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132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docx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docx

许昌高中届高三复习生物选择题36分练1115

选择题36分练(11)

1.(2016·宝鸡九校联考)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

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

B.①一定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

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②一定为通道蛋白

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

2.(2016·潍坊统考)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分子物质不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B.细胞中蛋白质的运输必须经过内质网

C.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都可经核孔运输

D.葡萄糖只能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

3.[2015•吉林实验中学第二次模拟]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理论上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物质P浓度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B.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g/L

4.(2015•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期末)如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Ⅱ7的基因型为DDXeY或者DdXeY

③Ⅲ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来自Ⅰ2和Ⅰ3

④Ⅱ7和Ⅱ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8

A.①②B.①③C.②D.②④

5.(2016·河南林州市9月质监)已知光照对根尖中生长素分布情况的影响与光照对芽尖中生长素分布情况的影响相同。

某研究人员利用水稻种子和其他相关器材进行了探究光照对植物根生长影响的实验,具体实验装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在玻璃缸一侧贴黑胶带的目的是避免芽接受光照后影响根的生长

B.根据生长素的两重性可知,根会向光弯曲生长

C.在单侧光照射下,根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较多,促进生长

D.由于芽无法感受到光,因此芽的生长素来源于根尖

6.(2016·宝鸡九校联考)下列有关自然条件下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年生殖次数越多,种群出生率就越高

B.通过年龄金字塔可以得知每个年龄组的雌雄个体比率

C.在森林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变化

选择题36分练(11)答案(解析)

1.A【解析】根据图示可知:

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都有受体,A正确;①如果是分泌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则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如果是性激素等物质,则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B错误;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则②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C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等(几乎一切组织细胞),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D错误。

2.C【解析】有些小分子物质如有些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运输到细胞外,A错误;分泌蛋白的运输经过内质网,而细胞内蛋白质的运输可以不经过内质网,B错误;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运输的通道,如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在细胞质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核发挥作用,C正确;葡萄糖运输的方式可能为主动运输,即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D错误。

3.C【解析】由图示可看出该实验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物质P及处理时间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A错误;同一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在相同处理时间条件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B错误;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C正确;由实验结果,缺少浓度大于1.00g/L的实验组,不能得出抑制癌细胞增殖的P物质的最适浓度,D错误。

4.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红绿色盲,位于X染色体上,①正确;Ⅱ6不患甲病,基因型为Dd,又1患乙病,Ⅱ6不患乙病,所以Ⅱ6基因型为DdXEXe,Ⅱ7、Ⅱ8不患甲病但生出患甲病的女儿,所以Ⅱ7是甲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Ⅱ7的基因型是DdXeY,②错误;Ⅲ13的基因型为XeXe,她的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Ⅱ7、Ⅱ8,Ⅱ7的Xe来自Ⅰ2,Ⅱ8的Xe来自Ⅰ3(Ⅰ4正常男人不含Xe),故Ⅲ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来自Ⅰ2和Ⅰ3,③正确;Ⅱ7、Ⅱ8不患甲病,Ⅱ8不患乙病,但生出患甲乙两病的女儿,所以Ⅱ8是甲乙两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Ⅱ8的基因型是DdXEXe.Ⅱ7Ⅱ8生患甲病男孩的几率为1/4,生患乙病男孩的几率为1/4,Ⅱ7和Ⅱ8生育一个男孩两病兼患的几率为1/4×1/4=1/16,④错误。

5.A【解析】在玻璃缸一侧贴黑胶带的目的是避免芽接受光照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下运输后对根的生长造成影响,A正确;在单侧光照射下,根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但由于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背光侧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生长,因此根会背光弯曲生长,B、C错误;生长素的合成与光的有无无关,在黑暗条件下,芽仍能产生生长素,D错误。

6.A【解析】种群出生率与单位时间内种群出生的个体数量有关,与生殖次数和每次出生的个数都有关系,A错误;通过年龄金字塔中纵轴两侧并列的横向条形图可以得知每个年龄组的雌雄个体比率,B正确;树冠层的植物属于该森林群落的优势种,群落的优势种对群落的影响最大,C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少量的变化,D正确。

选择题36分练(12)

1.(2015·云南昆明市高三质检,T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越强大越好

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C.免疫系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D.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都能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2.(2015·云南昆明高三质检)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

A.黄瓜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

C.利用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的优良性状

D.菊花的花瓣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3.下图所示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C.过程①消耗CO2释放O2,过程③消耗O2释放CO2

D.若叶肉细胞内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必然增加

4.如图所示,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的乳酸含量

B.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

C.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变化,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D.进食后,血糖上升使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5.(2015·宁夏一中第五次考试,T5)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组和3组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6.(2015·贵州省七校联考)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种群A、B、C构成一条食物链A→B→C,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数量关系如下表(单位:

百万千焦)。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种群

同化量

化量

呼吸

消耗

传递给

分解者

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

未被

利用

A

65.5

3.0

15.0

41.5

B

14.0

5

0.5

2

2.5

C

2

0.6

1.4

微量

(不计)

A.种群A是生产者,种群B是消费者,种群C是分解者

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种群C对其有选择地捕食的结果

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选择题36分练(12)答案(解析)

1.C【解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并不是越强大越好,如过敏反应就是免疫防卫功能过强导致的;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抗体和淋巴因子分别由浆细胞和T细胞产生,溶菌酶也可以由非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细胞;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但记忆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增殖分化形成的是效应T细胞。

2.D【解析】黄瓜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属于有性生殖,不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所以A错误。

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分化,但没有发育成个体,没有体现出全能性,所以B错误。

水稻的花粉是生殖细胞,不是体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不能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所以C错误。

菊花的花瓣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既有细胞分化,又能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所以D正确。

3.A【解析】A过程①②③分别为光反应、暗反应和呼吸作用,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产生[H],暗反应中消耗[H]和ATP,呼吸作用中第一、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A正确;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光反应不消耗CO2,只是释放O2,C错误;叶肉细胞内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不一定增加,因为甘蔗干重增加的条件是整个植株的有机物合成量大于消耗量,而图示仅为叶肉细胞中的能量代谢,D错误。

4.D【解析】在氧气浓度较高、葡萄糖浓度较低时,细胞中的葡萄糖可以全部通过有氧呼吸氧化分解,而在氧气浓度较低、葡萄糖浓度较高时,细胞内的葡萄糖不足以通过有氧呼吸被氧化分解,此时就会出现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乳酸的含量;图中显示,当细胞内乳酸增多时,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这说明乳酸含量的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从而出现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中葡萄糖含量也增加,由于氧气与葡萄糖浓度的比值减小,细胞内产生的乳酸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

泌。

5.C【解析】该实验中1、2组是湿润土壤,3、4组是较干燥土壤,1、2组与3、4组对照,可以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该实验中对土壤采取了灭菌和不灭菌的处理,这是对自变量的处理,落叶上存在的微生物属于无关变量,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应将各组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处理及土壤的湿度,实验中的对照组是2和4组;由于1、3组的土壤进行了灭菌处理,土壤中没有微生物,则1、3组中的落叶不被分解,而2、4组中有微生物,但由于土壤湿度不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一定差异,因此,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6.D【解析】根据题意,食物链A→B→C是一条捕食链,其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种群B和种群C都是消费者。

由题中信息不能得出B项所述结论。

能量由B营养级到C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2/14×100%≈14.3%。

种群A的净同化量由3部分组成,即传递给分解者的、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和未被利用的。

选择题36分练(13)

1.一位生物学家把100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所有细胞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得到表1、表2所示数据。

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表1

时间/d

1

2

3

4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表2

时间/d

1

2

3

4

10

3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

A.出现表1实验数据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B.对比表1、表2实验数据,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C.表1中无核部分没有立即死亡是因为其中含有部分代谢所需的物质、酶等

D.分析表2实验数据,每天有少量死亡一定是细胞凋亡所致

2.Scripps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工合成的小分子能诱导细胞去分化,即诱使细胞发生生长倒退,从当前状态返回到祖细胞状态。

这种化合物名为reversine。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经去分化形成祖细胞,说明人体内的细胞分化具有可逆性

B.该项研究使“从病人自己的成熟细胞衍生干细胞样细胞”成为可能

C.祖细胞能分化成脂肪细胞和骨细胞等,说明祖细胞是一种干细胞

D.图中的脂肪细胞、骨细胞、肌细胞以及祖细胞内遗传信息应相同

3.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茎叶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现象,此过程中没有发生(  )

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D.ATP水解

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④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⑤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⑥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都是生物催化剂 ⑨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 ⑩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A.①④⑤⑦⑩B.③④⑧⑩

C.②⑥⑦⑧⑨D.③④⑥⑧⑨⑩

5.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  )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

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6.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右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A.①和②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B.②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

C.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②表示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①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选择题36分练(13)答案(解析)

1.D【解析】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不能进行,A正确;表1和表2实验结果可说明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B正确;细胞代谢所需的物质、酶等大量存在于细胞质中,所以,刚去核后这些物质还能发挥作用维持细胞代谢,C正确;表2细胞有少量死亡,可能是细胞的正常凋亡,也可能是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致死,D不正确。

2.A【解析】由题可知,肌细胞去分化是在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诱导下完成的,但不能得出人体内细胞也能去分化;具有增殖分化功能的细胞均为干细胞;图中四种细胞均为同一个人的体细胞,所以携带的遗传信息应相同。

3.B【解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会产生质壁分离;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然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需消耗ATP,使得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整个过程没有发生协助扩散。

4.B【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因此①错误,③正确;酶大多数为蛋白质,外源酶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分解,因此,不能从食物中

直接获得,②错误;酶具有专一性,④正确;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发挥作用,⑤错误;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才能使酶永久失活,⑥错误;酶只有催化作用,⑦错误,⑧正确;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会迅速降低,因此应低温保存酶,⑨错误,⑩正确。

5.D【解析】根据题图信息可知,神经递质(GABA)是通过胞吐的形式从突触前膜释放的,该过程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性,A正确;神经递质(氨基丁酸)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因此可说明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B正确;由图可知,GABA受体是Cl-通道,C正确;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使Cl-通道打开,Cl-内流,突触后膜的电位仍为内负外正,没有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6.B【解析】分析曲线可知,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应小于出生率;②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在到达K值前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②表示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①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选择题36分练(14)

1.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哺乳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B.细胞器乙对细胞器丙合成的多肽链进行加工和运输

C.核仁参与细胞器丙的形成,细胞器甲可为其提供能量

D.细胞器甲、乙、丙的膜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原理及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于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组成相同,故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蛋白质的检测

B.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实验必须要使用显微镜

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为了节约时间,可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提前混合备用

D.斐林试剂加入待测液后,需加热以加速砖红色沉淀的生成

3.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

细胞坏死是因病理因素而产生的被动死亡。

近期研究表明,存在

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

C.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

D.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

4.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

取Fl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

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正常用+表示,缺失用–表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

B.紫罗兰某个体染色体缺失后,与花瓣形态相关的基因并不丢失

C.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

D.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

B–=2:

l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茎的背地性生长可以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可利用细胞分裂素对刚收获的农产品进行保鲜储藏

D.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

6.下列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符的是

A.人口过度增长,围湖造田、土地耕作频繁

B.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C.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导致森林破坏、草场退化

D.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

 

选择题36分练(14)答案(解析)

1.C【解析】细胞器甲含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说明其具有膜结构并且含有核酸,哺乳动物中符合该条件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A错误。

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或溶酶体;细胞器丙无膜结构,含有核酸,说明其是核糖体。

溶酶体与多肽链的加工和运输无关,故B错误。

核仁处进行rRNA的合成,并在此处rRNA与蛋白质组成核糖体的大小亚基,该过程需要的能量可由线粒体提供,故C正确。

细胞器丙无膜结构,不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故D错误。

2.D【解析】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虽然都是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组成的,但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g/mL,而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g/mL;并且二者的使用方法也存在差异,斐林试剂是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而双缩脲试剂是先加NaOH溶液,后加CuSO4溶液,故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蛋白质,A错误。

对脂肪的鉴定方式有两种:

一是对切片染色,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二是将材料制成匀浆,滴加染色液,肉眼观察是否有颜色反应即可进行判断。

就第二种方法而言,如果加入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后,组织匀浆液呈现橘黄色(或红色),则待测液中含有脂肪;反之,则说明待测液中不存在脂肪,B错误。

使用斐林试剂时,需要现配现用,这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C错误。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

能在加热情况下加速砖红色沉淀(Cu2O)的生成,D正确。

3.A【解析】人体的造血干细胞也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也应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A错误。

由于“RIP3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因而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B正确;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也可以采取抑制RIP3活性的方法,C正确;通过上述分析细胞的坏死可与RIP3蛋白激酶基因的表达有关,D正确。

4.D【解析】根据题中“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可知,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再根据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可知单瓣为显性性状(B);且F1的基因型为Bb,取其花粉单倍体育种,理论上子代BB:

bb=1:

1,但实际只有重瓣bb,说明含B的花粉不育,含b的花粉可育;根据题意Bb并不在染色体缺失片段,染色体缺失并不引起基因Bb的丢失;考虑到缺失情况,单瓣紫罗兰的基因型有:

B+b+、B+b–、B–b+、B–b–四种,其中B+b+自交后代单瓣:

重瓣=3:

1,B+b–自交后代全是单瓣,B-b-不能产生后代,说明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产生的可育雌配子比例是b+∶B–=1∶l,雄配子只有b+可育,且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因些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

B–并不等于2∶l。

5.A【解析】根的向地性生长和顶端优势现象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茎的背地

性生长只能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特性,A错误。

生长素具有在低浓

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点,其抑制生长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实现的,B正确。

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所以利用细胞分裂素能够实现对刚收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