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docx
《第三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三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引言:
人只有在与他人发生的联系中才能表现
●他的存在。
●现实中的个体都为避免孤独而聚合为群体。
●合群是人的天性。
●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往往会受群体心理气氛、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影响。
●第一节群体的概念
●一、群体的定义
●从现象上看,群体是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个体的组合。
●定义:
群体作为个体的普遍存在形式,是个体有条件的特征组合。
其特征或称条件列述如下:
●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群体成员被认为具有相当于“证件”的成员资格。
●
(2)有持续的互动关系。
群体成员彼此之间有经常的,人对人的相互接触和联系。
●(3)有共同行动的能力。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或工作,并对外界环境的挑战作出反应。
●(4)有一致的群体意识。
群体具有其成员应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这样来看,并非任意集合起来的一些个人都可以称为群体。
●群众≠多人
●群体的功能
●群体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功能。
●群体的主要功能如下:
●△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
●△满足群体成员的要求
●△群体对个人的主要功能是能满足其心理的需要,而这也正体现了个人加入群体的动机。
●二、群体的类型
●
(一)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大群体和小群体)
●根据群体的规模来划分的。
●有人把大群体称为“第二级群体(secondarygroup)”。
●这类群体的成员关系比较松散,接触较少,成员之间以间接的方式通过组织机构、目标等发生联系。
●小群体成员数目一般没有确切的规定,但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成员之间能够直接地相互交往和沟通信息。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的重点是小群体,在小群体中存在着直接的互动关系。
如:
学校的班级、教研室、工厂的班、组,部队的班、排等。
●
(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这是根据组织的属性来划分的。
●正式群体: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
●其特征主要是“三有”
●·固定的编制
●·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的责任分工
●非正式群体:
是组织中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他们因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因为组织中的成员除了工作之外,还有许多个人的需求,这些需求只有通过与其他成员之间的非正式交往得到满足。
●﹡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积极作用:
●1、具有沟通的职能,一些不便在正式渠道提出的难以确定的事情,可先在非正式群体沟通意见,听取反映。
●2、具有协调的职能,可通过非正式群体排难解纷。
●3、维护个体自尊心,满足成员的社交需要。
●消极作用:
●1、容易产生小圈子作风。
●2、容易滋长自由化倾向。
●3、容易传播小道消息,混淆视听。
●(三)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根据群体的开放程度不同来划分的。
●开放群体:
经常更换成员,成员来去自由。
●封闭群体:
成员比较稳定,成员的等级关系严明,适合于做长期的工作。
●开放群体适应性强,适合做产品开发工作。
●封闭群体具有历史眼光,而开放群体则着眼于现在。
●﹡网络群体、虚拟群体
●第二节群体发展的阶段
●二个模型
●一、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过5个阶段的标准程序,即5个阶段:
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阶段、中止阶段。
●1、形成阶段:
其特点,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
●群体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
一旦群体成员开始把自己看做群体一员时,这个阶段已经完成。
●2、震荡阶段:
是群体内部冲突阶段。
●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对群体中的一些限制性和约束性的东西不接受或抵制。
还没有出现群体的领导人。
●到这个阶段结束时,群体的领导层次就明确了。
●3、规范化阶段:
这一阶段,群体内部成员接受了群体规范中的一些规定,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并且有了一定的群体凝聚力。
●当大家对群体的一些规范达到共识时,这一阶段就结束了。
●4、执行任务阶段:
群体开始发挥群体作用的阶段。
●成员的注意力开始从相互认识理解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上来。
●5、中止阶段:
群体开始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注意力开始放到了群体的收尾阶段。
●这一阶段群体成员的反应差异很大,有的乐观,有的悲观。
●大学学习的班级应该符合五阶段模型。
●﹡五阶段有许多活动,但一般说来只有两种。
●一种是任务性活动
●一种是人际性活动
●怎么认识和看待五阶段模型?
●△一般来说,随着群体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三阶段,群体会变得越来越有效,但使群体有效的因素远比模型所涉及的因素来得复杂。
●△在某些条件下,高水平冲突可能会导致较高的群体绩效,所以有时群体在第二阶段的绩效超过第三阶段绩效(冲突并非是坏事)。
●△群体并不总是明确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事实上,有时几个阶段同时进行,如震荡和执行阶段常常同时进行。
●此外,群体亦可以回归到前一阶段。
●二、间断——平衡模型
●前面指出了群体的发展过程并不一定像五阶段模型所描述的那样需要经过统一的五个阶段,而是在群体如何形成和变化的方式上有一些明显一致的地方。
●这种模型认为,群体发展的过程中,基本上以接近中间的某个时间作为分水岭划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群体运行方式与第二阶段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一阶段中,群体首先界定了任务,确定了目标,并且这些在第一阶段不太容易改变,即使有些群体成员有新的想法提出,大多也不会被付诸行动。
●因此可以把这个阶段群体的运行看作是处于一个平衡的阶段。
●当群体发展到它的寿命周期的中间阶段时,仿佛是经历着一场危机。
●群体成员感到时间的压力和完成任务目标的紧迫。
这时他们认识到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必须对原有的运行方式作某些改变。
此时,群体对原来的行动思维方式进行改进,并采纳新的见解,这样可能进入效率更高的第二阶段。
●群体的运行进行新的平衡阶段。
●研究者们发现,无论是寿命周期短,还是寿命周期长的群体,其发展过程都会遵循这样的规律。
●新的平衡效率更高
●
●第三节群体的特征
●一、角色
●每一成员在群体中都表现出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角色。
几乎在任一群体中,都可以看到成员有三种典型的角色表现,这就是自我中心角色、任务中心角色和维护角色。
●这些不同的角色对群体绩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自我中心角色
●自我中心角色是指成员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
●这类人包括:
●阻碍者
●寻求认可者
●支配者
●逃避者
●※这种角色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相容,常出现目标冲突(Goalconflicts),另外,免费乘客(Freerider)对群体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2、任务角色
●任务角色是指为完成群体任务而做出贡献的人,包括
●建议者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3、维护角色
●维护角色是指维护群体团结,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人,包括
●鼓励者
●折中者
●协调者
●监督者
●※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起积极作用。
每一个群体中不仅要完成任务,而且要始终维持自己的整体。
而成员的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的作用正是为达到这两个目的的。
●研究发现,在任务角色、维护角色和群体绩效之间有正比例关系。
●
(二)群体角色构成的群体类型
●以任务角色的表现为横轴,以维护角色的表现为纵轴,可以把群体分为四种类型。
●
●任务群体:
成员所扮演的任务角色多而扮演的维护角色少。
●这类群体很适合应付紧急任务,但很容易瓦解。
●团队群体:
二类角色都多,这类团队是最有绩效的。
●人际群体:
成员所扮演的维护角色多而扮演的任务角色少。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更多地考虑要扮演任务角色。
●无序群体:
二类角色都少,这类群体是谈不上有绩效的。
●此时,管理者应选要扮演任务角色,再考虑扮演维护角色。
●二、群体互动分析
●通常用的是社会测量法,主要通过填写问卷,让被调查者把握好感或反感对伙伴进行选择,并把这种选择用图表表示出来,从而使研究者可以根据图表对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进行分析。
这是研究群体互动的工具。
●早在20世纪30年代,精神病理学家莫雷诺(J.LMoreno)创立“心理地图学”,它是否对组织或群体内的社会关系进行直观分析的学科。
●这种方法制订了一种由群体成员自行填报的调查表,填报的内容分为“吸引”、“排斥”和“不关心”三类。
询问他们所喜爱或厌恶的成员以及他希望或不希望与哪个群体成员在一起工作。
根据通过交谈和调查获得的资料绘制成了“群体成员关系图”。
●选择方向
●排斥
●吸引
●三、群体规范
●
(一)群体规范的概念
●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群体规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
●群体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作为群体的一员,却被期望着遵循大家提出的规范,任何违背规范行为都将受到排斥和口头攻击。
●
(二)群体规范的形成
●群体规范通常是逐渐形成和改变的。
●※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if)在1935年做的实验,揭示了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
●规范的形成显然是受到了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同时表明,群体规范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而个人却未意识到。
●(三)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
●群体规范的建立和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
●1、个体特征。
群体成员智力越高,他们就越不愿意建立和遵循规范。
●2、群体构成。
同质群体比异质群体更容易确认规范。
●3、群体的任务。
如果任务比较常规、清楚,那么规范就容易形成。
●4、地理环境。
如果成员们工作地点离得近、相互任用机会多,则容易形成规范。
●5、组织的规范。
群体规范与组织规范是否一致。
●6、群体的绩效。
一个成功的群体将维持现有的规范并发展与其一致的新规范。
●7、心理因素。
特别是非正式群体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四)群体规范的功能
●一般来说,群体规范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功能:
●1、群体支柱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
群体规范越能被群体成员所一致接受,则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群体也越团结。
●2、评价准则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的行动准则,因此群体成员要以群体规范来评价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行为。
●3、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群体规范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舆论中。
群体舆论是大多数成员对某种行为的共同评论意见。
群体舆论的出现是以群体规范的存在为前提的,是群体规范的力量表现。
●△网民的力量
●4、行为矫正功能。
群体成员如果违反了规范,就会受到群体舆论的压力,迫使他改变行为,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因而群体规范具有行为矫正的功能。
●·应当指出,群体规范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有管理工作中,要注意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工作群体形成积极的群体规范,克服消极的群体规范。
●·正如许多社会现象一样,群体规范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其对于一个组织的价值取决于这是增加还是降低生产率。
如果规范可以导致群体增加生产率,那么是值得提倡的。
但如果是鼓励成员们减产,阻碍了组织目标的实现,则是不可取的。
●(五)群体规范分析法
●美国学者皮尔尼克(S.Pilnick)认为群体的规范与企业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他提出了“规范分析法”作为改进群体工作效率的工具。
●这种方法包括三项内容:
●1、明确规范内容
●2、制定规范剖面图
●3、进行改革
●四、地位
●地位是指个人在群体中所占有的社会位置。
●地位取决于什么?
一般来说取决于:
头衔
●资历
●实权
●其中,某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地位的改变。
●一般来说,如果群体中成员的其它情况相似,年龄因素可能享有一定的地位。
●这里,地位取决于哪些因素一定要为群体成员所认可。
●如果不认可你的资历,年龄再大,在群体中不可能有地位。
●△在正式组织中,职权通常是地位的象征。
●不同的群体中地位的高低取决的因素是不一样的,要看一看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于地位。
●高校和政府机关是不一样的。
●△地位取决于能力,而不是资历。
成员们会为了争取更高的地位而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
●奉行“能力主义”。
●五、凝聚力
●
(一)凝聚力的概念
●又称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顾名思义,凝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粘合力”。
没有这种“粘合力”,一群人不能被称做一个群体。
●凝聚力类似于团结性的概念,但二者又不相同。
●·高凝聚力群体的特征
●成员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比较频繁,相互之间比较了解,气氛民主,关系和谐。
●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心向群体,愿意参加群体的活动,出勤率高。
●成员愿意承担发挥群体功能的责任,关心群体,维护群体的利益和荣誉。
●即:
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
●也可以说成,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
●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态度和目标的一致性
●当群体成员拥有相似的态度时,他们愿意在一起。
●2、外部的威胁
●外部威胁的存在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因为这时成员不得不同舟共济,相依为命。
●3、群体规模
●小群体比大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因为小群体成员们提供了更多的相互交往的机会。
●4、奖酬体制
●以群体为单位奖酬比起以个人为单位奖酬,会导致更高的凝聚力。
●5、班组的组合
●以人际吸引、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为基础组成的班组有较高的凝聚力。
●6、与外界的关系
●一般来说,与外界隔离的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
●7、群体的绩效
●一个成功的群体更容易发展凝聚力。
●8、领导作风
●领导者的民主作风可以充分激发群体成员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性。
●(三)凝聚力的作用
●群体凝聚力在群体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有:
●1、满意度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可以得到更大的满足。
他们认为作为群体的一员很值得。
因此愿意参加群体的活动,对群体的忠诚度高。
同时亦使成员们更自觉地遵守群体规范。
●2、沟通
●从成员间的沟通机会上来说,高凝聚力群体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机会多。
●这是因为成员倾向于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因而大家更愿意沟通,其结果增进了成员间的了解。
●群体的凝聚力可以这样测量: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数目
●凝聚力群体中可能相互选择的总数目
●3、生产率
●一般认为群体凝聚力高,其生产效率一定高,
●凝聚力低,其生产效率一定低。
●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们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认识到了。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并非如此简单。
●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关系。
即,凝聚力高,可能提高生产率,也可以降低生产率,这里关键在于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是否相一致。
●涉赫特(S.Schachter)等人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检验了群体凝聚力和对群体成员们诱导对生产率的影响。
●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凝聚力和诱导
●因变量是生产率
●实验还设立了对照组,并把实验组分为四种条件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4、群体意识
●凝聚力高的群体容易形成群体意识。
在凝聚力过强的群体中,是不能容忍异议的。
对这样的群体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大家一致,而不是作出高绩效。
●六、群体规模
●
(一)群体规模的上限和下限
●
(二)群体组成人数的奇数和偶数问题
●(三)群体规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工作群体规模应视群体任务的性质而定。
●第四节群体内行为
●一、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
●
(一)群体压力与从众概念
●如果你留意的话,常常可以见到,个体行为总是受到多数人的影响,随波逐流。
这种现象,行为科学把它称为从众行为。
●群体压力:
是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成员的意见有分岐时,在心理上感到的一种压力。
群体的舆论、风气和规范等,都能形成一股催人行动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
●这种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强制改变个体的行为,而是多数人的意见影响了个体的行为反应。
●从众:
是指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而依从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的过程。
●从众亦称顺从,遵从。
而且常常是一种行为过程,故可称为从众行为。
●“随大流”就是一种从众行为。
●·从众总是在群体压力下产生的。
●
(二)从众行为的产生
●社会心理学家阿西(S.E.Asch)设计了一个典型的实验即有关知觉方面的从众行为实验,证明在群体压力下会产生从众行为。
他们从大学生为测量对象,安排7-9人编成一组,每组中只有1个人是真正的被试者。
实验的内容是看两张卡片(如图所示),让大家比较一张卡片上的x和另一张卡片上(a、b、c)哪个相等。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x=b,选择错误的概率小于1%。
但由于阿西对实验预选作了布置。
故意让其它的8人作出错误的选择。
第9人并不知道事先有了布置让第9人作出选择。
组织了许多实验组进行这样的实验,结果被试者有37%放弃了自己的正确选择。
如果一个人一组单独作实验,几乎无1人出错。
●这以后,阿西在1955年和1958年重复做了实验,结果也是一样的。
●如果1个人碰到群体中1个人中不正确答案,结果这个人会坚持自己的判断。
●如果1个人碰到群体中2个人中不正确答案,接受错误选择的概率为13.6%。
●如果1个人碰到群体中3个人中不正确答案,接受错误选择的概率为31.8%。
●导致顺从现象产生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
●要区别顺从行为的表面反应和内心反应,因为这两方面常常不一样。
●△表面顺从,内心也顺从
●△表面顺从,内心并不同意
●△表面不顺从,但内心顺从
●△表面和内心却不顺从
●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应争取第一种现象,防止第二种现象,掌握第三种现象,重视第四种现象。
●第二种现象要防止,因为它容易造成一种虚假的多数,影响领导人的决策。
第四种现象要重视,就是说,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三)反驳性研究结论
●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群体压力和从众现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把任何遵从群体的意见的情况都看成是顺从,这并不正确。
如果两个人却同样接受群体的意见,并没有说明问题的实质。
因为一个人接受群体意见可能是屈服压力,怕孤立;另一个人可能是为了实现群体的理想和信念而与群体保持一致。
他称后一种情况为“集体主义的自决”,他还通过关于道德问题的实验表明,群体压力并不是人们改变意见的关键因素。
关键因素是遵循集体的崇高理想、目的和价值观念。
●二、群体决策的概念与决策群体的组成原则
●·和个人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有什么优势?
●
(一)群体决策的概念
●群体决策就是由多人组成的群体进行的决策。
●与个人决策相比其优越性在于
●一是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克服个人认识上的盲区。
●二是有利于调动更多的人的积极性,提高决策的质量且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
●
(二)决策群体的组成原则
●总的来看,由于有多人参加,其成员要坚持互补性原则。
●1、知识结构上的互补。
●尽可能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员。
●2、性格、气质和决策风格上的互补。
●3、年龄、性别、所处阶层的合理分布。
●从年龄上来说,不同年龄的人除了有不同的体力外,其智力也是不同的。
●4、决策群体的人数
●5-11人组成的群体决策最有效
●4-5人的群体较容易使成员感到满足
●3-5人的较小群体较易得到一致的意见。
●三、决策风险与冒险转移假设
●
(一)群体决策与风险心理
●作为决策行为本身而言,是存在风险的。
●那么个人决策风险与群体决策风险哪个大一些呢?
●一般认为,群体决策由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比个人决策更为合理和有效。
●但研究表明,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往往更倾向于冒险。
●有近百项实验研究了这种情况。
●
(二)冒险转移假设
●假定一个小组中7人组成,他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决策,冒险平均数为,但这7人经过长时间讨论后采取的冒险水平为Rg的决策。
●其增量△R(Rg–R)就是冒险转移的数量指标。
●(见书169图4-9)
●这就说明,群体决策的冒险水平要高于个人决策冒险的平均水平。
●·冒险转移现象的原因的五种假设
●1、责任分摊的假设
●每一种包含风险的决策都与一定的责任相联系。
●风险越大,失败的概率越高,决策者肩负的责任也越大。
●2、领导人物作用的假设
●有时在群体中有影响的人物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和胆略,往往会采取冒险水平较高的决策。
●3、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
●在群体中个人提出的决策意见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和其它成员相比较的。
●个人在参加群体决策时提出意见的冒险水平往往要高于单独作决策时的冒险水平。
群体由各成员的相互比较可能产生冒险转移现象。
●4、效用改变的假设
●这种假设是用效用理论的术语来解释群体决策的冒险转移现象。
●从这种假设出发,在群体中通过讨论彼此交换意见,会影响到个人选择方案效用的改变。
●同时相互影响也会改变冒险的效用,发生趋同现象。
●也就是说,群体中各成员对于冒险价值的主观意义会逐渐类似。
●5、“文化放大”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若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崇尚冒险,则这种价值观被“放大”,从而扩散与反映到文化中的群体决策中来。
●“崇尚成功,宽容失败”应该成为都市人拥护的“城市圈文化”
●克服“小富即安”文化现象
●上述五种假设中的每一种都有一定的意义,但不能以偏概全,而应相互补充。
●群体中决策中会存在冒险转移现象,但不能认为群体决策向冒险方向转移是必然的规律。
●四、群体决策与创造心理
●
(一)群体决策中创造性激发的两重性
●群体在一起工作往往比单个人会产生更多的创新观念。
●但群体活动过于强求保持一致性。
往往会扼杀成员的个性和创造性。
●美国的一句谚语:
“马如果经过委员会的安排就会变成骆驼。
”
●
(二)激发群体创新的办法
●1、头脑振荡法
●2、德尔菲法
●3、提喻法(哥顿法)
●4、方案前提分析法
●5、非交往型程式决策术
●第五节群体间的行为
●一、冲突的性质
●
(一)冲突和竞争
●人们在一起工作生活,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产生意见分歧、争论、冲突和对抗,使彼此间关系出现紧张状态。
这些在组织行为学中统称为“冲突”。
●也就是说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包括人的内心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定义: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冲突表现为,由于双方的观点、需要、欲望、利益或要求的不相容而引起的一种激烈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