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8 ,大小:66.27KB ,
资源ID:92902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902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考试资料大全2.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考试资料大全2.docx

1、教育学考试资料大全2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点笔记: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 本章重点:学校教育制度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赫尔巴特与杜威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前制度化教育(孔子);制度化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190

2、2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3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非制度化教育思潮(“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非正规教育伊里奇非学校化)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重点)(二战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

3、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2)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佛教:关心大众 古代埃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职官学校:贵族文士学校:奴隶主。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 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

4、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P11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11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5、教育专著,主张: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P1314 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助产作用。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 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6、 萌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的出版(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卢梭代表作爱弥尔。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创始人: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贡献: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他

7、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著作P18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年1952年) 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主张: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以马克思主

8、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第一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凯洛夫的教育学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以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卷分析试卷结构总分:100时间:150分钟题型比例:选择题202 填充201简答题56论述题110难度:低一、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六个转变: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现象,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态度。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3、改变课程难、繁、偏的现象,强化与现实结合

9、。4、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的能力。5、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变教学实践的过程。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现学校地方国家共同管理。二、课程结构: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数、外、科学或物化生、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积极实行学分制管理,05年秋天江苏省高中开始实行学分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

10、术教育。城市普通中学要逐步开展职业技术课程。三、课程标准:国家、地方、学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五、教材开发与管理:六、课程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七、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八、教师的培训与培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技术教育改革为核心内容新课程时间安排: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要进入新课程。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高中课改:1、在课程结构上,新的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者构成,其中学习领域规定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所必

11、备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八个大的学习领域,在学习领域下设具体的科目,在科目下设置模块,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划分三个层面内容,从学习领域到科目再到模块不断细化。2、在课程内容上每个科目都规定必修系列与选修系列的内容。3、在课程评价方面首先要合理有序的安排课程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关于课程结构调整的三个基本原则: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判断题练习及答案1、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在信息技术初步方面建议学生应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

12、文化道德和责任。(对) 2、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整合于课程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了条件,网络的平等性使学生可以和教师站的一样高,甚至出现“前喻”文化,教师也能从学生身上获得成长的资源,师生角色的不断互换使双方都不断成长。(对) 3、自我调控是指在实施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错) 4、用软件取代教师比用个别辅导软件作补充教学效果更好。(错) 5、在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中,为了发挥硬件投资的效益,学校需要开发、购买与学校各种业务相关的应用软件平台,包

13、括教学平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通讯平台。(对) 6、根据教育部颁布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信息技术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错) 7、互联网为社会课程提供了广阔、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真实性的主题情境,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平台和工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课程中的社会探究过程,有助于社会课程的综合。(对) 8、信息素养者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具体涉及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编程和计算机态度。(错) 9、合作讨论对于教师成长没有意义。(错) 10、在电脑教室中,硬件的环形排列方式具有节约空间,学生之间活动灵活、便利的特点。(错)教育学复习资料-论述题、材料分析题论述

14、题:12分 论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我国新时期(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包含的主要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 (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获得发展 (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材料分析:12分 从德育策略上分析:(注意结合材料分析,以下是课文知识) 学校德育的策略 (1)

15、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并举;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发展水平的三个不同的方面,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因此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引发和调节的作用,因此情感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行为是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在获得道德认知,并在道德情感的促发下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可测量,可评价的。 (2)当代德育时效性低糜; 当代德育实效性低糜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有道德的知、情、行三方面被孤立的结果,知德分离、缺乏情感性,从而造成道德行为的僵化。现行德育往往将德育内容知识化、学科化,没有

16、将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而众所周知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本质精神是自由、自律。因此只有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理解,同时使道德的话语、行为习惯等变为内心的感受、动机的一部分,才能使儿童成为真正的“道德哲学家”。现行德育忽视在德育过程中情感的品质、状态的激发,忽略儿童德育内化能力的培养,只重视以“美德袋”的形式,通过说教,给予饯行机会以及奖励的方法,把美德交给儿童。这种将道德中最具魅力的因素从道德教育中剥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的时候,使得德育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内在价值,变成套在人们身上的一副无形的枷锁。 (3)儿童道德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

17、儿童道德发展,我们不能为道德知识而灌输道德知识,为道德情感而激发道德情感,为规则而遵守规则,我们要让儿童在充分体认道德内涵的同时,激发其内在的情感因素,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体验如何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因此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视,要使它们从同一起跑线出发,齐头并进共同促进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 (4)学校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道德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道德并不是为了让人难于生活,而是让人更好的生活;并不是为了体现道德规范而生存,而是为了维护个体的权益而生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教育的理想并不是要约束人,而是促进人更好的发展。但现实中的

18、道德教育却让人们感受到约束、限制与压抑,过多的道德规范压得人们无法喘气,过于烦琐的道德礼节让人们为之而困惑,从而促使人们或多或少的对其产生厌恶之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理想与现实的混淆,用理想的评判标准去衡量现实的道德发展水平,难免让人产生困惑。 如何将道德教育的理想具体化,与现实的道德教育接轨也是德育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将道德教育的理想建构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与道德学习的主体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对话、模拟、体验,才能从较为现实的角度去理解道德,去建构道德的深层意义,从而为真正达到人格的完善,实现自我。 (5)学校德育原则内化的强化; 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在道德哲学家

19、中有普遍的共识,道德原则只有在主体接受它并受其制约时,他才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道德原则存在的事实本身并不能保证一个原则是合理的或是有约束作用的。道德原则能否对主体的选择产生影响、能否对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关键在于主体是否自觉接受这一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说,道德学习主体是自己道德原则的真正确立者和创造者。因此道德原则被看作是经个体选择的合乎理性和人类价值的普遍性选择方式。 因此在对儿童进行道德认知训练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道德知识的灌输,不能只是把它摆在桌面上请学生品尝,而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吃这道菜,这道菜的味道如何?有可能的话还应该让学生明白这道菜是如何烹饪而成的?只有清清楚楚、明明白

20、白的了解,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真正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与自觉,才能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真正实效。 学校德育策略的依据是道德哲学的三个公设以及各德育模式存在的缺陷。具体策略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并举;学校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学校德育原则内化的强化。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答题一、名词解释:4*5=20分 1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教育制度的规范系统包括教育传统、伦理道德及意识形态等内在于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制定成文的对教育行为进行明确规范约束的政策法规。教育制度的机构体系包括正规教育制度

21、、非正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2学生成长、学生成长规律 学生成长的概念: 学生成长是指个体在学生生涯阶段中身心上的持续的规律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学生的身心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受到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学生新的需要与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学生成长规律: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这些困惑大致来自如下五个方面: 元文化的选择困惑; “成人感”的产生; 对传统价值的怀疑; 交流障碍所导致的痛苦;考试文化带来的沉重压力。 3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

22、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以观念或理念形式体现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关于受教育者素质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4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的概念: 学校德育是一种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道德,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创设适合德育对象道德生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其道德规范在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理解与建构,从而完善其品德的教育活动,是一种规范社会道德的进步,维护学校生活秩序,使学校教学顺利开展。二、理解分析:4*8分=32分 1从逻辑学角度理解教育的涵义 从逻辑学角度看,教育存在着8个层面的涵义: 教育是一种影响活动。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影响活动。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有意识的精神影响活动。 教育是人

23、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 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 教育是一种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 在学校中,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以外在表现形式,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向上发展的精神生活。 特指思想品德教育。 2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 “教育原理”理论体系中的“学生”是指在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青少年。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学生是具体发展意义的人。学生发展是多方面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持续的、终身的发展)、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是具有文化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特的生命精灵。 3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定义 从词源分析,课程一词是随着社会的发

24、展而不断发展的。一般而言,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目标几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4教学的语义 从汉语的语义考察,“教学”有四个意思:教学即学习;教学即教授;教学即教学生学;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从teach的语义学分析,有五种定义方式:描述式定义;成功式定义;意向式定义;规范式定义;科学式定义。教学就其性质而言,有三层意思:一是教师通过教而学习;二是师生共同学习;三是学生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得到学习。三、解答题4*6分=24分 1教育功能、固有功能、派生功能 教育功能: “功能”特指事物或方法内含的、可能实现的有

25、效的作用。“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期望的教育功能、潜在的教育功能、现实的教育功能三个层面。 固有功能: 教育具有育人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四大固有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指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度的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教育具有维系国家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教育之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传递和保存文化、普及文化、更新文化三个方面。 派生功能: 现代学校具有6大派生功能:1)学校具有“托管所”的照管功能;2)学校具有后勤保

26、障的功能;3)学校具有执法的功能;4)学校具有降低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的功能;5)学校具有降低人口出生率的功能;6)学校实体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经济增长率。 2教师素质的理想要求 21世纪教师的理想素质至少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较高的学历水平2)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素质;3)全面创新的能力素质;4)整体素质上的“全能型”和“完整型”。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从操作角度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四个层面。校本课程开发有5个基本特征

27、:1)基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2)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家长等而不是专家;4)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5)校本课程开发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学校教育哲学。4有效教学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具体说,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1)有效果;2)有效率;3)有效益。有效教学有五个特点:1)引起学习者学习的动机;2)明晰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3)基于学生的接受方式授课;4)引导学习者投入学习过程;5)指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育学考试(中学阶段)样卷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28、 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 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 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及代表作是()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 4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A美国的舒尔茨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 C中国的于光远D美国的凯恩斯 5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29、7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 8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1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3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 1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 15学记中说:“学不躐等”。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16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