+2H2O=4NaOH+O2后发生。

7.(广东文科基础64)、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

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C.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

D.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解析:

A、不锈钢属于合金,含有碳元素;

B、铁粉与水蒸气可在高温下反应;

C、铁及合金都可以与盐酸反应;

D、在潮湿空气中铁板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镀锌铁板则不容易被腐蚀,锌比铁活泼,锌铁构成原电池,铁做正极被保护。

考点:

合金属于选修1第三章《探索生活物质》中的第一节内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属于第二节内容;铁及铁合金与盐酸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属于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8.(广东文科基础66)、对于下列常见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

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解析: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原因是:

Al3++3H2O

Al(OH)3+3H+生成的Al(OH)3是带正电荷的胶体,水中悬浮颗粒大多是带有负电,当带负电的悬浮颗粒遇到Al(OH)3胶体时,就会发生凝聚,达到净水的目的。

B、干冰气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较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雨水;

C、陶瓷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

考点:

明矾净水,陶瓷,属于选修1内容;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属于初三内容,小苏打作为膨松剂属于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内容。

9.(广东理科基础34).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大

解析: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2故A错;B对;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不相似,故C错;C60的硬度不一定大,故D错。

答案B

10.(广东理科基础35).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解析: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故A错;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因为它们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故B错;NO2和HCl都是酸性气体,所以可用NaOH中和,故C对;Al2(SO4)3不能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故D错。

答案C

11.(08海南卷)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

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

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固态单质A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气体物质B,则A可能为C或S等,假定为S,则B为SO2,C为SO3,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80=4∶5,恰好与题意相符(同时也证明A不是C),则D为H2SO4,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与题意也相符,进一步证明A为S。

E为H2SO3。

答案:

(1)H2+S

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

(2)H2SO3+2H2S=3S+3H2O。

(3)C+2H2SO4(浓)

CO2↑+2SO2↑+2H2O或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等。

(4)①H2SO3+2OH—=SO32—+2H2O。

②大于;Na2SO3溶液中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③增大;升高温度促进Na2SO3溶液的水解。

12.(08上海卷)(A)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是:

有___________生成,活塞__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不)。

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_____溶液中。

(3)实验3中,甲中的3mL气体是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那么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4中,已知:

3Cl2+2NH3

N2+6HCl。

甲针筒出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为____________。

最后针筒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mL。

解析:

(1)NH3+H2O

NH3·H2O,FeSO4+2NH3·H2O===Fe(OH)2↓+(NH4)2SO4,

4Fe(OH)2+O2+2H2O===4Fe(OH)3,Fe(OH)3为红褐色。

(2)H2S+SO2===3S+2H2O,S为黄色固体,反应后针筒内的压强降低,所以针筒内的活塞向内压缩,反应后甲针筒内剩余的少量气体不管是SO2还是H2S或其混合物均可用NaOH溶液吸收。

(3)3NO2+H2O===2NHO3+NO,N2O4

2NO2,所以最后剩余的气体为NO。

(4)由方程式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Cl2的量逐渐减少,最终完全反应。

3Cl2+2NH3===N2+6HCl

15mL10mL5mL30mL

剩余的NH3为30mL,由NH3+HCl===NH4Cl可知,生成的HCl与剩余的NH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所以最后剩余的气体为5mL。

答案:

(1)红褐色;4Fe(OH)2+O2+2H2O

4Fe(OH)3↓。

(2)黄色固体;向内;NaOH。

(3)NO;3NO2+H2O

2HNO3+NO。

(4)黄绿色变为无色;5。

13.(08全国Ⅰ卷)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

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    、W    、X    、Y    、Z    。

(填化学式)

(2)由上述5种化合物中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

(3)V的电子式是           。

解析:

此题的关键V由两种元素组成,且V+H2O

Y(白色固体)+Z(无色气体),在中学阶段常见的有Na2O2、Mg3N2、CaC2,很明显Na2O2不满足V+O2

W(白色固体)+X(无色气体),若为Mg3N2,则Y为Mg(OH)2,Z为NH3,X可能为NO,W为MgO,所有的原子序数的总和为28,与题意不符;若为CaC2,则Y为Ca(OH)2,根据Y逆推W为CaO,Z为C2H2,X为CO2,其中C、H、O、Ca的原子序数的总和为36,与题意符合。

答案:

(1)CaC2;CaO;CO2;Ca(OH)2;C2H2。

(2)Ca(OH)2+2CO2===Ca(HCO3)2。

(3)。

14.(08广东卷)

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

矿石名称

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孔雀石

主要成分

CuFeS2

Cu5FeS4

Cu2S

CuCO3·Cu(O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2)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

采用火法溶炼工艺生产铜。

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

2Cu2O+Cu2S

6Cu+SO2↑,反应的氧化剂是     。

(3)SO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     ;处理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     。

(4)黄铜矿熔炼后得到的粗铜含少量Fe、Ag、Au等金属杂质,需进一步采用电解法精制。

请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大批量:

     。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铜绿的主成分是碱酸铜

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Ⅰ对;Ⅱ 对;有

B

铜表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铜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Ⅰ对;Ⅱ 对;有

C

铁比铜活泼

例在铜板上的铁钉在潮湿空气中不易生锈

Ⅰ对;Ⅱ 对;有

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Ⅰ错;Ⅱ 对;无

 

(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Cu2S

解释:

CuFeS2:

34.8%;Cu5FeS4:

63.5%;Cu2S:

80%;CuCO3·Cu(OH)2:

57.6%

(2)  反应的氧化剂是Cu2O,Cu2S

解释:

Cu2O,Cu2S的Cu由+1被还原为0价,作氧化剂;Cu2S的S有-2价被氧化为+4价,作还原剂。

(3)  SO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形成酸雨。

处理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硫酸,硫酸铵。

解释:

处理SO2尾气一般为循环制备硫酸,和用Ca(OH)2或氨水吸收,可得到CaSO4和(NH4)2SO4等有价值的化学品。

(4)  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原理:

电解池中,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

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u失去电子,使Cu单质变为Cu2+进入溶液中Cu-e-==Cu2+;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u2+得到电子在阴极上析出Cu单质,Cu2++e-==Cu,从而达到精制Cu的目的。

(5)  A.D

解释:

稀盐酸可以同Cu(OH)2与CuCO3反应,而且稀盐酸不能于Cu反应。

所以稀盐酸可以除铜器表面的铜绿(CuCO3·Cu(OH)2),A正确。

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铜和浓硫酸在常温下是反应的,生成硫酸铜、SO2和水,反应很慢,反应过程中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速率会越来越快的,所以不能用铜制容器装浓硫酸,B错误。

因为Fe比Cu活泼,所以Fe-Cu形成的原电池中,Fe作负极,更容易被氧化生绣,C错误。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只有旧键的断裂,没有新键的形成(CuSO4·5H2O中,H2O与Cu2+有配位键),故不属于化学变化,只有物理变化;CuSO4可用作消毒剂,但与前者没有因果关系,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AD。

 

.(08广东卷)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

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

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0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2)下列有头硅材料的详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耐高温水混

B.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

C.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的,其熔点很高

D.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3)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振荡。

写出实验现象并给予解释    。

(1)①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iHCl3+H2==(1357K)==Si+3HCl

②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SiHCl3+3H2O===H2SiO3+H2↑+3HCl;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高温下,H2遇O2发生爆炸。

(2)ABCD

解释:

SiC和Si3N4均为原子晶体,熔点高,性质稳定,AB正确。

光导纤维的材料为SiO2,C正确。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和CaSiO3,它是以石英砂(SiO2)、石灰石(CaCO3)和纯碱(Na2CO3)为主要原料反应制成的。

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CaCO3+SiO2==(高温)==CaSiO3+CO2,D正确。

常温下,Si只能与唯一一种酸HF反应不与HCl反应,E错。

(3)写出实验现象并给予解释: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SiO32-与NH4+发生双水解反应,SiO32-+2NH4++2H2O===2NH3·H2O+H2SiO3↓。

.(08江苏卷)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⑴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⑵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

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⑶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

⑷由E制备的E(C2H5)2的结构如右图,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但早期人们却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

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种峰,错误的结构有种峰。

答案:

⑴Cu+H2O2+H2SO4==CuSO4+2H2O

⑵4Fe2++O2+4H+==4Fe3++2H2O2Fe3++2I—==2Fe2++I2

⑶10KOH+3Cl2+2Fe(OH)3==2K2FeO4+6KCl+8H2O

⑷13

.(08江苏卷)“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⑴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d.利用太阳能、风能

⑵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

C6H12O6b.CO2+3H2

CH3OH+H2O

c.CO2+CH4

CH3COOHd.2CO2+6H2

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⑶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

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

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

即:

CO2

HCOOH

CH4

①写出产生H2的反应方程式

②由图可知,镍粉是。

(填字母)

a.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的催化剂

d.不是催化剂

③当镍粉用量从1mmol增加到10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字母)

a.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

b.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c.反应ⅠⅡ的速率均不变

d.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

e.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

f.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答案:

⑴abcd⑵ac

⑶①3Fe+4H2O

Fe3O4+2H2②c③e

.(08北京卷)通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

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I2+Z+H2O藏作为Y的鉴定反应。

(1)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

a、同位素b、同系物c、同素异形体d、同分异构体

(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

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

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元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均为正整数)。

若CR2质量为w1g,MmRn质量为w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n=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1、w2、和a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

Cl2,根据反应式:

Y+2I-+2H+=I2+Z+H2O,可知Y中必含有“O”,其为气体单质,只能是O3,故Z是O2,据此可知Y和Z是同素异形体;O3的漂白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是不可逆的,而SO2的漂白具有可逆性,受热能恢复原色,故可以加热区分;证明Cl2比S的氧化性强,可以从其单质的置换,氧化变价金属呈现的价态不同等多方面体现;HCN的结构简式为:

,KCN溶液呈碱性,是由于其中的CN-水解的缘故;足量的Z与盐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根据原子守恒,可知R为O,据此反应式可写为:

O2+MCO3=CO2+

MmRn

w1w2

441/m(am+16n),列比例式整理得:

m:

n=

【答案】

【高考考点】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判断、物质结构、盐类水解等知识

【易错提醒】错误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