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23KB ,
资源ID:93754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3754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二语文主观题情况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二语文主观题情况分析.docx

1、高二语文主观题情况分析201207高二语文主观题情况分析第1至4题得分情况:第1至4题平均得分为16.31(满分24分),得分率67.96%;得分密集在1521分;满分415人,约占3.7%。第1、2题本题错误主要有: 词义相近致误。“烦”误写为“繁”、“深林”误写为“森林”、“东风”误写为“春风”。词形相近致误。“栗”误写为“粟”、“巅”误写为“颠”。不明句意致误。“听雨眠”误写为“听语眠”。字迹不清晰、书写不规范致误。把“天”写得像“无”等。教学建议:背诵识记时要以理解词义、句意为基础。对于音近、形近、义近的字,要提醒学生比较鉴别。突出记忆重点、难点。如“觞”等难写字要重点记忆。背和写须相

2、结合。背完后要默写检查,及时发现纠正错误,以免考试时“背得很熟,得分很少”。养成清晰、规范的书写习惯。第3题本题错误主要有:把“山水田园”误写为“山水”或“田园”。把“春秋”误写为“左氏春秋”,把“国别”误写为“纪传”。把“通古今之变”误写为“通古今之史”。教学建议:专有词语记忆要完整准确。对于相近易混点要多比较辨别。第4题本题错误主要有:把“许”误解释为“哪里”。把“阑干”误解释为“泪痕”、“流干”“栏杆”。把“危”误解释为“危险”、“高大”把“霁”误解释为“停止”。教学建议:注意一词多义现象,特别是常用词语的非常用义。文言词语教学要求“实”,掌握要准确、到位。对于一些重要词语、重要义项,要

3、多次提醒、强化记忆。第14题本题满分9分,均分为5.68分,得分率63.11%。1本次阅卷严格按照答案及评分标准采点给分,结合译后语句的通顺情况酌情扣分。2大部分同学都是在这些得分点上因解释不够准确而被扣分。3三题的难易梯度明显,第三句有较多同学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因此在试卷上乱答一气,出现译文与原文意思相去甚远,以至异类答案出现。4翻译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错别字,若影响到句子意思,评改中会酌情扣分。【评分示例】1忧虑劳苦可以使国家兴旺,安逸享乐可以使国家灭亡。(“身”翻译不准确。2分)担心人民辛苦劳动国家就可以强盛,只懂得享受欢乐,会使自己走向灭亡。(“兴”的解释不准确,2分)负担百姓可以使国家兴

4、起,安逸地享受,犹豫不决会使人迷失自己。(“忧劳”的解释不完整,“亡”的解释不准确,1分)国家要兴盛可以凭借忧心勤劳,国家会灭亡也可以凭借着安逸无为。(没有得分点,与原句意思相差太大,语句不够通顺,0分)2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为积存威胁的人所胁迫。(“为所”没有译出来,2分)为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了很久的威胁胁迫。(“为”没有译出来,2分)统治国家的人,没有让积了很久的威胁度过。(“无”解释不准确,“为所”译得不完整致使语句明显不通顺,1分)治理国家的人,没有使者替他积累威望所遭到的劫难啊。( “无”“为所”没有译出来,1分) 为国家的人常常不担心触犯威严而给自己带来的灾难。(0分)成为国家的,没

5、有一个没有慢慢地被强大的邻国所瓜分的。(0分)为国家的人没有让自己积累而盗窃国家所有的财物。(0分)作为一个国家,不被自己的威望所迷惑就可以了。(0分)为国家着想的人,没有让小事而成为大劫哉。(0分)3不能抑制它的果实罢了,就没有早又多的结果实。(“藩”解释不准确,2分)(我)不抑制消耗它的果实而已,并不能让它提早结果实。(“藩”没有译出来,2分)(我)实际上只是不压制损耗它结果罢了,并不能让它提早结出很多的果实。(“其”“实”没有译出来,1分)不要抑制结果,没有能够提前去翻它。(0分)不追究它实际损耗的也就罢了,还不能早早地补充兵员啊。(0分)不想说出事实罢了,不是没有能够早早生下来的。(0

6、分)没有去消耗他们的实力,就不能早点去削弱藩王。(0分)不压抑根本的消耗罢了,如果有能力的话早就让它成为一个藩属国,被我统治了。(0分)第16、18、19题满分9分,平均分4.01分,得分率44.56%。全市满分卷仅仅29人,得8分的269人。0分卷多达410人(不包含缺考)。大多数学生得分集中在3分(5381人)、4分(6379人)、5分(5547分)之中。16题 学生答题概述:解答这道题,一般要求先明白这句诗的意思,在阐述这句诗表现的心境。有的学生没有读懂这首诗,不明白诗句的含义,随意阐释,更不能理解诗人在这里表现出的心境。例一:这一句描写山中只有幽人(即诗人)来往的凄清环境,运用借景抒情

7、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闲适悠然的心境,既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超然境界。(3分)例二:句中“惟”是“只、仅仅”的意思,而“幽人”则指作者自己,全句写了作者独自一人的情景,除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表现他的孤单、寂寞的心境。(2分)例三:这句写作者自己一个人在寂寥的隐逸道路中走,体现了诗人寂寞、孤独的淡淡的忧伤的心境。(1分)例四:作者因为不满当时朝廷的黑暗,一个“惟”字更能强调作者走向了寂寥自然地隐逸道路,归隐大自然中。(1分)例五:体现作者孤独一人,没有志同道远(合?)的人,内心寂寞,希望有志同道远(合?)的人来一起诉说心事。(0分)18题有的考生不理解诗歌尾联的表现手法,答成“比喻”“拟人

8、”“直抒胸臆”。有的考生对课文注释不熟悉,后面两个空张冠李戴。第二个空答成“孔子”“统治者”;第三个空答成“公孙策”“公孙术”“谢灵运”“赵子龙”者有之。19题学生答题概述:解答这道题,一般要求先点出诗人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然后再分别阐述即可。有的学生阐述时只谈“悲壮”“雄浑”一个方面,忽略了另一方面,导致答案不完整;有的考生不是分析诗人创造的意境,而是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答得最多的是“对比”、“映衬”等;有的考生甚至组织答案的语言表述问题多多,而这一点,是我们进入高三时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例一:诗人将上下两句进行对比,悲惨的战争与壮美的三峡夜景相结合,渲染战争氛围,创造一种感时伤世,在

9、战鼓声之下,作者无眠在河边的夜景壮美的意境。(2分)例二:创造了一种雄浑悲壮的意境。上句描写了五更时分,战鼓声声,战士们奋勇抗战的悲壮场面,下句则描写了星空下三峡美丽的夜景,将此二句放在一起,一悲一美,互为映衬,一个从听觉角度,一个从视觉角度,表达了诗人深沉悲壮的心境。(2分)例三:此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战争场面,是作者所见所闻的传达,使读者有种置身于战争,亲身经历悲惨战争的体会,从而创造了真实的动荡年代的凄惨意境。(1分)例四:上句写鼓角声的悲壮来直接描写悲惨的战争,而下句则是写动摇的三峡星河,是由于战乱而使之动摇的,间接描写了战争的悲壮,从而创造了一种悲壮、凄凉的意境。(1分)例五:鼓角

10、声、影动摇时诗人的所见所闻,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仿佛使人置身于战乱之中和美景之中,创造出一种对战火不息(应该是“熄”),百姓受灾难,国家山河美景破碎的意境,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0分)例六:作者以动写静,通过描写鼓角声等痛切地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灾难,同时也与三峡夜景作比较,更能形动生象(原卷表述)地表达战争带出了灾难和痛苦。(0分)第2023题一、评分细则补充第20题:“暝色”“孤月”各1分。第21题:“动静结合”1分,正确理解颔联1分,正确理解颈联1分,正确理解情感1分。第22题:“忧时”“无奈”各1分。第23题:用规定符号,正确断句一处得1分;错误断句一处扣1分,4分扣完为止。在“初”后

11、断句,不扣也不得。二、答题情况第20题1“暝”写错别字,将“日”写成“目”,或在“冥”上多写了一点。2找不到能表示时间推移的词,将“延”“次”;“延”“宿”;“延山径”“次水门”;“次”“宿”;“高斋”啊“水门”等词语都写了上去。3有些同学怕自己找的词不对,还特意在所找的词后面加上括号,再写上别的词,给老师出选择题。第21题1不理解诗句意思。例如把“鹳鹤追飞静”的理解为“鹳鹤在追逐飞行时时静悄悄的,没有声响”。2.不理解诗歌所写景物的基本情调,乱贴标签。例如“认为所写的夜景优美,静谧,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归隐田园的恬淡情怀” “生机勃勃,美丽的夜景”。3不理解鉴赏术语,乱贴标签。例如“所写

12、景物象征了战争或官场黑暗,运用了象征的写景技巧” “运用了炼字的写景技巧” “运用了拟人”“运用了比喻”“运用了对偶”“运用了对比”“运用了反衬”,尤以“拟人”为多。4自创“写景技巧”。例如 “运用了宾语前置句的写作技巧”“运用了名作状的写作技巧”“运用了在每个景物前面加上形容词的写景技巧”。5分析出的写景技巧和后面的赏析前言不搭后语。例如“有动静相结合的特点。将薄云和孤月对比,将鹳鹤与豺狼对比”前面写结合,后面却分析二者对比的效果、作用。第22题1此题答题情况较好,基本都能答出“忧国伤民”“无奈”“无助”等。2.脱离诗歌,写套话空话。例如“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时光流逝,功业未竟的忧伤”“思

13、乡之情”“羁旅之悲”“渴望归隐田园”。3关键词写错别字。“无奈”写成“无耐”非常多。第23题1断在“初”后面的极多;许多学生只断了三处,被扣了1分。2“安亭”后的那一处断句很少有同学答对。3不理解“予”字,以致断在“予”后面的较多,不应该;断在“啜茗”后的也很多。4还有一些人竟在“竟日”的句号后面也划了一竖。5断句不用规定符号,有的用“逗号”,有的有“顿号”。三、复习建议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古诗文文本。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鉴赏术语。3加强科学训练,克服浮躁、投机的考试心理,提高考生的阅读品质。 第28题(写作)一、题意分析材料的关键词是“趣味”和“根底”。考生必须围绕这两个词进行诠释、发散。第一个

14、发散点:什么是趣味?趣味包括哪些方面?考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第二个发散点:趣味做根底到底妥不妥?除趣味外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人生根底?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索、枯燥、寂寞、痛苦这些有没有积极意义呢?中国文化提倡要耐得寂寞,要吃苦拼搏,要在寂寞中做到轻财、律己、量宽、戒奢、清心寡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敢坐板凳十年冷,任尔东西南北风”;需要“八风吹不动,独坐紫金台”的冷静与执著,提倡毅力与自制,提倡寡欲平淡,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过去,人们常常把“趣味”意识形态化,被当作“资产阶级情调”,正如诗人于坚所说:“我们从小就告知,要使自己的一生有意义,语文老师布置作业,题目一定有过:记有意义的

15、一天。这种教育构成了我们的基本结构。而有意义的,又往往是意识形态所批准的部分。这使人丧失了对无意义的、私人生活的记忆。”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这是不错。但趣味的性质不见得都是好的。譬如沉迷网络游戏,以取笑他人为乐,何尝不是趣味?但从教育的眼光看来,这种趣味的性质当然是不好。于丹说:“生活需要一点悠闲的情趣,但情趣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生命中涵养而出的;情趣也不是在斗室里酝酿出来的,而是在天地间自然滋养而成。情趣的养成,是对生命的唤醒,继而提升个人与宇宙间的通灵与感悟。”实际上,古代中国人是有他们自己的情趣的。我们可以从古雅的古书装帧、精美的陶瓷器皿、韵

16、味隽永的国画和一切未受现代影响的古玩中看到这些情趣的痕迹。林语堂曾说,由于有丰厚的文化传统,我们中国人总是那么亲切、和蔼、活泼、愉快,那么富有情趣,又是那么会玩。他们抚琴、下棋、品茗、赏花、打牌、看戏、唱戏等等,一派怡然之景。人生之享受包括许多东西:我们自己的享受,家庭生活的享受,山水、花草、树木等大自然形形色色的享受,此外又有诗歌、艺术、友情、聊天、读书的享受。这些都是心灵交通的表现。粗略说来,世间有三种趣味:第一种,低级趣味。庸俗情趣是平庸鄙俗、不高尚的情趣,它会使人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精神颓废,不利于身心健康,并且有可能走向犯罪。对低级、庸俗的文艺作品有兴趣和爱好,

17、则表现了一个人个性的低级。第二种,无趣。张岱曰:“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追求金钱权利无可厚非,然而一个人只知道追逐物质,没有精神上的追求和提高,旁人看起来便是一个极端无趣的人,一个经济动物。社会应该警惕经济动物,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因为这样的人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努力的工作似乎创造了GDP,与此同时却破坏社会的安全、稳定和良性发展。经济只能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部分,社会的健全发展需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文化的高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高度。现在很多孩子,大学毕业了,却不知道自喜欢什么,要做什么,小小年纪就成了一个无趣的人。原因就是兴趣爱好被忽略,人生缺乏了

18、热情和动力。第三种,高雅情趣。高雅情趣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它符合现代科学和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它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高雅情趣能使人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能使人修身养性,经常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有益于身心健康。高雅情趣可以拓宽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领域,发展人的想象力,使人充满活力,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高雅情趣能催人上进,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使人道德高尚,使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趣味随着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和发展。高深的学问,完善的理论体系,促进人类智慧的发展,更高的智慧决定了更高级的

19、趣味,艺术水平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二、写作角度考场上800文作文,时间有限,篇幅有限,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求选择一个小角度切入。这个角度往往要小到一个领域的某个侧面的某一点,小了,才便于由事及理,以小见大。对这则材料,或正面落笔,或反面剖析,或分析原因,或阐明结果不管采用怎样的方式,关键是有生活,有想法,有自己思考的过程。下面这些角度都可以视为切题:第一类:赞同梁启超观点:培养生活趣味、享受生命乐趣。闲情与雅趣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幼儿教育等)人有趣味情自深看中国传统日常生活审美中的文人情趣大师(文人)的雅好与真性情当代功利主义对生活本真的破坏阅读经典的是生命最根本的趣味“

20、玩”出大家有趣味方能成就学问汉字流露出的传统趣味与今人精神美(禅)之趣乃人生根本中国人无趣生活的反省第二类:反对赞同梁启超观点;趣味不是生命的根底,生命还有更有意义的内涵。趣味仅是人生的附属,非根底趣味主义让人“玩物丧志”低级趣味也是人生根底吗?枯寂无味乃生命根底无味也是趣味(无趣之趣)为趣味而趣味,趣味变成了娱乐、装饰三、文体选择选择了什么文体,则必须符合该文体的基本特征。记叙文要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展现自己的心理和情感,融自己的思考于其中,不能缺少细节描写。允许适当、合理的虚构,但虚构必须有生活的依据。议论文说理是其本质特征,要善于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提炼观点,能够有条理地议论自己的观点。

21、在论述中,不止于“例证”,能展开“论证”,不停留于“怎么样”,能深入阐述“为什么”,辩证地分析、说理。论证须合理,论证方法应用得当,推理合乎逻辑。下面的问题应视为议论文的硬伤:观点不明或骑墙,没有自己基本的立场。以叙代议,铺排罗列素材,没有基本的逻辑分析。堆砌名人名事,提不出有针对性的现实问题,没有现实感。过多地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甚至展开生动的人物对话。语言散文化倾向。在同一个平面上堆砌材料,只有例子,缺乏论证。议论文,应以理服人,说理是它的本质与根本。在论述中,不止于“事例”,能展开“论证”,不停留于“怎么样”,能深入阐述“为什么”,辩证地分析,“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论证“合理”,

22、论证方法运用得当,推理合乎逻辑。论证结构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和综合式等。评卷时,教师不仅要看学生“写什么”,更要具体考察其“怎么写”(文脉层次、论据论证、语言表达等)。四、存在问题:1. 没有抓住关键词,不理解“趣味”的含义。.比如“人生观”、“根底”、“趣味”,并且弄不明白之间的关系,甚至还有完全抛开材料的。于是出现了纯粹讨论“我们需要怎么样的人生观”、“人生的根底是什么?”“怎样才算有价值的人生”等问题的文章。“趣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含义是指使人愉悦、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如文学的趣味等。另外它也可以是指爱好、情趣、旨趣或兴趣。一些同学把“趣味”等同与“风趣”、“幽默”

23、、“有趣”,对“趣味”的理解不透彻,将其窄化或泛化。也出现一些牵强的解释或套作,将“趣味”偷换成“好奇”、“乐观”“志向”、“毅力”等,并有套题的嫌疑。由此反映出我们平时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对命题不进行必要的界定,以致表面上看在议论,其实没有明确的观点没有明确的立场,更谈不上议论的深刻。2.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写作。误读“你同意这种看法么”:或者说“不同意”,说完也不说为什么不同意就另立炉灶了;或者仿佛受到冥冥中暗示般,直接无视掉材料。前者表面我们的学生在议论文“驳”的方面训练得不够,不知道先破后立更有力度;后者则反映出了学生对议论文题目中的材料的作用并不了解。很多学生把梁启超

24、的话“拿趣味做根底”抛开,直接表达自己对人生根底或对人生观的看法。如“我认为人生要以快乐(乐观)做根底”,“梁启超用趣味做根底,我则拿坚持(道德、爱、宽容等)做根底”,“相对于趣味,我觉得人生更需要一份执着(谦虚、实干、责任、直面挫折等)”。这种对于“为什么趣味不是根底”未做任何批驳和解释,直接以自己心目的关键词行文,使得文章的套作现象严重。3.论证缺乏深刻度。虽然能扣材料关键词“趣味”和“根底”展开文章,但是对趣味的展现多停留在个人生活经验或陈旧的古人事例(李白、苏轼、爱迪生、居里夫人)等,对趣味的意义理解空泛,如“趣味让动力永动”,“趣味让世态洞然”,“趣味让人更易成功”等。4. 论据缺乏

25、剪裁,用例不典型。举例论证时,例子叙说太长,过多运用叙述描写,且缺乏扣话题的分析。堆积例子,并且不懂得取舍材料,导致论证无力;例子不能证明观点,生搬硬套。比如“海上钢琴师之所以成功了,是因为他喜欢钢琴”等等;对例子不加分析。用例不典型,主要体现在用自己或身边的同学为例子,插入大段的回忆。而大段的回忆(叙述)又让文章的体裁模糊,不像议论文了。5. 语言和文体问题。把议论文写成议论性散文不在个别,散文化的语句不在少数,必须引起老师与同学的警醒,尽快改变这种思维、语言习惯。生造词句,貌似很有文化,其实不知所云,譬如“根以为乐”、“悦活人生”;有的同学喜欢用单音词,须知现代汉语以双音词表达为主,例如:若倘若。我们鼓励、倡导学生运用晓畅的现代汉语写作。写作文像在回答政治题。比如“我同意梁启超的看法”、“我不同意”,然后大段生硬地引用哲学教材里的话。 (评卷题组长)(说明:因时间仓促,以上分析可能存在不周,甚至错误,仅供各位老师参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