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6.47KB ,
资源ID:83558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558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逍遥游》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逍遥游》教案.docx

1、逍遥游教案逍遥游教案备课人:孙伏解备课时间:2007年7月25日 上课时间: 月 日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4、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 1

2、、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诵读三到五遍,找出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运用哪些神话传说、生动的比喻来 说明深这些道理,结合课后习题理清作者的思路; 三、课时安排 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前几年,美国好莱坞拍成了一部惊怵大片,轰动一时。这部影片名叫酷斯拉(Godzilla),表现的是一位钓鱼爱好者,海边垂钓时,钓到鱼的同时,水中随即排山倒海般站起一庞然大物一条身体巨大无比,脑袋小的可怜的蜥蜴!它

3、一步步向陆地走来。将一座世界级的大都市的纽约,搅得一塌糊涂,差点夷为平地。其电影的构思者,想象力之丰富,令人惊叹。但这个创意,却来源于日本同名片酷斯拉,美国人连蜥蜴的名字也没改,表现出对原作的尊重。在日本人的片子里,被想象出来的“酷斯拉”也那样地触目惊心,它站立起来有东京塔那么高,它行走的速度,超过日本新干线。于是,这条横行无阻的“酷斯拉”,在东京所制造的混乱,不亚于当年的关东大地震。 但日本也好,美国也好,都不敢说自己就是这高明的想象的原创! 原创者究竟是谁?他就是距今已两千三百多年的中国上古时代的庄周!或 有一天,庄子正在涡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

4、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先生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大家现在能猜出这位先生是谁了吗?对,没错,他说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的庄子。请同学说说对庄子的了解。曾学过成语“庄周梦蝶”,也是庄子中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完全忘记自己是“庄周”其人;后来梦醒,自己仍

5、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现比喻人生变幻无常。唐代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也引用了这一典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高一时,我们曾经学过庄子的一篇散文秋水,领略了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今天,我们来看庄子的另一篇散文,再次体会他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二、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

6、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了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的魅力跨越千年,李怀宁在忙里偷闲读庄子一文中这样形容: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

7、。 在这组排比句中,你比较喜欢庄子是哪一种个性的人?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儒家思想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精神,构筑起中国文人的文化后院,多少官场失意的文人,在这个后院里,被老庄的潇洒无为,温情地安抚过。庄子到底是何许人,为何有如此之魔力呢? 给大家讲几个庄子的故事吧。我想这几个故事可能胜过我所有苍白的解释。 故事一:庄子姓庄,名周,宋国(今河南商丘县)蒙人,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与老子齐名,世称“老庄”,道家学派创始

8、人,曾任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教师引导学生翻译,然后归纳。明确: 这个故事说明: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义智慧的人往往喜欢和山水交朋友,而不为仕途所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物质欲望充斥,钱权高于一切的社会,庄子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关于庄子的这个思想,建议学生课后阅读逍遥游。 故事二: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没有臣子在下面,

9、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 这个故事说明: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髑髅之言说明了此点。 故事三: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 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 教师总结,并具体介绍庄子一书。 庄子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

10、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的思辩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其中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像融于一炉;它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阉,仪态万方”。 三、庄子简介 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

11、中内篇7,外篇15 ,杂篇11。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说明 参见课后注解。高一时已经讲过,这里只是提及,明确一下重点。 四、课文诵读指导 1、正音正字 说明 提示重点词语的读音及意义、用法,详见书中的批注及课后注解。 2、诵读指导 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的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的描述情感。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鷃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读时要带不屑一顾的态

12、度;对宋荣子、列子,既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段 思考 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 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什么? 说明 这三个问题比较浅显,让学生细读课文,力求用原文中词语回答。 明确 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海运”。 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 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枪榆枋而止”。 重点讲解第一小节,疏通文意,注意虚词其和之的用法,掌握比较特殊的实词和句式。 1、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

13、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怒:奋起。 3、志:记载。 4、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5、抟():环绕而上。扶摇: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6、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7、斯:则,就。 8、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9、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宾语前置。 10、决():迅疾的样子。 11、抢():突过。榆枋:两种树名。 12、 控:投下,落下来。 13、 奚以:哪里用得着。之: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14、 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 1

14、5、果然:饱的样子。古今异义词 16、宿:这里指一夜。 17、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指示代词。 总结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表示选择,解释为,是还是? 已学过如此解释: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其余,在第一段中的“其”的用法都比较简单,不作赘述。 之: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则芥为之舟:助词,不译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指两只小动物 总结 宾语前置句: 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

15、的 之二虫又何知。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补充宾语前置句的第三种情况:由 “之”、“是”、“焉”帮助构成的前置。如:惟令是听;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冉由,恐怕要批评你了吧) 二、齐声朗读第一段,理清思路,进行总结。(参考课后练习一)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说这只鸟在海翻腾激荡的时候,就乘风迁徙到南海。 2、齐谐是书名,齐国的志怪之书。文章是引此为证,说明鹏之高翔奋飞是有根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巳矣。”意思是说:天色苍苍茫茫,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没有边际的缘故呢?大鹏朝下看也这样。

16、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为了说明大鹏是如此之大,必须要大风才能托起它。 5、蜩与学鸠笑话大鹏,殊不知因为自己个小,所以所待轻易得到。而大鹏如此硕大,所待必是海运之风。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对此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悲和可笑。 三、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评点本段思路 明确 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挥洒,以夸张的手法描写神奇莫测巨鲲大鹏,言其背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翼大,“若垂天之云”。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 与大鹏的 “

17、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待”。接着,作者以童话般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 四、根据思路,学生当堂背诵第一自然段。 五、总结: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一挥,以夸张的手法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都“有所待”。接着,作者用寓言,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手法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 归纳板书:

18、鲲、鹏 大 海运将徙 (对比) 野马、尘埃 小 以息相吹 大舟深水 比喻 强调 芥草杯水 万物皆有所待 蜩与学鸠 嘲笑大鹏 适莽苍者 (反驳) 适百里者 (比喻)行路备粮 适千里者 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 第三课时一、学生自读自译第二、三自然段 说明 参照注解自译第二、三自然段,有疑难处,教师予以指导。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联系? 明确 朝菌、蟪蛄为小年;冥灵、大椿为大年。 二方比较可知:“小年不及大年”。彭祖以长寿闻名,众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汤之问棘,点名了“大小之辩”。归纳上文,补充印证。 板书 朝菌、蟪蛄 小年 小年不及大年 冥灵、大椿

19、大年 归纳上文 彭祖长寿 大知 小知不及大知 众人匹之 小知 汤之问棘 补充、点明“大小之辩” 2、问:“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似有重复之嫌,你是如何理 解的? 明确 第一自然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资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孤儿,作者引“汤子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大小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说明 并非简单重复,同中

20、有异,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印证,与篇首内容照应。 第四课时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 说明 允许学生停留在翻译的基础上。 明确 本段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子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赖于风(即“犹有所待”)。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何谓“逍遥”呢?庄子告诉我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

21、穷者。”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用庄子之言即为“无己”“无功”“无名”。 2、作者在本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 明确 本段中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 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二、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明确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

22、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三、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

23、游”呢? 明确 “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浅析一下: 1、解“逍遥”之含义。 “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

24、“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2、析“逍遥”之层次。 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鴳、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鴳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

25、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 第五课时一、学习本文之后有何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 明确 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大小之辩到无待之游的描述,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

26、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点 明确 1、借用寓言说理。 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

27、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作业 就文章的某一艺术特点,写一篇300400字的鉴赏片断。 第六课时知识总结(1) 通假字:冥溟;反返;知智;已矣;辩辨;而耐;有又;辩变(2) 一词多义:名、为、其、志、息、置、知、穷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名望)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动词,起名,命名)苏轼石钟山记人在百

28、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明,说出)口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动词,出名,有名)刘禹锡陋室铭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名词,名分,名义)信陵君窃符救赵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动词,叫做)自名为罗敷陌上桑化而为鸟(动词,变为,成为)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词,呢,吗)以五百岁为春(动词,作为,当作)古人以俭为美德司马光训俭示康其:其名为鲲/不知其几千里也/其视下也/其负大翼也无力(均为代词)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选择连词,是还是)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副词,大概,也许)师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29、而求索。(助词,表修饰、限定关系。)志: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陈涉世家博闻强志(动词,记住)史记 屈原列传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作标志)桃花源记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动词,休息,歇息)孔雀东南飞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动词,叹息)愚公移山请息交以绝游(动词,停止)陶渊明归去来辞置:置杯焉则胶(动词,安放)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石钟山记毋置之,吾计已决矣。(动词,放弃)郑人有且置履(动词,购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归有光

30、项脊轩志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五十里而一置(名词,驿站)韩非子难势(引申为驿车、驿马)乘疾置以闻汉书知:之二虫又何知/奚以知其然/朝菌不知晦朔(动词,,知道)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花木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及大年。(名词,同“智”,智慧)穷:以游无穷者(形容词,安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形容词,不得志,不显贵)孟子尽心上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因(形容词,生活困难)训俭示康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桃花源记(4)古今异义:虽然、众人、果然、虫、发、年、是、枪、控虽然古义:即使这样,是两个词。(虽然,犹有未树也。)今义:连词,是一个词。众人古义:一般人(众人匹之)今义:多数人,大家果然古义:食饱之状(腹犹果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虫古义:泛称动物。(之二虫又何知)今义:虫子。发古义:毛,指草林。(穷发之北)今义:头发。年古义:寿命(小年不及大年)今义:年份,年月。是古义:这。(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今义:词义范围缩小,只作判断词。枪古义:触、碰。(枪榆枋而止)今义:发射枪弹的武器。控古义:投,落下。(而控于地而已矣)今义:控制,控告,无“投,落下”之义。(5)词类活用:水、南、致、合、征水击三千里(水,名词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