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88.30KB ,
资源ID:94841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4841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文言特殊句式判断被动省略句3星.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文言特殊句式判断被动省略句3星.docx

1、九年级文言特殊句式判断被动省略句3星(笑一笑,想一想) (5分钟)有这样一则笑话:周末早上,老公还在睡懒觉,好友老李却已来访。我忙着对3岁的女儿说:“快,去叫爸爸。”女儿望着我,迟疑了一会,走到老李面前,怯生生对着老李喊了一声:“爸爸。”想一想,“女儿”为什么会叫老李“爸爸”呢?(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句”。学生说出来之后,老师再给学生下面的句子,让学生判断下面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下面的句式,有什么特点呢?1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3 为乡里所患。 (周处)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参考答案:判断句,被动句。(下

2、面可是黄金部分哦) (15分钟)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今天就来讲一下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句式。【考点知识清单】考点一、省略句古代汉语里,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情况下,某些

3、句子成分往往省略,从而使语言更加简练,更具文言气息。这种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做省略句。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汉语都有,古代汉语的省略句比现代汉语的省略句更常见、更复杂。因此,我们必须对这方面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书。省略句有主要成分的省略和次要成分的省略。主要成分的省略有主语的省略、动词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等,次要成分的省略有介词的省略、介词宾语的省略、定语的省略等。(一)主语的省略文言文的主语省略,指逻辑上有主语而形式上无主语的情况。省略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承接上文省略的,有呼应下文省略的,有因对话省略的,也有因意思很明确、主语不必说出省略的。另外,在文言文中,代词“之”“其”

4、都不用作主语,也使得主语省略的情况比较普遍。例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在这段话中,主语“洞庭湖”全部承前省略。 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 )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 在这段诗里,前面三个诗句的主语“蟋蟀”全部蒙后省略。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这段话中的省略,是因为对话。“对曰”前面省略了主语“曹刿”;“忠之属也”前面省略了指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主语“此”或“是”。文言文省略的主语,有时前后不一致,其中间的转换,只

5、能根据上下文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辨认。例如: (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这段话的主语全未出现,但省略的主语并不一致。前三句及后两句的主语是桃花源里的人,而“具答之”的主语却是“渔人”。(省略主语的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在翻译题中,“补充主语”往往会占一分,而学生往往也会漏掉,要提醒学生注意。教师可以在此跟学生做个约定:学生在以后做题中,若因为没有补充主语而扣分的,学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如给老师表演一个节目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甚至让学生自己把惩罚的内容写在下面)我保证,在从今之后的练习或者考试中,不会出现因忘

6、记补主语而扣分的现象。否则,我甘愿 。(二)动词谓语的省略 动词谓语一般是不能省略的,因为它是句子中最主要的部分,省略了就会影响语意的表达。但在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动词谓语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要补充出来。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曹刿论战) 这段话中的“再”和“三”都是数词作状语,其后的动词谓语“鼓”都承前省略了。 好言自口( ),莠言自口( )。(诗经.小雅正月) 这两句诗句都省略了谓语“出”。这是因语意自明而省略。不过,谓语的省略较少见于古代散文,在古诗词中则较为普遍。例如:山河破碎( )风飘絮,身世浮沉( )雨

7、打萍。(过零丁洋)诗句中省略了“像”“如”之类的动词谓语。(三)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动词宾语的省略,要比主语的省略少,一般都是承接上文而省略。省略的宾语往往可以用代词“之”来代替。例如: 人皆有兄弟,我独无( )。(论语颜渊) 动词“无”后省略了宾语代词“之”,称代“兄弟”。 屠惧,投( )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动词“投”的后面省略了宾语“狼”或省略了用来代替“狼”的代词“之”,动词“从”的后面省略了宾语“屠”或省略了用来代替“屠”的代词“之”。(四)兼语的省略在古代汉语里,兼语句式中“使”“令”“拜”“召”等动词后面的宾语,同时又是后面主谓结构的主语,亦即兼语,往往可以省略

8、。所省略的兼语一般都在上文出现过,因此又可以用代词“之”或“其”来替代它。例如: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 )学。(伤仲永) 动词“使”后省略了兼语代词“之”,代“方仲永”。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 )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动词“令”后省略了兼语“尉”或省略了称代“尉”的代词“其”。(五)介词的省略省略介词是古代汉语中较为普遍的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表处所的介词“于”和表凭借的介词“以”经常省略。例如:孰知赋敛之毒有甚( )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愚公移山) 以上两例都省略了介词“于”。 又试之( )鸡。(聊斋志异促织)陈胜、昊广

9、皆( )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以上两例皆省略了介词“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 )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日”的前面省略了介词“自”。(六)介词宾语的省略介词“以”“与”“为”等的宾语,往往由于上文曾经出现过而省略。所省略的宾语一般也可以用代词“之”“其”等字来代替。例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曹刿论战) 介词“以”的后面省略了称代“衣食”的宾语代词“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 )为神,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介词“以”的后面省略了称代“驴”的宾语代词“之”。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介词“为”的后面省略了称代桃花源中的人的宾语

10、代词“之”或“其”。注意:介词“于”的宾语一般不能省略。(七)定语及定语中心词的省略现代汉语中的定语及定语的中心词一般是不允许省略的,而古代汉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时有省略。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 )功。(扁鹊见蔡桓公) “功”前省略了复指“医”的定语“其”或“己”。 而( )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乡邻”前省略了作定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吾”。 虎之力,于人( )不啻倍也。(说虎) 定语“人”的后面不仅省略了中心词“力”,而且中心词前面表示修饰关系的助词“之”也承前省略了。 伐无道( ),诛暴秦。(陈涉世家) “无道”即无道之君,省略了指人的中心词。考点二、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名词、代词或

11、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句子。其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和主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很不相同,它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用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说明主语所表示的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或不是什么、不属于什么。翻译时,都要添加上判断词“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句的常见格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和煞句。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一种格式。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乐羊子妻)2“者,” 只在主

12、语后面加语气词“者”,谓语后面不加语气词“也”。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也” 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4“,”主语和谓语后面不用语气词。例如: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注意:学习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文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前面加上副词“非”。例如:卿太重,将非鬼也?(宋定伯捉鬼) (2)文言文中常用“为”字帮助表示判断,但“为”字是一般动词,不是判断词,可灵活翻译成“是”就算是”“或”算做”等。例如: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13、活板)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3)在文言文中,副词一般也不能修饰名词。但由于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是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前面不用判断词,所以就能受副词的修饰。但应注意的是,不要把“乃”“即”“亦”“必”“诚”“皆”“本”等修饰判断谓语的副词误以为判断词: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我亦鬼。(宋定伯捉鬼)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臣本布衣。(出师表) (4)“是”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作指示代词,也常用作判断句的主语。例如:

14、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二章) “是”作为判断词用,一般认为是从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用“是”作判断词的句子,史记中就有好几处。但是在基本上以先秦的作品为准则的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词的句式始终没有被普遍采用,甚至到明清以至近代,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因此,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指示代词“是”和判断词“是”分清楚。下面我们举几个“是”用作判断词的例子: 鬼言:“我是鬼。”(宋定伯捉鬼)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考点三、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一般不用介词“被”,而是以

15、借用其他的介词的方式来表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用介词“于”“受1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二章)2用“为”表被动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3用“为所”表被动例: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为乡里所患。(周处)余时为桃花所恋。(西湖二)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4用“见”“见于”表被动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5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仅是这些动词本身表被动含义,需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例:帝感其诚。(愚公移山)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四:固定句式文言句法有些格式是固定的,

16、或表疑问,或表反问,也有的表判断。熟悉了这种固定格式,就可以一望而知是表示什么语气的,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结构特点与句子含意。这里举常见的几种。1无以,无从 译为“没有用来的”。例: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2有所 译为“有的(人、事、物)”。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故有所览辄省记。(黄生借书说)3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事、物)”。例: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4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怎么样”“怎么”“怎么办”。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如何“若何”都可以反过来成为“何如何若”:5如何 译为“对怎么办”。例:如

17、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是故、是以 译为“因此”“所以”。例: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7所以 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8不亦乎 译为“不是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9得无乎,得无耶 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10“有者” 译为“有个人”。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11.非则 表示选择的固定格式,相当于“不是就是”。例: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12.何所

18、 意思大致是“的(人、东西、事情)”“是谁(什么)”。要根据“所”字后面的动词灵活翻译。例: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何所营”即“所营者为何”。13.孰若、与其孰若 表选择意思,是“哪如”“与其哪如”的意思。例: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14.何之有 表反问,是“有何”的倒装,意思是“有什么呢”。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15何有于 表示反问,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十则)16然则 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17若夫 相当于

19、“像那”。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18.何为 可译为“有什么”“还要干什么”。例: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建议教师让学生根据固定句式的翻译,把例句中每句话都翻译出来,加深对固定句式的理解和记忆。也便于“回顾小结”中学生快速而准确地作答) (拾到篮里才是菜)(10分钟)1.下列句子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 )A巫至死不知其非鬼B夜半,抵家,大哭扣门C后巫过,下砂石击之D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参考答案:A (B、C、D都省略了主语)2.为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1)(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撰书长以( )为贽,辞甚畅达。(3)余则韫袍敝衣处( )其间,略无慕艳意。参考

20、答案:(1)余; (2)之; (3)于。3.下面各句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桃花源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 竭。(曹刿论战)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参考答案:A 应为:(桃花源中人)皆叹惋。4.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B上使(之)外将兵C天下苦(于)秦久矣D失期,法皆斩(之)参考答案:D A项“于”表地点;B项“之”为“使”的宾语;C项“于”表对象。5.下面句子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诸葛孔

21、明者,卧龙也B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C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参考答案:B B项为一般陈述句,并非判断句。6.下列各句中属于判断句式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参考答案:C A项是被动句式;B、D两项是迷惑选项,不能仅仅凭借“者”或“也”就判断该句为判断句式;C项是表否定的判断句。7.选出下列句子中的判断句 ( )A咨臣以当世之事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宫中府中,俱为一体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参考答案:C A项属于介词结构后置,B项属于定语后置,D项为省略句,“以”后面省略了宾语

22、代词“之”。8.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B贤能为之用 C帝感其诚D欲信大义于天下参考答案:D“感”都是被动用法,“被感动”;“为”是“被”的意思。9.下列句子与“舌一吐,而二虫尽为历吞”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士卒多为用者 B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C为坛而盟D方为秋田之害参考答案: A A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10.下列句子表示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A吾与徐公孰美?B卖炭得钱何所营7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参考答案:D 其他三项都表示疑问。11、(选做)体会下列句式的特点,并将其译成现代汉语。(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予谓菊,花之隐

23、逸者也。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4)齐命使各有其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参考答案:(1)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时刻啊!(判断句)(2)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判断句)(3)孔文子为什么被称为“文”的谥号呢?(被动句式)(4)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这是个省略句,“其贤者使”后省略宾语“之”,应为“使(之)使贤主”,“使(之)使不肖主”,这样,翻译出来,才能语句通顺。(吾日三省吾身) (10分钟)一、省略句有主要成分的省略和次要成分的省略。主要成分

24、的省略有_、_、_等,次要成分的省略有_、_、_等。二、翻译下面的固定句式:1无以,无从 译为_例: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2有所 译为_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故有所览辄省记。(黄生借书说)3无所 译为_例: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4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_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5如何 译为_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是故、是以 译为_例: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7所以 译为_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8不亦乎 译为_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25、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9得无乎,得无耶 译为_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10“有者” 译为_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11.非则 表示选择的固定格式,相当于_例: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12.何所 意思大致是_例:卖炭得钱何所营? 13.孰若、与其孰若 表选择意思,是_例: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14.何之有 表反问,是“有何”的倒装,意思是_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15何有于 表示反问,意思是_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十则)16然则 相当于_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17若夫 相当于_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18.何为 可译为“_例:夫子何命焉为?(公输)三、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四、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