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33KB ,
资源ID:89155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9155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教育学知识点10685.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10685.docx

1、小学教育学知识点10685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学活动、揭示教学规律的科学2.世界上最早的极爱专著学记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捷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德国康德使教育学在大学里开设。3.教育学的作用: a 使学习者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b 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c 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4.学习教育学要注意:A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C 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D 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5.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6.按社会形态来划分教育: A 原

2、始社会教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 E 社会主义7.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A 生产性 B 民主性 C 科学性 D 革新性8.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方针: A 贯彻“三个面向”B 实施科教兴国 C 推进素质教育9.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A 在身体素质方面 B 在学习知识方面 C 在思想品德方面10.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A 全民性 B 义务性 C 全面性11. 学制:把学校教育机构联系、统一和协调起来,形成一个幼儿、青少年、成人教育纵横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即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12.西欧 12-13 世纪有平民教育, 我国 20 世纪才有教育

3、。 中国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演学制”。1904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揆卯学制”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2 年颁布“壬戍学制”, 沿用到新中国成立,该学制首次规定的中小学六三三分段,至今还被广泛采用。13. 我国现行学制: A 幼儿教育 (幼儿园) 3-6 岁幼儿 B 初等教育, 主要是全日制小学教育,6-7 岁儿童入学中等教育, 全日制普通中学、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 D 高等教育, 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专科院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学校14. 学校与企业的区别:A 设置目的不同B 调节手段不同C 与政府关系不同D 产

4、出不同15.学校公益性的 2 个表现:A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B 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16.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撑起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17. 学校文化从形式看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18.学校制度文化分为:传统。 、仪式、规章19.学校传统:在学校中,师生关系、领导关系、读书风气、考试风气、交往时的词汇、语境、逻辑、价值态度、上课方式、应试方式等经过实践的积淀都有可能形成某种传统。20. 学校规章:学生守则、教学规范、学校工作常规21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

5、环境条件下, 遵循教育规律, 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 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学校管理由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组成。13. 沟通在学校管理的作用: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14. 沟通的障碍: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沟通渠道方面 / 克服方法: A 相互间建立信任、尊重的良好关系 B 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 C 选择最佳的沟通媒体 D 注意信息的时效性E 重视信息的反馈15. 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A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B 教学工作管理C 教务行政管理D 总务工作管理16.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A 行政方法 B 法律方

6、法 C 教育方法 D 经济方法 E 学术方法17.国家对小学的管理和监督 :A 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B 教科书的编写、 审定和使用管理制度 C 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D 教师人事管理制度18.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A 根据子女情况, 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 并与学校密切配 合做好教育工作 B 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C 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D 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19.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 A 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 对儿童实施德、 智、体、 美诸方 面的教育 B 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小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节假日的活动 C 为学校培养科技、

7、文艺、体育、美术等学生骨干,推动的课外活动 D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E开展各种家庭服务20.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一般性、 针对性、 分类性、 个别指导、 互访、 家长会、 家长委 员会2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配合的途径: A 学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B 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 C 学校应利用各种社会机构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校施加影响D 学校应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22.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 C 辐合论23.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孟子

8、代表的性善论, 苟子代表性恶论, 韩愈认为“学而愈明”为上 等,“可导而上下”为中等,下等品性的人,只有用刑罚来控制他们的行为24.儿童发展的内涵: A 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体因素为基础 B 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C 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D 把握儿童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25.儿童发展的特点: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互补的协调性26.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 A 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 B 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C 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D 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27.教育的基本的原则: A 要尊重儿童的感受 B 尊重儿童的选择 C

9、鼓励学生的创造37.2001 年教育局颁发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正式宣布我过基础教育阶段逐步实施新课程标准38.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A 新课程改革在学习内容进行重新规划时,将旧有课程中的“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清理出局,是内容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 B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校学习与学生社会环境相关联的原则,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社会生活现实,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走出学校, 参与到现实的社会时间中进行学习, 向学生提供锻炼多方面能力的机会 C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实施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更新,将以往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和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转换为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

10、、勤于探索、敢于想象与创造的实践性学习和发展过程28.原始社会: 没有专门的学校和教师。 奴隶社会: 官师合一。 封建社会: 教师职业开始向 专业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师范教育应运而生29.教师的社会作用: A 通过教育活动选择、 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B 通过向受教育者 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C 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30.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31.教师的一般素质: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文化素质: A 必须具有语文、 数学两门学科和其他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B 必须具有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 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多

11、方面兴趣与才能教育素质: A 教育理论知识 B 教育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践、教育和组织管理 C 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二年体的能力 D 教育科研能力职业道德素质: A 爱岗敬业 B 热爱学生(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理解感、尊重感、期待感) C 严谨治学 D 团结写作 E 为人师表(义务方面、行为方面、品德方面、风度方面) 我国学校对教师风度的基本要求:语言文明、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仪容整洁大方37.2002 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A 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B 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和创新观念 C 要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D 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E 要树

12、立教育网络化观念 F 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39.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A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课程观 (学校的课程是发展的、 学校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建构的、 课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载体) B 教师的学生观 (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人、 学生有无限的创造潜能、 学生是完整的人和有差异的人) C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是教育产品的生产者, 不是学生的塑造者, 而是教育生产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拥有者, 而是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指导者和领导者、不是教学过程的“独奏者”,而是教学过程的“伴奏者”与研究者)32.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

13、里相容、教学相长33.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A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B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C 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34.如何建立教师威信: A 专业水瓶和教育教学技巧 B 人格魅力 C 交往、 沟通的能力 D 对评价手段的运用35.如何善于与学生交往: A 次数要多,产生亲近感 B 诚挚关怀,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C 要言而有信,遵守承诺36.教师资格含义: 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 经过权威机构审定, 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 标准,并取得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认定他具有“教师资

14、格”37.教师进修的必要性: 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 只有经过不断的进修, 才能得到并保持 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 才能积极主动适应变化发展着的社会, 适应发展变化着的儿童的新特点及不断涌现出的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方法、学科。38.教师进修的形式:校内进修、校外进修、函授学习与远程学习39.教师专业化把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的确立,推动了教师专业法发展水平的提高37.2003 年,法国拉萨尔,创立世界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40.抗战至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力举办短期的师资训练班,增设初级师范,60S 初,改为中级师范,文化大革命许多师范被取

15、消, 1976 年恢复改整(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统称, 是师范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相互联系, 相 互促进的现代体系,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历史要求。 发展:职前教育有低向高不断提高学历的层次40.教师培养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封闭型:师范院校培养教师 (优点:培养目标单一,集中,专业训练和专业 :思想比较强。缺点:学术水平低,只是范围窄,适应能力差,招生来源和毕业出路有限 )开放型:(优点:学术水平较高,知识范围较宽,适应能力较强,招生来源和出路更好。缺点:在某些情况下对培养教师的任务不够明确,不够重视)41.教育目的:是教育主题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

16、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得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42.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43.不同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衡量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 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个人本位 (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37.2004 年,我国宪法关于教育目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 体育方面都得到发展,称谓又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1 年,中共中央要求:坚持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份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方

17、针。41. 年修订的宪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6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A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B 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C 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D 社会本位色彩浓厚的社会 E 可操作性不强63.落实我国教育目的时要特别注意的几方面: 创造精神、 实践能力、 开放思维、 崇高思想 64.落实我国教育目的需正确处理的几关系: A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B 德智体美诸育 之间的关系 C 全面发展与因

18、材施教的关系 D 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44.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克服人发展的一切 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45.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门文化课教学、 班主任工作、 校 会和班会、少先队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 方法:是为了实现品德教育的任务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思想品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方法:一种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以理服人, 正面启发引导和注意实际锻炼的方法, 另一种是以压服为主,搞强迫命令, 以力服人的教育方法46.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景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

19、平为目标的教育。 体育是指以增强体质、发展体能、 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 鉴赏、 创造美的能力, 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47.小学体育的任务 :A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B 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C 培养体育兴趣,星城良好的精神品质48.小学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 教学卫生保健、 个人卫生保健、 环境卫生、 合理的作息制度 70.课程的定义:教师的直接和间接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与教育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总体。课程的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成就,具有导向作用37.2005人文主义课程的特点: A 在课程目的上,

20、重视人,崇尚个性 B 在课程内容上, 提倡广泛 的课程范围 C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37.2006科学主义课程的特点: A 在课程目的上, 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力量 B 在课程内容上, 提倡和推崇科学、重视各门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C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方法和形式同样讲究科学性,讲究效率49.教学:是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血所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50.教学的意义: 教学处于核心地位, 对教育目的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学是学校教 育的基本途径, 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 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 教育目的的数显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书凭借教学活动实现的51

21、.教学主要任务: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初步的解除,为他们的生活和接受进一步教育做准备A 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 B 培养各种基本能力 (1.学习能力 (适应学习活动、 掌握各种学 习技能、注重启发和引导) 2.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3. 人际交往能力 4.思维能力 5.实践能力 6.创造能力 )C 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52.教学模式:是以某种教学理论为知道, 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 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 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53.教学模式的种类: A 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 (苏联教学论提出完整结构: 诱导 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感知、理

22、解)巩固知识检查) B 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法国卢梭主张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杜威的教学实践“设计教学法”。 瑞皮亚杰“自我发现法”) C 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美国布鲁纳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德瓦 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保加利亚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法。54.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 A 定向(确定重点、难点、明确方向) B 自学(通过训练、练习、自己接受、消化问题) C 讨论(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 D 答疑 E 自测(自拟,组测试题,自答自评) F 自结(自我总结收获)55.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反应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5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

23、系:和对老师的要求:一、直观性原则:指根据小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运用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以获 得感性经验。手段: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要求: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 学生的认识、重视运用语言直观二、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 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三、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要求: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四、巩固性原则:

24、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惊醒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 固地掌握和保存。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五、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要求: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六、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要求:坚持正确的方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实事求是;讲究教学艺术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 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二提出的。要求: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

25、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联系实 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总结收获。八、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个学生81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意义: A 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 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 B 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 C 教学是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82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班: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人数固 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课:把教学呢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 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 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

26、做一“课”,一课接一课的教学。时: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的单位时间里进行。83 班级授课的评价: A 使教学获得了较高的效率,使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 B 有利于教师主 导作用的发挥,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C 由于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有利于他们彼此间互相的交流和启发 D 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种知识,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获得系统的知识。改革的趋势: A 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与教材的关系由间接转为直接,强调学 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如小组学习、 讨论、 同媒体教学) B 更加突出现代化 C 更加结合实际、综合化 D 班级人数、课时量以及座位排练更多样化84 教学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的、 完成

27、教学内容、 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 由教学原则指 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85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教授法(讲述、讲解、讲读)注意: A 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 性和思想性 B 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C 讲究语言艺术)二、谈话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三、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四、实验法: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惊醒操作,观察和研究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五、实习作业法:生依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

28、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六、练习法:在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联系,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七、参观法: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想象,获取新的知识或验证所学知识。86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A 发现法(美布鲁纳) B 探究研究法 (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肯定学生在学习所犯错误的意义) C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苏联杀塔洛夫) D 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卢扎诺夫) E 非指导性教学法(美卡尔 罗杰斯)87 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88 传统教学手段:人自身的活动。文艺复兴前后出现,夸美纽约世界图解较早的教科

29、书,裴斯泰洛齐“算术箱”和福禄培尔的“恩物”都是专门的教具。 现代化手段:幻灯机、电影、唱片、录影机、闭路电视和语音教室。89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 A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B 个别化 教学将普及实现 C 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90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A 专研教材 B 了解学生 C 设计教学过程91 上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质量取决于老师上课的水平:教学目的明确教学 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F 表达清晰92 布置作业得注意: A 作业的内容 B 作业的分量要适当 C 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 时间 D 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

30、、及时地批改93 (1)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要求教育要及时施教,特别是要抓住儿童的发展关键期。(2)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这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3)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 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这要求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 特点的教育。(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

31、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 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尝。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人的精神力量、 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和残缺, 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互补性告诉我们, 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差异,其次表现为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因材施教57.少先队的基本任务:团结教育、代表参与、服务保护 性质: A 群众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B 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C 服务性与自主性的统一58.班集体:是全班学生组成的集体。 职能: A 班集体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