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5.03KB ,
资源ID:86218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6218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版届九年级中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版届九年级中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

1、语文版届九年级中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语文版)2019届九年级中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九年级上册) 班中考复习专用 姓名 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埃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为莫己若者 /曾不若孀妻弱子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东面而视,不见水端C两埃渚崖之间/扁鹊

2、见蔡桓公,立有间D东面而视/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一句的翻译,最准确恰当的一项是 A我没有来到你的家门,则是因为我懒惰。 B我因为懒惰,始终没来到你的门前。C太危险了,是因为我没有来到你的门前。 D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3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的翻译,最恰当的是 A我会永远见笑于有修养懂道理的人。 B我会直到年长被修养高懂道理的人耻笑。C我会永远被修养高懂道理的人耻笑。 D我会直到年长见笑于有修养懂道理的人。4对“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A俗语有这样的话,“懂得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说的就是

3、我呀。B俗语有这样的话,“懂得了一百条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说的就是我呀。C俗语有这样的话,“懂得了很多道理,就认为不是自己了”,这说的就是我呀。D俗语有这样的话,“懂得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是我说的呀。5这篇寓言给我们的许多启示,下列不是从本文中所得启示的一项是( )A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闻见而骄傲自大。B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C不能带有色眼镜看人,要及时发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微杜渐。D在个人修养方面,发现自己有了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勇于改正。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

4、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

5、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年且九十 B且焉置土石/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河曲智叟亡以应/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 D今齐地方千里/方七百里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帝感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汝心之固/吾义固不杀人C吾与汝毕力平险/飞鸟相与还 D当其租入/其妻献疑曰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无穷匮也 B何苦在而不平/苦其心志C始一反焉/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河曲智叟亡以应/异鸡无敢应者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其如土石何/闻水声,如鸣佩环C指通豫南 / 政通人和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万钟于我何加焉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C、其:其妻献疑曰 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桃花源记D、之:投诸渤海之尾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6给下面句子选择恰当的译文。(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A. 大家一起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边去。B. 把

7、它送到渤海的末端,隐土的南边去。C. 大伙儿一块把土石运到渤海的北边,隐土的南面去。D. 把土石投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A. 还不能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B. 竟然搬不掉魁父这座小山。C. 曾经想搬掉魁父这座小山。 D. 竟没有搬掉魁父这座小山。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2) (3) 8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 B、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8、C、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扣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愚公眼光长远却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命名为“智”,这样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 并不矛盾。“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C“愚公”移山时

9、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初定计划时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D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讽、怀疑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10、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3)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君有疾在腠理/犹疾视而盛气 B桓侯故使人问之/温故而知新C司命之所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居十日,扁鹊复见/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又何间焉 B臣是以无请也/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C使人索扁鹊/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策之不以其道/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2)

11、 (3)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时间顺序共写了四见桓公,蔡桓公的病情一次比一次严重,最后不治而死。B“在腠里”“在肌肤”“在肠胃”说明扁鹊对蔡桓公病情判断精确和医术高明。C“望桓侯而还走”“已逃秦矣”直接写出蔡桓公病入膏肓,表明出扁鹊的机警。D本文用语简洁传神,如一句“寡人无疾”就使蔡桓公固执、自信的形象跃然纸上。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B蔡桓公四见桓侯,桓侯四次拒医,写出了桓侯的病由隐而显、由可治到不可救药的过程。C蔡桓公用“寡人无疾”来反衬扁鹊的先见之明,否定“医之好

12、治不病以为功”。D扁鹊的善良规劝与桓公的讳疾忌医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蔡桓公的固执、可悲,体现了扁鹊的医术高超。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貎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13、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14、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B旦旦有是哉不知木兰是女郎 C谨食之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D则熙熙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2为下面三句话选择正确的译文,将字母写在括号内。(1)若毒之乎?( )A 你毒害它吗?B 像有毒的吗?C 你怨恨它吗? (2)君将哀而生之乎?( )A 你是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 B 君子要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 C 君子要让他悲哀地活下去吗? (3)非死则徙尔。( )A 要不想死就搬走。B 不是死了就是逃荒去了。C 要没死就让你搬迁。 3下列对本段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

15、项是( )A捕蛇者以乡邻们在悍吏逼租时“虽鸡狗不得宁焉”与自己因捕蛇能“弛然而卧”相对比,反衬出“斯役之不甚也”。B“又安敢毒耶”这句话既回应了前文,回答了作者“若毒之乎”的询问。又为下文“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提供了实证。C“叫北”句中的“东西”和“南北”都是“到处”的意思,整句意思为:到处吵嚷叫喊,骚骚扰。D蒋氏的“弛然而卧”,“熙熙而乐”虽是用“犯死者二”的代价换来的,但生活的现状还是让他感到轻松快乐的。论语十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乏。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平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弗敢加也,必以信 B为人谋而不忠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吾与点也/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D

17、任重而道远/策之不以其道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不以其道得之/策之不以其道C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三人行必有工师焉 D富而可求也/余闻而愈悲3给句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选择正确的译文( )A、看见贤明的地方便想着与之对齐,看见不贤明的地方就检查自己。B、看见贤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便要检查自己。C、看见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返回内地或自己所在的省。D、发现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要检查自己。马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18、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 / 不能称前时之闻 B策之不以其道 / 策勋十二转C故虽有名马 / 公问其故 D一食或尽粟一石 / 夫精信念存想,或泄于目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项是( )A安求其能千里也/尔安敢轻吾射 B其真无马邪/食之不

19、能尽其材C才美不外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D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由是则生而不用也 B策之不以其道不足为外人道也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政通人和 D执策而临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2) (3) 5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共用十一个“不”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食马者”的无知与平庸愚妄。B第一、二、三段结尾的三个“也”,分别表达出痛恨、嘲讽的感情。C文章为表现主题采用的手法是托物寓意。D文章从结构看是先反后正,再层层深入,使文章短而中6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0、) A、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 B、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讽喻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C、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众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遇到像伯乐那样知人善任的人。 D、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像伯乐那样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7对选文的理解分析,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全文中心论点是“千里常有而伯乐不常有”B从总体看文章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C

21、文章对“食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了辛辣的讽刺。D文章同时指出,千里马若不努力表现出自已的才能,就会有被埋没的危险。(语文版)2019届九年级中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九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秋水:1、A(比得上B、被/看见C、中间/一会儿D、面向,朝向/当面)2、D 3、C 4、A 5、C愚公移山:1、D(A、尚且,况且/将近B、哪里/呢C、同“无”,没有/灭亡D、方圆)2、D(A、诚心/的确B、固执/从来,本来C、和/一起D、代词)3、C(A、穷苦/穷尽B、担心/使劳苦C、语气助词,不译D、回答/应战)4、A(A、背B、把/好像C、通向/通顺D、到/对于)5、C(A、将近/况且B、凭/来C、他的D

22、、的/代乐趣)6、D A 7、略 8、B(没有反映迷信色彩)9、D(神态描写较少)扁鹊见蔡桓公:1、D(A、疾病/怒目B、特地/旧的知识C、掌管/类D、又)2、无答案(A、一会儿/参与B、问/请教C、派/使臣D、按照/把)3、略 4、C(间接)5、C捕蛇者说:1、C(A、所有/又B、这/判断词C、喂D、便/却) 2、C A B 3、D论语十则:1、A(A、诚信 B、诚心诚意/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C、赞赏/给D、道路/方法)2、B(A、同“暮”/没有B、方法C、遵守,奉行/行走D、如果/表承接,不译)3、B马说:1、D(A、称呼/相称,符合B、鞭打/记C、因此/原因D、有时)2、A(A、怎么,哪里B、难道/他的C、同“现”,表露/看见D、这/判断词)3、A(A、这B、方法/说C、通晓,知道/通顺D、面对/临终) 4、略 5、A 6、B 7、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