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4.65KB ,
资源ID:918226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822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V.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V.docx

1、高二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V2019-2020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V)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均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 刘媪y 论ln诗书 徇xn朝歌 雷电晦瞑mngB、 喟ku然 正zhng朔 为监jin门 大泽之陂biC、 黥jng布 呷xi侮 绐di为谒 妒贤嫉j能D、 献飨xing 贳sh酒 承蔽b通变 重译款塞s 2、下列各项中,两句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 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常折券弃责B、 高祖常繇咸阳 无内诸侯军C、 失之豪厘 辅拂股肱之臣D、 项羽解而东归 扶义俶傥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句是(3分)

2、( )A、“改正朔”,“正”为阴历的岁首,“朔”为阴历的月首,“正朔”即阴历一年的第一天。B、“箕帚妾”,指打扫清洁的婢妾,高祖本纪中是吕公愿意嫁女儿给刘季的谦词。C、“耕牧河山之阳”,“阳”指山水的南面。D、“上服度则六亲固”,“上”指君主或尊长,“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今年2月12日,温家宝总理邀请13位基层群众代表到中南海 ,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制造“120”京广铁路爆炸案的罪犯终于 ,被逮捕归案。“2006CCTV形象中国非常自我造型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将在湖南拉开帷幕。欲知详情,欢迎 央视网站。互联网并非

3、整齐划一、_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潮流。A、做客 玩火自焚 登录 自上而下B、作客 作茧自缚 登录 一呼百应C、作客 作茧自缚 登陆 自上而下D、做客 玩火自焚 登陆 一呼百应5、下面是一首题为“秦淮晓渡”的绝句,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意境和谐、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 )潮长波平岸, 。一声孤棹响,残梦落清淮。A、草青风低树 B、月辉洒长街 C、莺啼花满楼 D、乌啼月满街 二、 古诗文阅读(37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69题。(20分)(一)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

4、籍散乱。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二)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

5、,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徵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

6、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注:受厘:汉制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示受福,叫受厘。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周道废,秦拨去古文 拨:废弃 B.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 短:看不起C.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将:扶持D.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徇:示众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7、A.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B.不事家人生产作业C.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D.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贾谊十八岁时,就凭借文章才华在郡中闻名;并且,与李斯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并侍奉他。B. 汉孝文帝刚即位时,天子提议任命贾生担任公卿职位,受到了很多人的嫉妒。由于谗言,皇帝渐渐疏远了他,也不采纳他的建议。C.贾生做长沙王太傅很失意,被孝文帝召见,没有问及济世安邦的大事,却问他鬼神的根本是什么。D.贾谊被征召到京城后,成了梁怀王的老师,又屡次上书,主张限制诸侯的势力,最终也未被孝文帝采纳。9、翻译下面的句子。(11

8、分)(1)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3分) (2)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4分)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9分)秋晚登城北门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注: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1)填空:(2分)陆游,字务观,号 。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临终前,留下一首示儿,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

9、, 。”(2)首联写秋晚登城“满眼愁”,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心中有哪些愁?(3分) (3)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尾联中“非”和“犹”两字的妙处。(4分) 11、名句名篇默写(8分)(1)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史记太史公自序)(2)夫礼禁未然之前, ;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史记太史公自序)(3)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史记高祖本纪)(4) ,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5) ,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史记管仲列传)(6)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7)孟子曰:“人有不为也, 。”孟子离娄下(8)孟子曰:“大人

10、者, 。”孟子离娄下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作品,回答1215题。(20分)鉴赏家 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批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

11、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

12、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

13、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

14、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

15、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客人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删改)12、一个卖果子的叶三,为何能享有 “全县第一个鉴赏家”的美誉?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13、小说第三段看似闲笔,却耐人寻味。试从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两个角度简析其妙处。(6分) 14、文中四处划线句子体现出季陶民怎样的内心世界?请选择一两个恰当的词语加以概括。(4分)(1)对极了! (2)不对?

16、(3)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4)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15、作者给我们讲述普通人叶三的故事,用意何在?试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6分)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618题。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代尤然。这是两书文体各有所胜的缘故。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

17、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这反映着那时期崇尚骈文的风气。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晋代张辅,独不好汉书。他说:“世人论司马迁,班固才的优劣,多以固为胜,但是司马迁叙三千年事,只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却有八十万言。烦省相差如此之远,班固那里赶得上司马迁呢!”刘知几史通却以为“史记虽叙三千年史,详备的也只汉兴七十多年,前省后烦,未

18、能折中;若教他作汉书恐怕比班固还要烦些”。刘知几左袒班固,不无过甚其辞。平心而论,汉书确比史记繁些。史记是通史,虽然意在尊汉,不妨详近略远,但叙汉事倒底不能太详;司马迁是知道“折中”的。汉书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载事既多,文字自然繁了,这是一。汉书载别人的文字也比史记多,这是二。汉书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这是三。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不足为汉书病。范晔后汉书班固传赞说班固叙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这是不错的。宋代郑樵在通志总序里抨击班固,几乎说得他不值一钱。刘知几论通史不如断代,以为通史年月悠长,史料亡佚太多,所可采

19、录的大都陈陈相因,难得新异。史记已不免此失;后世仿作,贪多务得,又加繁杂的毛病,简直教人懒得去看。按他的说法,像鲁春秋等,怕也只能算是截取一个时代的一段儿,相当于史记的叙述汉呈;不是无首无尾,就是有首无尾。这都不如断代史的首尾一贯好。像汉书那样,所记的只是班固的近代,史料丰富,搜求不难。只需破费工夫,总可一新耳目,“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的。郑樵的意见恰相反,他注重会通,以为历史是联贯的,要明白因革损益的轨迹,非会通不可。通史好在能见其全,能见其大。他称赞史记,说是“六经之后,惟有此作”。作说班固断汉为书,古今间隔,因革不明,失了会通之道,真只算是片段罢了。其实通古和断代,各有短长,刘、郑都不免

20、一偏之见。总之史、汉二书,文质和繁省虽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16、历来就史记、汉书的优劣之论,大致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又相应地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6分) 17、 请说说文章第四段的论述思路。(6分) 18、本文在说理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请指出并举例分析其效果。(6分) 五、写作(70分)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排行榜是对某一相关同类事物的客观实力的反映,带有相互之间的比较性质。排行榜源远流长,在中国,状元、榜眼、探花以及英雄排名等都可以说是一种排行榜;而现代意义的排行榜

21、,则席卷了各个行业,并侵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人说,我们进入了“榜时代”。当然,我们感觉排行榜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但是有一点没有变只要有排行榜,就有争议。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见解?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参考答案:1、答案:B (A刘媪o ,雷电晦冥;C黥qng布,狎侮;D承敝通变,重译款塞si)2、答案:D (A无“毋”,责“债”;B常“尝”,繇“徭”,内“纳”;C豪“毫”,拂“弼”;D俶傥“倜傥”)3、答案:C (“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4、答案:A 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作客:指寄居在别处。“作茧自缚”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玩火自焚”玩弄

22、火者,自身遭焚,比喻作恶多端的人终无好下场;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特指作战的军队登上敌方的陆地;演习 台风比喻商品打入某地市场:这种新型空调已经上海市场。登记:在案。注册。“注册”是指计算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取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可。“并非而是”、“正是”提示了文字为前面否定后面肯定的结构(逻辑关系提示信息)。因此,“并非”后面接什么词语,可以从“而是”、“正是”后面的内容得到启示。“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说明并非“整齐划一”,而“草根”说明并非“自上而下”(反义提示信息)。5、答案:D (诗歌一、二句对仗,第二句末字应为平声,排除A项。两句应结构相似,词性相对,据此可排除B

23、项。本诗题为“秦淮晓渡”,一、二句扣“晓”字,画面宁静、空寂、冷落。“莺啼花满楼”写春天富有生机的景象,与整诗意境特征不符,排除C项。D项“乌啼月满街”,由河面景象转向岸上景色的描写。残月未隐,清辉满街,街上寂静无人;乌啼更增加街面的冷落气氛。D项“意境和谐”且“对仗工整”,正确。)6、B7、C8、A9、(1)贾谊乘机详细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因,具,状,各1分)(2)翻译略。(敏,论,次,阙,各1分)(3)翻译略。(三,“见逐于君”的被动句式,不肖,遭时,各1分)10、(1)放翁,但悲不见九州同。(2)秋景肃杀之愁;山河沦丧之愁;身世遭际之愁(报国无门之愁)。(3)“非”表现

24、了当年的戎马生涯早已成往事的感慨与无奈,“犹”有仍然之意,诗人仍然不忘收复失地、北定中原;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虽壮志未酬,但心系国事,雄心犹存的豪壮情怀。11、略12、原因有二:一是叶三喜爱画,对画作的欣赏、鉴别能力一流;二是叶三评画不谀媚,藏画不为利,人品一流。(一点2分)13、人物刻画:这段文字写叶三一年四季因时、因需卖果,卖的果子鲜美可赏,(1分)体现了叶三的勤劳、精明、有鉴别力。(2分,答到任意两点即可)情节安排:为下文写叶三因季陶民爱吃水果而与之交往密切,以及在季陶民处观画、评画等情节(2分)作铺垫(1分,或答“提供了依据”)。14、(1)欣慰与赞赏;(2)惊讶与疑惑;(3

25、)欣喜与新奇;(4)坦诚与关切。(每句答到一个词即可得1分)15、(1)从人物这一角度:作者讲述叶三的故事,意在讴歌普通民众身上所具备的对美的鉴赏力及美的品质;(2)从情节这一角度:叶三凭借对生活的热爱与体验,赏画、评画一语中的,作者意在表明艺术源于生活,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或叶三就是为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季陶民死后,叶三不再卖果,作者意在赞美普通人之间那种和谐的关系及朴素的人情美。)(3)从环境这一角度:作者讲述季陶民身边的假名士、世人用金钱衡量艺术价值的现象,意在揭露和批判世人的功利主义。(每点2分,言之成理亦可给分)16、(1)语言的散或整。作者认为散整不同,质

26、文各异,只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2)内容的繁或省。作者认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即两书的繁或省都是不足病的。(3)体例的通或断。作者认为通古和断代,各有短长,刘、郑之见都有失偏颇。(每点2分,层面概括及观点表述各1分)17、作者首先列举了郑、刘二人针对两书的不同看法;接着分析两人产生分歧的根源在于关注点各异;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通古和断代,各有短长,指出刘、郑之见都有失偏颇。(各2分)18、比较论证(或对比论证),(1分)如第二段将魏晋至唐期间人们大多偏爱汉书和唐以后人们推尊史记的不同情形作比较分析,(1分)鲜明地揭示了班、马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实际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

27、转变的实质。(1分)引用论证(或引证法),(1分)如第三段援引范晔后汉书班固传赞的话,(1分),为自己的观点繁“不足为汉书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增加了文章的文采。(1分) 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

28、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

29、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汉文帝于是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向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是因为被贬至此,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候。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汉文帝不肯听从。几年之后,粱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