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1.23KB ,
资源ID:84215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215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提纲.docx

1、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提纲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提纲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社会心理学2课程英文名称:Social Psychology3课程类别:必修4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3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使得学生能够从社会、文化和个人三个不同的层面解读人的行为,并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的特点有所把握;使学习者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心态和自我形象,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群体活动的能力。进而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心

2、理学素养。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2学时)系统阐释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具体内容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作为社会行为研究的社会心理学第二节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社会行为的涵义和特点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2学时)系统阐释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危机与机遇,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互渗透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现代社会心

3、理学的危机美国以外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在中国本土化: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学时)系统阐释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观察法与实验法观察法 实验法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法抽样调查 调查研究法的特点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法的意义跨文化研究法的具体运用第五节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价值中立:可行与不可行第四章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6学时)系统阐释社会化概念、基本特征、决定因素,以及类型和历程,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社会化是什么社会化的基

4、本途径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第三节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文化 家庭 学校 同辈 群体 职业背景 大众传播媒介第四节人格、自我与社会化人格与社会行为复杂的自我有关人格和自我发展的几种理论第五节社会化的几种主要类型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第六节社会化的历程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课题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反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第五章社会认知(6学时)系统阐释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以及印象整饰和社会认知偏差等,侧重了解脸与面子等中国人的认知特征,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社会认知及其特征社会认知:塑造行动框架社会认知的途径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第二节印象整饰印象整饰的涵义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脸与

5、面子:中国人的印象整饰第三节社会认知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第四节社会行为的归因归因的类型与历程归因:一致性推论和三维模式几种常见的归因错误和偏差第六章 社会动机(3学时)系统阐释社会动机理论,以及侵犯、亲合等社会动机,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内驱力、需要与动机本能:从麦独孤到威尔逊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第二节侵犯动机侵犯概念的确定侵犯:先天与后天之辨侵犯的消除及其控制第三节亲合与利他动机恐惧与亲合利他动机与亲社会行为施与报:中国人的助人行为第七章社会态度(6学时)系统阐释社会态度的概念与测量方法,并探讨偏见、种族主义孝道等现实的社会态度类型,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社

6、会态度剖析社会态度的界定社会态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态度与外显行为第二节社会态度的测量量表测量非量表测量第三节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认知平衡和认知失调理论劝导在态度形成和改变中的作用第四节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偏见:一种常见的否定性态度种族主义与性别主义孝道: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第八章社会沟通(6学时)系统阐释社会沟通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具体内容为:第一节沟通:人类理解的桥梁沟通及其特点沟通网络与类型沟通与社会互动第二节语言沟通人类语言的起源人类语言的获得机制语言的沟通功能语言、思维和文化暗语:亚文化群的语言代码第三节非语言沟通身势学和动态姿势近体学和静态姿势辅助语言与类语言目光接

7、触第九章群体与互动(9学时)系统阐释群体与互动的关系,以及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社会互动的两种形式,并在讨论社会群体的基础上,说明群体规范、群体压力和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社会互动的基本含义日常生活方法论:互动中的相互理解作为交换的社会互动第二节 对称性社会互动合作与竞争冲突与调适第三节非对称性社会互动暗示模仿感染第四节社会群体及其分类社会群体的基本含义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大群体和小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第五节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群体规范及其作用群体压力阿希与从众行为研究第六节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莫里诺与社会成员关系测量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

8、形成规律人情、人伦、人缘: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第十章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6学时)系统阐释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尤其重点讨论角色的扮演和冲突,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角色的影响,具体内容为:第一节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社会角色的本质社会角色的类型社会角色的功能第二节角色的扮演与冲突角色的扮演角色丛与角色的冲突君子与小人:中国式的角色冲突第三节社会文化因素对角色的影响与制约职业角色性别角色社会文化变迁与角色冲突第十一章文化对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3学时)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系统阐释文化对人格、社会行为的影响,其中许多专题涉及跨文化的领域,具体内容为:第一节情感、动机与文化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青春期危机:普遍

9、抑或特殊第二节文化与性性别角色的文化塑造性行为的文化控制第三节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和民族刻板印象民族性格的研究历史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第十二章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3学时)系统阐释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具体内容为:第一节 社会文化变迁社会文化的变迁因素有关社会文化变迁的若干理论第二节变迁对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影响文化震荡与未来的震荡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边际人”现象代沟:行为方式的断裂第三节人的现代化落后也是一种国民心态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取向转型时期中国国民的社会心态四、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调查与参观五、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六、成绩评定百分制,论文、作业及课堂讨论30,期末考试7

10、0。七、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参考书: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2、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3、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4、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心理学研究方法2课程英文名称:Research Methods of Psychology3课程类别:必修4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三年级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3学分二、课程说明(一)编写本大纲的指导思想心

11、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大纲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注意科学性,在内容上力求准确、科学、完整、系统,同时做到深入浅出,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介绍本课程基本理论时注意联系实际,以加强应用性。(二)课程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掌握心理学研究设计的类型、常见的几种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了解研究报告和论文的组织与撰写要求。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一些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方法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课外作业,能

12、够对让学生了解,掌握心理学研究的过程及一些较为常用的基本方法。(三)教学的重点、难点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工具,是开展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研究技能的掌握和运用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如何将科学研究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研究实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几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的操作技术等。(四)知识范围及相关课程的关系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十章,从确定课题、建立假设、选用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到撰写和评价研究报告。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须预修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等课程。(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教材:阴国恩,心理与教

13、育科学研究方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教学参考书:1、左任侠编著,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882 2、李秉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杨博民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 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原则(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初步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研究的类型、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选择课题和制订研究计划及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主要内容:第一节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研究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三、研究的类型四、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第二节初学者选择课题和制订研究计划一、选择课

14、题的原则二、如何选择课题三、初学者使用的研究课题举例四、研究计划五、如何申报研究项目六、科研项目申请书样例第三节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一、决定论原则二、客观性原则三、发展的原则四、教育性原则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思考题:1、比较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2、研究的基本过程是什么?第二章实验法(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定义、类型、实验中的各种变量、实验效度,掌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内部效度、外部效度等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第一节实验及其类型一、什么是实验二、实验的类型三、心理与教育实验的特点第二节实验中的各种变量一、变量及其维度和水平二、变量的分类第三节实验变量分析一、确定

15、自变量二、明确因变量三、控制无关变量四、预备实验问题第四节实验效度一、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二、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三、对外部实验效度的威胁因素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思考题:1、举例说明自变量的混淆。2、试述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第三章 实验程序设计(10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程序设计及原则,掌握真实验、准实验设计,实验误差及效应。要求掌握各种实验设计的特点,优缺点。主要内容:第一节实验程序设计及其原则第二节前实验设计一、单组后测设计二、单组前测后测设计三、非等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第三节真正实验设计一、等组实验设计二、多重处理实验设计第四节准实验设计一、什么是准实验设计二、

16、非等同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三、移去处理前测后测设计四、相等材料前测后测设计五、定时系列设计第五节实验误差及效应一、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二、实验中的各种效应三、对实验法的评价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思考题:1、因子设计与拉丁方设计有何不同?2、什么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第四章观察法(10学时)教育目的和要求:了解观察法的含义、种类,掌握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亲身参与性观察的具体操作技术。主要内容:第一节观察法概述一、什么是观察法二、观察的种类第二节非结构式观察一、自然行为的偶然观察(实况详录法)二、观察日记三、团体研究中的非结构式观察四、作为辅助手段的非结构式观察五、非结构式观察

17、法应注意的问题及评价第三节结构式观察一、结构式观察的概念二、结构式观察的形式三、实验观察法第四节亲身参与性观察第五节观察技术一、观察者信度二、观察的记录三、观察项目的分析四、怎样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五、观察误差及防止措施第六节对观察法的评价一、观察法的优点二、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思考题:1、如何计算观察者信度?2、观察法的误差有哪些?如何防止这些误差?第五章调查法(3学时)教育目的和要求:了解调查法的特点种类,掌握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操作技术。主要内容:第一节调查法及其特点一、什么是调查法二、调查法的特点三、调查法的种类第二节问卷调查一、问卷中的问题要适合研究和

18、回答者二、问卷设计中问题的措词三、封闭式性问题和开发性问题四、问题次序第三节访谈调查一、访谈技术二、儿童访谈三、访谈调查的优点和缺点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思考题:1、试述问卷调查中设计问卷应注意的问题。2、试比较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的优缺点。第六章测验法(6学时)教育目的和要求: 了解心理测验的理论操作过程及编制测验的原则,以及测验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主要内容:第一节测验法概述一、什么是测验法二、量表测量的水平第二节心理测验的理论一、经典测验理论二、现代测验理论项目反应理论(IRT)第三节心理测验一、什么是心理测验二、测验的种类三、几种常用的测验种类第四节编制测验的原则一

19、、确定测验目的和对象二、选编测验项目三、试测和项目筛选四、标准化和常模的制订第五节测验的应用及评价一、测验的功用二、测验的使用要求三、对测验法的评价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思考题:1、分别说明估计信度的方法,并举例分析影响信度的因素。2、测验的标准化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七章态度调查及社会测量(4学时)教育目的和要求:了解李科特量表技术、瑟斯通技术、语意差别技术、Q分类技术及社会测量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态度调查的一般概述一、什么是态度调查二、态度测量的方法第二节李科特量表技术一、概述二、构建李科特量表的步骤三、李科特量表的评分四、范例五、李科特等级量表的局限性第三节瑟斯通技术一、

20、概述二、构建瑟斯通态度量表的步骤与评分三、瑟斯通量表的局限性第四节、语义差别量表一、概述二、语义差别量表的构建步骤三、语义差别量表的评分四、范例五、对语义差别量表的评价第五节Q分类技术一、概述二、Q分类技术的构建与实施三、评分及结果分析四、对Q分类技术的评价第六节社会测量一、社会测量概述二、社会测量法的构建与实施三、社会测量结果分析四、对社会测量法的评价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思考题:1、试论Q分类技术。2、论述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方法。第八章史研究和元分析(4学时)教育目的和要求:了解历史研究特点、基本步骤;掌握元分析的概念,了解元分析技术。主要内容:第一节历史研究及其特点一、

21、历史研究概述二、历史研究的特点第二节历史研究的基本步骤一、提出问题二、搜索历史资料三、鉴别历史资料四、整理历史资料五、阐明结论六、撰写历史研究报告第三节元分析的一般问题一、元分析的概念二、元分析的主要过程三、对元分析的评价第四节元分析技术一、数计算技术二、显著性合成技术三、效应量值技术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思考题:1、试述历史研究的基本步骤。2、试评价元分析的方法。第九章相关研究和个案研究(4学时)教育目的和要求:掌握相关研究、个案研究的概念、优缺点及运用。主要内容:第一节相关研究一、什么是相关研究二、相关关系的性质三、对相关研究结果的解释四、相关研究的因果分析第二节个案研究

22、一、什么是个案研究二、个案研究的运用三、对个案研究的评价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思考题:1、如何解释相关研究的结果?2、为什么交叉延迟法可以进行原因分析?第十章研究报告及其评价(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科研成果的表达形式,撰写研究报告的意义及程序,基本掌握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要求。 主要内容:第一节科学研究成果表达形式的一般问题一、科研成果的表达形式二、撰写研究报告的意义三、研究报告的撰写程序第二节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要求一、基本行文要求二、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三、研究报告各主要部分的格式与要求第三节图表的格式与要求一、概述二、制表三、作图第四节研究报告的评价一、研究的评价及其意义二、研究报告评价的指标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思考题:1、试述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及其要求。2、研究报告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