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62.62KB ,
资源ID:85596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596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

1、贵州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库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 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知马也。(马说)【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 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 之固守于四境?殆

2、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 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节选自汉书)【注】秉:执掌。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殆:大 概。中人:中等资质的人。英俊:杰出人物。1.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博”的义项有:宽广,广 博;广泛;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与棋相仿);换取, 讨取(后起意义)。“以博聚英俊”中的“博”,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答案】【解析】结合语境,可知“以博聚英俊”的意思是:从而广泛集聚英才。字字对 译后,可知“博”为“广泛”的意思。据此选义项。2.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 同的一项

3、是()例句:文王以宁A.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 何以战(曹刿论战)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D.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答案】B【解析】例句中“以”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 A 项中“以”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B 项中“以”用法同例句;C 项中“以”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 “把”“拿”“用”;D 项中“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故选 B 项。3.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B. 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死亡)C. 策之不以其道(道路)

4、D. 诏书进贤良(进献)【答案】A【解析】A 项中“通”为课下注释中的词语,译为“通晓”;B 项中“亡”在这里 是通假字,通“无”,意思是“没有”;C 项中“道”在文中意思是“正确的方法”; D 项中“进”在这里不可作为“进献”,一般是“进献良言”,这里用“进”的引 申义,引申为“推荐”的意思,不能只看字的表面义。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答案】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培养人才。5. 根据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 语段( 一) 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强调

5、;语段(二)用 的 论证方法,强调 。【答案】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意思对即可)【解析】处要填的内容,要结合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 寓意希望统治者要善于发现“千里马”这样的有才能的人。处的论证方法可根 据【乙】段文字确定,诗的说法、孔子的话语、传的说法,明显是道理论 证(引用论证)。处强调的内容可联系选段【甲】的主旨和选段【乙】的主旨, 可知选段【乙】的段末“进贤良”“聚英俊”等提醒我们,统治者应想尽办法, 招贤纳士,刚好也印证了选段【乙】希望统治者重视人才的愿望。【参考译文】【乙】诗经说:“朝中满是优秀卓越的人才,这是文王赖

6、以治理 百姓,天下安宁的原因。”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讲忠 信的人。”这并不是虚妄之语。陛下执掌天下这么多的百姓和领土,怎么会没有 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原因大概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 勉励又不笃厚。传上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培养人才。” 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 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泛集聚英才。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 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7、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 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 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 卒成学士。【注】义阳:地名。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累日 不爨():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实腹:填充肚 子。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犹:仍然。1.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至 舍 四 支 僵 劲 不 能 动 媵 人 持 汤 沃 灌 以 衾

8、 拥 覆 久 而 乃 和。【答案】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负箧曳屣 曳: (2)以中有足乐者 以: (3)乃时吞纸以实腹 时: (4)卒成学士 卒: 【答案】(1)拖(拖着) (2)因为 (3)时常(经常) (4)终于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答案】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2)嗜学,家贫无资。【答案】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4. 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用原 文回答)【答案】乃时吞纸以实腹;抱犬而卧。5. 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9、?【答案】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家境贫寒和求学的艰辛。【解析】通过比较归纳找出两篇文章的相同点。从甲文“寓逆旅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和乙文“嗜学,家贫无资寒无毡被,抱犬而卧”可归纳出这两段 文字都表现了他们家境贫寒和求学的艰辛。【参考译文】【乙】义阳的朱詹,世世代代居住在江陵,后来到了扬都。朱詹喜 爱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 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就常常吃纸来填充肚子。 天气寒冷没有毯子,抱着狗睡觉来取暖。狗也苦于饥饿经常出去觅食。呼喊它(狗) 也不回来,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然而(他)仍然不放弃他的学业,终于成为 大学士。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10、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 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 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 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 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 术,

11、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 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注】支:通“肢”。使:假使。惮:怕,畏惧。乞:求。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徒”的义项有:徒步,步行;徒党,同一类的人,同一派别的人;被罚服劳役的人;空;只,仅仅。“非徒愈病”中的“徒”,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答案】【解析】此句的意思是:不仅仅可以治好病。可知“徒”在这里的意思是“只, 仅仅”。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劳其筋骨 劳: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3)势已如是 如是: (4)使良医不得尽其术 尽: 【答案】(1)使

12、劳累 (2)通晓 (3)像这样 (4)竭尽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 幸甚!【答案】希望皇上选拔贤才,收取众人策略,不惧怕改革,从而来成就大业, 那就是天下的一大幸事了!4. 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 ”,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答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 ) 乙 文 作 者 认 为 “ 天 下 之 病 愈 深 ” 的 原 因 是 “ ”。【答案】(使)良医不得尽其术【解析】作答时可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语和文章内容来分析。

13、(1)题紧扣“人才是 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锁定文中人才所遭受的艰难困苦的句子。(2)题要求分 析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的语句,这句话前面有一个表结果的词语“则”, 那么它前面的语句即表原因的句子。5.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 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答案】甲文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文观点:选拔贤才,收取众人策略,大胆改革。(或“选贤材,收众策,不惮 改作”)相同之处: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人才。【解析】甲文是由个人转入对治国的论述,最后进行总结,从总结性的词语“然 后知”可以顺利地找到作者的观点。乙文先分析“天下之病

14、”,最后提出自 己的观点。从“愿”字可以看出。作答第二问需先明确两文对人才的问题所持的 态度。【参考译文】【乙】当今天下的问题,请允许我以病人来作一个比喻:人们在平 常好好调养身体,所以不会得病;(如果)病情表现在皮肤上,医生能够尽早把病 治好,身体就安康了。当这两个方面的条件都已经不够,病情已经发展到肢体上,如果有良医,还可以快速痊愈。天下的病,情势也像这样,在可以医治的时候, 陛下您又能选择派遣良医,如果信任他,毫不怀疑他,听凭他施展医术,不仅仅 可以治好病,还可以让人长寿。如果在此时,假使良医不能竭尽他的医术,那么 天下的病就会更重。希望皇上选拔贤才,收取众人策略,不惧怕改革,从而来成

15、就大业,那就是天下的一大幸事了!四、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 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 司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 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 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节选自公羊

16、传)【注】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期:约定时日。 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济:过河。有司:专门管理 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迨:趁着。既:尽, 完了。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2)然后襄公鼓之 鼓: 【答案】(1)战胜(攻破) (2)击鼓进军2.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 一项是()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 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C【解析】ABD 三项中“于”

17、均为介词,引出处所,可译为“在”。C 项为介词,表 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对”,故选 C 项。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案】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减弱)了,第三 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2)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答案】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4. 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 请简述理由。【答案】示例一:鲁庄公“不鄙”。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 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 示例二:鲁庄公“鄙”。战前不知道如何

18、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 鲁庄公“鄙”。5.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解析】甲文中两个“未可”,两个“可矣”与乙文中的两个“不可”形成鲜明 对比:一个礼贤下士、虚心求教;一个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是造成一胜一败 的主要原因,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参考译文】【乙】宋襄公与楚军相约在泓水北岸作战,楚军渡泓水过来。有司 对宋襄公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宋襄公说:“不 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宋国)还没有摆好阵势。有司又建议:“请 趁着他们没有布好

19、阵进攻他们。”宋襄公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 后,宋襄公才下令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五、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 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 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 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 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0、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伏伽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 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太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 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 澄僚友之选。”帝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 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待御史,赐帛三百匹。”(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 位状元。子姓:子孙,子孙辈。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帝:指唐高祖。1. 用“

2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泛 观 前 世 子 姓 不 克 孝 兄 弟 不 克 友 莫 不 由 左 右 乱 之。【答案】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解析】判断语句的停顿,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粗略回顾历史, 子孙不孝,兄弟离间,都是由身边的人扰乱的。据此断句即可。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 (2)臣之妻私臣 私: (3)帝大悦 悦: (4)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 进: 【答案】(1)确实 (2)偏爱 (3)高兴 (4)进谏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答案】满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

22、使(就是)有人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 了。(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答案】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 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4.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B. 齐国和燕、赵、韩、魏这些国家打仗,最终战胜了这 些国家。C. “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 供骑马奔驰。D. 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答案】D【解析】A 项中的“刺”是“指责”的意思,非“讽刺”之义,故错误;B 项中 的“朝于齐”是“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23、”的意思,故错误;C 项“可用来愉悦耳 目,以供骑马奔驰”的除了“不义无赖”“慢游之人”,还有“驰骋射猎歌舞声色”, 故错误;D 项表述正确。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语,分析齐威王和 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王曰:“善。”乃下令帝大悦,即诏【答案】“乃”是“于是、就”的意思,“即”是“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 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 广开言路的帝王。【解析】分析人物性格时,从“乃”“即”这两个加点词入手,要先弄清楚这两 个词语的意思,其分别为“于是、就”,“立即、立刻”之意;再根据内容,“乃 下令”“即诏”说明行动之快,行事

24、之果断。最后从他们能听从臣子的建议,也 说明他们能虚心纳谏,是广开言路的帝王。6. 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家类比得 出了 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 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 。(用原文语句回 答)【答案】王之蔽甚矣;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解析】前一空,可从第一段中的“由此观之”一句找到答案;后一空,从“愿” 一词可知是“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参考译文】【乙】伏伽说:“我听说性相近而习相远。当今皇太子及诸王等 左右群僚,不可以不加选择地任用他们。大概不义无赖及喜好骑射、沉溺声色歌 舞的人,只可悦耳目,用来放松,至于弥补缺点和遗漏之处,决不能用。粗略回 顾历史,子孙不孝,

25、兄弟离间,都是由身边的人扰乱的。愿陛下妙选贤才,选择 自己的幕僚便可更加清明。高祖大悦,立即下诏说:“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 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朕只是缺 少贤德的品性,不能理解和实行天道之意,所以希望得到众人的辅佐,以改正、 弥补自己的过失,但是群臣却很少进献忠言。 伏伽忠诚至极,无所畏惧,词义 恳切,无所避讳地指出朕的过失。皇帝让伏伽出任治书侍御史并赏赐帛三百匹。”六、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 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26、,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生: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乙】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宿大林寺。大林 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若正、二月天,山桃始华 ,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村庄)不同。初 到恍然,如至人间仙境

27、。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 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留文句, 因叹曰:“此乃匡庐(庐山)第一景也。然由驿路至此,无半 日程,自萧、魏、李,迄今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 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其岸势犬牙差互(2)不可久居(3)乃记之而去(4)既而周览屋壁【答案】(1)像狗的牙齿一样 (2)停留 (3)离开 (4)不久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如鸣珮环 如至人间仙境B.心乐之 名利之诱人也如此C.以其境过清 不能指

28、其一端D.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答案】A【解析】A 项中“如”都是副词“像”的意思。B 项中“之”前者是代词,代指 声音,后者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 项中的“其”前 者是代词,“它的”,后者是代词,“其中的”。D 项中的“可”前者是副词,“大约”, 后者是动词,“可以”。3. 翻译下面的句子。(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答案】(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答案】大林(寺)很远,很少有人到来。4.【甲】【乙】两文作者同为游览山水,柳宗元感到“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白居易感叹“名利之诱人也如此!”他们所 流露的

29、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答案】【甲】文借描写凄清幽静的景物,表现内心的愤懑抑郁(或:凄苦孤寂) 之情。【乙】文写出了作者欣然寄情于山水,表达了淡泊名利、心胸旷达的情怀。【解析】此题考查文章的思想感情,需要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景物描写和感情 基调来作答。分析【甲】文可知,作者通过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 渲染了凄寒幽怆的气氛,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而【乙】文则 是通过写大林寺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心胸旷达的情怀。【参考译文】【乙】我同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 很远,很少有人到来。寺的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低矮的松树和劲 瘦的翠竹。

30、这里山势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节变换非常缓慢。在这时正是初夏时节,这里 却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气,山中桃树刚刚开花,山涧绿草还很短;人事景致, 风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点不同。刚到这里,就像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 于是随口吟出绝句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不久,我们环顾大林寺的屋壁,只见屋壁上有萧存、魏宏简、 李渤三人题写的诗句,为此,我和元集虚等人无不感叹,并说:“此处实为庐山 第一胜景。从交通大道走到僻远的大林寺,还不到半天的路程,自萧、魏、李这 三人游览大林寺后,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冷落萧条,再没有知名人士承袭他们 游览题诗的雅事了。

31、唉!功名利禄对人们的诱惑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作序。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 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 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扶 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 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 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 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 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