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71KB ,
资源ID:916356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63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鲁史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鲁史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docx

1、第一章 项目背景一、XXX概况XX地处XX省西南部,XX市西北部,位于北纬24132502,东经993110013。东与大理州巍山、南涧县相连,南与云县毗邻,西与永德县交界,北与昌宁县接壤。县城距省会昆明520公里,距临沧市驻地10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1公里,总面积333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境内最高海拔3098.7米,最低海拔919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特点。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4个社区,常驻人口46万人,一直世居着彝、苗、白、回、佤、傣、畲、布朗、傈僳、拉祜等二十三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287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

2、.9%。各民族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风情民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及特有的自然、古朴、豪放的性格。至今仍保存着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劳作方式。XXX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的世界滇红之乡、滇红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悠深古远、闻名海内外。全国第二大水电站-小湾电站位于凤庆县和南涧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小湾电站的建成,自然形成了澜沧江百里长湖生态旅游观光带,世界目前最高的双曲拱坝更是引人瞩目,鲁史古镇就矗立在澜沧江伴,与小湾电站遥相呼应,与凤山A级旅游景区、滇西第二大孔庙、清康熙年间建造的万祥寺、莲净庵、石洞寺、云岩双阁、似人

3、似物的巨石奇景、红龟山文笔塔、燕子岩瀑布群、灵应山寺、琼岳大寺遗址、大兴温泉、观音阁、百里长湖生态旅游区、三宫仙洞、玉砚塔、尖山寺,四十八道河原始森林公园及澜沧江、黑惠江自然风光等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护国大将军(护国之神)赵又新、明代户部上书龚彝、著名翻译家罗稷南、清代书法家罗筱池等历史名人出身于凤庆和鲁史古镇,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古镇旅游品茶,滇红茶创始人冯绍裘曾到古镇考察和指导种植、研制优质滇红茶,并在凤庆建茶厂。二、古镇概况鲁史古镇距凤庆县城80公里,距澜沧江百里长湖,亚洲深水高桥40公里,古镇座南朝北,依山而建,由三街七巷一广场构成,三街七巷以四方街为集镇中心,古建筑主

4、要以四合五天井的四合院和三房一照壁的三合院建筑风格构成,古镇现有居民住户624户,三街七巷沿街面居住138户,历史保留下来的大户遗址七处,分别是骆家大院、甘家大院、宗家大院、李家大院,字家大院,张家大院,乐家大院,七家大院的牌匾保存完好,三街七巷的四合院、三合院、青瓦、古道、小巷、人家等古镇风貌及规模依旧。第二章 项目优势一、人文优势护国大将军、又称护国之神的赵又新、明代户部上书龚彝、著名翻译家罗稷南、清代书法家罗筱池等历史名人出身于鲁史古镇,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1693年曾到鲁史古镇旅游,滇红茶创始人冯绍裘曾到古镇考察和指导种植、研制优质滇红茶,并在凤庆建茶厂。目前,鉴于古镇的

5、保存完整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前来旅游、拍摄影视、采风的人较多,有利于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二、区位优势鲁史古镇与澜沧江百里长湖,亚洲深水高桥、诗礼乡古墨村特色乡村、小湾电站大坝、小湾电站观景台、石洞寺、文笔塔、文昌宫、凤庆孔庙、香竹箐古茶树、小湾电站、四十八道河、黄草坝、干沙坝等县内旅游线路相连,与旅游城市大理接壤。本地气候宜游,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7-28,历史记载的极端最高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8,宜游期长。目前参观人员络绎不绝,项目建成后,可贯通大理、迪庆、保山、东南亚旅游线路,并起到桥梁作用。三、自然环境优势本项目区植被资源丰富,主要植被有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和人工培育核桃、茶叶林。

6、自然灾害对本旅游区不构成制约性影响。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载。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中共凤庆县委、凤庆县人民政府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鲁史古镇旅游项目的提出,就是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解决凤庆人民脱贫致富,以及满足社会、经济需要的重大举措,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凤庆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经济属农业型的结构,虽说近几年县委、政府尽了最大努力重视农业这个基础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山区大、土地贫瘠等诸多原因,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仍是十分有限。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旅游业,将为凤庆

7、提供新的产业支柱。(二)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当前,随着社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的发 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高尚、健康、高雅舒适、多层次、多内涵的休闲与旅游正成为一种时代气息,回归大自然、了解历史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三)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需要凤庆的发展仅仅依赖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不利用、不开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大众消费的旅游区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二)项目的基础牢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风险系数小。与其它的旅游专线不远,客源充足,用作公务接待、避暑、度假的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其电力、水资源和通讯生活设施为项目开发提供保障。(三)与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追求文明、向往高品位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这样为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四)从市场经济发展上来讲,项目的开发克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只要抢得市场先机,一定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腾飞。综上所述,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正确开发有效资源,它将成为投资见效快、风险系数小、可持续发展的好远景项目。

9、第四章 主要景点地处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东北部的鲁史,原称阿鲁司,系历史上土著民族语演化而来。鲁史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有名的历史古镇。明万历二十六年在此设阿鲁司巡检,辟为街场。民国2年(1913)设区团,历史上一直是顺宁府(县)设于澜沧江北的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交通便利,过往鲁史马帮商旅与日俱增,鲁史成为顺宁通省驿道和茶马古道上澜沧江、黑惠江之间的重要驿站。鲁史古镇是滇西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从总体上看,街场的布局及民宅的建设风格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特点。同时,鲁史古镇地处茶马古道要塞,历史悠久,南来北往的人到此定居经商,街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形成了三街七巷一广场的集

10、众家之长的独具一格的格局。以四方街为集镇经纬线的中心点,呈圆状分布。民宅建筑主要以仿效北方四合院和江浙风格的三合院为主,一楼一底三格三厦屋面,泥瓦封火墙。四合院有花园,三合院有花台,并绘有壁画、诗句、对联,求其家宅方圆,藏风聚气,暖和兴旺。同时,民居建筑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的影响,也兼具南诏风格的建筑群落。走出凤庆县城,一路向北,在郁郁葱葱的山脉间绕行,这其间,中途将越过澜沧江。80公里的里程,沥青路面,两个小时后,脚下踩着的已是鲁史的土地。1693年,徐霞客用他的文字记下了自己的游踪:蹑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是为阿禄司。这里的阿禄司即为阿鲁史,后史书文字记载中简称鲁史至今。鲁史古驿道开辟于13

11、28年,清乾隆26年(1761年),澜沧江青龙桥建成,商旅与日俱增,鲁史成为顺宁通省驿道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的住宿驿站,在这近7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不知有多少马帮来来往往,由北到南运进丝绸 ,运进百货,运进中原的文化,又从南到北运出茶叶,运出药材和山风野俗。其商品贸易的发达,使人们又赋予了它凤庆小上海的美誉,外地商人在此集结,休集马队,当地人则从获利中支出,修建起一幢幢繁复的宅院民居。历史的积淀使这座被重重大山围住的僻远小镇,具有了一种异于其他古镇的神韵。 南来北往的马帮穿梭于鲁史的盛景已然遥远,只留下楼梯街这深凹的蹄印。内有大江之险,南北有大江之隔,鲁史直到1958年还没有一寸公路,内外运输全

12、靠驿道马帮,马帮文化得以延续至今,现虽已通公路,但村寨之间,仍有马帮往来,四方街上,依旧能听到叮叮当当马帮过往的铃音。像历史残存的一个切片,鲁史就这样孑然遗留在群山的背面。楼梯街的深凹蹄印、四方街的斑驳戏楼、繁复雕花的老宅、在树荫下聊天的老人们,演绎着时光倒流的往事,它的存在,给了我们一个怀旧的据点。鲁史至今保存着临沧最古老、最好的民居与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庭院格局,层次富于变化,房向大多坐南朝北,屋顶多用青瓦铺盖。古镇的楼房浑然一体,均呈青灰色,随山峦起伏而高低错落。全镇以四方街为中心放射,有时能看到细密的台阶在楼房之间的逶迤,又如蜿蜒的天梯从天而降,这座古镇

13、清幽静谧,弥漫着神秘的旧时代的暗香。这种清幽之气发自一幢幢普通的古老居宅中的木雕木刻线条之间,发自一条条幽静绵长曲折的石板路之间。老屋的外墙全是岁月浸润的痕迹,上面的裂缝与雨痕,使每一面墙都呈现出不同的写意。时日交织的农家小院,墙面在岁月的熏染下暗淡,深深浅浅的苔印晕染出不同的效果,任你站在哪个角度端详,眼中尽是饱经沧桑的墙垣。全镇的房屋大都堂上有匾,门旁有联,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一览无余。宅院里,鲁史人家长里短的市井生活,零碎而可亲。好地方是值得慢慢逛的,一直走,走到一个宽敞的广场,这是当年整个江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四方街。东边一道门楼透着戒备森严,这是衙门,上下两层,都是木制的门窗。南墙

14、外,黄灿灿的炮长花缀满墙面。遛跶到北边的戏楼,简陋的房檐门窗让人难以想像这儿曾有过的热闹。空留一副躯壳的戏楼,已被久远岁月抹去,藏在风尘里,留些残垣断壁,供人想像而已。顺着南面的石阶慢慢向上攀爬,是安静的文魁阁。没有人,但可以从头顶缭绕不绝的香火及塑像前新鲜的供品,看出这间庙宇的昌盛。由于历代名人辈出,鲁史人重视教育,读书的习惯蔚然成风。往西走,是原鸡足山高僧永明和尚筹建的兴隆寺遗址,如今尚存正殿、配殿,其形制色泽,让人欢喜,只物是人非了。那里枝叶如盖,人坐那儿,山风袭来,身凉了下来。和树下歇凉的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说些鲁史的过往,竟不想走了。回程,往下走,来到大水井旁,和那些前来担水的居民打声

15、招呼。大水井被镇上的人常年祭祀着,他们认为只有侍奉好井神,才能让这井水一直源源不断地流着。鲁史就是这样,宗教与生活极好地融合在一起。他们并不认为宗教是一种虚妄,并借助信仰规避了被现代文明驯化的命运。大水井滋润鲁史千百年,鲁史仍能让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安详与宁静,在这里,做豆腐、熬酱油、手工榨油、印甲马、刺绣等鲁史人依旧坚持着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日复一日。在鲁史闲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你将遇到那位马锅头别样的传奇,在那条巷道里,你又会遇上那一位民间手工艺人。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农舍可作商是这儿的典型写照,即农且商,是这个古镇几百年保持的特点。鲁史与其他古镇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依然保留着农耕,依然有山地、田野、炊烟,有传统的手工技艺,私人的手工业小作坊,当外面的世界正以极快的速度消亡这些东西的时候,它却依然原汁原味地留存着,和古镇里的人相依相融在一起。第五章 项目建设条件及实施方案一、建设条件(一)在整个项目区内建设前无任何污染源,建成后还会美化环境。具有良好的开发环境和人文因素,开发条件优越。(二)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区内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水电资源足以满足开发的需要,通讯设施和网络完备。(三)旅游区内干群翘首祈盼,鼎力支持。全县46万各族人民对本地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