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熊猫与山民阅读答案熊猫与山民阅读答案【篇一:与象共舞习题精选】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二、辨字组词。堵()弛()摩()睹()驰()磨()杉()绅()彬()呻()三、照样子,找出课文中四个字的词写一写。例:熟视无睹四、选词填空。亲热 亲切 亲密1泰国人对大象有着( )的感情,一点不奇怪。2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非常( )。3偶尔,大象也会( )地和人开开玩笑。五、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1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看大象跳舞,我怎么能忘怀呢?看大象跳舞,我是不会忘怀的。这三句话的意思是()a一样的 b. 不一样的c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2大象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这时
2、,它们的表情仿佛是快乐的。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 这三个句子( )a都是比喻句 b. 都不是比喻句c有的是比喻句,有的不是比喻句六、课内阅读。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
3、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1)近义词:起初()(2)反义词,紧张()2用 “”画出每段的中心句。3读句子,回答问题。(1)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2)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这样的目光 ”指的是怎样的目光?七、课外阅读。熊猫与山民四川崇庆县城西北的苟家乡,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莾莾苍苍。离苟家乡 20 多
4、千米的岩峰村棚子,住着 15 户人家,周围简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熊猫们自认为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到山民家里串门访问。因为 “友谊深厚 ”,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己动 “手”翻箱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 “酒醉饭饱 ”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然后顺 “手”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中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熊猫们也是炭夫、药夫的朋友,它们常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口的食物,也帮忙吃一些。当然,对这样的 “小偷”,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快步走去,小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
5、孩子们走后,它们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虚惊。浩瀚的苟家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什么热闹的。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每当猕猴桃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太阳、吃野果。但它们但小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兴叹!1解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1)东张西望: (2)虚惊:(3)鸣奏不绝: (4)嬉戏: (5)浩瀚: (6)望树兴叹: 2选择题。(1)第 2 段中 “友谊深厚 ”一词加以引导的作用是( )a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
6、深厚。b表示否定,意思是好像友谊深厚,其实不是友谊。c表示引用,引用别人的词说明问题。(2)本文题目的特点是( ) a. 以事命题 b. 以人物命题c 以动物命题 d. 以人物和动物的关系命题3用 “ 画”出写环境的词语,然后说明这种环境有什么特点。4.用“”画出第 2 段的层次,并用小标题概括每层要点。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八、依照课文总分总结构,写一段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选择下列句子:1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2泰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3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与象共舞课课练参考答案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二、辨字组词。堵(堵车) 弛(松弛) 摩(按摩)睹(
7、目睹) 驰(奔驰) 磨(磨刀)杉(杉树) 绅(绅士)彬(彬彬有礼)呻(呻吟)三、照样子,找出课文中四个字的词写一写。例:熟视无睹冲锋陷阵不慌不忙 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 摇头晃脑四、选词填空。亲热 亲切 亲密1泰国人对大象有着( 亲切)的感情,一点不奇怪。2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非常( 亲密 )。3偶尔,大象也会(亲热 )地和人开开玩笑。五、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1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看大象跳舞,我怎么能忘怀呢?看大象跳舞,我是不会忘怀的。这三句话的意思是( a )a一样的 b. 不一样的c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2大象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是快
8、乐的。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 这三个句子( c )a都是比喻句 b. 都不是比喻句c有的是比喻句,有的不是比喻句六、课内阅读。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
9、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1)近义词:起初( 最初 )(2)反义词,紧张( 松弛 )2用 “”画出每段的中心句。3读句子,回答问题。(1)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因为被驯服的大象可以帮助人类运输、看守家园、抵御外来侵略等,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贡献,所以才这么说。【篇二: 27 、与象共舞练习题】一、我会写加点字的拼音。熟视无睹 松驰按摩 彬彬有礼
10、 尴尬 绅士 气氛 二、我会写近、反义词。写近义词:宽阔( )优雅( )平静( )聪明( ) 写反义词:紧张( )温和( )密切( )沉着( )三、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心情 神经( ) 表演( ) 一( )风景( )的气氛 表情( ) 寻找( ) 一( )明月( )的感觉 目光( ) 挥舞( ) 一( )清风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密切 亲切 紧张 庞大 热烈 欢乐 宽阔粗壮( )的场地 ( )的身躯 () 的关系 ()的气氛( )的感情 ( )的心情 ()的脚 ()的声音五、我会填一填,并选两个词语写几句连贯的话。熟视无( )冲锋( )阵( )( )有礼难以忘( ) 摇头(
11、 )脑不慌不( ) ( )( )起舞 毫无( )问六、巧填关联词1、( )在公路边上能看到大象,( )在树林也能遇到它们。2、大象身躯( )庞大,( )舞姿优美。3、(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七、选词填空。 偶尔 偶然 发生 发现1.大象 ( ) 也会和人开开玩笑。2.我 ( ) 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3.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 ( ) 象的表情非常平静。4.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就是当地生产、生活 ( )较大变化的日子。八、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1.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2.形容举止文雅。 () 3
12、. 形容轻快地跳舞。 ( )4.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九、我会结合课文内容写出自己的理解。1、课文用_ 事例来说明 “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2 、作者用 “与象共舞 ”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_,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_ 。3、“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表面意思是( ),深层意思是( )。十、默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练习(1)摘录文中直接描写大象跳舞的句子。你会用哪些词语形容大象的舞蹈?(四字词语,起码写三个)(2)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和下面的几句话是什么关系?课文中还有哪些自然段和这个段落的写法是一
13、样的?(3)这一段写的是作者所看到的大象跳舞的情景,这与文章要表达的“泰国人与大象亲密无间,和谐共处 ”这一中心有什么关系?十一、短文阅读熊猫与山民四川崇庆县城西北的苟家乡,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莾莾苍苍。离苟家乡 20 多千米的岩峰村棚子,住着 15 户人家,周围简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熊猫们自认为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到山民家里串门访问。因为 “友谊深厚 ”,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己动 “手”翻箱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 “酒醉饭饱 ”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然后顺 “手”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中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熊猫
14、们也是炭夫、药夫的朋友,它们常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口的食物,也帮忙吃一些。当然,对这样的 “小偷”,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快步走去,小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孩子们走后,它们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虚惊。浩瀚的苟家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什么热闹的。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每当猕猴桃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太阳、吃野果。但它们但小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
15、兴叹!1解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1)东张西望:( 2)虚惊:( 3)鸣奏不绝: (4)嬉戏: (5)浩瀚:( 6)望树兴叹: 2选择题。(1)第 2 段中 “友谊深厚 ”一词加以引导的作用是( )a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深厚。b 表示否定,意思是好像友谊深厚,其实不是友谊。c 表示引用,引用别人的词说明问题。(2)本文题目的特点是( )a. 以事命题 b. 以人物命题c 以动物命题 d. 以人物和动物的关系命题3用 “”画出写环境的词语,然后说明这种环境有什么特点。4.用“”画出第 2 段的层次,并用小标题概括每层要点。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八、依照课文总分总结构,写一段话介绍泰
16、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选择下列句子:1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 2泰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 3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篇三:四年级上册语文 人教版 阅读训练习题】txt 熊猫与山民四川崇庆县城西北的苟家乡,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莽莽苍苍。离苟家乡 20 多公里的岩峰村栅子,住着 15 户人家,周围箭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熊猫们自认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 串门访问),到居民家里(不请自来 串门访问)。因为 “友谊深厚 ”,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已动 “手 ”翻葙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 “酒醉饭饱 ”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然后顺 “
17、手 ”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坡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熊猫们也是炭夫、药夫的朋友,它们常(照顾 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食物,也帮忙吃一些。当然,对这样的“小偷 ”,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 怨天尤命)!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玩耍的孩子快步走去,小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孩子走后,它们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恐慌 虚惊)。浩瀚的的苟家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十分热闹的。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每当猕猴桃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
18、太阳,吃野果。但它们胆小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兴叹!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2、解释下列词语中画横线字的意思。 东张西望() 虚惊() 鸣奏不绝() 嬉戏( ) 望树兴叹()3、选择正确的答案。第二自然段中 “友谊深厚 ”一词上的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深厚。b、表示否定,意思是好像友谊深厚,其实不是友谊。c、表示引用,引用别人的话说明问题。本文题目的特点是( )a、以事命题。 b 、以人物命题。 c、以动物命题。 d、以人物和动物的关系命题。4、用 “”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词语,然后说明这种环境有什么特点。5、用 “
19、/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并用小标题概括每层要点。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_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二)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
20、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他感到很快乐。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 “_” 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
21、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 到别人面前。1. 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最后一自然的横线上。(2 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 分)悄无声息: _体无完肤: _3.在第 6 段中,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2 分)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 4、 5、自然段的意思。( 4 分)5.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从这 2 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 分)6. 举例子,写出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3 分)_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三)田野中的哭声东方欲晓,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归真反璞、美不可言的时刻,我
22、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这时,一阵阵风从树丛中徐徐而来,像一个贫苦无靠的孤儿在叹息。我问道: “轻柔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 ”它答道: “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可在城里,我纯洁的躯体沾满了病菌,到处都是有毒的气息。因此,我才这样伤心。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 “美丽的花儿呀,你们为什么要哭? ”花儿抬起他那俏丽的脸,说: “我们哭,是因为人们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又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 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
23、我听到溪水在号哭,于是我问道: “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 ”它答道: “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在那里,人们鄙视我们,他们用我们的身体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倾听,又听到鸟儿在唱着伤心的歌,我就问道: “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悲伤? ”小鸟儿说: “人们将要像用镰刀割草似地把我们消灭掉。我们在相互诀别,谁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悲伤? ”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 “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2 分)(1
24、)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2)饶幸地避免灾难。()2用 “”线画出第五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2 分)是把_ 比作 _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相应的近义词。( 4 分)伤心( ) 哭泣( ) 残忍( ) 漂亮(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 。(1分)表示解释、说明 表示意思的转折 表示意思的递进5.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2 分)6作者在草地上听到了 _的哭声,那是因为人们_。( 6分)7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人们说什么?(3 分)_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四)_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
25、 “这叫 滴水穿石 ,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现在这样的小窝。 ”接着,爸爸又说: “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1、 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 2 分)2、 在第 2 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 分)3、 从文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1 分)4、 形容雨大的词是 _ ; “奇妙的东西 ”在文中是指_;5、 用“”在文中划出能说明 “滴水穿石 ”这个词意思的句子。( 3 分)6、 文中最值得我牢记
26、的一句话是_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五)飞翔的蜘蛛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全都搅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 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说是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速度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的似的。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能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著者造成的。 1. 第四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 ) 。 a. 话题转换 b. 解释说明 c. 语意延伸 d. 表示转折 2、 .短文中两次写 “蜘蛛不会飞翔 ”,为什么题目却是 “飞翔的蜘蛛 ”呢?( 4 分)_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