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1.16KB ,
资源ID:87411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7411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六.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六.docx

1、中医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六中医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第八章 乳房疾病1.乳房与经脉的关系:乳房与肝经、胃经、肾经及冲任两脉息息相关。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2.治法:疏风解表法瓜蒌牛蒡汤、银翘散 疏肝清热法内疏黄连汤、柴胡清肝散 扶正托毒法托里透脓汤、托里消毒散、香贝养荣汤、归脾汤 解郁化痰法开郁散、逍遥蒌贝散、小金丹 调摄冲任法二仙汤、右归饮、六味地黄丸 滋阴化痰法消疬丸、六味地黄汤、清骨散3.乳痈:乳痈是发生在乳房的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发生在哺乳期的称“外吹乳痈”,发生在妊娠期的称“内吹乳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1)临床特点:乳房结块,红肿热痛,溃后脓出

2、稠厚,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好发于产后1个月以内的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见。(2)病因病机:中医:肝胃蕴热、乳汁郁积、外邪侵袭等因素导致乳络不通,郁久化热,酿成脓痈西医:多因产后抵抗力下降,乳头破损,乳汁郁积,细菌沿淋巴管、乳管侵入乳房,继而感染而成,致病菌多为金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3)辩证论治 气滞热壅证(初期)(问答)【证候】乳房肿胀疼痛,结块或有或无,皮色不变或微红,排乳不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胸闷泛恶,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数【内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外治法】乳房按摩外敷金黄散,玉露散,

3、芒硝或鲜菊花叶、鲜蒲公英等捣汁调敷 热毒炽盛证(成脓期)内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瓜蒌牛蒡汤合透脓散加减外治法:成脓则切开排脓,溃后则药线蘸八二丹引流,外敷金黄膏 正虚毒恋证(溃后期) 内治法:补益气血,托毒生肌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4.粉刺性乳痈粉刺性乳痈即西医所称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胞感染性的乳腺化脓性疾病。(1)特点:多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 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 化脓溃破后夹有粉刺样物质; 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 全身症状较轻(2)病因病机:素有乳头凹陷畸形,加之肝经郁热、气血瘀滞(3)辨证

4、论治:内治法:肝经蕴热证疏肝清热、活血消肿柴胡清肝散加减 余毒未清证扶正托毒托里消毒散加减 外治法:肿块初起时用金黄膏外敷。化脓后切开引流,术后创口用八二丹药捻引流,红油膏或金黄膏盖贴。形成瘘管者,可根据情况选用切开法、拖线法、挂线法及垫棉绷敷法等5.乳痨乳痨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病变后期常有虚痨表现,故名乳痨。特点:起病缓慢,结核状如梅李,边界不清,日久溃破,脓液清晰夹有败絮状样物,常伴有阴虚内热之证。多见于2040岁已婚体弱妇女。6.乳癖乳癖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1)特点(重点) 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 乳痛与肿块和月经

5、周期及情志变化关系密切 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推之活动 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妇女 发病率高,占乳房疾病的首位 有一定的癌变倾向【补充:乳癖的疼痛特点:胀痛为主,或为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常在月经前加剧,月经后减轻或随情绪波动而变化乳痛主要以乳房肿块处为甚,常涉及胸胁部或肩背部可伴有乳头疼痛或瘙痒】(2)辨证论治 内治法(大T):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篓贝散加减 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外治法:中药局部外敷于乳房肿块处,如用阳和解凝汤掺黑退消或桂麝散盖贴7.乳疠乳疠是指男女儿童或中老年男性在乳晕部出现疼痛性结块,相当于西医的乳房异常发育症。(了解)肝气

6、郁结证疏肝散结逍遥蒌贝散肾气亏虚证补益肾气偏肾阳虚右归丸加小金丹,偏肾阴虚左归丸加小金丹8.乳核乳核是发生在乳房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纤维腺瘤。(填空)其特点是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妇女,乳中结核,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动。9.乳衄乳窍不时溢出少量血液,称为乳衄。其特点是单个或多个乳孔溢出血性液或有乳晕下单发肿块。分型:肝火偏旺证;脾不统血证10.乳岩乳岩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恶性肿瘤。 (1)特点:乳房肿块,质地坚硬 凹凸不平、边界不清、推之不移、按之不痛或乳窍溢血 晚期溃烂则凸如泛莲或菜花 (2)辨证论治: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瓜蒌散合开

7、郁散加减 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 正虚毒炽证调补气血、清热解毒八珍汤加减 气血两亏证补益气血、养心安神香贝养荣汤加减 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参苓白术散加减常见乳房肿块鉴别表病名乳腺纤维腺瘤(乳核)乳腺增生病(乳癖)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衄)乳腺癌(乳岩)好发特点2030岁3045岁4045岁4060岁肿块特点大多为单个,也可有多个,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坚实,生长比较缓慢常为多个,双侧乳房散在分布,形状多样,片状结节或条索状,边缘清或不清,质地软或韧或有囊性感多在乳晕部,单个绿豆大小,圆形肿块,边缘清楚,质地软或中等多为单个,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楚,质地硬

8、或不均匀,生长速度较快疼痛无明显胀痛或刺痛,多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少数可有压痛初期无疼痛,中晚期可出现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情况无粘连无粘连无粘连可有粘连,皮肤呈酒窝征或橘皮样变活动度用手推动时有滑脱感活动可活动早期活动度可,中期及晚期无法推动乳头及分泌物情况乳头正常;无分泌物乳头正常;常为挤压后双侧乳房多孔有分泌物溢出,多为乳汁样或浆液样乳头正常;常有血性分泌物溢出,多为单孔乳头可回缩或被牵拉;可有分泌物溢出,血性或水样,多为单孔淋巴结肿大无无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度差第九章 瘿1.经络归属(多选):颈前部位与任、督、肝、肾经络有关。2.气瘿:即甲状腺肿气瘿是甲状腺肿大性疾病,相

9、当于西医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及部分地方性甲状腺肿。(填空)其特征是颈部漫肿,皮色不变,肿块柔软无痛,可随喜怒而消长。常发生于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后的女性。 气瘿的治疗原则:疏肝解郁,健脾益气,补肾调摄冲任 辩证论治(病案):A肝郁脾虚证【证候】颈部弥漫性肿大;伴四肢困乏,善太息,气短,纳呆体瘦,面色晄白;舌苔薄,脉弱无力。【治法】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B肝郁肾虚证【证候】颈部肿块皮宽质软;伴有神情呆滞,倦怠畏寒,行动迟缓,肢冷,性欲下降;舌淡,脉沉细。【治法】疏肝补肾、调摄冲任 【方药】四海舒郁丸合右归饮加减 3.肉瘿:即甲状腺瘤、囊肿(1)肉瘿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腺瘤或囊肿,属甲状

10、腺的良性肿瘤。(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颈前部肿块,偶尔发现,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巨大肉瘿可出现压迫症状 肿物突然增大,并出现局部疼痛,是因为腺瘤内出血所造成的部分患者合并甲亢 体征:查体可见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辅助检查:同位素I131扫描多显示温结节,囊肿多为凉结节,伴甲亢者多为热结节,B超检查提示有液性暗区或者实质性肿块(3)治疗原则:多采用内治。以理气、化痰、散结为主。(4)辩证论治(病案):气滞痰凝证【证候】颈前一侧或两侧肿块圆形或卵圆形,不红、不热、不痛,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肿块过大可有呼吸不畅或吞咽不利;苔薄腻,脉弦滑。【治法】理气

11、解郁、化痰软坚 【方药】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气阴两虚证【证候】颈前肿块柔韧,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常伴急躁易怒,怕热,易出汗,心悸,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月经不调,手部震颤;舌红苔薄,脉弦。【治法】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方药】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4.瘿痈:即甲状腺炎(1)特点:结喉两侧结块,肿胀,灼热,疼痛,发病急骤。(2)临床表现:起病前多有感冒、咽痛等病史肿块迅速增大焮红,疼痛可波及耳后枕部,常伴发热、畏寒可触及波动感(3)治疗原则:以疏风清热、化痰散结为主。(4)辨证论治:风热痰凝证疏风清热,化痰消痈牛蒡解肌汤加减 气滞痰凝证清肝理气,化痰散结柴胡清肝汤加丹参、莪术、赤芍等。5

12、.石瘿:即甲状腺癌(1)特点:结喉一侧或双侧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2)好发于3045岁青壮年,女性发病较多。(3)治疗原则:早期确诊,及早手术。(4)辨证论治:痰瘀内结证解郁化痰,活血消坚海藻玉壶汤加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蛇六谷、石见穿等瘀热伤阴证和营养阴,活血通络通窍活血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第十章 瘤、岩1.瘤:凡瘀血、痰浊、浊气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所形成的赘生物均称为瘤。 岩:是发生于体表的恶性肿瘤的统称。2.血瘤:因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丛集而形成的一种良性体表肿瘤。肉瘤:发生于皮下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筋瘤:筋瘤是体表静脉曲张交替而形成的团块状的病变。相当于西医的下肢静

13、脉曲张,其临床特点为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团块3.失荣失荣是发于颈部的岩,因其晚期伴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失去活力的树木,枝枯皮焦,故名失荣。相当于西医的颈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临床特点为颈部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变,身体逐渐消瘦。(2)病因病机:多因气郁生痰,与脏毒互结所致肝郁痰凝痰毒凝结气虚痰凝气血两亏(3)辨证论治: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开郁散加减 痰毒凝结证祛寒温阳,化痰散结阳和汤加减 气虚痰凝证益气养荣,化痰散结补中益气汤合海藻玉壶汤 气血两亏证调补气血香贝养荣汤加减第十一章 皮肤疾病及性传播疾病1.皮肤病病因病机:(1)病因:外因有风、湿、热

14、、虫、毒;内因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和肝肾亏损(2)病机:因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而致生风、生湿、化燥、致虚、致淤、化热、伤阴等。2.自觉症状:最常见瘙痒,其次疼痛,尚有灼热、麻木、蚁走感。主要的他觉症状:(1)原发性皮损原发性皮损是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疹,有斑疹、丘疹、风团、疱疹、脓疱等。斑疹:为局限性皮肤有明显的颜色变化,不隆起,也不凹陷,面积大而成片者称为斑片,分为红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丘疹:为高出皮面的实性丘形小粒,直径一般小于0.5cm,多为风热、血热所致,其数目不一,有散在分布的,亦有相互融合而成扁平隆起的片状损害称为斑块,一般直径大于2cm,

15、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稍有隆起的皮损称为斑丘疹;丘疹顶部有较小水疱或脓疱时称为丘疱疹。疱疹:为内有腔隙,含有液体,高出皮面的损害,疱疹常发于红斑之上,多属湿热和热毒所致风团:为皮肤上局限性隆起,常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发作时伴有剧痒。结节: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实质性损害,质较硬,深在皮下或高出皮面,多由气血凝滞所致;脓疱:疱内含有脓液,其色浑浊或为黄色,周围常有红晕,疱破后形成糜烂,溢出脓液,结脓痂;(2)继发性皮损继发性皮损是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来。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皴裂、苔藓样变、疤痕、色素沉着、皮肤萎缩。鳞屑:为表皮角质层的脱

16、落,大小、厚薄不一,小的呈糠秕状,大的为直径数厘米或更大的片状;糜烂:为局限性的表皮缺损,系由疱疹、脓疱的破裂,痂皮的脱落等露出的红色湿润面,多属湿热为患。溃疡:为皮肤或黏膜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痂:皮肤损害处的渗液、滋水、渗血或脓液与脱落组织及药物等混合干燥后即形成痂抓痕:由搔抓将表皮抓破、擦伤而形成的线状损害,表面形成血痂,皮肤瘙痒,多有风盛或内热所致皴裂:为皮肤上的线性裂口,多由血虚风燥所致苔藓样变:为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增深、干燥、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大片或小片损害,常为一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多由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色素沉着:为皮肤中色素增加所致,多呈褐色、暗褐

17、色或黑褐色。3. 辨皮肤病的性质:急性皮肤病与肺、脾、心关系密切,慢性与肝肾相关。4.内治法:祛风法、清热法、祛湿法、润燥法、活血法、温通法、软坚法、补肾法5.外用药物使用原则根据病情阶段用药注意控制感染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随时注意药敏反应;外涂软膏在第二次涂药时需用棉花蘸上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上一次所涂的药膏,然后再涂药膏,切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热水擦洗。一、蛇串疮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上的带状疱疹。(1)特点: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呈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局部刺痛或伴有

18、臖核肿大; 愈合后很少复发 好发于春秋季节,好发于成人体质虚弱者,老人尤其严重,好发于胸胁部(2)病因病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3)鉴别要点:成簇水疱,沿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单侧发生,伴有神经痛等特点,即可诊断。(4)皮疹分布:多发于身体一侧,常单侧性沿皮神经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5)内治法(案例):肝经郁热证【证候】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证候】皮损色淡,疼痛不显,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

19、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除湿胃苓汤气滞血瘀证【证候】皮疹减轻或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可忍,坐卧不安,重者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舌黯,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外治法: 初起二味拔毒散调浓茶水外涂,或外敷玉露膏 水疱破后,黄连膏、四黄膏或青黛膏外敷 若水疱不破或水疱较大者,可用三棱针或消毒针刺破,吸尽疱液或使疱液流出,以减轻胀痛不适感。西医治疗: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 糖皮质激素,早期使用可减轻疼痛,如泼尼松 止痛药物,布洛芬,也可选择阿司匹林 二、疣疣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因其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不

20、同而名称各异, 发于手背、手指、头皮等者千日疣、疣目、枯筋箭或瘊子; 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扁瘊; 发于胸背部有脐窝的赘疣鼠乳; 发于足跖部者跖疣; 发于颈周围及眼睑部位,呈细软丝状突起者丝状疣或线瘊;中西医病名对应:(临床特点P301)疣目寻常疣 扁瘊扁平疣 鼠乳传染性软疣 跖疣掌跖疣 丝状疣丝状疣三、癣癣是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癣都具有传染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中西医病名对应:白秃疮白癣 肥疮黄癣 鹅掌风手癣 脚湿气脚癣(分为水泡型、糜烂型、脱屑型)圆癣体癣 紫白癜风花斑癣,俗称汗斑四、湿疮湿疮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特点: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湿

21、润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1)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急性湿疮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疮相当于西医的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疮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湿疹;(2)根据皮损形态不同而名称各异浸淫全身,滋水较多者浸淫疮 以丘疹为主者血风疮或栗疮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 耳部旋耳疮 手足部呙疮 阴囊肾囊风 脐部脐疮 肘膝弯曲部四弯风 乳头乳头风(3)病因病机: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本病的发生与心肺肝脾四经有关。(4)急性湿疮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急性湿疮接触性皮炎病因常不明确常有明显病

22、因部位不固定,常对称发生常见于接触部位皮疹多形性,丘疹、水泡等边界弥漫不清较单一,有水肿、水疱,境界清楚接触史不明确有主症瘙痒剧烈痒或灼热感转归常有复发倾向去除病因则较快痊愈,不再接触则不复发(5)内治法:湿热蕴肤证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解毒止痒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止痒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血虚风燥证养血润肤、祛风止痒当归饮子或四物清风饮加丹参、鸡血藤、乌梢蛇外治法:急性湿疮初起时宜清热安抚,避免刺激,用清热止痒的中药煎汤温洗;若 水疱溃破糜烂,渗出明显时;外治宜收敛、消炎,促进表皮恢复;后期滋水减少时外治宜保

23、护皮损,避免刺激,促进角质新生,可选用黄连膏、青黛膏外擦。 亚急性湿疮外置原则消炎、止痒、燥湿、收敛,选用三黄洗剂等 慢性湿疮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为主,可选用各种软膏剂、乳剂五、药毒药毒是指通过口服、注射或皮肤黏膜直接用药等途径进入人体内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亦称药疹。相当于西医的药物性皮炎。特点:发病前有用药史,并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形态多样,可泛发或仅局限于局部。(1)病因病机:总由禀赋不耐、邪毒内侵所致。(2)诊断:发病前有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发病突然,自觉灼热瘙痒;皮损分布为全身性、对称性(3)临床常见类型:荨麻疹样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多形红斑

24、样型,固定红斑型,湿疹皮炎样型,剥脱性皮炎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4)治疗:首先停用一切可疑药物。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内治法:湿毒蕴肤证清热利湿,解毒止痒萆薢渗湿汤加减 热毒入营证请营解毒凉血清营汤加减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清热增液汤合益胃汤加减六、瘾疹瘾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为特征的瘙痒性、过敏性疾病。相当与西医的荨麻疹。(1)特点:风团突然发生,发无定处,瘙痒剧烈,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2)内治法:风寒束表证疏风散寒止痒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风热犯表证疏风清热止痒消风散加减肠胃湿热证疏风解表,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加减气血两虚证调补气血,熄风潜阳八珍汤加减冲任不调证

25、调摄冲任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减七、猫眼疮多形性红斑(皮损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紫癜、风团等靶型或虹膜状红斑:红斑中央略凹陷,其颜色较深,有时为一水疱、紫癜或坏死区,边缘为一轻度水肿环,周围绕以鲜红色晕)八、白疕白疕是一种以红斑、丘疹、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的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银屑病(1)特点:红斑基础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有点状出血点即点状出血现象,病程长,易于复发。男性多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呈冬重夏轻趋势,可有家族史;(2)病因病机:总由营血亏损,化燥生风,肌肤失于濡养所致(3)临床表现:寻常型分三期:A进行期:新皮疹不断出现、扩大,颜色鲜红,鳞屑增多,

26、正常皮肤在损伤后均可引起皮损的发生,这种现象称同形反应。一般在受伤的318天发生皮损; B 静止期:病情保持静止阶段,基本无新皮疹出现,旧疹也不见消退; C消退期:皮损缩小,逐渐消失,也有从中心开始消退者,遗留性暂时性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四型:A寻常型(临床表现;皮损现红斑、鳞屑、露滴样出血a:薄膜现象,轻轻刮去表面鳞屑则渐露出一层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b同形反应;c刮去薄膜有小出血点,为点状出血现象;d;束状发;e;甲板上点状凹陷,状似顶针箍) B特殊型:关节型;红皮病型;脓疮型(4)辩证论治:血热内蕴证凉血清热犀角地黄汤加减血虚风燥证养血滋阴、润肤熄风当归饮子加减气血瘀滞证活血化瘀,解毒

27、通络桃红四物汤加减湿毒蕴积证清利湿热,解毒通络萆薢渗湿汤加减火毒炽盛证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瘟败毒饮九、红蝴蝶疮红斑狼疮,多见15-40女性十、淋病特点:尿道刺痛、尿道口排出脓性分泌物为主症。 潜伏期一般为35天。内治:湿热毒蕴证(急性淋病)清热利湿,解毒化浊龙胆泻肝汤加减 阴虚毒恋证(慢性淋病)滋阴降火,利湿祛浊知柏地黄丸加减十一、梅毒临床表现:(1)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疳疮(硬下疳),局部淋巴结肿大。疳疮不经治疗可自然消失,而淋巴结肿大持续较久。 (2)二期梅毒:主要表现为杨梅疮。全身淋巴结肿大,继而出现皮肤黏膜损害(特点是分布广泛、对称,自觉症状轻微,破坏性小,传染性强。主要表现为皮损、扁

28、平湿疣、梅毒性白斑、梅毒性脱发、黏膜损害)、骨损害、眼梅毒、神经梅毒等。 (3)三期梅毒:主要表现为杨梅结毒。特点为病程长,易复发,除皮肤黏膜损害外,常侵犯多个脏器。三期皮肤梅毒损害:多为局限性、孤立性、浸润性斑块或结节,发展缓慢,破坏性大,预后留有疤痕。常见者有结节性梅毒疹,树胶样肿,近关节结节。三期黏膜梅毒三期骨梅毒三期眼梅毒三期心血管梅毒三期神经梅毒等 (4)潜伏梅毒(隐性梅毒) (5)胎传梅毒(先天梅毒)第十二章 肛管直肠疾病1.齿状线:肛管与直肠下端连接处呈锯齿状,称为齿状线。部位齿状线以上齿状线以下组织黏膜皮肤动脉供应直肠上、下动脉肛管动脉静脉回流直肠上静脉丛回流到门静脉,直肠下静

29、脉丛回流到下腔静脉神经支配自主神经支配,无痛觉阴部内神经支配,痛觉敏感淋巴回流腹主动脉周围或髂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2.外括约肌:由三个环形肌束组成,即皮下环、浅环、深环。3.肛管直肠环:由联合纵肌、内括约肌、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和外括约肌的浅环、深环构成。4.肛门直肠旁的5个外科间隙:2个骨盆直肠间隙、1个直肠后间隙、2个坐骨直肠间隙。5.检查体位:侧卧位、膝胸位、截石位、蹲位、倒置位、弯腰扶椅位、骑俯位6.病因:风、湿、热、燥、气虚、血虚7.辩证辨病(多选)(1)便血: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2)肿痛:肛旁脓肿、内痔嵌顿、外痔水肿、血栓外痔(3)脱垂:二三期内痔、息肉痔、直肠脱垂(4)流脓:肛痈、肛漏(5)便秘:痔、肛裂、肛痈(6)分泌物:内痔脱出、直肠脱垂、肛瘘8.治疗方法:内治法:清热凉血、清热利湿、清热解毒、养血补血、清热通腑、活血化瘀、生津润燥、补中益气。 外治法:熏洗法、敷药法、塞药法一、痔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1、内痔(1)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块,称为内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