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3.66KB ,
资源ID:98170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170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本体论诠释学到经典诠释学.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本体论诠释学到经典诠释学.docx

1、从本体论诠释学到经典诠释学从本体论诠释学到经典诠释学哲学天地们的研究.先哲有言修辞立诚.研究中国哲学或做一切学问,都应该如此,这是最起码的学术纪律和学术道德.进入2l世纪的我们,迫切地需要了解中国的传统哲学.了解的目的当然不是搞什么国粹主义或全盘继承,而是在于了解历史,接续历史,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的遗产.一旦我们建立起对自己传统的自信,剔除了它的弊病,就可以与悠远的历史接上脉,滋养健全的道德,价值和生活方式,学会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如何与人打交道,进而去开创未来.参考文献1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给浩徐先生信)A.胡适文存三集M.合肥:黄山书社,

2、1996.I3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徐洪兴(1954一),男,上海市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从本体论诠释学到经典诠释学潘德荣(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g2)伽达默尔坦言,像古老的诠释学那样作为一门关于理解的技艺学,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并不想炮制一套规则体系来描述甚或指导精神科学的方法论程序第二舨序言,他所关注的是超越我们的意愿和行动与我们一起发生的东西,明言之,就是在理解过程真实地呈现在我们意识之中的东西,亦即构成人的此在的存在状态的东西.如果我们承认人人生而平等,自有其存在的根据与合理性,那么,构成人的此在的理解就没有什么优劣高下之分.正

3、是在这个意义上,伽达默尔坚持认为:事实上,理解并不是优越的理解,既不是主体由于具有更清晰的观念从而有更优越的知识这种意思,也不是意识对于创造的无意识本性具有基本的优越性这种意思.只消说,如果我们一般有所理解,那么我们总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在理解,这就够了.如果从方法论的角度理解这种表述,也许只能将其定为一种相对主义的理解观.不过,伽达默尔本人并不认为他的理解观是相对主义的,也不赞同这样的理解观.伽达默尔理论必须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在我看来,其理论贡献就在于阐发了理解本体论.在他那里,理解问题属于精神科学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人类精神世界,亦即广泛意义上的文本(包括语言

4、性与非语言性的文本在内的一切理解对象).显然,文本也可以被当作认知对象,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认知性诠释学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套合适的方法论来正确把握作者或文本的原义.与此不同,伽达默尔理论的目标设定并非揭示文本的真正原义,在他那里,对文本的理解只是一个中介,理解者乃是通过对文本的理解而达到自我理解与持续的自我塑造口n.此乃本体论诠释学与认知诠释学的根本区别之所在.理解作为本体显然不同于传统哲学的任何一种本体范畴,以往本体概念乃是标志着终极的,稳固不变的,外在于认知主体的,隐匿于现象背后的实体或本质性的东西,而理解却是在整个理解过程中变动不居,并伴随着理解的深化而不断地被重构的东西.按照伽达默尔的

5、说法,理解不是主体切近被理解对象的行为方式,而是主体自身的自我塑造.伽达默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考察本体论问题的独特视角,这就是真正地站在主体的立场上来探讨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问题.在传统的认识论中,人乃是作为客观意义上的认知对象,先于认知过程而存在,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与作为认知对象的人,一如既往地被置于主,客二分的框架中,作为认知对象,人在这里与其他任何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都是认知的客观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同,所适用的方法也不同.适用于作为客体的人的研究方法确实是独特的,但是,再完善的方法论也不能改变其作为客体的性质,事实上,传统认识论所缺失的东西就是主体性.对于研究者而言,在认识过程中应

6、尽可能地避免自己的主观意愿的干扰,以便能客观,严谨地进行观察与分析,惟其如此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研究;至于被认识的对象,则永远是客观的,业已存在的东西,即便人在探讨主体陛,也一定是将其视为人的不依赖于认知主体为转移的客观属性,才能发现关于主体或者主体性的客观知识.而在伽达默尔那里,所有的对象性的存在及其性质都已转化为构成人的存在之内在要素.作为理解对象的文本,其意义并非独立,客观地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是在与理解主体的互动中被赋予的.就此而言,理解不是正确把握文本,发掘隐含于文本中的41河北学刊2009?2固有意义的一种方式,而是意义的创造与生成.此意义直接汇入了理解主体的生命洪流之中,构成了人的存

7、在方式.这样一种理解观念,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具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也许就是伽达默尔的思想能够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理解与认同的原因了.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流行.用流行大化来指道之化生万物,并育万物而使之各得其所,是其一义;另外一义,见于明儒学案:心不是别物,就是大化流行.朱熹也曾说: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_4J先进,乃是从主体的层面来谈论流行.此二义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流行乃是道或心或理的化育之功能.而在王阳明那里,心,理与良知,更是合而为一.正是出于这样的前理解,国人在接触到伽达默尔的学说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

8、,这种亲切感来自于理论上某种相似的立场:与西方传统哲学立足于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划分与坚硬对立相反,而主张两者的互摄互动.检视中,西方哲学的思维理路,王阳明之心学与伽达默尔诠释学最为相契.王阳明认为: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实理流行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至诚发见也,皆所谓贞也.观天地交感之理,圣人感人心之道,不过于一贞.卷26)天地交感之理与圣人感人心之道虽为一贞,然其一贞之根源,却又落实于心.他这样说道: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l

9、5卷3所谓心外无物,显然不是指在心外没有他物之存在,而是说,我们所能谈论的只是心内之物.王阳明的观点所显现出来的是一个作为整体的意义世界.若转换到伽达默尔诠释学的语境中则可以这样表达:花(广泛意义上文本)之形,色,无非在我们的意识中呈现之物,它是被构造出来的意识现象,一个真实的,在我们的意识之中的存在.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角度看,意识之中的存在乃是对客体的一种反映;而在伽达默尔,意识现象本身就是构建起来的东西,是一种创造物.因此,他的诠释学理论从来不是为了提供正确理解文本的方法论,他所关注的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作为理解对象的文本,而是呈现于意识之中,在意识中被构建起来的文本.如此被构建起来,被42

10、理解的文本之意义,按照利科尔的说法,是一个放大了的自我_6j(n.如此说来,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先于理解地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是在理解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这就是说,文本因理解而获得了意义,此意义是理解者所赋予的,随着理解而展开的,并标志着理解者自身存在的意义.就此而言,意义表征着一种生命的关联.漠然寂处之花,乃至整个对象性世界,由于进入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而鲜活起来,与我们融而为一,我们也因之不断得以充实与升华.若就意识之中的存在来界说花的意义,则完全不同于作为认识对象而被认识的花.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花的意义与人的存在之意义构成了一个整体.由花开感悟到美与勃勃生机,而观叶落而悲秋,表达出来的恰恰是人的生

11、命体验及其存在状态.正因如此,伽达默尔称,此在在它的存在与它的世界中进行的理解,并非是指向某种认识客体的行为,而是其在世之在(Inderwehsein)本身._7由于主体在其存在关联上的差异性,被理解对象在意识中的呈现也会因人而异,这便是此在的在世之在的差异性.在这里,王阳明与伽达默尔理论的交叉点,从王阳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感或交感这一概念.伽达默尔所说的意识之中的呈现,实质上就是一种由感而发的意识创造物.而感从何来?其动力之源是心.虽然意义之实现有赖于心与客体之互动,但心无疑是绝对的主宰.王阳明与伽达默尔的区别正在于此:王阳明将心设定为终极的本体,它是宇宙的本原,主宰着万物之化生;更为重要的,

12、它同时又是道德与价值的本体.作为后者,它便是良知.言其更为重要,是因为王阳明的心学本体论乃以道德论来涵摄宇宙论,直接将良知认作天理.这就意味着,在王阳明那里,感是有价值取向的,这个取向是心所规定的,感的真正功用正是心或理或良知的流行大化;而在伽达默尔的理解理论中,并不直接包含这样一种道德与价值向度,他想说明的是理解如何构成了此在的在世之在,即便在他关于教化论述中,所侧重的依然是主体如何被塑造,而未指明根据什么来塑造,因为他不承认有什么更优越的理解.也许这种做法更为明智,因为我们实在难以确定永恒的,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是什么.在我看来,异曲同工的王阳明心学本体论与伽达默尔理解本体论是有说服力的.它

13、们尤为关注人的在世之在(当下之在)的存在方式,表明了其理论的鲜明的实践品格,直至今天仍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然而,哲学天地这两者又都未给予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以足够的重视,这无论如何是一个重大的遗憾.在西方,本体论诠释学与方法论诠释学已成对立之势,我们的诠释学研究是否必须在本体论与方法论之间作出选择?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以为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使得对立的双方在更高的层面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在此整体中,对立的双方都能得到合理的安顿.诠释学研究的这一努力方向,笔者名之为经典诠释学.这种主张难免会受到质疑,特别是对于了解诠释学史的学者来说,该主张无疑是一种倒退.众所周知,诠释学原本就是用于经典解释的方

14、法论,现代诠释学便是在圣经注释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其最初形态就是施莱尔马赫的一般诠释学,一种适用于解读所有文本的方法论诠释学.在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变革的推动下,伽达默尔创立了本体论诠释学,使诠释学转化成了一种实践哲学的体系.由此不难看出,就形式而言,回到经典诠释确实是倒退到了施莱尔马赫的古典诠释学.尽管如此,我依然认为,对于诠释学的发展来说,此一回归有其必要性.其实,理论探索的回归之路与其经历过的发展之路并不是同一条路.回归乃是对理论出发点及其整个发展历程的反思,这一反思是在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进行的,其中必然包含着某一理论原本并不具有的新因素,这如同今日国人研究中国的解经传统或西方诠释

15、学,要常常借鉴不同的理论资源一样.前面所提到的经典诠释学,就是在中,西诠释学研究的现代大视野中来重新审视诠释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回归实质上是在一个新视域中的重构,并且,只有通过有效整合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思想资源才能够完成.但是,我们要构建的为何是经典的诠释学,而不是某种意义更为宽泛比如说文本的诠释学呢?首先,经典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典乃是人类智慧之树上结出的硕果,它们被视为经典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诠释而流传于世,这一事实本身已说明其存在的意义与重要性:它们构成了归属于某种文化的那个集体的自我意识的核心,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形成与发展的主线.因此,立足于经典的诠释,实

16、质上已经包含了一种被社会所认同的道德与价值取向,在其引导之下,诠释活动的实践功能(大化流行,教化等)获得了积极的,正面的意义,进而有益于社会在精神层面的提升.其次,经典本身就是语音陛文本,可以说是文本中的范本.综观历史,经典对于人们的影响不仅是观念上的,也包括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对于解读一般意义上的文本技术性层面的东西,均可以包含在经典的诠释理论中.毋庸置疑,诠释学研究的真正用力点应当是经典诠释.事实上,在整个诠释学史上,对于经典的诠释一直占据着中心的位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由上所述,在中国的学术语境中,经典诠释学的研究要旨可以简略地作如下概括:1.本体论部分应当是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与

17、伽达默尔诠释学的综合,通过此一综合,提炼出经典诠释学的诠释理念:(1)理解在本质上是意义的创造活动,是理解主体的自我塑造与实现,也是我们的精神世界之构建;(2)理解内在地包含着一个被社会所认同的价值取向,通过理解,达到个体与集体的精神境界之升华.此即体现了诠释学的实践f生之宗旨:流行,教化.2.社会成员的共同信念最集中地表现在被认可的经典中,唯有通过正确地解读经典才能使之明晰起来.如此,理解的方法论便成为诠释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虽然西方诠释学在理解方法论研究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到了贝蒂那里已裹足不前;特别是他的理解方法论中并未考虑到中国悠久的诠释实践,这是否直接适用于解读中文经典,仍

18、是一个有待于研究的问题.因此,对于我们而言,建构适用于中国经典的理解方法论,不仅要借鉴,消化西方诠释学现有的方法论体系(特别是贝蒂的方法论诠释学),而且必须对中国解经传统中的诠释经验进行深入反思.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方法论体系.就此而言,中国解经传统的诠释经验,将是推动止步不前的西方诠释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与动力.3.鉴于任何方法论体系都不足以对诠释的真理性要求作出担保,诠释方法论应定位于尽可能地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而非真理生的或正确的解释.参考文献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Gadamer:OntheNaturalInclina

19、tionofHumanBeingstowardPhilosophy,in:ReasonintheAgeofScience,MIT_Press1981.3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4朱熹.论语集注M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王阳明.王文成全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7Gadamer:TextundInterpretation,in:GesammdteWerke,J.C.B.Mohr(PaulSiebeck)Tuebingen1986,Bd.2,S.331.潘德荣(1951一)男,浙江省长兴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诠释学研究.4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