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44.48KB ,
资源ID:98952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952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文言文下册.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文言文下册.docx

1、九年级文言文下册17 公输理解要点1、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墨子最终制止了这场战争,他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善用(比喻),层层说理,在说理中运用大量(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1)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2)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3)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 3、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要攻打宋国,不远千里,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国都来说服公输盘,表现墨子不畏艰辛,反对不正义的战争的“非攻”思想。 墨子折服公输盘和楚王的巧妙、锋利的言辞,表现墨子是个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具有机灵、雄辩的口才。 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表现墨子为了阻止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说明墨子有勇有谋。 小结 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了墨子先生的伟大形象。为了阻止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他不畏艰辛,不怕牺牲,孤身深入敌国,用巧妙、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着谋

3、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表现了一个出色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本色。 主要内容1.墨子见到楚王,也没有直截了当提及“攻宋 ”之事。他先对楚王说“今有人于此”,自己有“文轩”,却去偷邻居的“敝舆”;自有“锦绣”,却去偷邻居的“短褐”;自己有“粱肉”,却去偷邻居的“糠糟 ”。他故意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不知其用意,脱口回答“必为有窃疾矣。”这正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紧接过楚王的话头,将楚、宋两国的土地物产进行了鲜明的比较,并且同前面所说的那个患“窃疾”的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这就使楚王也和公输盘一样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从而理屈辞穷,不得不承认错误。2.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

4、的。“九设九距尽”说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但结果是墨子胜利了。“诎 ”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有余 ”则说明墨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公输盘并不死心,反而想加害墨子。两个“吾不言”说明此时两人心照不宜,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最后墨子揭穿了公输盘的阴谋,并宣布“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这就使楚国侵略宋国的企图完全破产了。3.文章开头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这说明墨子为了阻止这一行径,不辞辛劳。这充分表现了墨子热爱和平的精神和仁爱之心。4.墨子见到公输盘,故意先说了什么

5、?公输盘不知其意,是怎么回答?他不知不觉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抓住这句话向公输盘发起进攻,一口气数落了公输盘?“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吾义固不杀人”,“不可谓智”, “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5.墨子既然以理折服楚王,为什么却仍然不能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意图呢?墨子到了楚国以后第二回合的战斗初斗楚王,使楚王深深陷于矛盾之中,狼狈不堪。但贪楚狡猾的楚王并不因为初斗失败而放弃攻宋的野心。他表面上承认墨子的分析批判有理,但却采取以退为守的手法,轻轻地把话题一转,以公输盘已“为云梯”,说明他攻宋的借口。这一转,作者别具匠心,把楚王虚伪,狡猾,贪婪的本性

6、,刻画得淋漓尽致,又为下一场更激烈的斗争,揭示了新的矛盾冲突。这就使墨子进入更加艰苦曲折的第三个回合的战斗。6本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的三个回合的斗争,表现了什么思想?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他的“非攻”思想。重点知识训练基础知识1、公输选自 。墨子,名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 家学派的创始人。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犀( )兕( ) 鲋( ) 鱼 文梓( ) 楩( )楠 守圉( ) 公输盘( )不说( ) 请说( )之 胡不见( )我于王 臣之弟子禽滑( )厘宋无长( )木3、一词多义 (1)公输子之意( ) (2)公输盘不说( )愿借子杀之 ( ) 请说之 ( )(3)

7、见公输盘( ) (4)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胡不见我于王( )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 ( )(5)胡不已乎 ( ) 吾既已言之王矣 ( )(6)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子墨子解带为城必为有窃疾矣(7)将以攻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4.指出通假字并释义子墨子九距之。 已持臣守圉之器。 公输盘诎。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1)子墨子九距之。(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3)公输盘诎,(5)子墨子闻之,起于齐。 (6)愿借子杀之。(7)请献十金。 (8)吾义固不杀人。(9)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10)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11)然,胡不已乎?

8、(12)胡不见我于王?(13)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14) 此为何若人?(15)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16),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17)此犹 文轩之与敝舆也; (18)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19)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0)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21)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22)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6.翻译1、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2、 宋何罪之有?3、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4、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5、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6、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7、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

9、类。” 8、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9、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10.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11.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12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13、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 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14、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15.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16.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17.虽杀臣,不能绝也常考问题归类阅读1-2段,明确:1、墨子见到公输盘, 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

10、是什么?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2、墨子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来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宋的不仁,因为宋本无罪。得出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3、“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4、“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宋的计划了吗? 公输盘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宋的“不义”。他没有取消攻宋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 5、问

11、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墨子没有善罢甘休。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从此处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 敢和果决。 6、墨子仅用三次对话,就使公输盘理屈,这三次对话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设诱“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激将“请献十金”; 追击“请说之不可谓知类”。 阅读第3段,明确:1、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2、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宋国的土地

12、、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智,实无必要之意。3、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计划? 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阅读第4段,明确:1、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九设”机变,墨子“九距”,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

13、 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4、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5、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6、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 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宋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宋的目的。7、墨子止楚攻宋,除了靠锋利巧妙的言辞外,他的坚强后盾是什么?是靠

14、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8墨子的这种主张和他为实行自己政治主张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我们今天来看“非攻”也还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理想。墨子止楚攻宋,用今天的话说,是既有外交斗争,又有实力较量,二者相辅相成。首先要看到墨子是站在正义立场上批判非正义的战争。但是,如果墨子只凭他的“雄辩”去进行斗争,仍然不能取得实在的战果。不可无外交,但更要注意实力。墨子的实力一是他“守圉”的本领,二是有禽滑厘等三百人为后盾。起决定作用的是掌握了“守圉”本领的禽滑厘等宋国人民。这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怕艰险,坚韧

15、不拔,勇于自我牺牲的奋斗精神和始终重视实践的作风,是激励我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终身奋斗的一股精神力量。 但是,墨子的这种非攻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他不懂得引起战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墨子所处的时代所以发生连续不断的兼并战争,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必然现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张来制止的,因此,所谓非攻在墨子所处的时代是根本不能实现的。18孟子两章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米粟( ) 亲戚畔( )之 畎( )亩 傅说( ) 法家拂( )士 答案:s pn qun yu b2.解释下列加点字。兵革非不坚利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人恒过,然后

16、能改。解析:要想牢固地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还需不断地积累。本题的词语是本文较为典型的词语,需放在原文中仔细揣摩,记诵在心。答案:泛指武器装备。这里是限制的意思。责任,使命。犯错误。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阐述了孟子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人才观。课中10分钟(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加点词的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 B.得道者多助(道理)C.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D.

17、委而去之(放弃)解析:通观这四个选项可知A、C、D理解正确,应予以识记,而B选项中“得道者”即“施行仁政的人”,因而“道”应理解为“仁政”。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行拂乱其所为 D入则无法家拂士解析:通假字的字音、字义都是按其所通的本字来读来解,它所通之字一般是固定的,应在平时多加积累,本题中A项“衡”通“横”, B项“畔”通“叛”, D项“拂”通“弼”,只有C项不含通假字。答案:C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解析:能否正确的朗读断句,直接关系着我们对句义的理解与否。

18、划分时,将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词义的词语断开。答案:(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4.翻译下列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析:翻译句子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句要先突破重点词语“.故”, 句应重点突破“忧患”和“安乐”二词,然后将每个词语的含义连贯地组织起来。答案:.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这以后才知道,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使人萎靡死亡。5.孟子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战必胜”的原因是(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去。 B.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险要的地势。C.实施仁政,取得人民的拥护

19、、支持。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解析:结合全文可知君子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天下之所顺”,即指“人和”,也就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也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答案:C6、古今中外有许多人在逆境中成才的例子,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解析:本文列举了舜、傅说等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最终有所作为,解答本题时,思路较为宽泛,只要切合题意的古今中外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均可。参考答案: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遭受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等音乐作品。我国盲人音乐家阿炳在遭受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出了不朽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30分钟训练(巩固类

20、训练,可用于课后)课内阅读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解析:本题的A项句子的含义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据此可知,“域”在这里是“限制”的意思。答案:A2.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 C、曹操比于袁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解析:本题的D选项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1、结合该句的意思“而”是表示顺承关系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可译为“选择好的方面向他学习”,因而“而”字在本句中也是表示“承接、顺承”的关系,由此可知,D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答案:D3.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答案:C4、下面对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了论点。由此可见,C项不正确。答案:C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 “顺境也能

23、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解析:本题是一道自我表述题,允许有不同看法,但要言之有据,结合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吻合的例子来分析。参考答案:略。19 鱼我所欲也一、生字 箪(dn) 蹴(c) 羹(gng) 死亦我所恶(w)二、重点词解释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祸患,灾难 3、辟:通“避”,躲避 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5、蹴:用脚踢。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7、乡:通“向”,从前 8、何加,有什么好处。 9、恶:厌恶。 10、辩:通“辨”,辨别。 11、义:正义或仁义。 12、勿丧:不丢掉,丧:遗

24、失 13、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14、贤者:有道德的人。 15、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三、重点句子翻译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5、

2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四、思考题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宋朝时被朱熹列为 “四书”)2、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第一层:提出论点:“舍生取义”;第二层:正反两面论述“义”重于“生”;第三层: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

26、本性。)3、理解及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

27、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三、 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通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4、向为身死而

28、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通 四、 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二者不可得兼得( ) 弗得则死 ( )得之则生 ( ) 则凡可以得生者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万钟则不辩礼义 (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何不为也()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五、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二者不可得兼()故不为苟得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此之谓失其本心六、 翻译句子()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

29、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文段二:(2003年青岛)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患: )(辟: )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

30、辩礼义而受之。 3、简答题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实(举例,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a b 上面三个题目考查的分别是词语意思、句子翻译和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前两题不难作答,第3题除了对文章论证方法的理解外,重在积累,答题时要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参考答案为: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乡”通“向”,从前。停止,放弃。天性,天良。2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3道理举例答案示例:南宋末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