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2 ,大小:67.02KB ,
资源ID:95435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435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公共版权外科精义.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公共版权外科精义.docx

1、公共版权外科精义外科精义(元)齐德之卷上论疮肿诊候入式法属性:夫医者,人之司命也;脉者,医之大业也。盖医家苟不明脉,则如冥行索途,动致颠复 夫大方脉、妇人、小儿、风科,必先诊脉,后对症处药。独疮科之流,多有不诊其脉候,专 攻治外;或有证候疑难,别召方脉诊察,于疮科之辈,甘当浅陋之名。噫!其小哉如是。原 夫疮肿之生,皆由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若不诊候,何以知阴阳勇怯,气血聚散也。由是观 之,则须信疗疮肿于诊候之道,不可阙也。历观古今,治疗疮肿方书甚多,其间诊候之法, 略而未详,比夫诸科,甚有灭裂。愚虽不才,辄取黄帝素问、难经、灵枢、甲乙及 叔和、仲景、扁鹊、华佗、千金、外台、圣惠、总录,古今名医诸

2、家方论之中,诊 候疮肿之说,简编类次,贯成篇帙。首载诊候入式之法,次论血气色脉参应之源,后明脉之 名状、所主证候及疮肿逆从之方,庶使为疮肿科者,览此则判然可晓,了 朝临疾,诊候至此,则察逆从,决成败,若黑白之易分耳! 卷上论荣卫色脉参应之法属性:夫天地之道,曰阴与阳;阴阳在人,曰血与气。盖血者荣也,气者卫也;荣者荣于中, 卫于外。所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脉者,血气之先也。血非脉则焉能荣于中?气非脉则焉 能卫于外?二者相资而行,内则通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外则濡于九窍四肢、百节万毛。 昼夜循行,如环无端,以成其度。会于寸口,变见于脉。故曰气血者,人之神也;脉者,气 血之神也。所以治病之始,五决为

3、纪。盖五决者,五脏 色之与脉,当相参应。故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也。凡 此不精,虽聪惠辩博,亦不足委也。 卷上论持手诀消息法属性:夫诊候之脉法,常以平旦为纪,阴气未散,阳气未动,饮食未进,血气未乱,经脉未 络脉调匀,故乃可诊有疾之脉。若遇仓卒病患,不拘此论。内经所谓持脉有道,以虚静 为保。但可澄神静虑,调息凝心,视精明,察五色,听声音,问所苦,方始按寸尺,别浮沉 ,以此参照决死生之分矣。复观患人身形长短肥瘦,老少男女,性情缓急,例各不同,故曰 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病。谓如室女尼冠脉当濡而弱;婴儿孺子之脉细而疾;三四岁者 ,呼吸之间,脉当七、八至为平。比夫常人,特不同耳!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子

4、先诊右手 ;男子左脉大者顺,女子右脉大者顺。大凡诊脉先以中指揣按掌后高骨,骨下为关;得其关 位,然后齐下两左右二指。若臂长人,疏排其指;若臂短人,密排其指。三指停稳,先诊上 指曰寸口,浮按消息之,中按消息之,重按消息之,上境消息之,下境消息之,推而外之消 息之,推而内之消息之;然后先关、后尺消息之,一类此。若诊得三部之中,浮沉、滑涩、 迟疾不调,何病所主,外观形色,内察脉候,参详处治以忠告之。不可轻言谈笑,乱说是非 ,左右瞻望,举止忽略,此庸医也。 卷上论三部所主脏腑病证属性:夫诊候之道,医者之难精也。若非灯下苦辛,勤于记诵,参师访友,昼夜不遑,造次颠 寤寐俯仰,存心于此,安能知神圣之妙哉?古

5、人曰按其脉,知其疾,命曰神,以悟其探赜 索隐之妙也。又曰切其脉,治其病,谓之巧,以明其指别之功也。盖三指相去毫厘之近, 主病若千里之远。观夫指别之功,世人固以为难,命曰神,岂容易可至哉?常考于经,脉有 三部,寸、关、尺也。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曰寸,从寸上一分曰鱼际,从寸至尺曰尺泽 ,寸后尺前为关。关前为阳,即寸口也;关后为阴,即尺脉也。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寸主 上焦、头、手、皮毛;关主中焦、腹及腰;尺主下焦、小腹及足。此三部所主大略也。又有 左右两手三部,为之六脉也;又有人迎、气口、神门,所主又各不同。盖左手关前曰人迎, 右手关前曰气口,两关之后一分即曰神门。故脉法赞曰肝、心出左,肺、脾出右

6、;肾为命 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所谓左手关前,心之部也,其经手少阴与手太阳为表里,小 肠合为府;左手关上,肝之部也,其经足厥阴与足少阳为表里,胆合为府;左手关后,肾之部 也,其经足少阴与足太阳为表里,膀胱合为府;右手关前,肺之部也,其经手太阴与手阳明为 表里,大肠合为府;右手关上,脾之部也,其经足太阴与足阳明为表里,胃合为府;右手关后,命门之部也,其经手厥阴与手少阳为表里,三焦合为府。此谓六部所主脏腑十二经之义也。 又“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 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 膻中;

7、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胫中事也。粗大 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疾,上实下虚为厥颠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 也。故中风者,阳气受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 恂仆。诸浮而数者,皆在阳,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 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身寒。推而外之,内而不外者,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者,腰足清也;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者,

8、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以上诸疾,若非指明心了,乌可得而妙也!又“平人气象论”曰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行五动,为者,不病也 时曰平信。信夫四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春之胃脉,微弦曰 平。余皆仿此。逆四时则病矣。若诊妇人之脉,妊身则慎勿乱投汤散。其妇人之脉,诊得少 阴脉动甚则有子也;又曰阴搏阳则有子也;又曰身汗而无脉者,即有妊也。盖重身者, 问其月事,观其体貌,然后主治,不可忽也。又经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盖阴阳者,天 地之道也。是以治病者,必求其本,本于阴阳寒暑四时,五脏之根也。以脉言之,则浮沉也 ;以部位言之,则尺寸也。故经云脉者

9、,阴阳之法,以应五脏,是谓呼出心与肺,吸入肾 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其脉在中也。以浮沉论之,则曰浮者阳也,沉者阴也,应在 腑,则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所以心肺俱浮也,牢而长者肝也,按之而大,举 指来实者肾也,所以肝肾俱沉也,迟缓而长者脾也,脾为中州,所以脉在中也。仲景曰大 、浮、数、动、滑,皆阳也;沉、涩、弱、弦、微,皆阴也。阳者热也,阴者寒也。所以寒 则脉来沉而迟,热则脉来浮而数。故曰诸数为热,诸迟为寒,无如此验也。脉经曰 诸浮为风,诸紧为痛,诸伏为聚,诸弦为饮,芤者失血,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涩则烦心, 大则病进,浮为在表,沉为在里,迟为在脏,数为在腑。又形壮脉细,少气不足以息

10、者危; 形瘦脉大,胸中气多者毙。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此先圣诊 脉之大法也。故曰凡治病则察其形气色泽,治之无候其时也。所以形气相得者生,色泽以 浮者病易己,脉从四时者可治,脉弱似滑者是有胃气,此皆易治也。若形气相失,或色夭不 泽及脉逆四时,或脉实益坚,皆不可治。经所谓必察四难而明告之。又若病热脉静,泄而脉 大,脱血脉实,汗后脉躁,此皆难治也。若疮疽之人,脓血大泄,脉滑数者,难治也;凡 脓多,或如清泔,脉滑大散,寒热发渴者,治之无功也。若患肺疮者,咳嗽脓血,脉见洪滑 ,治之难痊矣。大凡诊脉见浮数,应当发热而反恶寒,虽头项拘急,四肢烦痛,或复战栗渴 甚者,但有痛处,欲发疮

11、肿也。 卷上论脉证名状二十六种所主病证属性:夫脉之大体二十六种,此诊脉之纪纲也。细而论之,毫厘少差,举治必远。总而言之, 虚实,阴阳而已,两者议之,以要其中。谨于诸家脉法中,撮其机要,剪去繁芜,载其精义 浮脉之诊,浮于指下,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状如太过。瞥瞥然见于皮毛间 为表证,或为风,或为虚。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浮而数者热也。浮数之脉应 发热,其不发热而反恶寒者,疮疽之谓也。 洪脉之诊,似浮而大,按举之则泛泛然满三部,其状如水之洪流,波之涌起。其主血实 。疮肿论曰脉洪大者,疮疽之病进也。如疮疽结脓未成者宜下之,脓溃之后,脉见洪大则 难治,若自利者不可救治也。 滑脉之诊,

12、实大相兼,往来流利如珠,按之则累累然滑也。其主或为热,或为虚,此阳 脉也。疮疽之病,脓未溃者,宜内消也;脓溃之后,宜托里也。所谓始为热而终为虚也。 数脉之诊,按之则呼吸之间,动及六至,其状似滑而数也。若浮而数则表热也,沉而数 热也。又曰诸数为热。仲景曰脉数不时见则生恶疮也。又曰肺脉洪数则生疮也。诊诸 疮洪数者,里欲有脓结也。 散脉之诊,似浮而散,按之则散而欲去,举之则大而无力。其主气实而血虚,有表无里 肿脓溃之后,而烦痛尚未痊退者,诊其脉,洪滑粗散难治也,以其正气虚而邪气实也。又曰 肢体沉重,肺脉大则毙,谓浮散者也。 芤脉之诊,似浮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其主血虚,或为失血疮肿之病。诊得芤脉

13、 ,脓溃后易治,以其脉病相应也。 长脉之诊,按之则洪大而长,出于本位。其主阳气有余也。伤寒得之,欲汗出自解也; 长而缓者,胃脉也,百病皆愈,谓之长则气治也。 牢脉之诊,按之则实大而弦,且沉且浮,而有牢坚之意,若瘰瘰结肿。诊得牢脉者,不 可内消也。 实脉之诊,按举有力而类结曰实。经曰邪气胜则实,久病则虚,人得此最忌。疮疽之人 得此,宜急下之,以其邪气与脏腑俱实故也。 弦脉之诊,按之则紧而弦,其似紧者为弦,如按弦而不移,紧如内绳而转动,以此为异 脉浮弦而平,不时见则为饮为痛,主寒主虚。疮疽论曰弦洪相搏,外紧内热,欲发疮疽也 紧脉之诊,似弦而紧,按之如切绳而转动。其主切痛积癖也;疮肿得之,气血沉涩也

14、, 亦主痛也。 涩脉之诊,按之则散而复来,举之则细而不足,脉涩则气涩也,亦主血虚,疮肿溃后得 之,无妨也。 短脉之诊,按举则不及本位。内经曰短则气病,以其无胃气也。诸病脉短,皆难 治也;疮肿脉短,真气短也。 细脉之诊,按之则萦萦如蜘蛛之丝而欲绝,举之如无而似有。细而微,其主元阳衰也; 疮肿之病,脉来细而沉,时直者,里虚而欲变证也。 微脉之诊,按之则软小而极微。其主虚也。真气复者生,邪气胜者危;疮肿之病,溃后 脉微而匀举自瘥也。 迟脉之诊,按举来迟,呼吸定息,方得三至,其状似缓而稍迟。痼疾得之则善,新疾得 之则正气虚惫;疮肿得之,溃后自瘥。 缓脉之诊,按举似迟,而稍驶于迟。仲景曰阳脉浮大而濡,阴

15、脉浮大而涩,阴阳同等 缓。脉见长缓,百疾自瘳;凡诸疮肿溃后,其脉涩迟缓者皆易愈,以其脉候相应,是有胃气 沉脉之诊,举之不足,按之方见如烂绵,其主邪气在脏也。水气得之则逆,此阴脉也; 疮肿得之,邪气深也。 伏脉之诊,比沉而伏,举之则无,按之至骨,方得与沉相类,而邪气益深矣。 虚脉之诊,按之不足,迟大而软,轻举指下,豁然而空。经曰脉虚则血虚。血虚生寒 ,阳气不足也;疮肿脉虚,宜托里和气养血也。 软脉之诊,按之则如帛在水中,极软而沉细,亦谓之濡。其主胃气弱;疮肿得之,补虚 排脓托里。 弱脉之诊,似软而极微,来迟而似有。仲景曰微弱之脉,绵绵如泻漆之绝。其主血气 俱虚,形精不足;大抵疮象沉迟濡弱,皆宜托

16、里。 促脉之诊,按之则来去数,时一止而复来。仲景曰阳盛则促,主热蓄于里也,下之则 和;疮肿脉促,亦急下之。 结脉之诊,按之则往来迟缓,时一止而复来。仲景曰阴盛则结。经曰促结则生,代 代脉之诊,按之则往来,动则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曰代脉也。代者气散也,诸 病见之不祥;大凡疮肿之病,脉促结者难治,而况见代脉乎! 动脉之诊,见于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厥厥然而动摇者是也。脉经曰阴阳相搏 谓之动。动于阳则阳气虚而发厥,动于阴则阴气虚而发热。是阳生于尺而动于寸,阴生于寸 而动于尺,不可不辨也。 卷上论三部脉所主证候属性:夫寸关尺者,脉之位也;浮沉滑涩者,脉之体也。奠位分体、指文语证者,诊脉之要道 脉

17、经曰大凡诊候,两手三部脉滑而迟,不浮不沉,不长不短,去来齐等者,无病也。 寸口脉浮者,伤风也;紧者,伤寒也;弦者,伤食也。浮而缓者,中风也;浮而数者, 也;浮而紧者,膈上寒,胁下冷冻饮料也。沉而紧者,心下寒而积痛;沉而弱者,虚损也。缓而 迟者,虚寒也。微弱者,血气俱虚也。弦者头痛,心下有水也;双弦者,两胁下痛也。偏绝 者,不遂也;俱绝者,不治也。 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连连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关主中焦,胸腹中事。去来徐而缓者,无病也。浮者,腹满而不欲食,胃虚胀也;滑者 在胃也;数者热结中焦也;沉伏者中焦水气,或呕逆而吞酸也;弱者胃气虚也,虽有虚热, 不可大攻,须防热去则生寒也,牢而实者,腹

18、满响响,噎塞而不通,或复大痛;涩者气逆也 ,芤则泻血,涩坚大实,按之不减而有力者,中焦实有结伏在胃也;微浮者,积热不消, 蛔动心悸也。 尺主下焦,腰肾膝胫足中事也。尺脉浮者,风热小便难也;沉者,腰背痛而肾气不足; ,脐下热痛,小便赤色而恶寒也;迟者,下焦寒而阴虚也;紧者,脐下小腹急痛也;缓者, 脚弱下肿而痿痹也;弱者,下冷而肾气衰也;软者,脚不收而风痹,小便难也;伏者,小腹 痛而疝瘕,谷不化也;细者,溏泄而下冷也;芤者,小便涩血而下虚也;牢而小者,足膝寒 痹,脚下隐隐疼痛也;细而急者,筋挛不能行也;来而断绝者,男子小腹有滞气也,妇人月 水不利也。 卷上论三部脉所主杂病法诀属性:夫三部之中,俱见

19、一脉,所主杂病,略而言之。脉经曰阳邪来见浮洪,阴邪来见 ,水谷之邪来见实坚,寒癖之邪来见弦小。又曰浮而滑者宿食也;短而滑者酒病也;迟而 滑者胀满也;洪而大者伤寒也;浮而数者伤风也;浮而急者,饮食不消,脾不磨也;沉而弦 者,寒气结而阴痛也;浮而缓者,皮肤不仁也;滑而散者,瘫痪也;迟而缓者,寒症也;浮 而涩者,霍乱也;弱而涩者,反胃也;紧而滑者,吐逆也;短而数者,心痛也;弦而数者, 为疟也;紧而急者,尸遁也;实小而坚者,病在内而冷也;浮滑而紧者,病在外而热也;短 而急者,病在上也;长而缓者,病在下也;长而弦者,病在肝也;滑而洪者,病在心也;微 而软者,病在脾也;浮而涩者,病在肺也;沉而紧者,病在肾

20、也。又诀曰诸浮为风,或为 虚也;诸紧为痛,或为积也;诸涩为痹,诸弦为饮,诸数为热,诸迟为寒;芤则为失血,软 则为虚。若脉沉沉泽泽,四肢不仁者,亡果也;或大而 者,社祟也;若脉来乍大乍小, 乍短乍长者,鬼祟也。 卷上论诊候肺疽肺痿法属性:夫肺者,五脏之华盖也,处于胸中,主于气,候于皮毛。劳伤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 感于肺也,则汗出、恶风、咳嗽、短气、鼻塞、项强、胸肋胀满,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至于荣则吸而不出,所以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热相搏,气血稽 留,蕴结于肺,变成疮疽。诊其脉候,寸口脉数而虚者,肺痿也;数而实者,肺疽也。肺痿 之候,久嗽不已,汗出过度,重亡津液,便如

21、烂瓜,下如豕脂,小便数而不渴,渴者自愈, 欲饮者欲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无脓者,肺痿也。其肺疮之候,口干喘满,咽燥而渴,甚则 四肢微肿,咳唾脓血,或腥臭浊沫,胸中隐隐微痛者,肺疽也。又圣惠曰中府隐隐而 微痛者,肺疽也;上肉微起者,肺疮也。中府者,穴也,在云门下一寸六分,乳肋间动脉应 手陷中也。是以候始萌则可救,脓成则多死。若欲知有脓者,但诊其脉,若微紧而数者,未 有脓也;紧甚而数者,已有脓也。又内经曰血热则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大凡 肺疮当咳嗽短气,胸满时唾脓血,久久如粳米粥者难治,若呕脓而不止者,亦不可治也;其 呕脓而自止者自愈,其脉短而涩者自痊;浮大者难治。其面色当白而反面赤者,此火之克

22、金 ,皆不可治。 卷上论将护忌慎法属性:大凡有疮疽生,皆只如黍粟粒许大,其状至微,人多不以为急,此蕴大患,宜速辨之, 自忽。若能防之于未形,理之于未成,或朝觉而夕治,求治于良医,则必无危困矣。若因循 慢忽,询于庸医,致令脓血结聚,委之于命,束手待毙,不以去道远乎!以致筋骨败遗,穿 通脏腑,死者十有八九矣,可不慎欤!盖患疮疽之人,托命庸医,任意措置,危殆立至;若 用良医,则可保痊愈。用医之际,不可不择,辨之何难?若能饱读经书,久谙证候,汤药熟 闲,洞明色脉,性情仁善,孝义忠信,临时不惑,处治有决,方为良医,委用勿疑。然后要 在病患自克,不可恚怒悲忧,叫呼忿恨,骄恣情性,信任口腹,驰骋劳役;惟宜清

23、静恬淡耐 烦为宜。于患人左右,止息烦杂,切忌打触器物,诸恶音声,争辩是非,咒骂斗殴,及产妇淫男,体气不 洁,带酒腥膻,鸡犬乳儿,孳畜禽兽,并须远离。设或亲友重意问疾者,可以预嘱徐行低声 ,款曲伺候,礼毕躬退,勿令嗟呀,惊怪话旧,引其远尝宴乐,远别亲戚,牵惹情怀,但恐 病患心绪凄怆;尤不可乱举方药,徒论虚实,惑乱患人,凝滞不决;只合方便省问,不可久 坐多言,劳倦病患,深不长便。夫侍患者,宜须寿近中年,情性沉浓,勤谨耐烦,仁慈智惠 。全在调以粥药,无失时节;勿令于患人左右,弹指嗟咨,掩泪窃言,感激病患,甚不利便 。饮食之间,忌慎非细,不可不载!畜中勿食驴、马、驼、骡、猪、狗、牛、 羊等,并杂 鱼、

24、龟、鳖、虾、蟹及淹 臭陈,自死病倒之类,慎勿尝啖。飞禽之中,忌食鹅、鸭、鸿、 鹰、雀、鹤、鸳鸯、鹭鸶、鸠、鸽、鸦、鸡雉及能学人言者,慎勿食之。野兽之中,忌食獐 狐、兔、虎、豹、熊、豺及爪牙害人,有毒虫兽,并父母自本命生属,忌慎勿尝啖。菜 蔬之中,忌食黄瓜、茄子、兰香、芸苔、胡荽、生菜、蓼、芥、菌、瓠、韭、蒜、葱、薤, 慎勿食之。果木之中,忌食桃、杏、枣、栗、李、柰、梨、梅、软枣、红柿、樱桃、胡桃、 榛、松、花红及诸虫 未熟之果,慎勿食之。若其疮疽,脓溃肿消,气血虚弱,则可食羊肉 、鹌鹑、芜菁、姜、酱瓜、荠、萝卜及黄白粮米、细米、稀粥软饭。若至肌肉全生,思想滋 味,则宜食白熟酥饼,KT 粥羹汤,

25、熟软温和,稀稠适中,制造如法,勿令太饱;此时尤忌馒 头蒸饼、 、馄饨、肉角、煎饼及炙爆燠 煎炒、咸酸、油腻脂肥鱼肉。若至肌肤欲平, 恶肉去尽,疮口收敛之际,尚忌起立行步、揖待宾客、房酒宴会、嗔怒、沐浴,登陟台榭、 运动肢体、寒暑劳倦;正宜调节饮食,保摄以待,疮瘢平复,精神如故,气力完全,万无所 忌。百日内慎勿触犯之。 卷上论疮疽肿虚实法属性:夫疮疽脓溃,肿毒浸展,证候危恶者,须辨虚实。况无虚者难补,实者易泻,补泻之法 不可轻用,若或少差,利害甚大。然而虚实证多端,不可不辨。有疮之虚实,有脏腑气血、 下真邪各有虚实,故不同也。分而言之,则肿起坚硬脓稠者,疮疽之实也;肿下软慢脓稀者 ,疮疽之虚也;

26、泻痢肠鸣,饮食不入,呕吐无时,手足并冷,脉弱皮寒,小便自利,或小便 时难,大便滑利,声音不出,精神不爽者,悉脏腑之虚也;大便硬,小便涩,饮食如故,肠 满膨胀,胸膈痞闷,肢节疼痛,口苦咽干,烦躁多渴,身热脉大,精神昏塞者,悉脏腑之实 也。凡诸疮疽脓水清稀,疮口不合,聚肿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脱者,气血之虚也;肿起 色赤,寒热疼痛,皮肤壮热,脓水稠粘,头目昏重者,气血之实也;头疼鼻塞,目赤心惊, 咽喉不利,口舌生疮,烦渴饮冷,睡语切牙者,上实也;精滑不滞,大便自利,腰脚沉重, 睡卧而不宁者,下虚也;肩项不便,四肢沉重,目视不正,睛不了了,食不知味,音嘶色败 ,四肢浮肿者,真气之虚也;肿 尤甚,痛不

27、可近,积日不溃,寒热往来,大便秘涩,小便 如淋,心神烦闷,恍惚不宁者,邪气之实也。又曰真气夺则虚,邪气胜则实。又曰诸痛 为实,痒为虚也。又曰诊其脉洪大而数者实也;微细而软者虚也。虚则补之,和其气托里 也;实则泻之,疏利而自导其气。内经谓血实则决之,气虚则掣引之。 卷上辨疮肿浅深法属性:夫疮候多端,欲辨浅深,直须得法。若不素知方论,而妄生穿凿者,如大匠舍其绳墨, 度量,安能中于规矩哉?尝闻古人有言曰多则惑,少则得。简而论之,则疮疽概举有三种 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皮色不相辨者,发于骨髓。又曰凡疗 疮疽,以手按摇,疮肿根牢而大者深也,根小而浮者浅也。又验其人初生疮之时,便觉壮

28、热 恶寒,拘急头痛,精神不宁,烦躁饮冷者,其患疮疽必深也;若人虽患疮疽,起居平和,饮 食如故,其疾浮浅也。恶疮初生,其头如米粟,微似有痛痒,误触破之,即 展觉有深意, 速服犀角汤及漏芦汤、通气丸等,取通利疏畅,兼用浴毒汤 渍之类;若浮浅者, 贴膏求 瘥。以此推之,浅深之辨,始终之次者也。 卷上辨脓法属性:夫疮肿之疾,毒瓦斯已结者,不可论内消之法,即当辨脓生熟浅深,不可妄开,视其可否 至于危殆矣。凡疮疽肿大,按之乃痛者,脓深也;小按之便痛者,脓浅也;按之不甚痛者, 未成脓也。若按之即复者,有脓也;不复者,无脓也;非也,必是水也。若发肿都软而不痛 者,血瘤也;发肿日渐增长而不大热,时时牵痛者,气瘤

29、也;气结微肿,久而不消,后亦成 脓,此是寒热所为也,留积经久,极阴生阳,寒化为热,以此溃必多成 ,宜早服内塞散以 排之。诸癃瘤疣赘等,至年衰皆自内溃,理于年壮,可无后忧也。又凡疗痈疽,以手掩其上 大热者,脓成自软也;若其上薄皮剥起者,脓浅也;其肿不甚热者,脓未成也;若患瘰 结 核,寒热发渴,经久不消者,其人面色痿黄,被热上蒸,已成脓也。至于脏腑肠胃,内疮内 疽,其疾隐而不见,目既不见,手不能近,所为至难,可以诊其脉而辨之,亦可知矣。有患 胃脘痈者,当候胃脉,人迎者,胃脉也,其脉沉细者,气逆则甚,甚则热聚胃口而不行,胃 脘而为痈也;若其脉洪数者,脓已成也;设脉迟紧,虽脓未就,已有瘀血也,宜急治之

30、,不 尔则邪毒内攻,腐烂肠胃,不可救也。又肺痈论曰始萌则可救,脓成即死,不可不慎也; 久久咳脓如粳米粥者不治,呕脓而止者自愈也。又肠痈论曰或绕脐生疮,脓从疮出者,有 出脐中者,惟大便下脓血者自愈也。 卷上辨疮疽疖肿证候法属性:夫疮疽疖肿,其名甚多,载之纷纭,方书百绪,及之临疾,治之无据,不知所以。内 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愚虽不才,姑揣其要而言之。热发于皮 肤之间,是以浮肿根小,至大不过二三寸者疖也;六腑积热,腾出于外,肌肉之间,其发 甚,肿反光软,侵展广大者痈也;五脏风积热攻, 于肌骨,风毒猛暴,初生一头如 白 焦枯,触之应心者疽也。夫痈疽发于六腑,若燎原之火,外溃肤肉

31、。疽生五脏,沉涩难疗, 若陶室之燧,内消骨髓。痈则易疗,惟难将息而迟瘥;疽则难疗,易得痊复。夫疖与疮,初 生并宜灸之,谓其气本浮达,以导其热,令速畅也;疽则烙不宜灸,谓其气本深沉,须达其 原也。凡疮疽生于外,皆由热毒蕴于内。明乎三者,肿毒丹疹,可以类推矣。盖皮肤微高起 而肌浓,或痛或痒,移走无常者,谓之肿。有因风而得之者,有因风热相搏而得之者。肿硬 色白,因热而得之者,肿 色赤;因风热相搏而得之者,久久而不消。热胜于风,若不即治 ,血不流通,与气乘之以成脓也。又曰风多则痒,热多则痛,此为验也。又有丹毒者,谓 人身忽然变赤,如涂丹之状,故谓之丹毒,世俗有云赤瘤;或因有疮,误而相触,四畔 赤 ,谓之疮瘤。凡丹毒之疾,皆游走不定,状如云气者是也,小儿得之,最忌百日之内,谓之 胎瘤,以其气血嫩弱,脏腑柔脆,难任镰针,所以忌也。又颈腋之间而生结核,初如豆粒, 或如梅李核,累累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