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5.33KB ,
资源ID:892181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9218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docx

1、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中国当代文学试题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11、自 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 伤痕 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 反思 文学”。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 天云山传奇、王蒙的 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15、新时期

2、,巴金的 随想录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 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 “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18、新时期, 徐迟的哥德巳赫猜想、 黄宗英的大雁情等报告文学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等小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讴歌和关注,使知识分子题材成为这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1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 韩冬 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

3、告了“ 朦胧诗”不再先锋。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22、80年代中期以后,以 方方 、刘震天 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 23、80年代中期以后,以 苏红 、莫言 、叶兆言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将眼光从现实转向历史,摆脱了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致力于民间社会原始形态的还原和历史文化的雕刻。24、80年代以后,散文创作借助于现代传媒的发达和活跃,制造出了“ 文化散文、 生活散文、智者散文 热”、 “ 报人散文、女性散文 热”、“学者散文热”等

4、一个个热点,率先进入了市场。33、巴金的散文集 随想录 被称为一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 说真话 。34、 韩少功 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 魔幻现实主义 的表现手法。35、艾青重返诗坛的第一部诗集是 归来的歌 。36、创业史中刻划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 梁山老汉 。号称蛤蟆滩的“三大能人”是郭振山、郭世富 和 姚士杰 。37、最早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 剪辑错了的故事,改革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蒋子龙 的乔厂长上任记,他塑造的一批改革者形成了 “ 开拓者家族 ”。先锋小说中叙事革命的代表作家是 马原 。38、“伤痕小说”因 卢新华 的伤痕而得名

5、,而最早的“伤痕小说”是刘心武的 班主任 ,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宋宝琦 和谢惠敏。44、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 人到中年 45、路遥的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46、中国作协主席 铁凝 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 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47、王安忆发表于1986年的被合称为“三恋”的小说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48、张炜的小说古船中描写最充分最细腻的一个人物是隋抱朴 。49、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 白嘉轩 是陈忠实贡献

6、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50、池莉的中篇小说 烦恼人生 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59、刘雨生、李月辉等都是 周立波 的长篇小说 山乡巨变 中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72、残雪的小说 山上的小屋 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73、北岛的诗歌 回答 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3、所谓新时期文学一般是指(D)。A.1949年建国后的文学 B.抗日战争后的文学C.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 D.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文学4、新时期,首先出现的创作潮流是(C)。A改革文学 B.反思文学 C.伤痕文学 D.知青文学5、新时

7、期所谓复出的诗人的代表人物是(B)。A.孙犁和闻捷 B.艾青和公刘 C.郭小川和北岛 D.舒婷和顾城6、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是(A)。A.舒婷和顾城 B.北岛和海子 C.马原和格非 D.池莉和方方7、新时期,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文坛的巴金的随笔集是(A)。A.随想录 B.新声集 C.巴金近作 D.创作回忆录8、新时期作家中,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继承鲁迅遗风的是(B)。A.方之 B.高晓声 C.梁晓声 D.贾平凹23、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 ABD )A冈底斯的诱惑B现实一种C烦恼人生D山上的小屋24、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朦胧诗人是( D )A北岛 B、食指 C舒婷

8、D顾城26、班主任中着力刻画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是( AC )A谢惠敏 B章永璘 C宋宝琦 D马缨花28、被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的女作家是( A )A铁凝 B方方 C残雪 D池莉29、贾平凹八十年代的“商州系列”小说有( ABC )A天狗 B浮躁 C腊月 正月 D废都30、被称为“民族的秘史”的小说是( D )A古船 B绿化树 C北方的河 D白鹿原32、柳青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力作是( C )A三里湾 B山乡巨变 C创业史 D不能走那条路33、李自成(第一卷)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古代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它的作者是( C )A郭沫若 B吴强 C姚雪垠 D欧阳山44、下面属于寻根小说的

9、是( AB )。A、爸爸爸B、小鲍庄C、春之声D、红高粱47、在柳青的创业史中,评论界公认的艺术典型人物是( C )。A、梁生宝 B、素芳C、梁三老汉 D、郭振山50、( c )的三年早知道是一篇反映农民思想变化的力作。A、西戎 B、沙汀 C、马烽 D、李准56、以下作品,属于短篇小说的是( ABC )。A、哦,香雪 B、山上的小屋 C、春之声 D、现实一种57、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爱情题材的是( B )。A、小巷深处B、沉默 C、红豆 D、在悬崖上63、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的作者是( D )。A、周立波 B、孙犁 C、沙汀 D、杜鹏程64、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是小说( A )中的人物。A、创业

10、史 B、三里湾 C、山乡巨变 D、红旗谱65、余永泽是小说( B )中的人物。A、红岩 B、青春之歌 C、三家巷 D、六十年的变迁66、军事家彭德怀的形象曾出现在以下哪部小说中?( C )。A、红日 B、在和平的日子里 C、保卫延安 D、金光大道68、短篇小说现实一种的作者是( A )。A、余华 B、张炜 C、张贤亮 D、马原69、以下茹志鹃的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为成功的是( D )。A、静静的产院 B、关大妈 C、高高的白杨树 D、百合花7、闻捷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重点)1、诗歌在构思上较新颖。2、作者善于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充分地表现青年人感情的波动,折射出时代风俗的巨大历

11、史变迁。3、闻捷诗歌语言富有民族韵味的音乐美,情感基调高昂欢快,有浓重的牧歌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4、闻捷的爱情诗不单纯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与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传达新的时代气息、高扬新的思想情操联系在一起。9、分析白嘉轩的形象。(论重点)白嘉轩是白鹿原上白、鹿两个家族的族长。就个人品质而言,白嘉轩的完美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作为一个敬恭桑梓、勤于稼穑的农人,他身上有着民族许多优秀品质。他靠自力更生建立起家业,又靠博施众济树立起人望;无论是治家还是管理家族,他都能守正不阿,树德务滋。尤其是对文化人朱先生、冷先生的尊敬、效仿,对老长工鹿三的尊重、提携,都表现了他在一代农民中的卓尔不群。白嘉轩始终怀有一

12、个愿望:按照自主的意愿治好家业,按照治家的方法管理好家族的事,使白鹿原的人们家家温饱,个个仁义,从而使自己的声名随之不朽。他从未放弃过个人的私欲和名誉,却也不放过任何可以济公好义的机会,把一己的价值实现寓于家族和乡里的事业发展;他首立了乡规、乡约,确立了自己的族长地位,又使乡民们有规可依;他修祠堂、建学堂,树立了自己的威望,也使孩子们上学读书有了保障;他与鹿子霖明争暗斗,守住了组长的宝座,也阻遏了恶势力的膨胀;他处处救助受难的人,使自己的人缘、人望大增,也使处于不断战乱的人们的受害程度得到一定的减轻。他的以人为本、自立为本的人格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农民基于小农经济和田园生活的文化意识和人生

13、追求。应该指出,作为白鹿原上的独特产儿,白嘉轩只能是这块土地上的理想人物。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封建文化信条为准则的,因此,在他身上既体现着中国家族文化理想的一面,也体现着这一文化全部的反动与保守。他按照封建文化传统要求乡民,也按照这一传统要求和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对待小娥的处理,更是充分体现了他捍卫自己文化理想时的残酷。后来,他又容忍黑娃和孝文回村认祖归宗,并非是他做族长的宽宏大量,实际上是家族文化“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直接表现。所有这些都说明,白嘉轩是家族文化的自觉维护者。正是对白嘉轩身上所包容的中国文化传统全部价值的深刻把握和体悟,才使得白嘉轩具有非常深厚的性格和思想内蕴,成为当代文学中独一

14、无二的最后一个族长的形象。10、白鹿原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论重点)1、意象鲜明,民族史诗。2、人物对比,个性分明。3、语言特殊,大气磅礡(1)作家站在人类共同的立场上,从人类文明史的高度,对中国现代历史进行了全新的体验和认识,将近代以来的政治争斗史,尤其是将国、共间交错复杂的矛盾斗争史,置于农村宗族文化的社会结构中,在家族矛盾与政治斗争中,展现了一段纷纭变化的世事风云,使小说真正成为“一个民族的秘史”。第一、阶级斗争模式已不再是作品的主线。鹿三是小说中描写最多的贫苦农民,但这个给白嘉轩作了三十几年长工的雇农,却对白嘉轩忠心耿耿,毫无对立之意。反倒是原本一个祖先的白、卢两家地主之间几十年的明争

15、暗斗,构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的主线。白、鹿两家几十年的争斗、恩怨,主要不是贫富的对立,而是仁义与不仁义的纷争。第二、对地主子女人生道路的描写变得十分复杂。鹿子霖的长子鹿兆鹏,是党的领导干部;次子鹿兆海加入的是国民党,后来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白嘉轩的长子白孝文,因与小娥通奸,失去了族长继承权,后来痛改前非,当上了保安团长;白嘉轩的女儿白灵,加入共产党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牺牲了。这些人物的人生抉择,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一切都似乎是那样偶然。第三、群众斗争的历史,呈现出更多的非理性倾向。农协在“戏楼”上镇压财东恶绅;乡绅和民团反攻回来后,又在“戏楼”上吊打农运分子,整死了不屈的贺老太;尔后,当了土匪的黑娃

16、又带人抢劫了白、鹿两家。及至“革命”不断深入到家族、家庭,白、鹿两家的子女也由此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阵营,开始了新一轮的斗争。这些荷枪实弹的抗争,连同白嘉轩与陆子霖勾心斗角的家族较量,使白鹿原变成了他们逞强、斗狠而又来去匆匆的舞台。(2)在人物塑造上,作品打破了以往同类题材两元对立的的创作模式,注意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文化和家族文化的角度出发,塑造出具有崭新意义的人物形象。在作家笔下,无论是白嘉轩,还是鹿三、朱先生,都远远超出了自身阶级的界限,而具有了更为浓厚的文化的意蕴。比如,鹿三本是一位贫苦的雇农,却因白鹿村独特的氛围,与白嘉轩独特的关系和受白嘉轩的影响等因素,是他成为一位忠心、耿直,讲仁义

17、、守信用、知恩图报的人。在鹿三身上,我们看不到所谓的阶级意识,看不到对地主的仇恨,看到的只是一个普通农人的处于传统道德观念的选择。(3)作品还成功地对作为民族禁忌的性生活及其在文化网络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展示。如:开篇写白嘉轩先后娶了六房女人,没给他留下后代就都死掉了。死去的六个妻子,除了交欢时让他“引以为豪”的征服之外,没有留下任何的印象,却使他感到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左右着他的命运。他娶了第七个妻子香草之后,相处日渐融洽,香草给他连生了三个儿子,发挥了传宗接代的功能,又带来了罂粟种子,使白家兴旺起来。但是,白嘉轩并不认为妻子有什么功劳,而是把这一切归结为“迁坟”和“白鹿显灵”的结果。在他心

18、目中,不管什么样的女人都没有地位,只是他泄欲的对象或干事的帮手。男女之间的情爱和两情相悦,到他这里被消解,被淡化。(4)作品还具有浓郁的关中地方特色和乡土色彩。小说所描写的白鹿原位于陕西关中地区。作品相当详尽地描写了关中地区的山川风物,风土人情。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节日里的喜庆;不论是田间的劳作、平时的吃食,还是房屋、家具、衣着打扮;以及赶集、走亲戚等等,都充满浓郁的关中特色,而作品所使用的语言更是朴实精当,抒情、状物都十分传神。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 8O 年代小说历经 _ 、 _ 、 _ 、 _ 、 _ 、 _ 、_ 等七个发展阶段。 2

19、 、创业史的作者是 _ ;林道静是小说 _ 里的主要人物,此书作者是( )。 3 、“三突出”原则是指_ 、_ 、_ 。 4 、随想录的作者是_ ;文化苦旅的作者是_ ;回答的作者是 _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 5 、谢惠敏是小说 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 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 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A 、绿原的重读 B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公刘的哎,大森林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A 、杨朔 B 、秦

20、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3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4 、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A 、冰糖葫芦式 B 、一人一事式 C 、人像展览式 D 、锁闭式 5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说 D 、先锋小说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 、三红一青 3 、朦胧诗 4 、文化散文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21、 分) 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简述寻根小说的寻根指向和寻根意识。 3 、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简析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 五、 论述题( 22 分) 总体来说, 80-90 年代小说比之 50-60 年代小说有何不同(从题材、主题、手法、语言等四方面论述)?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 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通俗(或大众)小说、现代派(或先锋、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 2 、柳青;青春之歌;杨沫。 3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4 、巴金;余秋

22、雨;北岛;舒婷。 5 、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二、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B 2 、 B 3 、 C 4 、 C 5 、 D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来源于苏联。 1953 年 9 月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将其确定为我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2 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二是艺术描写地真实性;三是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 3 分) 2 、三红一青是指红日、红岩、红旗谱及青春之歌这四部作品。( 2 分)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以

23、 191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且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范性理论指导下,按照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规范叙述这段历史生活的。( 2 分)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革命史诗性,并呈现出高度同一性的审美形态。( 1 分) 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24、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文化散文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初期,是90 年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 1 分)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2 分)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 2 分), 四、简答题( 2

25、8 分,每题 7 分) 1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3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 3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分) 2 、从寻根文学作品和理论中可以发现,文化寻根有两种指向:一是寻中国

26、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 分)而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肯定性的文化价值(如阿城的棋王);二是发掘当代社会心理中存在的传统文化积淀,批判其否定性的传统文化因素(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三是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想象历史或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力的精神源泉如郑万隆的老棒子酒馆。( 4 分) 3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

27、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

28、合而成的。( 5 分) 4 、我与地坛回顾了史铁生残疾后的心路历程,地坛以其生生不息的自然真意,使史铁生超越了生死,感悟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其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识和超越意识净化着我们被尘世遮蔽的心灵。(需展开论述)( 7 分) (一)作者生平: 茹志鹃(19251998), 曾用笔名阿如、初旭。 祖籍杭州,生于上海。幼年父母双亡。一九四三年参加新四军。一九五五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长篇小说: 她从那条路上来等。散文集: 惜花人已去等。(二)百合花的思想内容: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代表作,也是当代文学史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撷取解放战争

29、时期一支动人的小插曲,再现了人性的至真、至纯、至美。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感,刻画了一位憨厚、质朴的可爱的小战士和一位羞涩、美丽而又善良的新娘子的动人形象。 (三)茹志鹃小说的独特性1、取材和切入生活的角度是别致的。她不描写生活的巨流大波,而是撷取生活的一朵浪花加以精细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折光。 作品虽然取材于解放战争,但作者却借助“我”与小战士去往前沿阵地包扎所的路上的情感流动及在前沿阵地包扎所小战士向当地群众借被子这一平凡的事件,展开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富有诗意的描写。2、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起伏、回旋,并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予以表现。3、茹志鹃的小说中有一股浓浓的抒

30、情意味。“伤痕文学”新时期的文学潮流是从“伤痕文”学开始的。 “伤痕文学”指的是揭露和控诉十年浩劫和极左路线给党、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严重创伤的作品。 1978年8月11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争论。伤痕敏锐地写出了对文革历史的沉痛反思,写出了一种永远的心灵伤痕,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伤痕文学”也因此而得名。 “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有王蒙的最宝贵的,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郑义的枫、宗璞的我是谁,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创造了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不足:“伤痕文学”绝大多数作品在艺术上都很粗糙,某种程度上是“文革”时期那种声讨式的批判稿的延续。二、“反思文学”1979年的人民文学第二期刊登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以这篇小说的出现为标志,在此后的几年间,形成一股以小说创作为主的“反思文学”思潮。与此前出现的“伤痕文学”相比,“反思文学”的思想基础是感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