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88.15KB ,
资源ID:953827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5382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秋季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30.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秋季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30.docx

1、秋季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302018-2019学年度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范围:必修3;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1(2分)孟子的学说发展了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其表现是孟子提出()A“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仁政”2(2分)孟子思想的核心部分是()A民贵君轻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制天命而用之 D选择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3(2分)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某日,周敦颐问“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此事应发生

2、在()A西汉 B北宋 C元朝 D明朝4(2分)汉代科技多有创新,如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该发明是()A造纸术 B灌钢法 C棉纺技术 D印刷术5(2分)下列科技成果中,首先出现在唐朝的是()A甘石星经 B简仪 C实测子午线长度 D九章算术6(2分)三国时,吴国攻打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A三国时火药已经发明 B武器优劣决定战争的胜负C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7(2分)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

3、,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8(2分)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9(2分)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10(2分)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

4、想影响?()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11(2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12(2分)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B C D13(2分)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

5、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14(2分)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15(2分)“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16(2分)宋代,

6、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17(2分)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18(2分)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19(2分)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

7、“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20(2分)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以德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第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二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0分)2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

8、“何”意)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何”意)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无”意)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无”意)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材料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

9、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主张?(2)材料二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主张?(3)说明墨子、孟子提出上述主张的目的,指出这些主张的意义和局限性。22(2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

10、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 评卷人 得 分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23(2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墨子材料四:明主之所制导其臣者,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请回答:(1)归纳以上材料中各派的基本主张。(2)材料四与材料二中的“德”有何不同?蓝田县焦

12、岱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1(2分)孟子的学说发展了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其表现是孟子提出()A“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仁政”【考点】31:孔子和孟子【分析】本题考查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解答】A是孔子“礼”的思想,排除;B是老子的思想,排除;C是法家的思想,排除;D是孟子的思想,故D正确。故选:D。【点评】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

13、,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2(2分)孟子思想的核心部分是()A民贵君轻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制天命而用之D选择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考点】31:孔子和孟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子的思想主张。孟子的思想主张:发展了仁,提出了“仁政”;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伦理观:性善论。【解答】孟子思想主张的核心是民贵君轻。B项是法家的思想主张;C项是荀子的思想主张;D项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了解,基础题,难度不大。3(2分)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某日,周敦颐问“

14、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此事应发生在()A西汉 B北宋 C元朝 D明朝【考点】36:宋明理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解答】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被称为“北宋五子”,故材料中的事应该发生于北宋。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题,难度不大。4(2分)汉代科技多有创新,如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该发明是()A造纸术 B灌钢法 C棉纺技术 D印刷术【考点】3B: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

15、贡献【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需要掌握造纸术的制作流程。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与分析,结合造纸术的制作流程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图示中的流程可以看出反映的是造纸术的制作流程,结合所学可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纸,符合题干图示中的流程,故A项正确。灌钢法是将生铁融入熟铁进行炼钢,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棉纺技术是纺织技术,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活字印刷的流程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A

16、。【点评】本题以图示形式考查对造纸术的制作流程的把握,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2分)下列科技成果中,首先出现在唐朝的是()A甘石星经 B简仪C实测子午线长度 D九章算术【考点】3D:中国古代的天文 历法成就【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唐朝的天文历法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和对选项成就时间的识记。【解答】注意题干时间“唐朝”,结合所学可知,A项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应排除。B项出现在元朝,应排除。C项是唐朝僧一行的成就,正确。D项出现在东汉,应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唐朝的天文历法成就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17、能力。6(2分)三国时,吴国攻打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A三国时火药已经发明 B武器优劣决定战争的胜负C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考点】3B: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需要掌握三国时期火药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解答】依据题干“硫磺和硝石”可知,这是制作火药的材料,依据材料“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手拿

18、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可以看出三国时期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故D项正确。火药发明是在东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项夸大了武器的作用,应排除。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三国时期火药的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2分)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考点】36:宋明理学【分析

19、】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是“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解答】“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正确;君主至尊、“存天理,灭人欲”、新发展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宋明理学,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8(2分)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

20、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考点】32: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墨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表明墨子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正确;材料说的是墨家,没有涉及诸子百家,故A错误;完整的科学体系、贵族阶层的旨趣材料未体现,故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墨家思想,墨家的思想

21、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9(2分)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考点】3I:汉字的形成演变【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演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金文源于书写材质。【解答】A隶书作为小篆的辅助字体而得名,解决篆书书写不方便的问题,与书写材质无关,排除;B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得名源于书写材质,正确;C小篆就是官书,是秦朝官方文书通用字体,与书写材质无关,排除;D草书得名体现出书写奔放跃动的特点,与书写材质无关,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以书写字体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汉字的形成与演变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10(2分

22、)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考点】36:宋明理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了解儒家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和程朱理学的基本内容,注意区别宋明理学和陆王心学。【解答】材料中的诗是出自朱熹的哲理诗观书有感,后两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使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才能达到新境界。这与朱熹的理学思想相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即 所谓的三纲五常,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

23、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注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特别是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内容。11(2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顾炎武的思想,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才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弘扬道德,规范言行的信息,故B项错误。“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

24、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故C项正确。教化民众,静心明志是在“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基础上的,没有突出作者的意思。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关于材料型选择题 (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

25、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12(2分)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B C D【考点】36:宋明理学【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考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宋明理学广义上,分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者本质上都是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但是二者求理的方式不同,朱熹主张通过格物

26、,去探究外在的世界,以获得理,王阳明主张通过探求内心获得理,为此提出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因此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是正确的,故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没有脱离理学的范畴,它是对儒学的一种发展,因此,是错误的。从材料可知,朝鲜的使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跟朱熹的不一样,“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由此可知朝鲜使者尊崇朱熹,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故正确。因此C项正确。故选:C。【点评】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相同点:1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2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3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

27、秩序。4地位和影响: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同点:1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使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总之,宋明儒学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体现了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心学的提出,表明了儒家思想有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的转变。儒学的发展也反映出儒学在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有益成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3(2分)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

28、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考查李贽的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相同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李贽的思想虽然也主张发展个性,但是其目的是批判儒学的僵化,代表的是新兴的市民阶层的利益。C项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的说法错误,这一说法仅符合文艺复兴,同时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中国尚未产生新兴资产阶级,故此题应选C项。故选:C。【点评】文艺复兴的影响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将人们的思想从

29、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为后来宗教改革、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经济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14(2分)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考点】3W:历史纪年方法【分析】本题考查历史纪年方法。考查年号纪年

30、法的相关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辛亥是干支纪年,不是年号纪年,故A项应排除。光武中兴属于年号纪年中用来指称皇帝的,故D项应排除。靖康之变所牵涉的皇帝是宋徽宗和宋钦宗,记录的是历史事件。故C项正确。商鞅变法不属于年号的纪年方式,故B项应排除。故选:C。【点评】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了11个年号,但前面的五个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都是后来才追加的,他本人亲自定的第一个年号是“元封”。公元前111年,即他即位30年的夏天封泰山后,下诏将第二年定为“元封元年”。从此以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元代以前,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