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47.78KB ,
资源ID:88822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8822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教程分章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教程分章练习题.docx

1、心理学教程分章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_年,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_。2.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可以分为_和_两大部分。3.大脑皮层分4个叶:_、_、_和_。4.皮层上的脑叶在机能上有分工,枕叶与_有关,颞叶与_有关,顶叶与_有关,额叶控制着人的_。5.儿童心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有:_、_、_。6.心理学是研究_及其 _的科学,是研究_的科学。7.通常把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具体的过程:_、_和_。8.心理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的_中,而且也表现在人的_中。9.大脑半球皮质简称_,是控制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管理者和调节者。10.脑是心理的_,心理是脑的_。11.俄国生理学家_创建

2、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揭示大脑机能的最有影响的学说,所谓高级神经活动指的是_的活动。12.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_。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_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3.大脑的主要机能是_、_、_、_和发布各种信息。人的大脑机能具有_,即心理机能在左右两个半球上表现出不同的优势。14.心理是人脑对_的_的反映。15.调查法包括:_、_、_、_。二、选择1.认识过程中核心的心理是( )。A.感觉 B.知觉 C.思维 2.大脑皮层4个叶中对于心理生活具有特殊意义的是( )。A.额叶 B.顶叶 C.枕叶3.条件反射受( )控制。A.皮下中枢 B.皮层 C.皮层与皮下中枢共同4.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3、)。A.脑 B.客观现实 C.实践活动5.一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A.反映 B.反应 C.反射 D.反馈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心理( )。A.是脑的机能 B.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D.具有主观能动性7.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想象力,这是运用( )。A.观察法 B.实验法 C.问卷法 D.产品分析法8.请分析以下(1)-(7)题的心理现象属于什么反射:(1)“异物入气管引起打喷嚏”属于( )。(2)“谈虎色变”属于( )。(3)“望梅止渴”属于( )。(4)“望梅生津”属于( )。(5)“把香喷喷的炒肉丝放进口中分泌了唾

4、液”属于( )。(6)“进了食堂餐厅,看见案台上放着炒肉丝,闻到了喷喷的香味,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 )。(7)“画饼充饥腹更饥”属于( )。 A.无条件反射 B.具体信号类条件反射 C.抽象信号类的条件反射 D.以上答案都不对三、判断1.高级神经中枢指的是大脑皮质。( )2.大脑左半球是抽象思维和言语优势的半球,而大脑的右半球则是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优势的半球。( )3.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说明只要外界有刺激,人就会做出一定的反映。4.如果将新生儿置于一个完全缺乏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的环境下喂养长大,他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5.大脑皮层是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的管理者和调节者。( )6

5、.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7.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反映。( )8.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窥测别人在想什么。( )9.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一定有人的心理。( )10.每一个人都有心理现象。( )四、问答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画图)2.简述心理的实质。3.简述学习心理学教程的意义。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5.简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五、实例分析1.两个人观察同一棵树,植物学家首先获得的是关于树种、树龄及树的生长环境方面的知识,而画家获得的是关于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形状、疏密、大小等方面的印象。2.婴儿时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虽然具有

6、人脑的特征和人体的外型,但不会说话,不会劳动,只会像狼一样的爬行、嚎叫和吃生肉。请用有关心理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3.一个人一次被蛇咬,以后在一次走夜路时,看到路边的草绳,就毛骨悚然,不敢前进。请分析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注意一、填空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与_。2.人在注意时最显着的外部表现有:_、_、_。3.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_的注意,叫做_。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_的注意,叫做_。4.注意不是独立的_,任何一个_自始至终都离不开_。5.因为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而注意听讲,这是_注意;在别人的强制、监督下而注意听讲,这是_

7、注意;明确了学习目的,认真学习,形成习惯,这时的注意听讲已成为一种_注意。6.上课时要使学生保持注意,教师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_规律组织教学。7.学生上课时听讲、记笔记,看黑板等几种活动并举,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_能力。8.有学生上课时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_,是与注意的_相反的特点。二、选择1.有的学生在课上从不主动举手要求回答教师的提问,但始终注视着教师,这属于( )状态。A.真正的注意 B.表面上的不注意 C.表面上的注意 D.真正的不注意2.( )在小学阶段发展速度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3.小学儿童玩游戏机

8、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 )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4.“鹤立鸡群”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这是由于( )引起的。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刺激物的新异性5.忽名忽暗的灯光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是因为( )引起的。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刺激物的新异性6.在教学中,将分散的笔画组织成字,或将单个的字组织成词,或将词连成适当的句子,都会提高注意( )品质。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7.刚入学的儿童,写字时往往顾此失彼,这是因为注意品质

9、中( )不强。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8.“万绿丛中一点红”引人注目,这是( )引起的。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D.刺激物的新异性9.小学生做作业时一会儿思考,一会儿计算,一会儿看书,这是注意( )的表现。A.起伏 B.稳定 C.分配 D.分散岁儿童的注意可维持( )分钟。 11.听表走动的嘀嗒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注意的( )。A.稳定性 B.分散 C.分配 D.起伏12.小学生注意的广度和稳定性( )。A.女生高于男生 B.男生高于女生 C.男女生一样 D.不确定13.上完语文课,必须把注意力放到数学课上,这是注意的( )

10、。A.稳定性 B.分散 C.分配 D.转移14.“一目十行”形容注意的(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 D.转移15.在听课时,忽然听到窗外动听的歌声,学生不由自主地倾听歌声,这是注意的( )。A.起伏 B.分散 C.分配 D.转移三、判断1.注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 )2.平常我们说“这事我没注意”就是无意注意。( )3.一个人只有依靠有意注意,才能有效地工作。( )4.对象集中,排列得整齐有规律,能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大。( )5.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根据一定的目的转移注意的对象;注意的分散是无意识的,是由于内外干扰引起的消极的分心。( )6.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其

11、教学方法应形式多变,教学内容应生动有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四、问答1.什么是注意注意有哪些外部表现2.什么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3.什么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条件4.简述小学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5.你若是低年级的教师,将怎样考虑到学生注意的特点组织好教学工作五、案例分析1.为了把课上得生动形象,王老师带去了不少直观教具,有实物、图片、还有模型。进教室后,王教师就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课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结果并非如此。请用心理学注意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下原因。2.有位老师上一年级算数课时,提出这样一道应用题:“小红养了5只白兔,3只黑兔,问小红

12、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子”出乎老师意料之外,有个学生忍不住说出声:“兔子没有黑的”,接着另一个学生争辩说:“我姥姥家的小兔子是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对小学低年级教师有何要求3.为什么上课要喊“起立”,而每节课开始都要组织教学感觉、知觉一、填空1.由脑对_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_属性的反映叫感觉;_属性的反映叫知觉。2.感受性即_的能力,不同的人有_感受性。3.知觉具有_、_、_、_等特性。4.视敏度即_,小学生比幼儿好,其中_儿童视觉能力范围最大。5.入小学后_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末可达_水平。6.空间知觉包括_知觉、_知觉、_知觉、_知觉。7.

13、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_过程,观察力是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_开始。9.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情况与知觉者的_直接有关。10.听觉敏感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童_和_的发展。 二、选择1.中途离开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 )的特性。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2.当收音机里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抑或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3.在小学儿童的感觉中,( )占有极重要的地位。A.视觉 B.听觉 C.肤觉 D.运动觉4.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敏感度

14、( )成人。 A.不如 B.接近 C.已达 D.超过5.根据对儿童观察力发展阶段的研究,小学中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 )阶段。A.个别对象 B.空间联系 C.因果联系 D.对象总体6.人从暗处到光亮处,最初强光使人发眩,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的( )。 A.提高 B.降低 C.既没有降低也没有提高7.在密密的人群中,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熟悉的朋友这是属于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8.同样一棵松树,有人注意它的风景,有人观察它的生长,有人分析它的木材应用,这是因为人们知觉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9

15、.“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属于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10.穿竖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苗条,穿横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胖些,这是( )。A.选择性 B.整体性 C.错觉 D.恒常性11.吃过甜食后再吃橘子,感觉它有些酸,这属于( )。A.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B.相继性对比 C.感觉的适应 D.同时性对比12.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 )。A.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B.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的适应 D.抑制作用13.教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标出重点以引起学生重视,这是知觉( )规律的运用。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14.刚

16、入学的儿童写字用铅笔和田字格本,是根据( )水平决定的。A.视觉发展 B.听觉发展 C.肤觉发展 D.运动觉发展15.刚入学的儿童做体操时,对“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反应不够灵敏和准确,学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时常“6”、“9”不分。这是由于低年级儿童的( )水平不高。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距离知觉16.倒看物体仍不变,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7.人们用手拿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属于( )。A.选择性B.整体性C.错觉D.恒常性18.( )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 三、判断1.一个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和感

17、官,就能有感知觉。( )2.人的感觉能力的高低是天赋的,训练是无济于事的。( )3.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发生在同一感觉之间。( )4.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避免。( )5.近视眼的人,视敏度比正常人低。( )6.人有适应能力,因此视力差的人若经常在暗淡的光线下长时间地注视,有助于视敏度的提高。( )7.小学生时间知觉水平的提高,与他们掌握和运用数概念、计时工具等有关。( )8.同一个人在任何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性都是一样的。( )9.适应是在刺激物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10.同一场合下,人们就能有共同的知觉对象。( )四、问答1.什

18、么是感觉和知觉两者有何关系2.什么是观察试从观察品质方面举例说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水平。3.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观察力五、案例分析1.小学儿童对描绘在纸上堆积在一起的立方体数常常不能正确确认,这是为什么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粉笔写,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3.小学低年级学生常把相似的数字和相似的文字加以混淆,例如把6看成9,把“折”写成“析”,请解释这是什么原因,并提出避免这种现象的方法。4.一位教师在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或作文时说:“今天我们到某地方进行观察,大家要仔细看,不许乱跑,回来后写一篇观察日记或作文。”他把学生带到这个地方,只注意维持纪律

19、,其他就不管了。结果学生的观察日记或作文写得很不理想,请分析原因该怎么办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记 忆一、填空1.记忆是_对_的事物的反映。2.画家善于_记忆,数学家善于_记忆,表演艺术家善于_记忆,运动员善于_记忆。3.表象的特征是_性和_性。4.记忆过程包括_、_和_。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过程是_的,呈现_的趋势。根据遗忘规律,防止遗忘的最基本方法是_。6.回忆有两种不同水平_和_。_比_水平要高。通常考试时判断与选择题主要通过_来解答;填空与问答题主要通过_来解答。7.初入学的儿童不会用重复、练习_信息,又不会用系统搜索和追忆去_信息。8.短时记忆中贮存信息的数量是有限的

20、,大约为_组块。9.按识记有无明确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_和_;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分为_和_10.外界刺激引起的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就是_;如果加以_,就转入第二阶段_;如果加以_就转入第三阶段_。信息从长时记忆中被回收到_中来,就被人们意识到,如果受干扰或其他因素影响无法回忆,就会产生_。12.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会出现_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心理活动_的表现。二、选择1.一般说视后象是( )记忆,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 )记忆。A.瞬时 B.短时 C.长时 D.运动2.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 )会发生变化。A.量 B.质 C.量和质 D.不3.考试中因没有复习到而答不出、想

21、不起来的问题,叫( )性遗忘。A.暂时 B.永久 C.一般 D.特殊4.小学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对( )词的记忆优于中性词的记亿。A.积极 B.消极 C.熟悉 D.情绪5.学生学习生字时,首先要反复读写,这是记忆过程的( ),以后见到这个字能读出来,这是( ),而且还能背着写出来,这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再现6.古书列子上写韩娥唱歌之后,她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 )。A.记忆联想 B.记忆表象 C.幻想 D.追忆7.无意识记是( )的识记。A.无意义 B.对材料不理解 C.无预定目的8.由瞬时记忆到短时记忆、由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分别依赖( )。A.注意和复述

22、B.表象和反馈 C.复述和反馈 D.注意和反馈9.我们对接到学校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记忆犹新,这是(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10.儿时听过的故事至今还能自然地记住,属于( ),学生获得系统知识主要靠(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三、判断1.天生盲人也可以有视觉表象。( )2.遗忘是识记的相反过程。( )3.凡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识记的效果就好。( )4.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识记的效果要高于意义识记。( )5.采用尝试重现法进行识记是一种耗时较多,极不经济的方法。( )6.记忆是反映过去感知的事物。( )7

23、.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 )8.表象的概括性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9.只要提高记忆效果,就能防止遗忘。( )10.复习就是反复阅读,读到记住即可。( )四、回答1.什么是记忆,简述记忆的种类。2.什么是表象,简述表象的特点和作用。3.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及教育启示。4.简述遗忘的种类及原因。5.简述小学儿童识记、保持和回忆的特点。6.简述小学儿童记忆的培养策略。7.列举四种提高小学生识记效果的方法。8.你认为怎样复习最有效五、案例分析1.小明一进师范,高年级的同学就教给他一个学习的法宝上课认真听,课后尽情玩,考前加夜班,考试必过关。小明按照这个法宝学习了一个学期,虽然期末考试过关了,

24、可是第二学期一开学,才发现脑子里空空的,什么东西也没有,小明感到非常苦恼。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小明为什么这样应该如何做才能学到知识2.有项关于小学生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的研究结果表明,意义识记正确回忆项目数,小学二年级为,小学五年级为;机械识记正确项目数,小学二年级为,小学四年级为。据此,请分析小学生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的特征及其对教师的启示。3.儿童看一部电视、电影或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很容易把它记住,还能绘声绘色地将给别人听;可对书本上的知识有时再三教也记不住,这是什么现象4.数学考试结束了,小王剩下最后一道题没有做,因为其中一个公式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来,平时他觉得这个公式很熟悉,可今天想呀想,越想

25、越急,直到下课铃响了还没有想出来,只好沮丧地交了卷。走出考场不久,“嘿”这个公式在他头脑中出现了,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什么原因导致5.学生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想象一、填空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_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_的过程。2.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想象也是人脑对_的一种反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_。3.梦是_想象的极端形式,_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4.幻想是一种与_相联系并指向_的

26、想象。5.创造想象的特点是_、_、_。6.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_、_、_和_。7.阿Q是鲁迅笔下的人物,他是鲁迅_想象的产物,而我们读阿Q正传,在头脑中形成的阿Q形象时的想象属于_想象。8.小学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具有_性和_性。9. 幻想有两种,一种是_,另一种是_。10.在发展儿童想象力时,丰富儿童的_和_是有效的途径。二、选择1.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 )想象的形象。 A.有意 B.无意 C.再造 D.创造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 )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A.经验 B.知识 C.客体 D.表象3.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

27、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 )发展的表现。A.有意性 B.现实性 C.创造性 D.概括性4.小学生从“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 )的发展的表现。A.有意性 B.现实性 C.创造性 D.概括性5.阅读文字作品时,作品中的各种场景和人物形象出现在眼前,这种心理现象是(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6.看到天上的云朵,自然而然想象为大海、山峰或某种动物,这种心理现象是(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7.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想象是(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8.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A.表象 B.感知 C.记忆 D.想象9.儿童在学习、游戏及阅读课外读物等活动中经常在头脑中创造出许多新形象,这种心理现象是( )。A.记忆 B.表象 C.想象 D.思维10.学生写命题作文时的想象属于(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幻想 D.再造想象三、判断1.想象和感知觉最大的不同,在于想象的形象非来源于客观现实。( )2.梦中出现的形象离现实很远,是一种创造想象。( )3.创造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