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4.08KB ,
资源ID:91350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350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5《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5《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模板.docx

1、5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模板5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_模板【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导言: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

2、内认读。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1)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2)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3)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4)品味词语。.

3、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刚开的花儿”像()将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2开火车认读生字。 5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目标:1、知道同学间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要乐于助人。2、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理解“淋湿、敲门、连声、称赞、头发、不

4、断、关心”等词语的意思。3、能把因果句补写完整。4、能按提示语的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事情发展的结果为什么正好与奶奶的想法相反;懂得同学间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要乐于助人。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能让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自觉乐意地把他人放在心上,主动帮助人。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淋湿、称赞”等词语的意思。3、导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下雨。下雨了,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轻声自由读课文,生字词要读正确。2、再读课文

5、,给自然段标上序号。3、想一想:图中的两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奶奶称赞的两个好孩子是谁?三、检查自学。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哪个同学读得正确。2、正音:“玲、砰、称”是后鼻音,“淋”是前鼻音。3、指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出“砰”表示声音,是象声词。4、重点理解:淋湿:课文中讲谁被雨淋湿?(小宝)谁没被雨淋湿?(小玲)称赞:课文中的奶奶称赞谁?你能换个词吗?(夸奖、赞扬)四、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下雨了,奶奶心里为什么事着急?划出奶奶心里想的话。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奶奶心里的想法。3、指导朗读。第2句要读出奶奶着急的心情,“很着急”的“很”要读得长些、重些。奶奶心里

6、想的话要读得轻些、慢些。4、齐读第1段。5、小结:这段主要写下雨了,奶奶心里记挂着小玲没带伞,衣服要淋湿了。五、书写指导。玲:左窄右宽,右边是“令”,注意不要少一点。湿:左窄右宽,右边上面的“日”稍扁。砰:左窄右宽。称:左窄右宽。擦:右边部分14画,注意第8画。左窄右宽。六、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第2-7自然段,知道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2、理解“连声、不断、关心”等词语的意思。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卡片认读生字、词语。2、完成课后第1、3题。反馈。3、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二、学习第2-4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小玲是怎么

7、回来的?奶奶为什么奇怪?2、读后讨论。下雨了,小玲没带伞,为什么衣服没淋湿呢?小玲为什么是跳着蹦着进来的?(小玲有这样好的同学关心、帮助,使她不被鱼淋湿,心里很高兴,所以)读小玲回答的话:“是同学送我回家的。”“是”应该强调些。因为小玲有这样好的同学而感到高兴、自豪。3、奶奶听了怎么说?“称赞”是什么意思?“连声”是什么意思?(一声紧接着一声连着说),谁能学着奶奶的样来说说看?4、你觉得应该称赞这位同学吗?为什么?你能不能称赞他一句?(如:“多好的孩子啊,把你送回家,自己才回去。”“真是个好孩子,就一把伞,他身上恐怕淋湿了呢!”“真是个好孩子,做了好事怎么马上就走了呢?”)5、练习分角色朗读。

8、三、教学第5-7自然段。1、看第2幅图,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宝的。2、自由读,思考:小宝带了伞,为什么衣服全湿了?3、句子比较: 我把伞借给同学了。 我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了。(小宝为别人着想,他认为路远的同学比自己更需要伞,自己路近,淋湿一点没关系。) 他的衣服湿了。 他的衣服全湿了。(让学生体会“全”,说明湿的程度,表现了小宝为了别人不被雨淋湿,甘愿淋湿自己的好品质。)4、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宝的衣服全湿了?理解“不断”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问:小宝已被雨淋湿,奶奶为什么还高兴的称赞他是好孩子?6、练习分角色朗读。四、.总结: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要乐于助人。 第三课时教学目

9、标:1、朗读、.总结课文,知道要乐于助人。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玲(lin ling )察(ca cha )淋(lin ling )擦(ca cha )零(lin ling )2、多音字组词。着:zhao( ) 发:fa( ) 干:gan( ) 背bei( ) zhe ( ) fa( ) gan( ) bei( )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3、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读一读。填空。校对。三、.总结课文。小玲和小宝回家,和奶奶想的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总结:同

10、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四、作业指导。把句子补充完整。小玲没带雨伞,衣服却没淋湿,这是因为()。因为小宝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了,所以()。a、先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话的前半部分说什么,后半部分少了什么?b、把后半部分补上去。c、答案:一位助人为乐的同学打着伞把小玲送回了家。 小宝的衣服全湿了,头发上还不断地往下滴水珠。五、作业:作业本4、5、6题。板书:17、下雨小玲小宝没带伞带了伞没淋湿淋湿了同学送回家借给同学同学帮助小玲小宝帮助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乐于助人 17下雨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真看图,理解图

11、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两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旁。3学习6个词语,7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4通过学习短文,理解句义、词义。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短文,理解句义、词义。2学会新偏旁,识字,写字。教具准备音节、生字、词语卡片,图片,田格小黑板,投影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的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读懂句子,理解词义。(三)正确朗读短文。二、教学重点、难点看图读短文

12、,理解句义、词义。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读汉字卡片:工田鱼鸟水儿2读韵母卡片:(二)看图,初步了解图画内容,练读短文。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2练读短文。(1)借助拼音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字音。(2)出示音节词语卡片练读:zh* p2i ni3o 6r ch4n li3nhg 4nl y#u y#uy* m! xi1nghu4 zh#ngy$u(3)自己练读短文,逐步做到一目双行。(4)指名分句读,齐读短文。注意“绿油油”应读l y#u y#u,“油”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y$u。(三)看图读文,学句、学词。1指名读第1句,学词、学句。(1)教师指图问:谁知道什么是

13、小竹排,它有什么用处?(板书:小竹排)小竹排上坐着谁,竹排上还有什么?(祖孙二人,他们正在谈着什么,孙子手中抱着一只鸡,身后有一箩筐的米)什么叫顺水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行)这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2)读第1句,注意句号的停顿,要读出祖孙二人乘小竹排顺流而下、头上小鸟鸣叫、水中鱼儿成群这种美景。2指名读第2句。(1)看图,读第3行,问:什么叫两岸?(板书:两岸)河的两岸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先看竹排的左岸)(岸上有许多树和古式建筑)师述:岸上有这样多的种类不同的树,我们总的叫它们“树木”。(板书:树木)这些树木长得怎样?读短文第3行。(2)看图,读短文第4行。(3)看图,

14、读短文第4行。指图上竹排的右岸,问:河岸上还有什么?什么是禾苗?(禾苗)师述:稻子、麦子、玉米、谷子等等粮食作物的刚长出来的幼苗都叫禾苗(板书:禾苗)。看看图,读读短文第4行,说说禾苗长得怎么样?(“绿油油”讲禾苗很绿,长得好)(4)指导读第2句。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3指名读短文第3句,读懂句子,理解词语。(1)看图,师述:在这里河中小鱼儿成群,河岸上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小燕子在空中鸣叫着,疾飞着,风景这般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江南”是指什么地方说的?(教师板书:江南)师述: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鱼多,虾也多;江南适合稻子生长,每年成熟季节收获

15、多,所以说江南是鱼米乡。(板书:鱼米乡)(3)看图,读短文最后一行,问:为什么说“画中游”?师述: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我们江南风景美如画。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顺水前行,一路观赏着两岸如画的美景。真好像在画中游览一样。(4)指导朗读第3句。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四)巩固复习。1读词语:树木禾苗小竹排江南两岸鱼米乡2朗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2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二)学会7个生字:木、禾、苗、竹、江、两、米。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三)正确书写生字。(四)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16、1读词语卡片:2指名读短文。(二)学习2个新偏旁。1艹,草字头,笔顺是一艹,共3笔。2氵,三点水,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三)学习生字。1木,拼读音节m),读词语:树木。(1)识记字形。(让学生自学后说识记方法)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十”字加撇捺,十木。一共4笔。用数笔画方法:一笔横(一),二笔竖(十),三笔撇(),四笔捺(木)。一共4笔。书空练习。(第一,拼读音节;第二,口述笔顺笔画;第三,共几笔;第四,本课词语)(2)口头组词语。2禾。(让学生自学后,进行书空练习,与“木”相同)3苗,拼读音节mi2o,读词语:禾苗。(1)识记字形,让学生自学后,回答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苗”字的?(

17、我是这样记的,“苗”字,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田”字,一共8笔)(2)书空练习。(拼读音节;字形结构;偏旁;笔顺笔画;共几笔;本课词语)(3)读短文第2句。4竹,读音节zh*,读词语:小竹排。(1)识记字形,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左右结构,左边一笔撇(),二笔横(),三笔竖(),右边一笔、二笔同左边相同(),第三笔是竖钩(竹),一共6笔。启发学生自学,看田字格字帖,找出左右两边的异同点:第三笔,竖;第六笔,竖钩。(2)书空练习。(同“木”)(3)口头组词语:竹叶、竹椅、竹篓、竹竿、竹篮(4)朗读短文第1句。5江,拼读音节ji1ng,读词语:江南。(1)识记字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启发学

18、生自学,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江字的。(同“苗”)(2)书空练习。(同“苗”)(3)口头组词语:江南、江北、长江、江河湖海。6两,拼读音节li3ng,读词语:两岸。(1)识记字形。比较法:用“雨”与“两”比较,外框儿相同(),里面不同,“雨”是竖,左右各两点,“两”是两个小“人”。用数笔画的方法。笔顺:两,共有7笔。启发学生自学,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后,说出方法,如果没说比较法,教师可以提示:“两”字和什么字有点像?(2)书空练习。(同“木”)(3)口头组词语。两岸两双两幅两张两条斤两(4)读短文第2句。7米,拼读音节m!,读词语:鱼米乡。(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想出最简便、最好记的方法。熟字加笔画的方

19、法:“木”字上面加点、撇,一共6笔。(2)书空练习。(同“木”)(3)口头组词语。鱼米乡大米玉米小米米粒(4)朗读短文第3句。8朗读短文,要求正确、流利。(四)指导书写,巩固字形。1木、禾、米三个字让学生自学后,找三位写字好的同学,按田字格字帖写在小黑板上,大家评议,教师订正。提示:木、禾两个字的大横在横中线上面,米字的大横压横中线。禾字第一笔是平撇。木、禾、米三个字的撇捺两笔写法、占格相同。2指导书写“苗”字(1)看整体间架结构,上小下大。(2)教师范写(略),提示:草字头第二笔竖从左向右斜写,第三笔斜撇,略高于竖。教师范写一定讲清每一笔的位置及运笔方法。“曰”第二笔是横折钩。(3)教师带写

20、草字头。(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订正。3指导书写”竹”字。(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2)教师范写:第一笔斜撇,从上半格中间靠竖中线收笔,撇过横中线,离左边线三分之一收笔,要有尖。第二笔小横,从横中线上一点儿横第一笔起笔,斜横过竖中线上一点儿收笔。第三笔竖压横中线起笔,直竖到下半格中间收笔。第四笔斜撇,与第一笔撇对称,略高一些起笔,过中心点,到左下格右上角收笔。第五笔大横,压横中线起笔,斜写到离右边线三分之一处收笔。第六笔竖钩,压横中线在横中左一点收笔,到长于三笔竖挑钩。(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4指导书写“江”字。(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三笔成一

21、弧形,教师给学生用红笔画出弧线。第一点,点在左上格右下方,第二点点在左半格中间,压横中线,第三笔提,从左下格中心点提到横中线上,离中心点四分之一处。(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5指导书写“两”字。(1)整体位置,第一横在上半格中间。下半部压横中线。(2)教师范写(略),提示:第二笔竖,自左向右斜,二个人的撇对称,点写在横中线下面。第三笔钩略长于竖。(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五)巩固复习。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2填空。苗,第3笔是_,共_笔。或上面是_,下面是_,共_笔。竹,第3笔是_,第6笔是_。3填词语。大米禾苗江水木耳火苗两手竹刀竹尺竹子板书: 小小竹排画中游小竹排 流鸟儿 唱鱼

22、儿 游树木 密禾苗 绿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2.使学生养成勤动脑的学习习惯。3.继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用正确地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想说内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编故事。教学准备:说话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以前曾经学过一则故事,它讲的是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事情,有谁记得吗?(学生齐说)有谁还能把这个故事再给大家讲一讲呢?(指名学生说,其他的学生可以作适当的补充)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把这个故事讲完,大家认为怎么样?(揭示我们今天的作文题目:狐狸和乌鸦(续写)二、指导1、简要分析故事

23、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清楚狐狸是怎样骗取乌鸦嘴里的肉的,乌鸦为什么会上当。(板书:狐狸狡猾乌鸦爱听奉承的话)2、出示练习提供的材料,指名学生读。(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3、学生自由读材料,思考:乌鸦一直很后悔,它会想些什么呢?假设你就是那只乌鸦,你会怎么想对待狐狸呢?4、学生交流讨论以上的问题,教师行间指导。5、集体交流:你认为故事的结尾会是这样的?指名学生回答,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讨论故事的结局有几种情况:(1)乌鸦再次被骗了;(2)乌鸦没有被骗到,狐狸只好灰溜溜地走了;(3)乌

24、鸦想出好的方法惩治了狡猾的狐狸。6、指导学生根据材料及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我们的故事中,乌鸦始终不能张开嘴,如果张开了嘴,它的肉就没有了;如果没有被骗的话,也要想出合理的方法,毕竟狐狸很狡猾;若是狐狸惩治了狐狸的话,也要想出合理的方法,因为乌鸦没有狐狸大。7、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每小组分成三个部分讨论、交流。8、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和学生一起点拨。9、学生将想到的内容内容连起来说一说。(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说(2)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指出对方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巡回指导)三、学生拟稿、教师指导。第二课时一、教师再次强调作文要求1、想象合理,符合故事的情节;2、用词准确;3、语句通顺、连贯。学生继续修改作文、誊写(教师巡回指导) 续写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