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0.08KB ,
资源ID:90455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455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学与三十六计.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学与三十六计.docx

1、中医学与三十六计课程:中医学与三十六计 提要 荣卫不和而致常自汗出的病理及证治. 阐论 此条不言中风、伤寒,不言太阳病,而以“病”字冠于条首.病,指一般的疾病,非专指感受风寒之邪而言.“常自汗出”,是因荣卫不能相互和调所致.荣卫 不和的具体原因,可谓之“荣气和者,外不谐”.和者,平也,即荣气无病;谐者,调也. 不谐,即卫气不能调和,而卫外不固. 荣本身虽然无病, 但在外的卫气不与 之谐和,以致卫不护荣, 荣卫相离而致病. 在生理情况下,荣行脉中, 为卫之守; 卫行脉外,为荣之使; 荣滋卫而使卫气不亢,卫护荣而使荣阴不泄, 二者相互维系,相互制约,此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意.本病的原因,由于

2、卫气不谐,而 引起荣卫失和.关键在于卫气不谐,对外来看,卫失去了捍卫之职,开合之权, 因 此不能固护于表,对内卫不能协和于荣,卫气失固, 荣不内守,所以常自汗出. 虽 然荣气和而无病,但卫气不能固密,二者仍然不能相互协调,即所谓“以卫气不共 荣气和谐帮尔”.这种荣卫不和的自汗证,治疗原则应使“荣卫和则愈”,方用桂 枝汤. 所谓“复发其汗”是指病本见自汗出,又用桂枝汤复发汗之意. 桂枝汤有滋 阴和阳,调和营卫的作用,再解肌发汗,可使营卫相和, 卫外为固, 营阴内守, 汗出 得愈. 此为发汗以止汗之法, 正如徐灵胎说: “ 自汗与发汗迥别, 自汗乃营卫相 离,发汗使荣卫相和; 自汗伤正,发汗驱邪.

3、” 对导致本证营卫不和的原因,有以下两种见解: 1.由于风邪所伤,用桂枝汤复发其汗, 可达到祛除风邪, 调和营卫的目的; 2.是荣卫本身失和所致, 与外感风邪无关. 据原文精神, 从临证体验, 既未 言太阳病, 也未述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表证, 笔者认为应无外感风邪的荣 卫不和之见解较为正确. 桂枝汤的功能, 主要是调和荣卫, 故对卫气不共荣气谐和的自汗证有较好的 治疗作用. 临证时, 如配合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应用,固表止汗的疗效可 增强. 若自汗日久, 肢冷而无热象者, 用桂枝汤加附子, 效果更为理想. 应用桂 枝汤治疗自汗证, 不必拘泥于表证的有无, 服法上亦不必啜粥和温复.

4、 医疗选录 医案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杨 ,男 ,49岁,1981年9月初诊. 患病自汗出, 常见手足自汗出, 精神稍有紧张, 则汗出更甚, 可见面颊、两手汗出如洗 ,时有心烦 ,睡眠欠佳, 疲倦乏力, 脉沉缓, 苔薄白.曾服中西药治疗未效. 治以调和营卫, 益气固表. 取桂枝汤化裁. 处方: 桂枝10克、杭芍12克、炙甘草3克、党参12克、生芪12克、防风6克、生白术10克、生龙、牡各30克大枣7枚、生姜三片,疏药七剂,水煎温服.药后汗减,前方加炒枣仁15克、麦冬10克,继进七剂,汗出已微,睡卧较佳,守方调理而愈,追访一年,未见复发.(聂惠民医案) 医案二:自汗证 一商人自汗症, 达半年之久

5、, 延医服止涩收敛药如龙牡之类约数十贴之多, 毫无寸进. 请东台虎阜名医王子政治疗, 询知病者无发热恶风症状, 汗出不温, 精神觉得疲倦, 脉象弱而不振,温剂收涩药已遍服无效. 乃予桂枝汤,不加增减, 服五贴而愈.(陈亦人伤寒论译释) 原文 病人藏无他病 , 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 此卫气不和也 , 先其时 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4) 词解 脏无他病:指里和能食、二便正常. 提要 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证治. 阐论 病人,指已病之人,非专指太阳中风病人. 这种病人的特点,无内脏病变,只 见有“时发热,自汗出”的症状,而且因循不愈. 这是因为卫气不和的缘故. 卫气 处于与营气相离之状 ,

6、 卫气向外浮越时, 则见“时发热,自汗出”. 这种荣卫失调,病责于卫. 正常情况下, 荣卫协和 ,阴阳制约;病态情况下, 卫阳亢盛而见发热, 这是阳不得阴制, 卫外不固而见自汗, 亦即阴不得阳护. 治疗也应选用桂枝汤, 和营卫,调阴阳. 本证辨证的眼日在于一为“脏无他病”,二为“卫气不和”.论治的要点在于“先其时发汗”. 所谓“先其时”是在发热汗出发作之前,服桂枝汤。 治疗采用“先其时发汗”的原因何在?因为此病在发热汗出,发作之前,营卫较为平衡稳定,易于调节,服用桂枝汤,使药物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若在发 热汗出之后,将会导致汗多伤正。 桂枝汤本为解肌之剂,有时用来发汗,有时用于止汗,为何?桂

7、枝汤发汗作用,是在服药后,啜热稀粥,温复取汗,使药物助阳气升腾,正气得宣,汗出邪散。止汗作用,非为直接止汗,而是借其桂枝汤调和营卫,使卫能固表,营能内守,营卫和协,汗出得止,所以桂枝汤不但能发汗,而且能止汗。 桂枝汤中的芍药,临床时用白芍还是用赤芍?首先从药物功效分析: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珍珠囊曰“白补赤散,泄肝补脾胃。以其用有六:安脾经,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气,三也;止泻利,四也;和血脉五也;固腠理,六也”。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滇南本草曰“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攻痈疮。“根据前贤之见,白芍可补,赤芍为散,故白芍有敛阴益营之功,赤芍有散邪行血之能。白芍能于土中

8、泻木,赤芍能在血中活滞。依笔者之验,用桂枝 汤治疗自汗时,以用白芍为佳。 营卫不和所致的“常自汗出”和“时发热自汗出”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自汗症,以及更年期综合症的自汗,在使用滋阴、助阳、清热,敛汗之法,均难取效时,临床用此方治疗,常收良好的效果。 “营卫不和”是指营与卫两者之间的阴阳和谐关系失常的病理表现。伤寒论中所说营卫不和证,可归纳为四种情况: 1.第12条太阳中风证,为外感风邪而致“营弱卫强”,宜桂枝汤; 2.第35条太阳伤寒证,为外感寒邪而致“卫闭营郁”,宜麻黄汤; 3.第53条杂病常自汗出证,为营和无病,卫气不与营气相和谐,而现“营和卫病”,宜桂枝汤; 4.第54条杂

9、病时发热自汗出,为卫气不和,即卫自身不和,又不能与营气相和,而现“卫自不和,又不与营协和”,宜桂枝汤。总之,营卫不和包含以上四种表 现,大同有异,分辨明确,有利于临证。 小结 桂枝汤证及其治疗范围: 1.太阳病中风证,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表现者; 2.太阳病无论中风、伤寒,或汗或下,凡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者; 3.太阳伤寒发汗后余邪未尽,或太阳病下后,脉浮而外邪不解,或太阳病迁延日久,而具脉浮者; 4.外无表证,病人脏亦无他病,而见“时发热自汗出”或“常自汗出”的卫气不和证者。 桂枝汤的病机为营卫不和,即“营弱卫强”。桂枝汤的主要作用为调和营 卫、调和阴阳、调和脾胃、调和气血。本

10、方是通过滋阴和阳而达到治疗目的。所以桂枝汤具有内和脾胃,外调营卫之功,故无论外感或杂病,皆可用之。必须注意服桂枝汤,一定要遵守服药规则及调护方法。 2.桂枝汤禁例 原文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 须识此,勿令误也。(16下) 词解 解肌:即解除肌表之邪。 识:识(zh音志),记住. 提要 太阳伤寒表实证不可用桂枝汤。 阐论 本条首先点明桂枝汤的主要功能是解肌、调和营卫,与麻黄汤之发汗解表不同。若病人见脉浮紧,发热汗不出,是伤寒表实证,应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开泄腠理,发散寒邪。而桂枝汤达不到开表发汗的作用,反有敛荣止汗之弊,所以说“不可与之也”。若误用之,可使表闭阳

11、郁更甚而使病情加重,以致转成不汗出而烦 躁的大青龙汤证或发生斑黄、狂乱等种种变证。正因为误用桂枝汤所造成的后 果是严重的,因此仲景叮咛:“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提示用汗法解表,既不可太过,又不能不及。发汗不及,祛邪失时,发汗太过,必招伤正,均能酿成变证,故当常识不忘。此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意。 原文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 词解 酒客:指嗜酒之人。 提要 酒客里蕴温热者禁用桂枝汤。 阐论 平素嗜酒之人,多有湿热内蕴中焦,素质与常人有异,虽见中风诸证,当慎用桂枝汤。因为桂枝汤为辛甘温之剂。辛温助热,苦能助温。温热内蕴者,在所必禁。因为温热得辛甘药物能壅滞脾

12、胃,势必使胃气上逆,而发生呕逆,所以说这是“酒客不喜苦故也”。 “酒客病”的含义,解释有异,有人认为是酒客患太阳中风,而见外有风邪,内 多湿热;有人认为酒客病是太阳中风之类证。因为过嗜酒醴,湿热内蕴,导致营 卫气血失去和调,而见头痛、身热、汗出、恶心、呕吐等症。证候表现类似外感,而实非外感。解释虽异,内蕴温热则一致,所以均不适用桂枝汤。对“酒客病”的治疗,可考虑以下原则: 1.若酒客中风,查其内无湿热者,桂枝汤亦可服用。或虽可服桂枝汤,但应去甘草、大枣苦温补腻之品,或减其量而行之。 2.从“酒客不喜甘故也”推论而知,凡素体内蕴温热者,使用桂枝汤时,皆应谨慎。 3.确属酒客,又有湿热内蕴,患了太

13、阳中风证,应如何治疗?既患太阳中风,理应用桂枝汤,然湿热内盛,又恐桂枝汤助热碍湿,此时可于桂枝汤中加清热利 湿之品,或加清解酒湿之品,如葛花、枳椇子等。此外,还可用葛根芩连汤、小柴胡汤一类方剂。本条以举列方式,提出“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目的在于告诫医者,治病用药,应因人而异。 原文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19) 提要 桂枝汤不宜用于里热壅盛者。 阐论 桂枝汤为辛温之剂,对内有热毒壅盛者,则须禁用。 服桂枝汤本不应吐,若服后见吐,必有原因。从“其后必吐脓血”一句看出,此患者素常必有内痈之疾,体内热毒壅盛。其热灼伤气血,影响营卫不和,亦可 出现类似太阳中风证的表现,如果审定不清,误认

14、为是中风证,而投用桂枝汤,发汗后则伤津,更助长内热,从而促使病情恶化,出现呕吐,继则热毒腐血,内痈破溃,而吐脓血之物。 从以上两条得出,凡内有湿热或热毒者,皆不可误用桂枝汤。伤寒例载:“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正是此意,从而推广论之,凡温热病例,亦当忌用。 “其后必吐脓血也”,是预料之词,非必然之势。所以服桂枝汤后,是否“必吐脓血”,亦当灵活看待。 小结 桂枝汤的禁例证可概括为: 1.伤寒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表实证; 2.酒客病,湿热内蕴者; 3.内热素盛者; 4.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不上冲的阳气内陷证; 5.太阳病误治后的各种坏病。 综上各证类推,桂枝汤是辛温之剂,对时疫温病而阳盛于内,津液先伤,

15、证见口渴舌干、喉痈咽烂等,亦当禁用。 3桂枝汤兼证 (1)桂枝加葛根汤证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葛根四两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麻黄三两,去节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 禁忌。 宋本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方中,有麻黄三两。而方后注曰:“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 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

16、中但加 葛根耳。”又据金匮玉函经载本方无麻黄故林亿之之注说为是,本方当无麻黄。 【词解】 项背强几几:几,一作几。几(sh音殊);亦有读作“几”(jn音紧)。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之状。 将息:调养调息,即护理调治的意思。 【提要】 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阐论】 太阳病本有头项强痛,此证出现不但项强,而且连及背部,表现为项背强几几,即项背牵强,拘急不舒,仰俯不能自如。从临床表现来看,项背强几几较太阳病之头项强痛的病变范围为大,症状为重。因太阳经脉循项背而行,风寒之邪侵入,客于经输,使经气不畅,气血运行不利,以致筋脉肌肉拘急不舒,故见项背强几几。正如内经中指出“邪入于俞,

17、腰脊乃强”之意。 本证突出了一个“反汗出恶风”的“反”字,应值得注意。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本应是无汗恶寒,今见汗出、恶风,所以称“反”。这也说明,在经之邪,以风为重。外邪在经,经输不利,津液不能濡养经脉,故项背拘急。 太阳中风兼见项背强几几,治疗用桂枝汤,解肌祛风,加葛根以疏利太阳经输之邪。 桂枝加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而成。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葛根,甘草而平,据药性分析,加葛根有三种作用: 一则葛根能升阳发表,解肌祛风,故可协助桂枝汤发表解肌; 二则宣通经气,解经脉气血之郁滞; 三则葛根能生津液,起阴气,鼓舞阳明津液布散,滋津润燥,以缓解经脉之拘急。 本方药物组成,宋本伤寒论载桂枝加葛根

18、汤中有麻黄三两。而林亿在方后注中提出“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据金匮玉函经载本方没有麻黄,所以林亿的意见是有相当根据的。结合临床,“汗出恶风”已属表虚,故不可再投麻黄,因此用本方时,皆不用麻黄。 本方的古今应用 1.古代应用 圣济总录:桂心汤(即本方),治四时伤寒初觉。 伤寒大白:阳明无汗而恶寒,用前方葛根汤,若有汗恶寒,用此方主治。然此亦冬令治法,南方人里有热,以防风、羌活易去桂枝。口渴消水,加石膏、知母;积热重者,加栀、连。 现代临床应用 高血压:刘氏本方驱风通络,滋润经脉,治疗冠心病,胸背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之后脑痛,均有效。 半身不遂:王氏报导,以本方治疗半身不遂。属阳虚者,亦可加附子

19、;中风、颈项强直,既或无汗出、恶风、亦颇有效。 颈椎病:王氏应用本方治疗太阳中风加有葛根证外,亦常用以治疗颈椎病、落枕及着凉引起的项背筋肉疼痛,拘急不舒者。 笔者临床应用 感冒: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证见发热,恶风寒,汗出头痛,项背拘急不舒,脉浮数或浮缓,苔薄白;风寒外感,日久不愈,体虚气弱者,加黄芪。 麻疹: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具有本方证者,酌加柽柳。 荨麻疹:以疹色不红,素体常自汗出,恶风寒,脉浮缓或弱,以风寒束表者,本方酌加防风、蝉衣。 落枕、头痛、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等具有本方证者。 医案选录 医案:中风兼经输不利证 郑,女,成年,1978年10月初诊。 患感冒三天,自服解表药如银翘丸、

20、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未效,故求余诊。病见发热(37.6C),微恶风寒,身见自汗,鼻塞流涕,项背拘急,不能自如,面部自觉有拘紧感(既往患过颜面神经麻痹)。切其脉缓而弱,舌淡红苔薄白。证属风邪客表,营卫不和,经输不利而致。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舒经活络,拟桂枝加葛根汤化裁。遂以原方加嫩桑枝10克,进药二剂,取微汗出,药后病去七八,继服二剂而安。(聂惠民医案)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原文】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之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 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十五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21、升,覆取以微汗。 【提要】 太阳病,下后表不解兼有微喘的辩证及治疗。 【阐论】 太阳病,本当解表,是为正治。若误用下法,非但病邪不除,还会造成他变。一般说,误下之后,有三种情况,一是下后正气未伤,有抗邪外出之势者,表现为“其气上冲”,表证未解,仍可用桂枝汤来治疗。二是误下伤正,邪气内陷可发生结胸、心下痞、下利等。三是虽经误下,但正气不虚,表邪未除,而有兼证出现。本条下之后见“微喘”,就是下后的兼证,但病情变化轻,说明表邪稍有内入,影响废气上逆作喘。虽经误下,表邪并未全陷,表证未解,发热、恶寒等表证仍在,治疗当以解肌发表为主,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解表降气平喘。 本证的“微喘”,着意在“微”字上

22、,说明喘表现的轻微,这是辨证的着眼点。若下后大喘顿作,则标明表邪骤然入里,非为本方范围。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桂枝汤加厚朴、杏仁组成。以桂枝汤解肌祛风,以散外邪;加厚朴,性温味苦且辛,其力不但下行,又能上升外达,入肺以治外感喘逆,为温中下气之要药。加杏仁,其性苦温降泄,辛甘质润,温而不燥,长于降气止咳,祛痰定喘。正如本草求真曰:“凡肺经感受风寒而咳嗽气喘无不可以调治。”厚朴、杏仁,二者相伍,厚朴利气,杏仁下气,降逆定喘之功尤着,为喘家之圣药。 18条与本条虽皆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但病机不相同。一为喘家新感,一为下之微喘。前者属宿喘,后者属新喘。前者用本方主要不在治喘,而是治疗太阳中风为主,兼以

23、治宿疾,为急则治标之法,可视为权宜之计,所以说用“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而不称为是主治之方。后者用本方治疗桂枝汤的兼证,即表不解兼有微喘,为表里兼顾只法,此乃对症施治,所以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主治之方。 【原文】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词解】 喘家:指素有喘病的人。 【提要】 太阳中风兼喘的治法。 【阐论】 本条文论述平素患有喘疾,又感外邪的太阳中风证。风寒之邪,外束肌表,上壅于肺,致肺气不利,诱发喘息发作,故用桂枝汤疏解风邪,加厚朴、杏仁理气利肺以治喘息。这种治疗方法较单纯用桂枝汤为好,所以称为“加厚朴、杏子佳。” 本证的辨证关键: 一风寒表虚证兼咳、喘者为宜,必见汗

24、出恶风。并以此区别于麻黄汤证的表实无汗而喘。 苔见薄白,脉现浮缓,以内无热象为宜。 本方的古今应用 古代应用 普济本事方:戊申正月,有一武臣为寇所执,置舟中艎板下,数日得脱,乘饥恣食,良久解衣扪虱,次日遂作伤寒,自汗而膈不利,一医作伤食而下之,一医作解衣中邪而汗之,杂治数日,渐觉昏困,上喘息高,医者仓皇失措,予诊之曰太阳病下之,表未解,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此仲景之法也。指令医者急治药,一啜喘定,再啜漐漐微汗,至晚身凉脉已和矣。 临证指南医案:劳倦阳虚感寒,表重于里,证见形寒身热,头痛脘闷,身痛,本方去芍药、红枣、甘草,加茯苓,陈皮。 现代临床应 本方近年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证

25、见发热恶寒、汗出、咳嗽,苔白脉缓者)、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证见表虚兼有咳喘者),效果良佳。 喘证:刘渡舟于伤寒论通俗讲话指出本方适用于:患太阳中风无喘宿疾,只因风邪外袭内迫,影响了肺之宣肃而见胸满气喘者;太阳病表不解,大便不通,本应先解表后下,但先下之,致表邪破肺作喘,因表不解而仍用之;临床凡见气喘因外感风寒者,脉浮缓、苔白者均可。 笔者临床应用 笔者临床与科研,通过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防治过敏性哮喘的研究”,得出系统认识: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得病因:包括风寒外感,正气内伤,痰饮内伏三个方面。病机以表里同病,虚实夹杂为特点。在表为风寒外袭,营卫失和;在里为表邪犯肺,脾肺受损,痰湿内盛。其

26、病机总括为:风寒外袭,营卫失和;表邪犯肺,肺气上逆为主。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治疗作用有三: 调和营卫,解表祛邪; 调理脾胃,助正驱邪; 止咳化痰,降气平喘。 其中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机理在于:一是,辛温解肌,以祛卫分之邪;二是,通阳助卫,滋阴敛营,以复卫外固表,营阴内守之机能。三是,和中助正,以调营卫生化之源。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素有咳喘,新感风寒之邪,病太阳中风证而致咳喘复发或加重者; 素无喘疾,新感风寒,表邪内迫于肺,病太阳中风兼咳喘胸满者; 本病太阳中风或伤寒,因误治、失治而致正耗邪陷,表征不解,伴有 咳嗽、微喘者; 素体虚弱活大病、久病正虚,而病风寒表证兼咳喘者; 外感表证

27、,迁延日久,兼咳喘,白痰多者; 本为外感咳喘证,表解咳喘迁延不愈,并兼有自汗出者; 无论表证有无,由于肺脾失调,咳喘痰湿内盛者; 无论表证有无,由于阳气虚耗,痰湿偏盛,肺寒气逆者。总之,临床 应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辨证标准是:咳嗽、喘息、咳喘相兼;汗出、 发热、恶风寒、痰多色白;舌质淡红、舌苔白润(含白腻、白滑、薄 白)、脉浮缓等。 治喘三方的鉴别应用:平时治喘,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是常用之剂, 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用的较少,多被忽视。有的误将麻杏甘石汤用于风寒束肺者,亦不少见。笔者体会,治喘选方的规律,麻杏甘石汤用于邪热迫肺者;小青龙汤用于寒饮射肺者;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用于风寒迫肺者。 慢性

28、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咳嗽、苔白脉缓者;小 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证属表虚兼有咳喘者,若热重,加苏叶;咳甚,加川贝、桔梗;痰多加半夏;喘甚佳款冬花。 医案选录 医案一:哮喘 马,男,14岁,1987年2月初诊。 自二岁患肺炎后,哮喘反复发作,多于春季喘息为重,每当外感时,咳喘必作。近日外感,身热不显,唯咳嗽,伴有喘息,痰多色白,微汗恶风,不得平卧,胸闷不适,不欲饮食,脉弦沉,苔薄白。两肺可闻干啰音,面色暗黄,形体消瘦。证属风寒束表,内迫于肺而致喘,治以解肌祛风,降气平喘。取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金银花、贝母、桑皮治疗,服药20余剂,喘咳基本消失。继以茯苓桂术甘汤加金银花、杏仁、

29、五味子、贝母,善后调理,共治疗二月而愈。追访三年,咳喘证未发。(聂惠民医案) 医案二:咳嗽 杨,10岁,女。1989年3月12日初诊。 咳嗽三个月,多方治疗不效,严重影响学习及体育锻炼。现证:咳嗽频作,咽痒,痰多色白,夜卧咳甚,易汗出,饮食不佳,脉略数,苔薄白。听诊心脏(),两肺呼吸音粗,余未见异常。某院诊为慢性气管炎。中医辨证:风寒迫肺,郁而化热而致咳嗽。治宜输疯散寒,略佐清热。宗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金银花、桔梗、五味子治疗,服药五剂,咳嗽锐减,继进六剂而愈,半年未复发。(聂惠民医案) 医案三:咳喘证 赵,男,9岁,1987年2月初诊。 忠儿自幼患咳喘病。今年春节外感,诱发咳嗽喘息,服药治疗

30、未见病愈,近来数天,复感外寒,咳嗽喘息加重,夜卧难平,痰多稀白,吼中痰鸣,服抗菌素等中西药效不显。故前来求诊,素体虚弱,脾胃不和,易患外感,舌尖略红,苔剥脱,中间苔淡黄,脉沉弦略数,证属寒邪束表,郁而化热,肺气不降,而致咳嗽,拟调营和卫,理肺平喘,宗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化裁,处方:桂枝8克、杭芍10克、甘草4克、生姜三片、大枣5枚、浙贝10克、桔梗10克、川朴10克、杏仁8克。六剂,水煎温服,每剂分三次服用。药后喘平,夜卧亦安,唯晨起偶有咳嗽,前方不变,继服四剂,喘咳皆平。继调脾胃而安,五年未复发。(聂惠民医案) (2)桂枝加附子汤证 【原文】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

31、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20)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位,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词解】 漏:渗泻不止的意思,在这里形容汗多。 小便难:小便少而不通畅的意思。 微息:轻微拘急,屈伸运动不自如。 【提要】 太阳病过汗伤阳而表未解的证治。 【阐论】 根据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方服后取汗的要求,太阳病发汗,当去微似汗出为宜。若出汗太多入水流漓,病必不除,变生他证。本条就是太阳病,因发汗太过所致的一种兼变证。“汗为阴液”,“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所以漏汗不止,势必伤阳损液而见诸多变证。“其人恶风”,指出恶风寒的程度较原来的中风证恶风更重,是过汗伤阳,表阳虚弱,腠理不固,不耐风邪之故:“小便难”指排尿不利。素问灵兰秘典论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