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129.94KB ,
资源ID:924363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436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一轮复习第四章硫及其化合物43.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一轮复习第四章硫及其化合物43.docx

1、高三一轮复习第四章硫及其化合物43一、选择题1(2012东北三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C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钝化现象解析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只能得到SO2,A项错误;B项错误,因为二者都出现白色沉淀;C项正确,前者是由于SO2的漂白性,后者是由于SO2的还原性;D项错误,二者在常温下不能反应,在加热时才能反应。答案C2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2SO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途径SH2SO4途径SSO2S

2、O3H2SO4A途径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途径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C由途径和分别制取1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 S,各转移6mol电子D途径与途径相比较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因为途径比途径的污染相对较小且原子利用率较高解析途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6HNO3(浓)=H2SO46NO22H2O,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产物中无盐生成,因此浓硝酸只表现氧化性而不表现酸性,A项错。答案A3(2012江西六校联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在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Ba22OH2HSO=

3、BaSO42H2OB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H2S气体:Cu2H2S=CuS2HC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SO22OH=SOD用稀硫酸酸化硫化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SO2S26H=3S3H2O解析A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则化学方程式为2NaHSO4Ba(OH)2=BaSO42H2ONa2SO4,其离子方程式为SOBa22H2OH=BaSO42H2O,A项正确;B项正确;C项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反应生成的BaSO3沉淀应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a22OH=BaSO3H2O;4价的S和2价的S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S,D项正确。答案C4

4、(2012湖南石门模拟)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中含有SO2,为便于监控,实施环境保护,下列适合测定硫酸尾气SO2含量的试剂是()A品红溶液 B浓硝酸C碘水、淀粉溶液 D以上都能解析硝酸与二氧化硫的反应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B项不适合;品红试液只适合定性判断SO2的存在,不能用来定量测定SO2的含量;C项,可以用碘水来定量测定,以淀粉充当指示剂。答案C5(2012广东四校联考)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B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C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为0.05mol/LD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解析A项即为SO2与H2S的氧化还原反应;B项b点到c点pH减小说明酸性H2SO3H2S;C项,应为0.1mol/L;D项b点对应溶液中无离子导电性最弱。答案A6(2012上海十三校第二次联考)Ba(NO3)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下列离子反应一定不会发生的是()ABa2SO2H2O=BaSO32HBBa2SO=BaSO4C3SO22H2O2NO=2NO3SO4HD4SO25H2ONO=NH4SO6H解析A项忽视了亚硫酸的酸性弱于硝酸酸性,且硝酸有强氧化性,一定错误;该反应过程可以理解为NO先将SO2氧化为SO,然后SO再与Ba2结合生成沉淀,

6、即先发生C或D的反应,再发生B反应;也可以理解为SO2先与H2O反应生成SO,SO再被NO氧化为SO,SO再与Ba2结合生成沉淀。答案A7(2012福建泉州四校第二次联考)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B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C向50mL 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解析Cl2不具有漂白作用,而是其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的强氧化性使有色布条褪色,A项错误;C项,随着反应的

7、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错误;D项,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钝化(化学变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硫酸钡不溶于盐酸等强酸,可作为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B项正确。答案B8(2012山东淄博高三期末)下列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试剂现象结论A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SO2有氧化性B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C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SO2与NaOH溶液不反应D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后不褪色SO2有酸性、没有漂白性解析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是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A项错误;二氧化硫与NaOH溶

8、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C项错误;SO2有漂白性,但不能使指示剂褪色,D项错误。答案B9(2012浙江杭州师大附中模拟)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B白色沉淀为BaSO3C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解析发生的反应为2Fe3SO22H2O=2Fe2SO4H和SOBa2=BaSO4,SO2表现还原性,只有D项正确。答案D10单质X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中X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生成物中X的化合价可能为()1234A BC D解析若X为金属,则反应可表示

9、为:X2H2SO4(浓) XSO4SO22H2O,生成物XSO4中X为2价;若X为非金属,则反应可表示为:X2H2SO4(浓) XO22SO22H2O,生成物XO2中X为4价。答案A二、填空题11(2011北京)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现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红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

10、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2)C中白色沉淀是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性。(3)C中液面上方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 _。(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进行实验,B中现象:甲大量白色沉淀乙少量白色沉淀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是:_ _。(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

11、论是_ 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沉淀,SO2溶于水生成H2SO3,硝酸在酸性条件下将SO氧化成SO,二氧化硫表现出还原性,将HNO3还原,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洗气瓶上方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甲同学在实验前通入足量的氮气排出整个装置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乙同学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饱和亚硫酸氢钠的洗气瓶D,排除白色酸雾的干扰;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中,B中均有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钡沉淀生成,甲是酸雾引起的,乙是氧气引起的

12、,根据甲同学得到的沉淀多,说明酸雾的量远大于装置中氧气的量。合并甲、乙两同学的装置实验,既除去了氧气又除去了酸雾,装置B中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二氧化硫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答案(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BaSO4还原(3)2NOO2=2NO2(4)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饱和NaHSO3溶液甲:SOBa2=BaSO4,乙:2Ba22SO2O22H2O=2BaSO44H,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2的量(5)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12(2012西城模拟)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1)某小组设计如图

13、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探究SO2和Cl2的性质。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V2O5(催化剂),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SO2通入B中,溶液颜色褪去,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某同学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若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_(填字母),则可观察到沉淀产生。A氨水 B稀盐酸C硝酸钾溶液 D硫化钠溶液(3)已知由元素S和O组成的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 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澄清溶液,取少量该溶

14、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某科研单位利用电化学原理用SO2来制备硫酸,装置如图,含有某种催化剂,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通入SO2的电极为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电池的总反应式为_。解析(1)SO2和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相同。(2)在氯化钡溶液中通入SO2后无沉淀生成,是因为弱酸不能制强酸,但若加入足量氨水,可生成亚硫酸铵,进而生成亚硫酸钡沉淀;若加入足量硝酸钾溶液或硫化钠溶液,均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沉淀,分别生成BaSO4和S沉淀。(

15、3)由元素S和O组成的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则X应为S2O,它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l2S2O5H2O=2SO8Cl10H。答案(1)相同2SO2O22SO3SO2I22H2O=4H2ISO(2)A、C、D(3)4Cl2S2O5H2O=2SO8Cl10H(4)负SO22e2H2O=4HSO2SO2O22H2O=2H2SO413已知:AK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D、E、F、H均为气体,其中E、F、H为无色气体,A为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单质,G为淡黄色粉末(部分产物未给出)。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白色沉淀1:_;白色沉

16、淀2: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反应可用于_ _。(3)I溶液呈_(填“酸”、“碱”或“中”)性,升高温度,该溶液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写出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4)若K为等物质的量的F与I反应的产物,将B与过量的Ba(OH)2混合后加入K,所得白色沉淀为_。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A为碳,G为Na2O2,有色气体D只能是NO2,能与碳反应生成NO2的B必是HNO3,因此E为CO2。碳与C的浓溶液加热也能产生CO2,则C必是H2SO4,故F是SO2,以此可推断框图中的其它物质,H为O2,I为Na2CO3,K为Na2SO3或NaHSO3,它与H

17、NO3混合后,被HNO3氧化生成SO,与B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为BaSO4。CO2与过量B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为BaCO3,若K为等物质的量的SO2与Na2CO3反应的产物,则SO2Na2CO3=Na2SO3CO2,K为Na2SO3,HNO3与Ba(OH)2(过量)反应生成Ba(NO3)2,Ba(NO3)2与Na2SO3反应可生成沉淀BaSO3。答案(1)NO2BaSO4BaCO3(2)C2H2SO4(浓) CO22SO22H2O2CO22Na2O2=2Na2CO3O2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供氧剂(3)碱增大COH2O HCOOH,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4)Ba

18、SO314某研究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_。(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CO2的影响)。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存在SO;假设2:既不存在SO,也不存在ClO;假设3:_ _。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 H2SO4

19、、1mol/L NaOH、0.01mol/L 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步骤2:步骤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背景知识为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对考生实验评价能力的考查上具有特别的价值,是一个既具有新颖性,又不失经典性的好题。(1)SO2与过量NaOH反应的产物为Na2SO3与H2O。(2)在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Na2SO3为还原剂。(3)SO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ClO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20、,ClO与SO是不能共存的,所以假设3为:只存在ClO,实验设计只要求证实酸化后的溶液是具有氧化性,还是具有还原性,还是既不具有氧化性,也不具有还原性,若加入淀粉KI溶液会出现蓝色,证明存在ClO,若加入 KMnO4溶液时,KMnO4溶液褪色,证明存在SO,若两种现象均无,则假设2成立。答案(1)Na2SO3H2O(2)Na2SO3(3)只存在ClO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12滴0.01mol/L 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假设1成立;()若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或3成立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12滴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假设3成立;()若溶液不变蓝色,结合步骤2中的(),则假设2成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