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904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docx

《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docx

物流系统工程重点整理

物流系统工程

第一章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现代物流及其特征

1.识记:

物流: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

现代物流:

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发货,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处理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综合过程

2。

领会:

现代物流的趋势及特征:

物流系统化和集成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等

(二)系统的概念

1。

识记:

系统:

是由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

简单应用:

系统的特性:

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系统的分类:

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2、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3、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4、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三)物流系统的概念

1.识记:

物流系统: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物流诸环节及其涉及的物品,信息,设施和设备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目标的有机整体

2。

领会:

效益背反:

物流系统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亦然。

3。

简单应用:

物流系统的特点:

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可分的系统3、物流系统是跨地域,跨时域的系统4、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性

(四)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1.识记:

系统工程:

是以研究大型复杂的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科学,它既是一个技术过程,又是一个管理过程

2.领会:

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

一般系统论,大系统理论,经济控制论,运筹学

运筹学:

是应用分析,实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带有依据的最佳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分支:

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对策论,储存论)

经济控制论:

是应用现代控制论的科学方法分析经济过程的学科

(五)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主要内容

1。

识记:

最优化:

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找出使目标函数为最大或最小的解

2.简单应用:

物流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

1、物流系统的要素分析2、物流系统的分析与建模3、物流系统需求预测4、物流系统规划5物流系统仿真6、物流系统评价7、物流系统决策

物流系统工程依赖的理论和方法:

运筹学,经济控制论,大系统理论及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系统动力理论

第二章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

(一)第一节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

领会:

1.流体:

指物流中的物,即物资实体

2。

载体:

承载物的设备以及这些设备据以运作的设施

3。

流向:

指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

4。

流量:

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

5。

流程:

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

6。

流速:

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程度上的速度表现

2。

简单应用:

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及相互关系:

物流的四种流向:

自然流向,计划流向,市场流向,实际流向

(二)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1。

领会:

运输功能要素(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

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

储存保管功能要素:

指在一定场所对物流进行储存并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综合活动

包装功能要素,装卸搬运功能要素,流通加工功能要素

配送功能要素:

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提供的物流服务功能

物流信息功能要素:

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是反映物流各项活动能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

简单应用: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包括对物流各项活动中相关信息的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决策等活动

(三)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1。

识记:

物流标准化:

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时间中,对产品,工作,工程,服务等普遍的活动和重复性事务,概念进行制定,发布和实施统一的标准的过程

2。

简单应用:

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1、物流制度,法律和规章,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物流设施、设备及器具的标准化(包括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包装容器标准化等),物流作业标准化,物流信息标准化,等

3。

综合应用:

物流相关法规涉及的内容:

货物运输方面的法规,仓储方面的法规,物资采购方面的法规,运输包装相关法规

(四)物流要素的冲突与集成

1。

领会:

物流要素的目标冲突:

物流系统种不同要素具有各自的目标,可能会存在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现象

物流要素的产权冲突:

1、物流要素载体的产权冲突2、物流信息要素的产权冲突

物流要素的运作冲突

2。

简单应用:

物流要素集成的概念和目的:

1、传统储运业需要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从单一运输,仓储服务转向一体化的综合的物流服务2、处于分散,分割状态的物流资源要素需要在统一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协调和最佳配置3、物流要素运作效率需要通过整合得到提高4、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单个物流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的优秀企业进行要素整合

物流要素冲突的表现:

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

1要素一体化2建立传略联盟3、资源共享4、市场化

3。

综合应用:

跨企业物流集成的要点:

1、物流基础资源的共享2、物流信息集成3、集中采购4、集中式存储5、同一订单处理6、集中运输

第三章物流系统分析

(一)系统分析概述

1。

识记:

模型:

备选方案

2。

领会:

系统分析概念:

是一种采用系统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可行方案或策略,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全面评价和协调,帮助决策者提高对所研究问题认识的清晰程度,以辅助决策者选择行动方案的一种决策辅助技术

系统分析的作用:

向决策者提供达到目的的各种途径

系统分析的目的:

系统的目的就是对系统的要求,他是系统分析的寄出,系统分析人员最差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领导者意图,明确存在的问题,确定系统的目的

系统工程

3。

简单应用:

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

目的,备选方案,费用和效益,模型,结论

4。

综合应用:

系统分析的原则:

1、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总体效益相结合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系统分析的步骤:

1、阐明问题2、寻找备选方案3、建模和预计后果4、预测未来环境5、备选方案的评价

(二)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及内容

1。

识记:

物流系统分析:

指在物流网络或者供应链中有序的,有计划的对一个或多个部门进行观察以决定每个部门和整体系统如何有效的运转

2.领会:

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

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物流系统的环境影响分析,物流体统的成本效益分析等

(三)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

1。

领会:

物流系统目标的特点:

多样性和层次性

物流系统目标的多样性:

建立一个物流系统一般会提出多个目标

物流系统目标的层次性:

可以按照目的地适用范围和时期划分,也可按照系统的功能构成或者结果进行目标的层次划分

2。

简单应用:

物流系统目的分析的原则:

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同其他系统的兼容性和协调性4、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主要内容:

对系统目标的必要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完备性分析及层次性分析

(四)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功能结构和网络结构)

1。

识记:

系统结构:

指系统构成要素及其关联方式的综合

物流系统结构:

物流内部各组成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的具体形式,反应的是物流系统各要素内在的有机联系形式。

结构模型:

质态结构;

量态结构;

空间结构

2.领会:

系统结构分析的目的:

就是设计多种结构模型来模拟同一功能,并从中选择出最佳的系统结构

物流系统网络结构:

在一定的流体从供货地向需求地的流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载体的变换,流向变更、流程调整等情况,将流体从起始地到目的地流动所涉及的流动要素的空间位置描述出来,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连接,由此构成的图形就是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3。

简单应用:

物流系统结构的特性:

1、稳定性2、层次性3、开放性4、相对性

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

外在表现与内因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1、系统结构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结构是功能的载体,是系统功能实现的内在根据,功能是要素与结构的外在表现。

,各孤立的要素只有通过结构被连城一个整体,才能表现出一定的功能)2、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系统结构的变化将制约着系统整体的发展变化,系统结构的改变必然引起系统功能的改变)3、系统功能对系统结构具有反作用性(功能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会出现与结构不相适应的异常状态)

港口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

1、质态结构(指港口物流要素通过技术上的相互适应性而相互作用的联系状态,包括几方面:

1、物流组织者与流量载体的协调2、物流载体与物流线路的匹配3、物流对象与载体的匹配4、载体与载体的协调)2、量态结构(指港口物流要素通过数量上的相互协调而发挥作用的联结方式)3、空间结构(指物流实体系统要素之间在空间地域上的关联状态)4、时间结构(指港口物流诸要素根据不同需要连接形成的先后时间次序的状态),物流系统的质态结构,量态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只有四种结构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形成一种合力,达到系统的优化,实现港口物流全过程的合理化

港口物流系统结构形式:

港口物流系统是由众多空间型的子系统按一定时间顺序连接而成的。

运输、装卸搬运、储存、包装、配送等环节是由货物、物流组织者、物流设备、物流线路和信息等实体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空间子系统,对港口物流系统的分析要强调系统的空间和时间结构的合理性,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

(五)物流子系统分析

1。

领会:

运输成本的构成分析:

运输总成本包括货运、车队、燃料、设备维护、劳动力、保险、装卸、逾期滞留费、税收或费用、跨过费用等方面的开支

物流系统其他要素与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分析:

运输方案对库存持有成本和仓储成本有重大影响,因此,制订目标计划时,必须考虑这两种成本对运输方案决策的影响,另外最优的运输方案同时也必须满足客户服务政策的要求,如客户要求的反应时间、配送时间、数量要求、频率要求、货物保养要求等,这些要求会影响对运输方案的选择

2.简单应用:

运输子系统内部能力的约束分析:

1通道能力(通行速度、起始间频率限制、体积、重量限制等)2、车辆能力(体积、载重、运行时间限制)3、容器能力(体积、称重限制)4、劳动力能力(持续工作时间限制)5、工作量差异(运输部门员工的能力差异)

3。

综合应用:

仓储系统分析的步骤:

1、分析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建立合理的业绩衡量体系2、评估现有的环境,包括对现有的机构和工作岗位的客观评估3、确定哪些属于增至服务,以增加利润来源4、设计目标环境及需要变革的计划5、计划实施的外部条件评估及后续计划的确定

第四章物流系统建模

(一)系统模型概述

1。

识记:

系统模型:

是一个系统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它以某种确定的形式(例如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公式等)提供关于该系统的某一方面的知识.

2.领会:

系统模型的分类:

实体模型、比例模型、相似模型、文字模型、网络模型、图标模型、逻辑模型、解析模型

3。

简单应用:

系统模型的特征:

1、它是对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2、它是由反应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要素构成的3、它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1.简单应用:

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1、物流系统建设的需要2、节约资金的需要3、缩短分析时间的需要4、系统分析的灵活性要求

物流系统建模的基本要求:

现实性、简明性、模拟标准化

物流系统模型的建立原则:

1、切题2、清晰3、精度要求适当4、尽量使用标准模型

物流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

1、推理分析法2、统计分析法3、人工模拟法

2。

综合应用:

物流系统数学模型建立过程:

五个步骤1、明确问题2、模型假设3、建立模型4、模型求解5、模型分析与检验

(三)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具体含义要记忆):

1、最优化模型(依赖精确的数学方程式和严密的数学过程来分析和评价物流系统的可选方案,是一种数学模型)

2、仿真模型(就是以代数和逻辑语言做出的对系统的模拟,通常要利用随机的数学关系)3、启发式模型(最优模型和仿真模型两种形式的混合模型,是以启发方式方法为基础建立的系统模型)

2。

领会:

物流系统中常用的最优化模型:

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库存决策数学模型等

最优化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

是在给定一系列假设条件和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得到问题的最优解,而且可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对所有方案进行评估,提高了分析的效率和可靠性.2局限性:

一方面,由于实际系统的复杂性,如果建立的模型对现实问题的描述过于细致,会是系统变量和约束条件增加,由于组合爆炸问题的出现,使得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出最优解,另一方面,如果模型对实际条件的假设过于简化或者理想化,又会影响模型的适用范围,导致模型结果不可行

启发式模型的特点:

3。

简单应用:

最优模型与仿真模型的区别:

以仓库选址问题为例进行对比,最优选址模型寻求的是最佳的仓库数量、最佳的位置、仓库最佳模型,而仿真模型则是试图在给定的多个仓库,多个分配方案的条件下,反复使用模型,对多个布局进行评价,从而得到最优的系统方案

启发式模型的适用场合:

战略层次的决策问题一般很难用精确的数学模型表达,而更适合采用启发式模型、专家系统模型以及这两种模型相结合的综合模型.比如运作层次的物流决策问题,如物资调拨,短期库存计划等问题,主要考虑相关的运营成本和支出,很多因素可定量估计得到,因为而已按照确定性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第五章物流系统需求预测

(一)系统预测概述

1.识记:

预测:

就是对尚未发生或目前还不确切的事务进行预先的估计和推断,是现时对事物将要发生的结果进行探讨和研究

2。

领会:

预测方法的分类:

1、定性预测发2、时间序列分析3、因果关系分析预测方法

系统预测的概念:

根据系统发发展变化的实际数据和历史资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经验和知识,对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可能变化情况进行推测、估计和分析,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就是系统预测

系统预测的实质:

是充分分析使系统发生变化的原因,探究系统发展变化的规律,根据系统的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根据已知预测未知,从而减少对未来事务的不确定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3。

简单应用:

预测的一般程序:

1、确定预测目的2、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3、建立预测模型4、模型检验与修正5、预测实施与结果分析

(二)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特征

1。

领会:

物流系统预测的特殊问题:

1、新需求预测问题2、不规则需求的预测3、地区性需求预测4、预测的误差问题

2。

简单应用:

物流需求特征:

1、需求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2、需求的不规则性和规则性3、需求的派生性和独立性

(三)物流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

1.识记:

定性预测:

一、是市场调查预测法,二、德菲尔法,三、主观概率法

德尔菲法:

属于专家预测法。

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预测领导小组对每一轮意见都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每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多次反复,专家的意见渐趋一致,结论的可靠性越来越大

主观概率:

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某一事件在未来发生或不发生可能性的估计,反映个人对未来事件的主观判断和信任程度(常用的有主观概率加权平均法和累计概率中位数法)

客观概率:

指对某一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客观估量

2.领会:

德尔菲法预测过程:

分四轮1、发给专家的第一轮调查表只提出预测主题2、专家对第二轮调查表所列的每个事件作出评价,并阐明理由3、根据第二轮统计材料,专家再一次进行判断和预测,并充分陈述理由4、在第三轮统计结果基础上,专家再次进行预测。

通过四轮专家的意见一般可以相当协调

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的区别:

客观概率具有可检验性,主观概率具有不可检验性)

主观概率法的意义P92

3。

简单应用:

常用的市场调查预测法:

1、经营管理人员意见调查预测法2、销售人员意见调查法3、消费者购买意向调查预测法

应用德尔菲法应遵循的原则:

1、对德尔菲法作出充分说明2、合理设计和编排问题3、避免组合时间4、尽量采用明确的、成熟的技术术语5、领导小组意见不强加于调查表中6、调查表要简洁

4.综合应用:

主观概率加权平均法的应用(P92计算)

(四)物流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P94—108计算重点看

1。

识记:

移动平均法:

根据时间序列信息,逐项推移,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数的序时平均值,以消除周期波动或随机波动的影响,揭示出数据序列的长期趋势

指数平滑法: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短期预测法,是在移动平均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预测方式,包括一次指数平滑预测法、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法和高次指数平滑法

回归分析预测模型:

根据实物内部因素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次指数平滑法:

是指在一次指数平滑值基础上再做一次指数平滑,然后利用两次指数平滑值,建立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值的方法(过程1、计算时间序列的一次、二次指数平滑值2、建立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2。

领会:

移动平均法

基本的指数平滑法模型

回归分析预测模型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回归模型的检验及预测值的显著性检验

3.综合应用:

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

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应用

(五)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系统预测法P108—110

1。

识记:

神经网络法:

2.领会:

神经网络预测的数学模型

三层BP网络的拓扑结构

神经网络预测的学习过程:

1、正向计算2、误差反向传播计算

第六章物流系统规划

(一)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1。

领会:

物流系统规划概述: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

2。

简单应用:

设计一个物流系统要考虑的问题

物流系统规划时需要收集的原始数据种类

(二)区域物流系统规划

1。

领会:

区域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

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载体要素

区域物流基地的规划P121

2。

简单应用:

区域物流系统布局原则P119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程序与内容:

程序见P120图,内容:

1、构筑区域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体系2、构筑指挥区域物流系统的神经网络体系3、构筑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

(三)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

1。

识记:

物流网络:

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构成的集合

2.领会:

物流网络及其规划概述;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模型的选择:

获取足够的信息之后,要开战网络规划设计分析,以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可以使用图表模型,模拟模型,优化模型,启发式模型,专家系统模型等

物流网络节点类型:

转运型节点,储存型节点,流通型节点,综合性节点

物流网络线路的一般特点:

方向性,有限性,多样性,连通性,选择性,层次性

3.简单应用:

物流网络规划的内容:

根据问题目标、性质及解决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问题:

1、物流网络结构的优化,主要指物流设施选址决策2、车辆运输路线的优化,即确定车辆在物流网络中的最佳路径

物流网络规划的特点:

物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利益背反现象,例如存货持有成本的降低将导致运输成本的上升,分校设施数量的增加虽然会导致存货持有成本上升,但有助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也会使运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物流网络规划所需的数据:

1、产品线上的所有产品清单2、顾客、存货点、原材料供应源的地理分布3、每一区域的顾客对每种产品的需求量4、运输成本和费率5、运输时间、订货周期、订单满足率6、仓储成本和费率7、采购,制造成本8、产品的运输批量9、网络中各节点的存货水平及控制方法10、订单的频率、批量、季节波动11、订单处理成本与发生在和谐成本的物流环节12、顾客服务目标13、在服务能力范围内设备和设施的可用性14、产品配送模式

物流网络规划所需的来源:

1、业务运作文件2、会计报告3、物流研究4、公开出版物

(四)物流设施选址优化

1。

识记:

重心法模型P129计算

2。

领会:

多设施选址规划常用的方法:

P134计算

物流运营成本和物流设施成本的权衡:

P127图,库存持有成本,运输成本,设施成本

物流总成本的构成:

库存持有成本、运输成本、设施成本三部分构成

3。

简单应用:

物流设施选址决策的影响因素:

1、企业内部因素(企业战略因素的影响,产品技术因素的影响)2、外部环境因素(政治因素及经济政策的影响,基础设施的影响,竞争因素的影响)3、物流运营成本和物流设施成本的权衡(库存持有成本,运输成本,设施成本)

单设施选址问题的假设条件

4。

综合应用:

单一设施选址的重心法模型应用:

重心法的优缺点:

优点是计算速度款,能很快找到使运输总成本最低的最优位置点,缺点是得出的最佳位置也许在实际中并不可行

(五)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

1。

领会:

运输方式选择的定量方法:

建立定量模型,根据预定的决策准侧对备选运输方式进行评估,给总成本C(T)作为决策准则

2.简单应用:

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安全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3.综合应用:

供应地与需求地之间直达运输模型的建模和应用:

P138计算

(六)运输车辆路径优化

1。

识记:

节约法:

用于多辆路径问问题,能同时确定车辆数及车辆行驶路径,其目标是使所有车辆行驶总里程最短,且使所需车辆总数最少。

扫描法:

先客户分群再确定车辆最佳路线的算法,求解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是指派车辆服务的站点或客户点,第二是决定每辆车的行车路线

2.领会:

单一车辆配送路线优化的方法:

1、多阶段动态决策法2、Dijkstra方法3、旅行商问题模型

多车辆配送路线优化的方法:

1、多车辆路径问题2、节约法3、扫描法

3.简单应用:

扫描法的基本原理:

以物流中心为原点,计算出所有客户点的极坐标,然后依角度大小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扫描,若满足车辆装载容量即可划分为一群。

将所有点扫描完后在每个客户群内用最短路径算法求出车辆最佳行驶路径

节约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过程:

基本思想:

如果将运输问题中的两个回路合并成一个回路,就可缩短线路总里程(节约了距离),并减少了一辆卡车。

计算过程见P146—151

4。

综合应用:

多阶段动态决策法、Dijkstra方法、旅行商问题模型的应用P140-144

第七章物流系统仿真

(一)物流系统仿真概述

1.识记:

仿真:

指在实际系统尚不存在的情况下对于系统或其活动本质的实现

模型:

是对系统某种特定性能的一种抽象形式,通过模型描述系统的本质和内在关系.模型可模型可分为物理模型(采用一定的比例尺对真实系统的复制,入沙盘模型)和数学模型(用数学结构来描述系统的内在规律)

系统,仿真,模型之间的关系:

系统是研究对象,模型是系统的抽象,仿真是通过对模型的实验以达到研究系统的目的

仿真时钟:

是表示仿真时间变化的时钟

连续系统:

系统状态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系统

离散事件系统:

系统状态在某些随机时间点上发生离散变化的系统

2.领会:

系统仿真的类型:

一、根据模型的种类分:

物理仿真,数学仿真和半实物仿真。

二、根据仿真时钟与实际时钟的关系可分为:

实时仿真、亚实时仿真和超实时仿真

系统仿真的三要素:

系统建模,仿真建模和仿真实验

实时仿真:

仿真适中与实际时钟完全一致的是实时仿真

亚实时仿真:

仿真时钟慢于实际时钟的是亚实时仿真

超实时仿真:

模型仿真的速度快于实际系统运行速度的是超实时仿真

3.简单应用:

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

1、针对实际系统建立系统模型,确定模型的边界2、仿真模型,即根据系统的特点和仿真要求选择合适的算法3、程序设计,将仿真模型用计算机程序描述4、程序检验,程序调试的检验和仿真算法的合理性检验5、对模型进行试验6、仿真输出结果分析。

实际进行仿真时,上述步骤往往需要多次反复和迭代.

离散事件系统专用仿真语言及其特点:

1、GPSS,2、SLAM/SIMAN仿真语言3、WITNESS,4、eM—PlantP160-162

(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

1。

识记:

活动:

离散时间系统中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