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35.27KB ,
资源ID:84657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657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7页.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7页.docx

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7页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方程教学内容:第1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方程的含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如何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二、教学新课。1、出示例1。(1)、出示情境图。 (2)、学生观察并且列出式子。 (3)、列出式子:50+50=100 (4)、小结引入例2。2、教学例2。(1)、出示例2。 (2)、学生观察图画。 (3)、学生分别列出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关系的式子。 (4)、学生汇报交流:x+50100 x+50=150 x+50200 x+x=200 (5)、找出哪些是等式?3、学生概括方程的含

2、义。4、学生小组交流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三、学生完成“试一试”。四、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学生完成“练一练”第2、3题。五、课堂总结。六、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3题。 2、等式的性质教学内容:第3页的例3。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等式。 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等式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方程? 2、方程与等式有何关系?二、教学新课。1、出示例3。(1)、学生观察图,写出等式。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20=20 20+( )20+( ) X50 X+( )50+( ) 50+a50+a50+a-( )50+a-( ) X+2070

3、X+20-( )70-( )(3)、观察上面算式总结规律。 (4)、学生汇报结果。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三、巩固练习。第4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3、联系等式的性质方程教学内容:第4页的例4。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3、渗透“化归”的思想。教学重、难点:熟悉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变形等式,求出方程的解。教具准备:天平、砝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X=Y 如果这两个同学同时背上3千克的书包呢?板书:X+3=Y+3 现在再让他们分别拿一个

4、质量为a千克的篮球,怎样列式呢? 板书:X+3+a=Y+3+a二、教学实施1、教学新课。(1)、板书例4:看图列方程并求出x的值。 (2)、在天平上摆出相应的砝码。(3)、读题目要求,理解题意。、什么是方程?、求出x的值,指的是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概括解方程的含义。、板书:x+10=50 解: x+10-10=50-10 x=402、学习检验。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因为左边=40+10=50和右边相等,所以x=40是原方程的解。3、学生完成“试一试”三、课堂作业:第5页的第4题。四、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的重点及注意事项,明确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书写格式,养成检验

5、的好习惯。4、联系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练习教学内容:联系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为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难点:提高解方程的正确率。教学过程:一、复习(相关概念)1、什么是方程? 2、什么是解方程? 3、看线段图列方程。4、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一箱牛奶24元,妈妈买了一箱,付出X元,找回16元。(2)、小明今年X岁,爸爸今年32岁,小明比爸爸小24岁。二、巩固练习:练习一的第59题。三、课堂作业1、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1)、18+x=56 (2)、x-47=34 解:18+x=5

6、6 解:x-47=342、找出错误,再改正过来。(1)、x+35=110 (2)、4.6+x=7 解:x=110+35 解:x=7-4.6 X=145 x=2.4四、课堂小结。五、作业:练习一的第1012题。5、等式的性质(2)教学内容:课本第7页的例5。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用语言叙述。2、会利用等式的性质变形等式,并能对变形说明理由。3、通过学习等式的性质,体会由旧等式变形为新等式的解题思想,为以后学习方程的变形打下基础。教学重、难点:重点:等式性质的归纳。难点:利用电视的性质变形等式。教学过程:一、复习。1、解下列方程:(1)37+x=49 (2)152-x=1172

7、、学生回答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二、教学新课。1、观察发现前两个天平。(1)、思考: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2倍,天平仍旧怎样?(2)、x+x还可以怎样表示?(3)、观察例5的3、4两个天平:看懂了什么?2、小结:通过观察,你们认为等式还有其他的性质吗?(1)、小组讨论。 (2)、共同总结等式的性质。三、课堂作业:已知x=y,下列等式是否成立。x-3=y x-3=y+3 x-3=y-2 3x=2y x+3=y+3 3x=3y四、课堂小结。6、联系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内容:课本第7页的例6。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联系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培养学生理解并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有关方程的问题,提高准确

8、解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等式的性质、用途。()、二、教学新课。、出示例。()、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怎样解答。()指名学生板书自己的解答过程:方法一:(米)方法二:解:()、讲述:、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检验。、学生完成“试一试”三、课堂作业:解方程。 四、课堂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内容:课本第页的例。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的基本步骤,掌握列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正确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使学生初步建立未知数和已知数可以相互转换的意思。

9、、培养学生分析题意,认真审题的解题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难点:准确迅速地找出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什么叫做方程?、板书课题。、引入:板书、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思考讨论:题中的未知量是什么?()画线段图,帮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板书:解:设小军的跳高成绩为米。解:()、检验、写出答案。二、巩固练习。、学生完成“试一试”。、学生完成“练一练”。三、课堂作业:根据图意寻找等量关系并列方程。、修一条路列方程:()()列方程:()()四、课堂小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页的练习三。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总结并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

10、步骤和方法。、能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选择解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解:解:二、巩固练习。、完成第页的第题。()、算术方法:(万吨)()、方程:解:设平均万平方米森林一年大约蒸发吨水。答:(略)。三、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分析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解方程后应进行检查。、答题。四、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第、页的题。五、课堂小结。9、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教学内容: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用方程解应用题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2、

11、能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选择解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方程解方程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难点: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选择解题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用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桃树有100棵,比苹果树多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2)、如果桃树有棵,苹果树有多少棵?、找出下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每盒羽毛球的个数盒数羽毛球的总数()、羽毛球的总数盒数每盒羽毛球的个数二、教学新课。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大约是亿平方千米,比海洋面积少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先列方程,再用算术方法。()、指名说

12、出来方程解答的过程。解:设海洋面积大约是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相差数陆地的面积海洋面积陆地面积相差数大数小数相差数三、课堂作业。一批货,运走千克后,还剩千克,这批货原来有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四、课堂小结。整理与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页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整理,掌握等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概念、熟练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指导学生看第111页的课本。2、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二、归纳整理。 等式的意义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 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的等量关系 等式的性质()加减等式的性质

13、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式的性质()(乘除)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求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求差倍数三、巩固练习。四、评价与反思。五、数学知识。二、确定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内容:第页的例。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使学生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意义。、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探究方法。、分类:()、用文字表示。()、用图表示。()、用类表示。、总结:简捷的方式(用数对表示的形式)。如:(、)表示第几列;表示第

14、几行,通常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束,确定第几行一般往右数,这一对数叫做数对。三、板书数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内容:第页的例。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什么是数对,数对中的数分别表示什么?、套圈。二、教学例。、出示例。、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列出各位置的数对。三、课堂作业:第页的练习。四、课堂小结。、同学之间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提出在学习中还有什么问题?、析疑解难。三、公倍数和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页的例、例。教学目标:、理

15、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引入。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位置。2、引入公倍数。二、教学新课。1、出示例1。()、学生操作探究。()、学生汇报交流的结果。()、观察边长、的正方形与长、宽的关系。()、学生汇报结果。、既是的倍数又是的倍数,它们是和的公倍数。三、巩固练习。课本第页的“练一练”。四、课堂小结。五、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页的例。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并会找出两个数的

16、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多种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会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出示例:和的公倍数有哪些?最小的公倍数是几?()、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找和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方法。()、写出和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先找的倍数,再从的倍数中找出的倍数。、用集合表示和的公倍数。、学生独立完成第页的第题,显示汇报订正。、学生独立完成第页第题,第题让学生交流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完成第页的第、题。三、课堂作业。四、课堂小结。、公因数

17、和最大公因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页的例、例。教学目标:、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学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写出和的因数。二、教学新课。、出示例。()、学生观察。()、学生动手计算。()、学生小组交流。()、学生汇报结果。()、小结和的公因数。、出示例: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1)、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方法一:分别写出8和12的所有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找出12的因数。三、课堂作业:在( )李填上适当的数。的因数有()的因数有(

18、)和的公因数有()和的最大公因数是(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2829页的练习五的第31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灵活应用概念解决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1、学生完成第28页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纪律订正。2、学生独立完成第28页的第4、5题。3、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并口答结果。4、学生完成第29页的第7、8题。5、学生完成第29页的第9题。6、学生完成第29页的10、11题。三、课堂作业。1、完成第30页的

19、第12题。2、完成第30页的第13、14题。四、课堂总结。3、数字与信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的第323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际入手,感知数学能表达信息,发现和识别数字中传达的信息。2、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的知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1、说一说:下面的是什么电话号码?110 112 114 117 119 120 121 122 123152、看一看。(1)、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观察:信封。这是老师新年收到的来自江苏溧阳的一名学生的来信。(3)、讲述:邮政编码214206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学生写出学校的邮政编码。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20、教学内容:第页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感知数字能表达信息。、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表达的意思,感受数字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数字表达信息的方法和作用。难点:尝试应用数字来处理信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教学新课。、比一比。数一数身份证号码共有多少位数字?、做一做。、拓展。、小结。三、课堂作业。 四、课堂小结。这两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数字编码,并从中发现了许多信息,你认为用数字表达信息有什么好处?如果让你编码,你会考虑哪些问题呢?四、认识分数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单位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36页的例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

21、解。2、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难点:单位“1”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学生估计课间休息时操场上的人数,用整数表示出来。2、请学生把自己的身高用小数表示出来。3、回忆以前所学的分数知识并完成下题。(1)、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2)、用哪个分数可以表示下图中( )的部分。(3)、图中阴影部分用 表示对不对?为什么?二、教学新课。1、分数的意义。 (1)、把蛋糕平均分成什么?这块蛋糕应该怎样分?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板书: )(2)、请你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每份是多少?(板书: )阴影部分如何表

22、示?( ) 表示什么意思?(3)、画出线段图: 括号里填什么?为什么?( ,因为把1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米,3份有3个 米,就是 米。)(4)、贴图: (把6个圆片看作一个整体)每份由几个圆片?(每份有2个圆片)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5)、总结:像这样的一个实物、一个圆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叫做单位“1”。2、分数单位。(1)、写分数。 (2)、讲述要点。三、课堂作业。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分数? 2、分数单位的意义是什么?2、真分数和假分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38页的例2、例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

23、理解并掌握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4、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等于1的假分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是什么?2、填空: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7份,一份是这堆苹果的 ,两份是这堆苹果的 。二、教学新课。1、认识真分数。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分别涂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2、认识假分数。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表示5个 。明确: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叫做假分数。3、巩固练习:下面的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三、教学例3。四、课堂作业。1、说出4个分母是9的真分数。2、说出3个分数值是1的假分数。第二课时教学内

24、容:第3940页的例4、例5。教学目标: 1、学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2、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3、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增强实际应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单位“1”对数量关系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答下面的问题:黄彩带长8分米,红彩带长4分米,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倍?列式解答:84=2二、教学新课。1、出示第39页的例4。()、在黑板上贴出红黄两色彩带。、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通常情况下“是”的后面是谁,谁就是倍量或单位“”。、教学例。()、贴出红彩带。()、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绿彩带有多长?()、绿彩带和红彩带

25、比,把红彩带看作单位“”,把红彩带平均分成份,绿彩带有个。三、课堂作业。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页的例。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答:表示什么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列式计算。()、把块饼干平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把一根铁丝平均分成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这里把谁看作

26、单位“”?怎样列式?、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出示例。()、把块饼干平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指名读题,理解题意。()、求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这道题的商能否用整数表示?那么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呢?()、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汇报。()、板书:个块是块。块饼叠在一起,平均分成份:块的是。、归纳:被除数除数三、课堂作业。、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填空。()()()()()()()四、课堂小结。4、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内容:第48页的例9、例10。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的方法。2、沟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教学重、难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读出下面各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