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重庆铜梁九年级上期语文期末模拟检测题号一二三(一)三(二)四(一)四(二)五总分得分一、 基础部分。(310 共30分)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妖娆(ro) 禁锢(g) 凝望(lng) 静谧(m)B、解剖 (pu) 承蜩(tio) 睿智(ru) 相契(q)C、繁衍 (yn) 刹那(ch) 惘然(wng) 恣睢(su)D、纯粹 (cu) 糟蹋(t) 棱角(lng) 汲取(j)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渺茫 诓骗 家谱 前仆后继B、嗔怪 怄气 聒燥 诲人不倦C、怅恨 怫然 徒跣 面面厮觑D、旧茬 蜷缩 窸窣 根深蒂固3、下列语句中
2、画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和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 )着万顷绿地。(2)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 ),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
3、的俏( )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3)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 )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 )不该错过。A、滋养 俗 样子 只要/就B、滋养 错 样子 如果/就C、滋润 错 模样 只要/就D、滋润 俗 模样 如果/就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努力学习进一步增强。B、公民素质的高低,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准之一。C、为了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国家制定出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并对各城市的网吧进行了调查。D、在这静谧的夜里,我一个人漫步在柔软的海滩上。6、下面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1)中秋,是中国人的节日。(2)千百年来无
4、数人因中秋而发的感慨,每到秋月高悬,就会一涌而出。(3)苏东坡因此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4)而中国人,心里贮存着多少离人的感悟。A、1243 B、2134 C、1423 D、14327、下列画线词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去、往) 苟富贵,无相忘(苟且偷生)B、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先主器之(器重)C、盖追先帝之殊遇(优待,厚遇) 性行淑均(平)D、度德量力(估计)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爱抚,爱惜)8、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B、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C、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
5、可胜数。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9、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10、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耐人寻味。B、该诗首联表面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该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该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的时期
6、收到家书的喜悦之情。2、默写与仿句。(默写1x7 仿句3分 共10分)(1)根据语境填写相应句子。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有远大理想,非凡抱负的句子: 2、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 3、焦裕禄心装30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局面,最后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 (诸葛亮语)4、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用出师表中句子填空)5、浊酒一杯家万里 。6、会挽雕弓如满月 , 。7、一词中表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里变化过程和内心痛苦的句子: (2)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例句:阅读像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仿句:阅读像 , 。3、现代
7、文阅读。(共14分)(一)(4分)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该词虚写的是那一句?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这幅画面吗? 2、该词的过渡句是: (2)(10分)贵在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位已经卸任的哈佛大学校长告诉他的学生:“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10分钟的习惯,则二十年后,必判若两人。”这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告诫,说明学习成才贵在养成良
8、好的读书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何谓习惯?字典解释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也称为习惯。习惯有好坏之分。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是一种好的习惯,是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利的习惯。激励大师金克拉说:“良好的习惯是你能够拥有的最好的素质尤其在事业上。”他总结了使他事业和人生皆臻化境的因素:自律,努力工作,判断力,诚实正直,守信,以及富有感染力的幽默感。这些素质是任何成功人士都必须具备的。有人说:“习惯是人的第二本性,是人后天的全部本性。”这是从生物学角度对习惯作出的更为本质的分析与判断。生物学家告诉人们,不断重复的习惯性行为,往往会
9、转变为一种肌体的内在本性。人们从小就接受这样一种教育、培养和训练,那就会使人每一天的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利于人每一天的生活。这也就意味着,人们要把学到的东西转变为一种稳定的精神资产,并在此基础上轻松地生活。因此,人们要做的尽可能地把一些有益的行为转变为习惯性的,自觉的行为,抵御和避免一些不利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自己的职责,也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深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习惯决定命运。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曾对1200名失败人士进行过调查,当被问及他们失败的原因时,几乎有95%的人都认为“不良的习惯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习惯就像地球的引力一样,无处不左右人们的生活。人们平时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0、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良好习惯需要培养。据说,柏拉图当年曾经因为某件小事责备过一个小孩。小孩委屈地说:“就因为这点小事,你就责备我吗?”柏拉图严肃地回答说:“如果养成了习惯,可就不是小事了。”每个人的所有行为,即便是极其小的细节,都会被一种我们觉察不到的东西记录下来,这东西便是我们自己所养成的习惯。比如,每天同一时刻开始读十分钟书,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每当这一时刻即使事先没有做好准备,你也会进入同样的精神状态,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人们习惯在早已习惯的轨道上滑行,习惯在习惯的人与事中穿梭。可以说,习惯是一种行为的本能。抑制坏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在自我节制。正如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所
11、说:“如果今天能做到有所节制,下次就容易做到,再下次就更容易做到。因为习惯能改变人的本性。它要么能阻止人性中的邪恶,要么使其更为放纵。”年轻人更需严格自制,不能放纵自己,不能养成懒散的习惯,贪玩好乐的习惯。而要积极进取,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培养良好习惯需从规范自己的每一个细微的行为开始。1、选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画线句子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在第三段论述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B、习惯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不能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C、“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则20年后,必判若两人。”这句话
12、强调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D、年轻人更要严格自制,积极进取,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4、有同学认为“人无完人,有点毛病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2分) 4、古文阅读。(共16分)(1)(8分)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
13、,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4分)(1)以头抢地耳( )(2)秦王怫然怒( )(3)秦王色挠 ( )(4)长跪而谢之( )2、下列句子画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公将鼓之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翻译句子。(2分)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二)(8分)吕蒙正不记人过司马光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
14、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1、解释画线的词。(3分)于帘内指之( )同列犹不能平( )悔不穷问( )2、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佯为不闻(听到) B、令诘其官位姓名(责问)C、固不如无知也(学识浅显) D、人皆服其量(度量)3、解释下列画线的“过”字。(2分)(1)不喜记人过( )(2)佯为不闻而过之( )4、用原文回答。当别人对吕蒙正参知政事不服,并予以诽谤时,吕蒙正的态度是怎样的?(1分) 5、作文。(
15、50分) 墙,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质的墙,如土墙,砖墙等。也有精神的墙,如沟通障碍,法规限制,道德底线等。筑一堵墙,可以多一分约束与安全;拆一堵墙,可以少一分封闭与隔膜。请以“说墙”或“墙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选,文体自定,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ABCDD CACCD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燕然未勒归无计 6、西北望 射天狼 7、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访句(略)三(一)略(二)1、学习成才贵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道理论证。有力证明了“抑制坏的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关键在于自我节制”的观点。3、B 4、看法不对。不严格要求自己容易养成坏习惯,导致失败,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造就成功的人生。四(一)1、撞 盛怒 屈服 道歉 2、C 3、韩魏灭亡但安陵却凭借50里的地方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二)1、在 仍然、还 彻底 2、C 3、过失 走过 4、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五 作文 参考中考评分要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