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9.89KB ,
资源ID:84899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899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论语》复习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论语》复习附答案.docx

1、高考论语复习附答案 选读复习之为政以德 姓名 一、经典名句 会背能写子曰:“为政以德, ,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盖均无贫, , 。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子曰:“其身正, ;其身不正, 。二、经典用语,约定俗成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节用爱人:节约财用,爱护百姓。(1.5)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持危扶颠:扶助将要倾倒的。比喻扶持大局。(16.1)分崩离

2、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16.1)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16.1)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16.1) 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16.1) 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风行,风吹过。偃,倒伏。(12.19) 三、探究观点 砥砺思想以“为政以德”为主题,倡导尚德精神,崇尚有德的思想、风俗、制度,追求道德文明。具体的理念:为政以德,德教为本,德刑相辅,重

3、德轻型,富而后教,节用爱民,反对攻伐,反对厚敛,正己以正天下等治国的德治理念。(1)“文德”指:仁义礼乐之道(2)德政的举措:富民、教民、举贤。(3)“均”的内涵:各得其分(每个阶层得其该得的一份)(4)百姓观以德、礼导民 富而后教 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反对横征暴敛 “足民”藏富于民“为政以德”“德”和“礼”是孔子政治的主要主张。“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A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B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后人评价:孔子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的

4、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用道德标准来规范统治者和百姓的行为,以维护社会性稳定,有积极意义。“民生与教化”孔子高唱仁爱赞歌的同时不忽视老百姓的温饱。子贡问政时,孔子先强调“足食”再强调“教之”。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先富后教”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

5、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孔子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均无贫”与“均贫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是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一致,不是均贫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四、学习语言 借鉴表达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

6、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找出基本思想相通的两个句子。论语 战国策 (2)这两段文字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治国理念?请简要加以分析。2.阅读语段回答下列问题。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这两个材料的基本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结合当今社会,简要评析上面两则

7、材料的基本观点。选读复习之克己复礼 姓名 一、经典名句 会背能写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 ?”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 。君子务本, 。孝弟也者, !二、经典用语,约定俗成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12.1)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3.1) 名正言顺:原指是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后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13.3)犯上作乱:触犯上级,闹乱子;指叛逆活动;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

8、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1.2)三、探究观点 砥砺思想 以“重礼”为主题,论述“礼”的内涵,把“礼”作为外在社会的政治体制,人的行为的基本底线和标志,规范、管辖人的行为。具体理念:克己复礼,天下有制,天下有道,天下有序,名正言顺,孝悌为本,礼乐与仁的关系。仁义礼乐观(1)仁的内涵孝悌为根本;达圣为极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次第;忠恕为方法。(2)礼君臣父子,尊卑有序(秩序)(3)乐各安其位,上下和谐(4)礼乐的精髓秩序、和谐的理念(5)仁义与礼乐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核心与表现“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

9、“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受到冲击,“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后来的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的绝对统治,作为压迫百姓的手段。)“礼”与“仁”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

10、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四、学习语言 借鉴表达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33) 他日,又独立

11、,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163)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1711)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8)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312)根据以上几段文字,谈谈你对孔子说的“礼”的理解。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5分)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附:卧冰求鲤

12、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有子的观点。(2分)2.根据第二个论语选段,“卧冰求鲤”是否符合孔子所说的孝?请简要说明。(3分)选读复习之知其不可而为之 姓名 一、经典名句 会背能写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子路曰:“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 ?君子之仕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 , ,孰为夫子?”二、经典用语,约定俗成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

13、也表示倔强固执。(14.38)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后泛用以形容脱离劳动和脱离劳动的人。(18.7) 无人问津:没有人寻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受到冷落。也比喻无人探索、尝试。(18.6)深厉浅揭:遇到深水就连衣涉水,遇到浅水就撩起衣服过河。比喻做事要因时因地制宜。(14.39)三、探究观点 砥砺思想 以“卫道”“承当”精神为主题,设计了一种以坚定的原则性为核心的政治品格,表现为对自己的德行能力以及政治使命充满信心,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合乎仁道(真理)的,即使生前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启发后人沿着他的足迹前进的有为精神。 具体理念:在其位谋其政(不敢不告也),替天行

14、道(既不忍忘天下,亦不忍天下之终无道),我尽我义,知其不可而为之等。高山景行(1)“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和坚定信念;(2)“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天下不容,凸显孔子的巍巍人格;难行能行,要为后世留下典范。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著精神和献身精神。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情怀的体现。古往今来,这种精神曾激励过中华民族无数的仁人志士,如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

15、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四、学习语言 借鉴表达(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5分) 甲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乙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曾子所说的“士”与桀溺所说的“辟人之士”的“士”在精神品格上是接近的,请问这样的“士”拥有怎样的志向?(2分)2.桀溺对孔子的规劝,你是如何看待的?

16、请作简要的评析。(3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5分)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子墨子自鲁之齐,即过故人。(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 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墨子)【注】不若已:不如停止。如:应当。劝:鼓励。1.根据上面两段文字,概括孔子和墨子所具有的共同精神。(1分)2.根据上面两段文字,评述孔子和墨子在实践道义过程中情感的差异。(4分)选读复习之仁者爱人 姓名

17、 一、经典名句 会背能写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夫仁者,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子曰:“老者安之, , 。”二、经典用语,约定俗成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于其整个儒家学说之中。泛指将一种理论、思想贯穿于事物的始终。近义词有: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4.15)安老怀少: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5.26)博施济众: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恩惠,使人们免于患难。(6.30)立人达人: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6.30)能近取譬

18、: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指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来做譬喻。(6.30)一匡天下:纠正混乱局面,使天下纳入正轨。引申为统一天下。(14.17)三、探究观点 砥砺思想 以“仁者爱人”为主题,塑造了仁者的风范,表现为自然流露的仁爱之心,真诚体现的社会良心和天地正气,追求生命本质的意义的完美实现、伟大人的形成。 具体理念: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为修身要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人要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体贴之心、敬重之心、爱物之心,以天下为重,义之所在是大信,大信必守、小信可以变通等仁爱理念。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

19、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而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另一方面不仅爱人,而且爱物。再者,孔子的仁爱主要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内在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道德。(1)“仁”的内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而其具体体现则包含方方面面,诸如“教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2)“仁爱”与“兼爱”: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墨子的“兼爱”则是建

20、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3)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而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一方面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看到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指责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立“三归”、“反坫”、“塞门”。(4)推己及人: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21、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要想到其的他的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了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四、学习语言 借鉴表达(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 “管仲之为人,力攻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以为天子大夫。”“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礼也。”“类郊野之人,未浸渍于仁义,故不可为王

22、者佐。” 荀子1.从上述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荀子对管仲的评价(2个字)。孔子: 荀子:2.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简要评析。(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5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1.第一则中“忠”是指什么意思?可用原文概括。(2分)2.孔子说:“己所不欲,

23、勿施于人”,请结合选文内容对孔子的“恕”道加以简要分析。(3分)选读复习之君子之风 姓名 一、经典名句 会背能写子曰:“志士仁人, , 。”子曰:“君子喻于义,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 。贤哉,回也!”不义而富且贵,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 , 。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动, 。智者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二、经典用语,约定俗成浮云富贵: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的很轻。(7.16)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4.9)成仁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15.9)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

24、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15.9)不改其乐:不改变自己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来快乐。(6.11) 箪食瓢饮:一箪食,一瓢水。形容生活贫苦。(6.11)驷不及舌:驷马虽快,也追不上说出的话。指话一出口就难以收回。戒说话应当慎重。(12.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喻事实既成或话已出口,不可挽回。(12.8)乐以忘忧:快乐的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7.19)乐在其中:快乐就在这里。(7.16)饮水曲肱: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7.16)乐山乐水:原指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后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死而后已:到死才停止。指

25、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常与“鞠躬尽瘁”连用。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8.7)三、探究观点 砥砺思想 以“重义崇德”为主题,建立重义崇德、见利思义的价值观。 具体理念:信以成之,杀身成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发愤忘食,乐而忘忧,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等为仁理念。高山景行(1)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2)君子人的义利观(3)孔子的义利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可见孔子倡导诚信经商。1.君子之风:君子之风即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吕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

26、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有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这些品质对我们今天的个人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2.“浮云”的比喻义:“浮云”的比喻,形象地表明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红楼梦中用“好了歌”来形象阐明金钱、富贵对人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杜甫的丹青引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3.孔子的义利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

27、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可见孔子倡导诚信经商。4.仁者和智者:孔子所说的“仁者”和“智者”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孔子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与“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质,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深刻。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迂;有智慧的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四、学习语言 借鉴表达(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医善吮人之

28、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2分)孔子: 韩非子: 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3分)(二)下面几个文段都体现了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但是在情感涉及的对象(或心境)的表述上却又所差异。请就此说说你的理解。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3.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9、,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选读复习之周而不比 姓名 一、经典名句 会背能写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孔子曰:“ ,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二、经典用语,约定俗成周而不比: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2.14)善与人交:善于跟别人结成朋友。(5.17)观过知仁: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4.7)以文会友:通过诗文、学术活动来聚会或结交朋友。(12.24)以德报怨:用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他好处。(14.34)以直报怨:用公正报答仇恨。(14.34)以德报怨:拿恩惠

30、来报答恩惠。指把恩惠施予对已有恩的人。(14.34)群而不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15.22)言不及义: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或事情。指不说正经话,尽说些无聊的话。(15.17)三、探究观点 砥砺思想 以“周而不比”为主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察人、择友、处事、待人的交往原则。 具体理念: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听其言而观其行,择益舍损,厚责己、薄责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善交敬人,适可而止,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等交往理念。交友之道交友原则:1、与人为善友好交往2、真诚讲信诚信交往3、和而不同适中交往1.周而不比:周而不比是“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与众人和谐相处,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二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不以惟利是图。择友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交往方式: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交往尽度: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矜而不争: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取心但不计斤斤计较。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