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6.89KB ,
资源ID:83627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627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宋明理学教案范例标准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宋明理学教案范例标准版.docx

1、高中宋明理学教案范例标准版高中宋明理学教案范例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下面为大家分享宋明理学教案,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

2、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嵩阳书院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这里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清雅静谧。北宋时期,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曾在此聚众讲学,从此书院名声大振,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同时,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

3、历史,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理学大师曾在这里讲学吗?而理学与儒学又有何关系呢?【推进新课】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合作探究】1: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P12第一段)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3、儒学

4、复兴运动的掀起(1)先声韩愈(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概念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合作探究】2: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是什么?1)宋代为加强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2)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chng,ho)、程颐(chng,y)、朱熹。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1)二程理学(北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

5、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天理”和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o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

6、。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生平介绍:朱熹,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24岁起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在经过了长期的刻苦研究之后,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的哲学家、经学家。朱熹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他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

7、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他死后不久,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深化:“物”的概念“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归纳

8、总结】4、程朱理学在当时产生的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制度,压抑、扼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三、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过渡: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

9、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1)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归纳总结】【合作探究】4:宋明理学的特点: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其中,道家借鉴

10、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反应更为敏捷而迅速。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有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周敦颐的“无极”、邵雍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和朱子的“天理”、王荆公和二苏的“道”、王阳明的“心”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

11、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更加强调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义理。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道德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

12、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道德为核心内容。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合作探究】5: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

13、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统治,都压制、扼们的自然欲求;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小结】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讲信修睦,通仪礼。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

14、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行之中。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的里程碑。课后小结课后习题高考真题:第3课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2014o新课标全国卷)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2.(2014o广东文综)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15、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3.(2014o大纲文综)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4.(2013o新课标全国卷)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

16、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5.(2013o广东文综)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6.(2013o福建文综)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人欲”即理

17、学家认为人的本质为善,但是私欲容易蒙蔽人的本性,所以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才能克服私欲,回归人的本性,由此可知B、C两项错误。A项只提到人性本善,不全面,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2.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相关问题。B项孔子地位动摇,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故排除;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经商,C项与题意没有关系;红楼梦反映的是清朝时期的生活,所以D项也不正确。理学大师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3.解析:本题考查宗法观念与理学的关系。重血缘、重宗法、以家庭为本位、以孝悌为基础的宗法观念与程朱理学倡导的“三纲五常”是一脉相承的,因此,C项正确。宗法观

18、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无法解释修家谱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A项错误。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不符合史实,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到破坏,但其影响延续后世。答案:C4.解析: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对周公所创周礼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所以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创立的理学推崇气节、修养,将继承和发展周礼之道、强调“重义轻利”“养浩然之气”的孟子学说奉为儒家经典之一,突显出孟子学说在成为统治哲学的程朱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孟子一书也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之一,所以儒学在宋代以后多被称作“孔孟之道”,故C项符合题意。宗法血缘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A项错误;仁政理念作为儒学的主要主张一直具有广泛影

19、响,不是促成儒学称谓变化的因素,B项错误;陆王心学不占统治地位,影响没有程朱理学广泛,D项错误。答案:C5.解析:本题考查陆王心学。从材料信息看,该思想家强调内心的修养,认为穷理不一定要向外探求,反省内心也可得到天理,由所学可知这是陆九渊的主张,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D6.解析: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三纲五常”的内容,排除A;题干材料是“请诸父老”教导“后生”,而不是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且仅讲去恶从善过于片面,排除B;“以农兴业”思想与题干材料所述无关,排除C;题干讲述的是“理性”的生活秩序,故选D。答案:D宋明理学教案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过

20、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隋唐时:儒、佛、道三足鼎立教师: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

21、击佛道的活动二、程朱理学教师: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就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简析:学生:代表:程颢、程颐、朱熹含义: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主要内涵: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理而后物。2、“人伦者,天理也”。3、天理就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4、“存天理,灭人欲“5、“格物致知”评价: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外传,在日韩形成“朱子学”。程朱理学有科学和不科学两面,应正确对待。教师:就理学的

22、评价结合知识延伸趁热打铁进行分析: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宋明理学的利弊)(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

23、促进作用。(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重利轻义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三、陆王心学:教师提示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心学:代表:陆九渊、王阳明主要内涵: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心无外物,心外无理”。3、“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探究: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

24、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宋明理学教案三【教材整合】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儒学受到挑战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同时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

25、民族大迁徙时期。北方各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大力崇儒兴教,如羯族建立的后赵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北魏孝文帝时期大兴儒学。史书称当时儒学之盛况,“比隆周汉”。这样,经过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儒学不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4、北宋时期,

26、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为了重兴儒学,回应社会上礼佛、祟道的挑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他们弘扬积极人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二、形成过程:1、理学:又称“道学”,指宋及之后,以儒学为主、融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具体指在回应佛、道的挑战时,新兴的儒学思潮力图建立起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即认定“理”先天地存在,把抽象的

27、“理”(实指封建伦理准则)提到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新儒学,即程朱理学。2、创立“二程”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德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3、成熟朱熹(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简单理解,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道德观: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明人画朱熹像4、程朱理学地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

28、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继承这一趋势,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外影响: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乃至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5、发展心学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陆王心学,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陆王心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陆九渊(心学创立者):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他不是用逻辑的思辨来论证这个命题,而

29、是用自己的体验来予以印证。他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即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心”就是“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他的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

30、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王阳明发展心学的背景: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心学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把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地位: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三、历史影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

31、发展,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积极: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具体表现: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具体表现: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本课要旨】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