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800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古诗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古诗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古诗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古诗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docx

《古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词.docx

古诗词

古诗词

八年级下册

 

(一)课内部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

(苏轼北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行路难】

(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课外部分

 

【赠从弟】

(刘桢东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

(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李煜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王安石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南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五柳先生传

百科名片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本文实为他的自传。

《五柳先生传》文中言“不”,其实正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读来生动活泼,很好的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

 

  本文作者在文中多处言“不”证实表明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体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志趣。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

(1)人也,亦不详

(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

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

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

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

黔娄(21)(qiánlóu)之妻有言:

“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2

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

衔(xián)觞(shāng)赋诗(24),以乐(25)其志(26)。

无怀氏(27).之民欤(yú)?

葛天氏之民欤(yú)?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因,因此,就。

以,把,用。

为,作为。

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

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饮水用具。

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

安然如:

……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忧虑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觞,酒杯。

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

心志。

  27.【无怀氏】:

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编辑本段

译文和点评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

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他安安静

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

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

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

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点评

  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

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

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

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

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

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

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

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

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

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

扩展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并且有5棵。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

又常与友邻讨论,所以又写道: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

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

五柳先生亦当如此。

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qián)娄

  战国时齐国人。

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

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

死时衣不蔽体。

其妻亦有贤德。

“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

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编辑本段

语言现象

1.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

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

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

旧交,旧友

  今:

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

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

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

到,往

  今:

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

有时;有的人

  今:

或者

  6.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

认为,作为

  7.赞曰:

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

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

夸奖,夸赞

  8.颇示己志:

  古:

略微

  今:

2.一词多义:

  1.以:

1、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

  2、以此自终【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2.之:

1、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

  3.言:

1、闲静少言【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

  4.如:

1、晏如也【......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像】

  5.许: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左右】

  6.其:

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7.志:

1、以乐其志【志趣,志向】

  2、处处志之【标记】

3.重点虚词

  1以因以为号焉"用",助词

  2因因以为号焉表顺承,"就"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也字表判断翻译成是

4.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

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

形容词用作名

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

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

  4.性嗜酒:

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

(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

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

  因以为号焉。

(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

因以之为号焉)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译文:

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缺少主语: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因以为号。

(省略“之”字,应为“因以(之)为号”。

译文:

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2、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

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

(一般疑问式)

  4、判断句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也”表判断。

意思是: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5、流传下来的成语:

  不求甚解:

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

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编辑本段

注音

  嗜shì辄zhé吝lìn褐hè箪dān黔qián俦chóu赋fù

  瓢piáo蔽bì 屡lǚ晏yàn戚qī兹zī欤yú觞shāng汲jí

  颇pō

主要内容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

  第一段:

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

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编辑本段

总体概括

  五柳先生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生活:

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表现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志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怎样理

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分,又不求利益,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他不求甚解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一种反应。

  五柳先生总体概括:

 

  “不”字为一篇眼目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恬淡自足)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开朗乐观)

  “不蔽风日”(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耿直率真)

  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主旨

  作者用凝练的笔法,以他人的视角,勾勒了一位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自己对超凡脱俗的、高尚的精神境界的坚守,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自传)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抗争。

编辑本段

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

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

“‘不’字为一篇眼目。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

钱先生说:

“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

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

”(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

“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

”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二、问题研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

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三、重点字词解释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会,体会、领会。

意,指书中的旨意。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辄,就。

期,期望。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冷清的样子,说明作者居住环境的简陋。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安然自若的样子。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四、难点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

课外延伸

  1、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所以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要写清楚。

  2、《五柳先生传》写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字、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等情况。

  3、除此之外,还应有家庭状况、生卒年代、主要经历和事迹等。

  4、写传记最重要的是内容要真实。

  关于作者

  学生已经学过《桃花源记》,是作者对他理想中社会的一种向往,不用多再作介

绍。

下面摘录两条有关陶渊明家庭生活状况和嗜酒的材料,供参考。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

《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宋移晋祚(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

  2.萧统《〈陶渊明集〉序》: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

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

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

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本文名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八年级(下)古诗词、名著试题

      

  1.吴均在《与朱元恩书》中描写水尤清澈的文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高洁志趣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描绘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语句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洁,箪瓢屡空,晏如也。

”文中与“不慕荣利”相呼应的评论性赞语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文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对我们读书学习很有启示.

  3.韩愈《马说》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文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乎,骈死于槽枥之间!

”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写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人们常用“千里马”来比喻人才,用“伯乐”比喻发现人才的人。

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的句子是: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有关刻苦读书的故事还有:

“程门立雪、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孙康映雪、王冕僧寺夜读”。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

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沉舟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