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你正在下载:

成语.docx

[预览]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9.53KB ,
资源ID:942170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4217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成语.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成语.docx

1、成语自出心裁z ch xn ci 读 音:z ch xn ci释 义: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裁,设计。 心裁:心中的设计、构思、筹划。指诗文、技艺等的独特构思,出自自己心中的构思,比喻与众不同的创新。出 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卷三 复家实堂:“谨守八家空套,不自出心裁,五弊也。”事 例: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 叶圣陶四三集一桶水。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叶圣陶苏州园林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近义词:独出心裁、别开生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别出心裁

2、、独具匠心、 别具一格等。反义词:千篇一律、鹦鹉学舌、如法炮制、按部就班、老套隆重。造句:他自出心裁地装扮了这间教室,使教室非常漂亮全神贯注qun shn gun zh 【解释】: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脍炙人口kui zh rn ku 【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示例】:一部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

3、最美满的成绩。 闻一多歌与诗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了如指掌lio r zh zhng 【解释】: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示例】:只这一相形之下,美丑高低,便了。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指对事物十分了解安居乐业n j l y 【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自】: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示例】:一家正,不想安禄山兵乱,潼关失守,天子西幸。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六 【语法】

4、: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工作生活都很好:安:安于;居:住的地方,住处;乐:快乐,喜爱,愉快;业:所从事的事业。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1因地制宜:yn d zh y【解 释】 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一些事。 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宜的措施。【出 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锲而不舍qi r b sh 【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

5、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持之以恒【拼 音】 ch zh y hng【解 释】 长久地坚持下去。字意:持 :坚持,面对;之:代词,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来;恒:指恒心。亦作“ 持之以恒 ”。词义:1. 面对任何事情恒心对待。2.长久坚持下去。【用 法】 作谓语、状语;表示长久不变;褒义词。【近义词】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反义词】一曝十寒、半途而废、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作谓语、定语;指怕挑重担。【读音】nin qng p zhng 【原义】拈:用两三个手指头夹取(东西)。接受

6、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引申义】指选轻松的事做,怕做繁重的工作。【示例】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近义词】挑肥拣瘦、怕苦怕累【反义词】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不辞劳苦【结构】联合式【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怕挑重担模样读音:m yng详细解释1.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例子:这孩子的模样像他妈妈。2.表示约略的情况(只用于时间、年岁)。例子:她呆了有半小时模样。| 这人有30岁模样。3.形势;趋势;情况;状况。例子:不像要留客人吃饭的模样。| 看模样,这家饭馆像是快要倒闭了。傅f中文解释1. 辅相:太。少。2. 教导:“立德义”。3.

7、 教导人的人:师。4. 附着,使附着:粉。5. 姓。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 练达之士.也就是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的人指为人处事精明强干。聪颖 cngyng有智慧,悟性好;觉悟高,天资聪慧,非常聪明。欺世有术q sh yu sh解释:法术高超,可以欺骗世人。明智:mng zh通达事理,有远见:明智的选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察敏锐而判断正确;领悟恰当中肯之点和重要之点的能力。灵秀(lng xi)1.灵活、美丽。指聪慧灵秀;模样灵秀的姑娘 2.清秀,美好。(另一个意思。)3.灵秀指灵活.美丽。指好看的意思 。周密 基本解释: 细致周到:考虑得十分周密邓拓dng tu 邓拓(19121966)

8、,原名邓子健、邓云特, 笔名叫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一帆风顺y fn fng shn 【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出自】: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袖手旁观xi shu png gun 【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一蹴而就y c r ji 【解释】: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语法】:紧缩式;

9、作谓语、宾语、定语;事在人为sh zi rn wi 【解释】: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示例】:俗语说,只要你勤奋努力,一定能有所作为。 【语法】:主谓式;作分句;用于劝诫人敝帚自珍b zhu z zhn 【解释】: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舍不得扔掉坦荡如砥 tn dng r d 成语解释坦荡:宽广平坦;砥:磨刀石。平坦得像磨刀石成语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感情色彩褒义成语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

10、用于人或事物等韦编三绝wi bin sn ju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示例】: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执迷不悟zh m b w 【解释】: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示例】: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自走绝路!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语法】:联合式

11、;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声名狼藉shng mng lng j 【解释】: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出自】: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示例】:因汪太史平日,最不见重于官场,日前新督帅参劾劣绅十七名,实以汪某居首。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三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补语;含贬义甜言蜜语tin yn m y生词本 中文解释 - 英文解释 【解释】: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的动听的话。 【示例】:卞福坐在旁边,劝了一回。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诲人不倦hu rn b jun 【解释】:诲:教

12、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偃旗息鼓yn q x g 【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示例】: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卷包而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寻

13、章摘句xn zhng zhi j 【解释】: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示例】: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唐李贺南园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孜孜不倦z z b jun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萍水相逢png shu xing fng 【解释】: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

14、是他乡之客。”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像上面几个例子,假如用明喻或暗喻表示,就拖沓多了。玄虚xunx解释一:形容神秘莫测, 使人摸不透解释二: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成语:故弄玄虚 (出于韩非子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脊梁j liang原指脊背。后来比喻作支撑的人或物体筋骨 jng筋肉和骨头,泛指体格抹杀m sh m sh词义:也作“抹煞”,抹掉,勾销;完全去掉:高云览小

15、城春秋:“风头主义也罢,爱国主义也罢,可他实实在在干出成绩来,这点不能抹杀。”茅盾色盲:“然而近来和她更疏远这事实,也不能抹煞。”例句:别人的成绩;事实是不了的。2误会 他了事实;事实被了。近义词:销毁、勾销舍身求法sh shn qi f解释意思 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成语举例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的人。(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借喻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

16、间形成的感情距离。再如:“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到这个世界上。”(杨朔泰山极顶)用“这轮晓日”来比喻“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两个例句中,本体和比喻词都隐去了,所以宋代陈?在文则中称这类形式为“隐喻”,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如:“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读者可以立即领会“鬼”、“豺狼”之所指。2例句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17、)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欧仁鲍狄埃国际歌)唐朝诗人李贺赞美端砚的诗句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就是直接用“紫云”喻美丽的端砚石料3与象征的区别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借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14与借代区别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各代表的必须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如: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18、(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他擦过的玻璃,就像没有玻璃那样亮。句中“长而空的文章”(本体)和“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喻体)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能构成比喻 ;句中“玻璃”和“没有玻璃”不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山上挂着一条白带子。借代中借体表示的事物必须与本体表示的事物相关,否则不能构成借代。如:他端坐在主宾席上,左边是米业巨商李老板,右边是商业巨头马会长。在这群光头、毡帽、长衫、马褂中间,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气度。(石楠张玉良传)句中“光头、毡帽、长衫、马褂”(借体)是“这些商业界上层人物”(本体)的特征和标志,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能构成借代。如果把句中的“光头、毡帽、长衫、马褂”改为

19、“石头、桌子、电视机、书本”就不能构成借代。 借喻侧重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借代则侧重说明本体和借体之间的相关性 换言之,借喻的构成基础是相似性,借代的构成基础是相关性。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句侧重说明“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与“厚障壁”之间有“深、厚,隔开两事物,使两事物产生界限”的相似性,是比喻;句则侧重说明“现洋钱”与“袁世凯”的相关性(“袁世凯”是“洋钱”的标识),是借代。 借喻是喻中有代,而借代是代而不喻 如:他说,如果不打落水狗,他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测你一身的污泥。你们

20、这一车西瓜,也不必过秤,一百张“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刘绍裳柴禾妞子)句且“落水狗”比喻并代替“挨了打的敌人”(或者“垮台人物”,)形象地说明了这种人表面可怜实际却凶狠的特性,是比喻;句用“大团结”代替10元一张的人民币(10元一张的人民币上印有表示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图案),但不是以“大团结”比喻10元一张的人民币,是借代。 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马之悦鬼着哪,连替中农说几句公道话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的,唯恐丢了乌纱帽。句可改为“树上顶着的白雪,就像一夜春风之后盛开的梨花”;而句就不能说“官职”像“乌纱帽”。 借喻的作用是使本体形象化,借代的作用是给

21、本体换个名 称 如:狂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的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既要读点通俗的金庸,也要读些经典的茅盾。句用翡翠作比说明海浪,作用是使海浪给读者更加生动形象的印象;?句用作者代替作品,只是为了换个名称,便于称说,使语言表达更加灵活。再比如鲁迅故乡中杨二嫂形象的描写和夏衍包身工中女工形象描写,都是区分借喻与借代的典型事例:“圆规”在鲁迅的故乡里出现了四次;(杨二嫂)正像画图仪器里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我也没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圆规一面愤愤的转回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前两处,是借圆规来形象地说明杨二嫂细脚伶

22、仃的形象特征,作者着眼于杨二嫂与圆规形体上的相似,毫无颖问属比喻;后两处,因有前两个比喻为基础,作者与读者已经把圆规和杨二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圆规自然成了和杨二嫂相关的东西,作者用圆规来代替杨二嫂目的已不再是打比方,而是为了对杨二嫂换一个称呼,当属借代。曹雪芹(约1715或1725年前后约1763或1764年1),男,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居士。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

23、在曹家。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 ,其子曹顒、嗣子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锦绣”之乡生活中长大的,少年时代过着富贵奢华生活,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

24、“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之交的2月12日壬午除夕),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2之说。据裕瑞枣窗闲笔记载,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 曹雪芹(8张) 。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

25、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除了红楼梦中的诗词,他的诗现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均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也有人认为

26、已经写完,但80回后的内容散佚了)。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名字由来据说,曹雪芹出生后三天,正是久旱逢喜雨,他的父亲曹颙很高兴,就给他起名为“沾”,这个字取自诗经上的“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意思细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与“久旱逢甘霖”有关。“沾”字也可以与“世沾皇恩”挂上钩,是感谢皇上的意思。“雪芹”这两个字出自苏轼的诗句:“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意思是说:泥土里留有芹菜的根,只有一寸多长。在这雪地里,它什么时候才能发芽生长呢?要等到春天到来,才可与

27、斑鸠肉一起炒着吃呀!而且他的自注:“蜀八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泥芹之泥虽是污浊,但它“雪芹”却出污泥而不染。苏东坡常以“芹”自比。东坡兄弟诗里的“雪”,他也多是洁白而有保护之意。因此,曹雪芹就给自己改名为“雪芹”。这就是后来世界文学巨匠曹雪芹名字的来由古诗平仄常识汉字有四声平、上、去、入声,其中平声包括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入声即为仄声。律诗规律:平仄交替,粘对循环。(以下平声仄声分别以、1表示)一、平仄交替五言基本格式七言基本格式 1 11 1 1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要点:1。平与仄皆不得过三2。

28、两平两仄连用交互3。两句平仄首尾相交,平仄相对二、粘对循环对:绝句的二、四句,律诗的二、四、六、八句,处在相对位置的字和它上句的平仄必定是相对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 1 11 出句不尽长江滚滚来 1 11 1 对句粘:绝句的第三、五、七句前面两个字的平仄要与它的上一句相同,而整句的平仄格式必须不同。整首诗的格式应如:五言: 1 1 七言:1 1 1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以上首句最后一字为仄声,不押韵,称首句不入韵。若为平声,则为首句入韵,出句和对句有固定搭配:五言: 1 1 及 1 1 1 1 1 1 1 1 七言: 1 1 1 1 及 1 1 1 1 1 1 1 1 1 1 此两种句式在首句入韵律诗中必然为首联和颔联。律诗的平仄在粘对中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章法,故称粘对循环。另:诗中亦有可平可仄(以+表示)之处,要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一般说来,一句的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可变。而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不可变。且仄声改作平声居多,平声改作仄声极少。具体上: 1。一、三不论较多,五不论较少。2。一、三、五不论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