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1.01MB ,
资源ID:84753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753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十章 生物 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十章 生物 教案.docx

1、第十章 生物 教案总第 课时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2)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输血与血型的关系;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难点: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指导

2、学习法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一辆献血车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车吗?它的作用是什么?学生:献血车,为病人储备血液的。教师:那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血都可以供给任何一个病人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节 也一样血液和血型 (板书)。2、血型的发现输血早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成功地用输血的方式救活了一名大出血的产妇。此后许多医生用输血的方法使濒临绝境的病人重获新生,然而不幸的事情也接二连三的发生,有人输血后出现昏迷甚至死亡,为什么呢?(血型不合) 由于输血事故的频频发生,使输血疗法沉寂了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1900

3、年,奥地利医生兰德斯坦纳首先揭开了血型之谜。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类型,即ABO血型。 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定型的? ABO血型系统是以人体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中抗体的种类而定型的人的红细胞表面存在凝集原(抗原)人的血清中存在凝集素(抗体)例如:A抗原+A抗体就会发生凝集3、安全输血原则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血只能输入少量(板书)

4、 所以 输血前必须进行验血4、血量和输血正常成年人血量: 约4800毫升(占体重的7%-8%)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危及生命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 头晕 心跳 眼发黑 出冷汗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 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5、无偿献血提问: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实践表明: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公民自愿献血。6、课堂讨论 同学们以后会不会参加无偿

5、献血?7、课堂小结常见血型: A型、B型、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输血原则:同血型输血,危机情况下也可异血型输血。无偿献血。8、课堂巩固1、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2、输血的原则是什么?3、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4、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受血者”?5、一个AB型血的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血,他最好接受何种血型的血? ( )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七、板书设计1、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医生兰德斯坦纳发现了血型。2、输血原则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血只能输入少量3、输血与血量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为宜4、无偿献血不会影响自身健康八、教

6、学反思 总第 课时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一)知识目标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4. 说出心率和脉搏的基础知识。5. 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 区别

7、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三、教学难点:1.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四、教学工具和手段观察、讨论、交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生物教学模型和视频教学相结合完成。五、教法和学法突破重点与难点:(一)、教 法 1、 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 直观式利用生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 3、 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学 法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练习巩固。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 前 准 备

8、 生物心脏模型7个 、多媒体课件。(二)导 入 新 课复习10.1节血液内容引出血管知识。(三)课 程 新 课活动一 突破重点: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完成表格,进行评比打分。活动二 突破难点: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师:同学们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环流动的,它为什么不会停息呢?生:由于心脏的作用。师:对,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节课我们第二个学习内容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 脏。利用生物模型,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教师在展示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内

9、部的结构等(学生认真观察后,会轻松地回答出来)。小组探讨以下问题:【观察讨论】看看心脏有几个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么差别,连接各腔的血管有什么特点,是动脉,还是静脉学生们积极地讨论,预习过的能积极带动其他学生参与。【小组比拼】采用小组评分式的方式进行回答问题,针对同一问题,各小组派代表展示不同组的讨论结果。(每组有一个生物心脏的模型,每组代表展示的的时候要向其他组同学实物展示出来。)【交流总结】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心室与心房比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释:左、

10、右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为依据的)。心脏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设计思路:利用生物模型采用直观教学,每个小组汇报展示,多次强化记忆;针对同一问题,相同时间内同学间的差距。知道自己的不足后,自己改进,进而进步。(四)总结:师生共同完成,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补充练习:利用模型,强化新知。七、作业设计 P55自我评价八、板书设计: 人体的血液循环一、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心脏的位置:胸腔中间偏左 形状:倒置的梨 大小:与自己的手握拳头的大小差不多心脏的结构:有四个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心脏

11、的四个腔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静脉四个腔的壁薄厚各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九、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第二课时(一)导 入 新 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内容。采用小组抢答方式,进行评比。(二)课 程 新 课活动一:播放一段视频,讲解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三)突破重点: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分别来研究体循环和肺循环。观察视频,小组讨论以下内容:(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2)在体循

12、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小结:教师提问,小组汇报展示。(将大的知识点小化,逐一突破。)看图学生讲解,总结体循环。利用同样的方式学习肺循环。观察视频,讨论以下内容:(1)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2)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小结:教师提问,小组汇报展示。(将大的知识点小化,逐一突破。)看图学生讲解,总结肺循环。学生讲解,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反复强化理解。思考: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都是静脉血吗?(四)总结:师生共同完成,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

13、什么收获?(五)补充练习:利用模型,强化新知。讨论内容:一名同学的下肢受伤后发炎,通过在手腕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伤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六)、作业设计 P55自我评价(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总第 课时第三课时(一)课 前 准 备 秒表,听诊器,血压仪,多媒体课件等(二)导 入 新 课复习上节血液循环内容。(三)课 程 新 课1、活动一: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观看视频,说出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2、突破重点:说出心率和脉搏的基础知识。小组讨论:心率和脉搏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关系。3、活动二:教师利用秒表,学生记录自己的脉搏的跳动次数。再在原地做蹲起运动,之后记录十秒钟。

14、 与之前对比! 小组讨论:人的心率在运动状态下快还是平静状态下快?4、交流讨论:学生阅读课本后对以下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学生讲解:1).什么叫血压?什么叫舒张压?什么叫收缩压?正常血压范围是多少?2).什么叫高血压?如何预防高血压,应注意些什么?5、教师讲解血压仪的使用方法。请一位同学配合老师演示。(四)课 堂 小 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完成自我评价:完成课本55页板书设计:第三课时 人体的血液循环一、心率和脉搏: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2、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二、血压3、血压: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4、收缩压:心室收缩,血压

15、上升到的最高值 (1218.7kPa)5、舒张压:心室舒张,血压下降到最低值 (812kPa)6、高血压: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二、教学重点: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为什么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空气是怎样进入人体的?进入人体内之前经过

16、了哪些处理?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二)呼吸系统的组成出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鼻腔呼吸道 喉呼吸系统 气管支气管肺出示:鼻的结构模式图。小资料: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析:鼻作为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有什么作用么?有哪些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小结:鼻腔能使外界寒冷、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提问: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自学思考:(1)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用的器官是什么?(2)呼吸道的各器官有什么作用?(3)“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播放FLASH

17、:呼吸道粘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补充:会厌软骨在人呼吸时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播放视频:肺的结构。出示:肺泡的结构模型,肺的结构示意图。讨论:肺为什么是是呼吸的主要场所,这与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小结:气体进入肺的路线: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氧气肺泡 毛细血管二氧化碳播放FLASH:氧气分子的呼吸系统之旅。(小结):1、呼吸系统的组成 2、呼吸器官的功能六、作业设计 P61自我评价7、板书设计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8、教学反思

18、总第 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二、教学重点: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呼吸运动体验:把手放在自己两侧肋骨处,体验一下深深吸气和呼气时身体的变化。呼吸时胸廓扩大还是缩小?你感觉胸廓的扩大和缩小与身体哪部分的肌肉有关?你感觉胸廓的扩大和缩小与身体哪部分的肌肉有关?出示:呼吸运动示意图,介绍肋间肌和膈肌。播放FLASH:呼吸运动的过程。要求完成填

19、表题。吸气呼气肋间外肌收缩舒张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向下向内运动膈肌收缩舒张胸廓扩张缩小肺扩张缩小 复述: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吸气和呼气过程。(二)肺活量提问:每位同学在体检时常常要测量一个指标肺活量,你还记得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吗? 讲述: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它能反映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实验:测量肺活量。自学:整个实验的目的、器材和指导步骤。思考:如何制作40005000ml的长条状塑料袋。假设:塑料袋的周长为20cm,则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得出r=31.8mm,塑料袋的横截面积s=3175mm2,如果塑料袋为5000ml,h1575mm=1.575m。要求:本实验的制作较

20、废时、废工,安排在课后进行。小结:一个人肺活量的大小与其年龄、性别、身材、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是2500-4000ml。思考:肺活量能代表肺容纳气体的最大量吗?为什么?请阅读课后思维拓展。小结:肺活量=肺总容量肺残气量(三)、课堂小结:略六、作业设计 P61自我评价七、板书设计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一、呼吸运动深深吸气时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深呼气时,感觉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二、肺活量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它能反映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八、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肺泡内

21、的气体交换过程,说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验证人体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观察气体扩散作用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 (1)验证人体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2)说出肺泡内、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三、教学难点:气体交换过程是抽象的过程,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作为理解的基础,还需要思维过程中的推理,联想、分析、判断等的支持。 四、教学准备: 教师:实验用具:烧杯、澄清石灰水、橡皮管、玻璃管、空气清新剂 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五、教学方法:结合教

22、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 感受思考,引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将手放在胸部肋骨上和老师一起做深呼吸,体验呼吸运动过程。你想过没有:我们每天不停地呼吸,吸入的是什么气体?呼出的是什么气体?吸进的是否全是氧气,呼出的是否全是二氧化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引出课题: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二) 演示实验,体验探究我们知道人体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就发生了变化。你能否通过实验证明呢?(学生看书P27实验过程)思考: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手交替捏紧

23、解或松开橡皮管?2、实验组是谁?甲瓶起什么作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观察思考)注意观察两个锥形瓶内石灰水的变化,想一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小组介绍:乙瓶A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瓶内澄清石灰水无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比吸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多。(示表格)气体成分吸入气体呼出气体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氮气78%78%总结:呼出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三) 参与活动,理解原理为什么气体会发生交换呢?(活动)教师将空气清新剂喷向学生,请闻到香味的学生举手。采用引导探索法、从举手的情况看,前面的同学先举手

24、,后面的同学后举手,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怎么运动?(提问)前面的学生说一说你闻到的香味浓还是淡?后面的学生谈一谈你闻到的香味是浓还是淡?这说明了气体是怎么运动的?(总结板书)一、气体扩散作用原理:从浓度大向浓度小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四) 观察动画,了解过程(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血液不停的循环流动,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发生了变化,血液成分在哪两个部位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在这里发生变化呢?因为进行了什么交换?(板书)二、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 肺泡内气体交换 组织内气体交换肺泡内气体交换是怎么进行的呢?(示动画)思考:1、肺泡内气体交换指肺泡和什么进行的气体交换?2、在交换

25、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向什么方向扩散?3、经过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发生了怎样变化?氧气(五)、板书设计二氧化碳 肺泡 血液课后反思总第 课时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2)一、复习提问学生上台贴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 组织内气体交换是怎么进行的呢?(示动画)思考:1、组织内气体交换指组织细胞和什么进行的气体交换?2、在交换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向什么方向扩散?3、经过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发生了怎样变化?二氧化碳(总结板书)氧气 组织细胞 血液学生上台贴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知道通过气体交换人体内的细胞就可以获得氧气并排出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下面请哪位

26、同学帮我一个小忙。 假如我是氧气,请问到“组织细胞”该怎么走?(总结)人体呼吸全过程:1、肺的通气2、肺泡内气体交换3、气体在血液中运输4、组织内气体交换(二)总结重点,练习巩固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懂或疑惑的地方吗?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内容呢?(学生总结交流,指出重点气体交换过程,难点气体交换原理)三、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人体呼出的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降低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是( )A、气体交换 B、气体扩散3、在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过程是:( )A、肺的通气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D、气

27、体的运输(二)、填图题: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1、图中甲处是 的气体交换,a代表的气体是 ,由 扩散进 ;b代表的气体是 。 2、图中乙处是 的气体交换,由组织细胞扩散进入血液的是气体 。四、板书设计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实验: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五、教学反思: 总第 课时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明人体内能量的供给。(重点)2说出体温的概念及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难点)技能目标:学会测量自己和他人的体温。情感目标:关注人体的身体健康。2、教学重点说明人体内能量的供给。3、教学难点:说出人体内能量供给

28、的过程。四、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口腔用体温计或腋窝用体温计。 2、教师准备:实习“测量体温”用的脱脂棉,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等。3、FLASH:(1)人体能量供给的过程;(2)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4、视频文件:(1)人体的热量分布;(2)人体体温保持恒定的过程。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讨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需要消耗能量。请同学们联系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有关知识,讨论一下人体获得食物中储存的能量的过程。提示:还记得植物的呼吸作用吗,请用公示的形式把呼吸作用表示出来。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 根据已有知识能说出食物中贮存着丰富的能量,经

29、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后,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往全身各处。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再随循环系统送往全身每个细胞。但氧气与能量、营养物质的关系,不少同学不能说出。回忆植物的呼吸作用,认识到氧气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释放出能量。人体能量的供给体温实习:测量体温播放FLASH:人体能量供给的过程。小结:人体由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这些营养物质的一部分用于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转变成人体的组成物质;另一部分被暂时储藏在人体内(如肌糖元,肝糖元)。在细胞内,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贮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讨论:人体能量的供给。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讨论和交流书P63的资料1、2,并根据前面学习“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内容时设计的“一日食谱”,计算自己每日能量供给的情况。思维拓展:书P65。讨论:如何设计新的“一日食谱”?播放视频:人体的热量分布,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说出这段视频说明了什么问题?提问:你知道人体释放的热量从哪里来?讲述:人体产生的部分能量用于维持体温。体温是人体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