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61.30KB ,
资源ID:96524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6524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题.docx

1、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 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题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的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 “春秋大一统”D “三纲五常”2.李贽在其石潭即事其四中写道:“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年来寂寞从人谩,只有疏狂一老身。”以下对此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表达了诗人蔑俗的“异端”思想B 李贽的观点在当时不为世俗所容C 李贽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D 李贽的主张遭到正统理学家们的攻击

2、3.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A 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B 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C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 反对君主专制B 反对封建私有制C 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D 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5.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论语中大约有60多处说到“仁” ,意义各有不同。这说明孔子的“仁”( )A 思想引领很不到位B 理论体系并不完善C 是无指向的空洞理论D 是具体的行

3、为规范6.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 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B 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C 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D 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7.“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请判断该学者是()A 程颐B 朱熹C 王阳明D 李贽8.董仲舒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君为臣纲B 天人感应C 君权神授D 君臣共主9

4、.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 a处:秦朝“焚书坑儒”B 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D 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10.文天祥的气节反映了当时思想的主流是( )A 黄老之学B 佛学C 程朱理学D 道学11.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A 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B 以地方自治反对君主专制C 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D 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12.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

5、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不同”。这一主张()A 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B 反对“天理”是世界本原思想主张C 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D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13.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亡国”和“亡天下”的论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针对的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是早期启蒙精神中的“民权”意识成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A B C D 14.宋代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主要是为了()A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质B 培养刻苦钻研的人才C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 规范社会秩序15.明清思想家不同于

6、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A 黄宗羲提倡“法治”B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C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16.春秋战国时期能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A 社会经济政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B 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来C “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D 诸子百家逐渐形成17.下边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A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B 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C 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D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18.以下宋明理学的言论中,至今仍

7、有现实意义的是()A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B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9.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被称为“春秋笔法”。 对孔子这种做法认识正确的是()A 所作春秋不足为信B 孔子力图废除分封制度C 是对“礼崩乐坏”的反应D 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20.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 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 倡

8、导只为下下人说C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概括材料中的主张。程朱理学与儒学思想是何关系?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请完成:(1)据材料,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孔子“仁”的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23.明清以来,中

9、国思想界对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材料 明代中期思想家李贽认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焚书答耿司寇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对孔子的主要看法。分析其观点的进步意义。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材料三 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圣训。顾炎

10、武请回答:(1)据材料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共同点。(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上述认识产生的社会根源。(3)上述认识对我国经济思想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治天下犹曳(抬)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明夷待访录材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清儒学案亭林学案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2)上述两种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简析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条件。答案解析1.【答案】B【

11、解析】从材料中的“神学化”,可知体现的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B项正确。2.【答案】C【解析】本诗主要体现了李贽的思想遭到正统理学家们的反对和攻击,并没有涉及是否发展工商业。3.【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特殊地位。4.【答案】A【解析】材料中“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说明其主要观点是反对君主专制。5.【答案】D【解析】孔子的“仁”在为人处事、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规范引领作用,故A项错误;孔子为儒家创始人,思想独成一家,不能说其理论体系不完善,故B项错误;60多处“仁”,意义各有不同,但每处都有具体的行为指向或思想引领,故C项错误;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12、行的书,其60多处“仁”,都是具体行为指导或思想引领,故D项正确。6.【答案】D【解析】顾炎武认为“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民族国家,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这就否定了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7.【答案】C【解析】从材料“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虽或于朱子异”可以排除A、B项。又从“虽或于朱子异”,说明该学者仍是理学学派,只是观点与朱熹不同而已,而李贽是反对理学学派,故D不正确。8.【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君臣关系如同天地,君为天,荫庇养育着大地,臣为地,承载着天的恩惠,主要论述了君臣关系。9.【答案】D【

13、解析】d处应为宋明时期理学的影响。10.【答案】C【解析】程朱理学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使当时社会风气随之大变,文天祥现象正是这一社会氛围下的产物。11.【答案】B【解析】呼唤圣人不符合顾炎武的主旨,题干中顾炎武主要是主张“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故A项错误;顾炎武的意思是把封建制的一部分意义放入郡县制中,那么天下可以得到治理,由此可以分析出他主张给地方一定的自治权以此来反对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是不符合史实的,顾炎武并不是要复古而是要反对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12.【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王夫之把人欲与天理相

14、结合,并没有相对立,故D项正确;A项“唯一”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B,C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故B,C项错误。1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思想说“亡国”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整个民族国家的沦亡,保卫整个民族国家,天下人都有责任,故正确;顾炎武思想锋芒所向的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故正确;没有涉及人民的权利,因此其思想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故错误,故选B项。14.【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的,具有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选D项。15.【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黄宗羲的“法治”思想,前代思想家如韩非子早已提

15、出,故A项错误;王夫之的唯物思想,与这一时代特征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这一时代特征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是时代特征的反映,不同于前代思想家,故D项正确。16.【答案】A【解析】思想是时代的反映,一定时代的思想文化,是由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所决定的。17.【答案】C【解析】从图表上分析,“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天”与“人”(或人类社会)的关系; C项说的是“昆虫”、“草木”的生长现象,没有说到“人”,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因而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中“形体上”一栏对应;B项与“意识上” 一栏对应;D

16、项与“政治上”一栏对应。18.【答案】C【解析】A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项属于封建糟粕;C项体现了为国家、为百姓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D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19.【答案】C【解析】题干中既有“记述历史”的客观存在,也有“春秋笔法”的主观反映,不能片面判断春秋不足为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述及孔子关于分封制的看法,故B项错误;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分封制、宗法制等趋向崩溃,奴隶社会的原有秩序日益瓦解,包括孔子认可的一些“尊者、亲者、贤者”也都可能存在着部分缺点,从维护周礼的目的出发,孔子只能采用委婉的方式来记述,故C项正确;“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20.

1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儒学一直为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21.【答案】主张:节用爱民。关系:程朱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深化和发展。【解析】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 “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得出节用爱民;第二小问关系,结合所学,从深化和发展的角度回答。22.【答案】(1)主要内容:恭、宽、信、敏、惠。主要目的: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2)在当今社会,“仁

18、”的思想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都有积极影响。【解析】孔子将“仁”分为五种道德规范。恭指为人要庄严自重,宽是宽厚,信指诚实,敏是勤快敏捷,惠指慈惠。这些都有利于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关于“仁”的现实意义,主要应该强调它在社会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23.【答案】反对神化孔子;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主张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化。进步意义:冲击了正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解析】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答即可。李贽的思想冲击了旧的正统思想,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24.【答案】(1)都肯定人的私欲。(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私有财产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3)肯定人的私欲,使人们对能够使人迅速发财致富的工商业有了更加积极的认识,产生了“工商皆本”的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家的认识。一定的思想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所以答题时一定注意把它们的思想主张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还要注意材料和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25.【答案】(1)黄宗羲的君臣平等思想;顾炎武的“众治”思想。(2)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历史条件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解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