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28.86KB ,
资源ID:97146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7146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第13课结束.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第13课结束.docx

1、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第13课结束第一单元: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代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 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弥漫着神权色彩 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内容: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制度:分封制(政治

2、)、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实行层层分封,但仍旧无法摆脱后期诸侯争霸的局面,体现了分封制的局限性。 作用: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

3、为大宗;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互为表里)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3)礼乐制度 意义: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春秋时期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2、表现: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强

4、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皇权至上 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3、郡县制(地方) 特征: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5、县以下设乡、里、什伍(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一、西汉(采用 郡国并行制) 既实行郡县制,有实行分封制(一)七国之乱 1、原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3、解决措施: 派遣大将军周

6、亚夫武力平叛。(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意义: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

7、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四、宋太祖改革(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收精兵 统兵权 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 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 削弱了宰相权力 财权三司使 (宰相权

8、力被一分为三)行政权中枢门下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注意:北宋与西汉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异同点:相同:都采用和平手段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手法柔和不同:西汉的处理较彻底,并无太多矛盾,而北宋却出现“三冗”局面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三省为

9、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意义: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二府三司制)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枢密院负责军事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一省两院制)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两院:枢密院,宣政院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由

10、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 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专治王朝达到

11、最高峰)第二单元:第五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一、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古希腊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 特点:出现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标志性建筑:米诺斯王宫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400公元前12世纪) 特点: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新君主国兴起,出现线性文字B。 特洛伊战争出现在这个时代。二、黑暗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三、古希腊城邦 1、兴起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黑暗时代结束,古希腊进入复兴时代。复兴时代的标志:就是一系列城邦的出现 2、概念: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

12、落。 3、地理环境: 多山少耕地农耕经济不发达 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发达,海外殖民活动活跃。 4、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代表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5、五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贵族制和民主制 6、城邦政治的实质:公民政治 7、政体划分的标准: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划分。五、古希腊的海外殖民(了解) 1、原因: 人多地少,多山地少耕地,农业不发达 三面环海,多岛屿港湾,航海业发达。 2、影响: 促进古希腊商品的生产和海外贸易 利于古希腊吸收外来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文明。第六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

13、、雅典民主制的形成1、形成的条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解析】雅典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实行的是君主制。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贵族推翻王权,建立了贵族制。 【重点问题突破】君主制与贵族制的不同: 君主制:世袭、终身、专制 贵族制:选举、任期、集体领导、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在一定程度上说贵族制取代民主制是一种进步,为后来雅典向民主制过渡创造了条件。2、雅典民主制形成过程 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道路。 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2)基本特点的体现: 公民大会: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审

14、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体现了人民主权。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行使最高权力。代表由抽签选举产生,每个公民当选2次后就不能再次当选,体现了轮番而至。 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并且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三、实质 雅典的民主制以奴隶制为基础,是奴隶主的民主,而不是真正的民主。(富人民主制)五、评价 1、积极 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民主政治使决策更全面。 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非君主任命,受人民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2、消极: 是公民主体的民主。 外邦移民、妇女、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第七课 古罗马的政制法律一、罗马政体演

15、变(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制) 1、贵族共和制 执政官:共和国的最高官职,有任期,只由贵族担任。 元老院:最高权力机关,是古罗马的决策机构,成员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平民保民官: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作用: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进入相对稳定的“罗马和平”时期(200年)。 (2)帝制:三世纪初,戴克里先公开实行君主统治。(抛开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群主统治) (3)发展: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于5世纪时

16、在日耳曼人入侵时灭亡,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继续持续了近千年2、罗马法在共和国早期,是由贵族进行评论的习惯法,具有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1、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源头 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 (1)内容: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习惯法的汇编。 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隶制,维护了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2)评价 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虽没有给平民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2.三世纪以后,因罗马帝国的入侵与对外扩张,使法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帝国统治者着手于法律的整理和汇编,形成严肃的罗马法体系,使罗马法从平民法过渡到万民法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组成: 查士丁尼

17、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律4.古罗马的法律体系的影响; (1)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 (2)对罗马法的评价: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它保留了罗马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以法律手段规范人的行为,调节社会矛盾,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的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八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碍了英国资本

18、主义的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迫切要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 (新贵族:指的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就是说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的旧贵族) 2、过程 13世纪,大宪章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 1640 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詹姆斯二世下台,最终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之争。 1689年,威廉和玛丽接受权利法案登基。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3、权力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英国由人治走向法制。 促进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成为“

19、统而不治”的虚君,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议会主权至上 君主受议会制定的宪法的限制【注意】(1)权利法案在英国起宪法作用,属于宪法性质的文件,但它并不是成为宪法。(2)英国议会组成:上议院、下议院、国王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责任,成为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最高行政机关。 2、发展: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党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党上台组阁,该党的领袖成为首相, 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特点: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20、选择点】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 4、随着内阁制形成,英国的两党制也形成 形成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产生保守党和自由党 19世纪,辉格党发展成自由党 托利党发展成保守党 20世纪初,自由党被工党取代,今天英国政坛上活跃的两党是自由党和工党三、1832年议会改革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2、内容: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获得了进入议会的资格。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4.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政治基础(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避免专制独裁(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之争

21、,在议会中以和平方式实现,避免暴力冲突。经济方面 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保障。世界影响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发源地,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典范。5课节重点内容1. 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2. 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世袭)(统而不治),实际上最高行政长官是首相(有任期)。3. 内阁是在下院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的,其领袖成为首相。4. 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只为国王服务。5. 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首相下台,内阁解体,由下院再次进行大选。第九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联邦宪法的制定(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1776年,

22、北美13个殖民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独立,1781年,邦联条例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这个时候的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1、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无能,无权,无钱) 邦联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 邦联松散的状态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主权 美国面临加强中央集权和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 2、制定: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制定了1787年宪法。(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3、1787年宪法的三原则: 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 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

23、系。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有民选产生。 (二)1787年宪法的发展与完善(美国南北战争) 1789年,美国国会提出宪法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 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和14条修正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三)1787年宪法制定与完善的历史作用 根据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保证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成为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二、美国两党制(驴象之争:驴:民主党;象:共和党)(1)形成:华盛顿之后形成。(17

24、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之后,美国两党制形成,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不能连任超过两届)(2)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之前 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奴隶主利益) 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南北战争之后,民主党和共和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但是政治主张有所不同。第十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法国)一、法国政体的演变 1791年前,波旁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1791年,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 1848年,二月革命,

25、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二、法国大革命 1、原因 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 思想原因: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前,波旁王朝统治下的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教士 第二等级:贵族(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 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被统治阶级) 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成果: 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 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26、。 1792年,巴黎人民推翻王权,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三、法兰西第一帝国 1、建立的根本原因:为了维护法国大革命成果,稳定资本主义统治。 2、建立过程: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统治。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注意: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君主专制与封建君主专制并不完全相同,带有维护资本主义性质) 3、统治政策 对内:维护法国大革命确立的资本主义财产制度,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典,恢复旧制度,尤其是等级制度。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4、1814年,灭亡。四、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187

2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2、法国“1875年宪法” 内容: 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内阁 立法权:议会 总统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意义;(1)经过长期斗争,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历史的进步。(2) 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十一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国)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 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正统”原则维持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 根本原因:封建割据阻碍了德国的发展 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 2、统一的过程:普鲁士王国在

28、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3、统一的历史意义 积极: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 局限: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二、德意志帝国 1、建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颁布 (1)内容:规定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帝国元首:皇帝。 行政权:皇帝首相。首相由皇帝产生并对皇帝负责。 立法权: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联邦议会:权利大,议长由首相担任,议员由皇帝任命。 帝国国会:权利小,议员由普选产生,有立法权,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利的

29、法律。 (2)颁布的历史意义: 积极:德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德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消极: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阻碍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造的彻底完成。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十三课 鸦片战争背景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形成大约60年左右时间,形成过程中有四个关键点:1、1840年,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2、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3、1894年,甲午战争 签定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基本形成。一、鸦片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获取原材料,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但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2、虎门销烟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府开始禁烟, 1839年发生了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