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84.19KB ,
资源ID:96961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6961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解析.docx

1、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解析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班级:_ 姓名:_【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课前预习】1、 请结合所学和本课知识,完成下列时间轴世界2、阅读教材第10、11课,构建知识体系: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时间原因表现产生晚清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短暂春天(“黄金时代”)民国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日益萎缩抗战期间(

2、1937-1945)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19451949)【课堂探究】1、阅读教材53页的材料 阅读与思考,(1)请概括两则材料各自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并指出导致其发展国际因素?(2)两组材料的数据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2、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推动因素:(2)阻碍因素:3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巩固练习】1 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D经济中心已转

3、移到西部2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年代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3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4、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4下表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曲线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B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C民族资本主义的最高峰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地位高

5、D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逐步的解体6右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1 为动力,2 为阻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2包括“实业救国” B一战期间12C甲午战争后的初期2 1D1主要指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7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8“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

6、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 B C D9 1912年5月,袁世凯命令工商部“从速调查中国开矿办法及商事习惯,参考各国矿章、商法,草拟民国矿律、商律,并掣比古今中外度量权衡制度,筹订划一办法。”在周学熙、张謇等人的努力下,至1921年,北洋政府先后颁布的经济法规达40多项。北洋政府此举()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C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

7、动”的开展10右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11.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

8、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8分)【答案】1-5BCBDD 6-10 BBBBB11.(1)原因:中国现代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 过程:抗战初期企业迁往武汉;武汉失守前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班级:_ 姓名:_【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9、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课前预习】2、 请结合所学和本课知识,完成下列时间轴世界阅读教材第10、11课,构建知识体系: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时间原因表现产生19世纪七十年代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主要)。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直接)“实业救国”的推动。收回利权运动。轻工业发展较快;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短暂春天

10、(“黄金时代”)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实业救国”的影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民国政府政策支持:鼓励工业、倡用国货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获得一定发展;化学工业的代表范旭东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全国的基本统一。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关税自主”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较高;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最高水日益萎缩日本侵华期间(1937-1945)日军强行劫夺中国的工厂、矿山霸占沦陷区的民营企业控制、垄断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低价收购陷入绝境

11、抗战胜利后(19451949)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排挤。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通货膨胀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课堂探究】1、阅读教材53页的材料 阅读与思考,(1)请概括两则材料各自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并指出导致其发展国际因素?材料一: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国际因素: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有利的国际环境材料二:民族工业收到打击而萧条;因素: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加强对华侵略(2)两组材料的数据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2、?推动因素: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有力地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有利的国际环境(如一战)和重大政治变革(如辛亥革命)的推动作用。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阻碍因素:根本上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三座大山的阻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后天畸形。(工业结构)轻重比例失衡,轻工业发展较快,重

13、工业基础薄弱,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3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从经济上看,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改变了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生活,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和社会进步;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从思想上看,它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从发展

14、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巩固练习】1(2016广东广州高三期末30)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解析:有错选A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1937年9月,而题干材料是1937年8月,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1937年8月上

15、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可以看出国民政府积极保护民族工业,准备持久战,故B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可以看出国共两党为积极抗日做准备,保护民族工业,并没有争夺资源,故C项错误;企业的转移并不能说明经济中心转移到西部,故D项错误。2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

16、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解析:有错选ABD。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但不会“直接导致”19141915年工业发展,其直接原因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A项错误;表中1917年、1920年的数据反映了“递减影响着的递增”,但其他年份华商投资额的增幅是下降,

17、而非“递增”,故B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使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这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故C项正确;1915年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故D项时间错误。3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有错选AC。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创

18、举”这个中心词,在材料中指“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A项,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与之无关,且鸦片战争后,“萌芽”一杯外商摧毁。C项,从材料中可知爵位制度在此创举之前已设,故不选。D项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指皇权不断加强,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C、D三项。“创举”意为发生重大变化,明清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到清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B项。4(2015四川眉山高二第二学期期末5)下表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曲线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B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C民族资本主义的最高峰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D

19、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解析:有错选BC。根据题干中图表中的曲线出现于1860年,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中图表中的曲线在1910年至1920年期间迅速上升,但1920年至1927年之间又迅速下降,可以看出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图表中的曲线在1927年至1936年之间迅速上升到最高,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最高峰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从未在我国占据过主导地位,否则中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5(201

20、6湖南益阳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地位高D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逐步的解体解析:19 世纪末,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与材料中第一次和第三次“高潮”不符,故A项错误;列强忙于“一战”,只与第三次有关,与第一次和第二次“高潮”不符,故B项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地位低,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 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

21、条件,故D项正确。6(2015安徽安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8)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1 为动力,2 为阻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2包括“实业救国”B一战期间12C甲午战争后的初期2 1D1主要指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解析:实业救国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是阻力,故A项错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动力大于阻力,故B项正确;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应该是动力大于阻力,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只是其中一个,故D项错误。7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

22、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解析:有错选A。材料只是论及企业专利,并不能说明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事实上也不可能建立,故A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依据材料中“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说明政府鼓励企业自由竞争,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官营商业信息,故C项错误;据所学“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说法绝对,不符合实际,故D项错误。

23、8“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 B C D解析:有错选D。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不符合题意,故错误;“迨欧战告终外纱复纷至沓来一蹶不振”,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昙花一现”,故正确;官僚资本一般是指国民党统治时期,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

24、时期,故错误;“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可以得出,国人一战期间投资规模太大,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9(2016河北石家庄高三复习质检一29)1912年5月,袁世凯命令工商部“从速调查中国开矿办法及商事习惯,参考各国矿章、商法,草拟民国矿律、商律,并掣比古今中外度量权衡制度,筹订划一办法。”在周学熙、张謇等人的努力下,至1921年,北洋政府先后颁布的经济法规达40多项。北洋政府此举()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C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解析:有错选AD。材料强调了1912年后北洋政府发展经济的举措,

25、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北洋政府颁布经济法规,促进民族工业发展,顺应了近代化的潮流,故B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想产生于甲午战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政策(旧教材),故D项错误。10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3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解析:注意读图分析,尽管从1913年到1936年民族资本有较大发展,但官僚资本一直占有很大份额,所

26、以选B,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是在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故排除A;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不符合史实,排除C;国际局势对中国产业资本的影响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11.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8分)原因:中国现代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 过程:抗战初期企业迁往武汉;武汉失守前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