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6 ,大小:103.98KB ,
资源ID:8338277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382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药方剂大全1.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药方剂大全1.docx

1、中药方剂大全1绪 言历代主要代表著作及其意义1、秦汉:(1)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2)黄帝内经,论述了治则、治法、组方原则和配伍宜忌等,并记载了13首方剂,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3)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2、晋唐:(1)肘后备急方(晋葛洪),载方验、便、廉,反映晋以前民间疗法的成就。(2)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3)外台秘要(唐王焘),所选之方均注明出处。上二书均为集唐以前方剂大成之著。3、宋:(1)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圣济总录(载方2万),集宋以前方剂之大成;(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近8百),我

2、国历史上第一部中成药典;(3)小儿药证直诀(钱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言)、济生方(严用和)等所载之方注重实用,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成就。4、金元: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金成无己),第一部研究方剂配伍理论的专著。5、明清:(1)普济方(明朱橚),我国古代载方最多的一部方书(61739方);(2)医方考(明吴昆)、医方集解(清汪昂)、古今名医方论(清罗美),均为著名的方论专著;(3)新方八阵(明张景岳)、祖方(清张路玉)、伤寒类方(清徐洄溪)等,采取不同分类法对方剂进行归类。(4)汤头歌诀(清汪昂),易读易记,为初学者启蒙必读医书,流传甚广。总论 一、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治法来源于

3、方剂;(2)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3)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2、常用的治法: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将常用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体现各法的代表方剂如下:(1)汗法解表剂(2)和法和解剂(3)下法泻下剂(4)消法行气、活血祛瘀、祛湿、祛痰、消导化积、驱虫剂等(5)吐法涌吐剂(6)清法清热剂(7)温法温里剂(8)补法补益剂二、方剂的分类1、“七方”说始于内经,即大、小、缓、急、奇、偶、复(重)。2、“十剂”说始于北齐徐之才药对,原是按功用对药物进行归类,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宋赵佶圣济经将其演化成十剂,为后人以治法分类方剂了理论基

4、础。3、按主治分类(1)病证:五十二病方、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医方考、证治准绳类方、兰台轨范等。(2)临床分科:妇人婴儿方等。(3)脏腑: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4、按治法分类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等。5、按主方分类祖剂、张氏医通等。6、综合分类法医方集解、成方切用、成方便读、方剂学等。三、方剂的组成1、组成原则:君、臣、佐、使。(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中不可缺少。(2)臣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佐制药,即用以消

5、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4)使药:引经药;调和药。2、组成变化: (1)药味加减的变化(2)药量加减的变化(3)剂型更换的变化解表剂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使用解表剂时应注意:不宜久煎;温覆;微汗为佳;表里同病者,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若表邪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或吐泻失水者,禁用。1.1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

6、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方解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桂相伍,(君)桂枝助麻黄发汗散邪,温经止痛。 有峻汗之功。(臣)杏仁降利肺气,合麻黄一宣一降以增平喘之力。 (佐)甘草调和药性,缓麻、桂峻烈之性。(佐使)使用注意本方为辛温开表发汗之峻剂,非表实无汗者禁用。桂枝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弱。亦治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者。方解桂枝解肌散寒。散中寓收(君)白芍敛营养阴。调和营卫(臣)生姜助桂枝解肌,温胃止呕; 助桂、芍 (佐)大枣助白芍益阴,补脾益气。 调和营卫甘草合桂枝辛甘化阳

7、以解肌,合白芍酸甘化阴以益阴;调和药性。(佐使)使用注意微火煮取;药后啜粥以助酿汗;温覆以助汗出;方中桂枝、白芍用量相等。方剂比较麻黄汤与桂枝汤中均用桂枝、甘草,具有解表散寒之功,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者。麻黄汤中还有麻黄、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适用于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等;桂枝汤中还有芍药、生姜、大枣,发汗散寒之力稍逊,重在调和营卫,适用于风寒表虚证,症见恶风发热,有汗无喘,脉浮缓或浮弱等。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生地甘草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风寒湿邪在表兼里热证。恶寒发热,头痛肢楚

8、,无汗,口苦微渴,苔白或黄,脉浮。方解羌活祛风散寒除湿。 (君)防风、苍术助君药祛风散寒除湿。(臣)细辛、川芎、白芷散风寒,行气血;(佐)黄芩、生地清热、制燥。甘草调和诸药。(使)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组成苏叶荆芥防风秦艽蔓荆子香附川芎陈皮生姜甘草功用发汗解表。主治风寒湿邪在表兼气滞证(四时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身体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方解苏叶、荆芥祛风散寒。 (君)防风、秦艽、蔓荆子祛风湿,止疼痛。 (臣)香附、川芎、陈皮行气和血,且辛温以助散邪之功。(佐)生姜、甘草和中调药。(佐使)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芍药半夏炙甘草功用解表蠲饮,止咳平喘。主治风寒束表,寒饮

9、伏肺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清稀,舌苔白滑,脉浮。方解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助麻黄解表。 (臣)白芍敛阴,防过汗伤正; (佐)五味子敛气,防肺气耗散;半夏燥湿化痰。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 (佐使)1.2辛凉解表桑菊饮(温病条辨)组成桑叶菊花薄荷桔梗杏仁连翘芦根甘草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发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方解桑叶、菊花疏散风热。(君)薄荷助君药疏散风热;(臣)桔梗、杏仁宣肺止咳。连翘、芦根清热生津。(佐)甘草调和诸药。 (使)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淡豆豉桔梗竹叶芦根甘草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10、主治温病初起,表热重证。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方解银花、连翘轻清透表,清热解毒。 (君)牛蒡子、薄荷辛凉助君药疏散风热; (臣)荆芥、淡豆豉辛温助君药开腠散邪。桔梗宣肺利咽; (佐)竹叶、芦根清热生津。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使)配伍特点重用清热解毒之银花、连翘为君药;辛凉中配以小量辛温之品,且温而不燥,既利于透邪,又不背辛凉之旨。方剂比较本方与桑菊饮中均用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甘草,具有疏风清热之功,用于温病初起之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口渴,咳嗽,脉浮数者。银翘散中还有银花、竹叶、荆芥、豆豉、牛蒡子,解表清热之力较强,属于“辛凉平剂”,适用于风热表证,热象偏重、表郁较甚者,症

11、见发热较高,咽喉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等;桑菊饮中还有桑叶、菊花、杏仁,肃肺止咳之力较大,属于“辛凉轻剂”,适用于风热表证,受邪轻浅,肺失清肃者,症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组成麻黄石膏杏仁甘草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风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发热喘急,口渴引饮,有汗或无汗,苔薄黄,脉滑数。方解麻黄宣肺平喘。 君臣相伍, (君)石膏清泻肺热。 宣泄肺热。 (臣)杏仁降肺气,助君药宣肺平喘。 (佐)甘草益气和中,合石膏生津止渴;调和诸药。(佐使)方剂比较本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而成。二方虽同治实喘证,但麻黄汤麻、桂合用,属辛温之剂,解表散寒力强,主治

12、风寒实喘证;本方麻、膏合用,属辛凉之剂,宣肺泄热力强,主治肺热实喘证。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组成西河柳竹叶牛蒡子荆芥葛根知母玄参薄荷蝉蜕麦冬甘草(甚者加石膏、粳米)功用透疹解表,清泄肺胃。主治痧疹透发不出。喘嗽,烦闷躁乱,咽喉肿痛。方解西河柳透疹;(君)竹叶、牛蒡子疏风清热。荆芥、葛根散邪透疹;(臣)知母、玄参清热生津。薄荷、蝉蜕、麦冬疏风清热生津。(佐)甘草和中,解毒。(佐使)升麻葛根汤(闫氏小儿方论)功用解肌透疹。主治麻疹初起未发,或发而不透,身热头痛。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功用解肌清热。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功用疏风解表,清肺泄热。主治风温初起。1.3

13、 扶正解表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枳壳桔梗前胡茯苓人参甘草 生姜、薄荷功用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咳嗽,舌苔白腻,脉浮而重取无力。方解羌活、独活发散周身之风寒湿邪。 (君)川芎、柴胡助君药散邪止痛。 (臣)枳壳、桔梗、前胡、茯苓宣降肺气,化痰止咳;(佐)人参扶正以祛邪;生姜、薄荷增解表散邪之力。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药性。 (佐使)备注喻昌以本方治疗痢疾,称为“逆流挽舟”法。再造散(伤寒六书)组成黄芪人参附子细辛桂枝羌活防风川芎煨姜甘草赤芍大枣功用助阳益气,发汗解表。主治阳虚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肢冷,倦怠嗜卧,舌淡苔白,脉

14、沉无力或浮大无力。方解黄芪、人参益气固表。(君)附子、细辛、桂枝助阳散寒。(臣)羌活、防风、川芎疏风散寒解表;(佐)赤芍凉血散血,制诸温热药之燥;煨姜、大枣温胃补脾,以资汗源。甘草补中和药,缓辛散燥烈以防过汗伤正。 (佐使)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功用养血解表主治血虚感受外邪。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功用滋阴清热,发汗解表。主治阴虚感受外邪。泻下剂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五类。使用泻下剂时应注意:表证未解而里实已成者,当权衡表里轻重,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年老体弱及病后正虚而有里实之证,需根据虚实缓

15、急,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得效即止,并进食易消化食物;峻下之剂,孕妇慎用。2.1寒下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功用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便秘腹痛,或潮热汗出,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痞满燥实)。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方解大黄泻热通便。 相须配伍(君)芒硝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通便。 峻下热结(臣)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 (佐)备注本方体现了“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煎药时应先煮枳、朴,后下大黄,最后溶入芒硝。大陷胸汤(伤寒论)功用泻热逐水。主治结胸证。2.2温下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组

16、成附子干姜大黄人参甘草功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主治脾阳不足,冷积内停。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方解附子、干姜温阳祛寒。大黄荡涤积滞。人参、甘草益气补脾。配伍特点大黄与温里药相配,其寒性受温药之制而行泻下之用,即所谓“去性存用”。备注本方在组成上可看作是如下方剂变化而来:大黄附子汤去细辛,加干姜、人参、甘草;四逆汤加人参、大黄。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功用温阳散寒,泻结行滞。主治寒积里实。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功用攻逐寒积。主治寒实冷积。2.3润下麻子仁丸(伤寒论)组成火麻仁大黄杏仁白芍枳实厚朴蜂蜜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主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方解火麻仁润肠通

17、便。(君)大黄通便泄热;(臣)杏仁降气润肠;白芍养阴和里。枳实、厚朴下气破结,以助通便;(佐)蜂蜜润燥滑肠,调和药性。(佐使)备注本方治证,又名“脾约证”。 本方组成即小承气汤加火麻仁、杏仁、白芍、蜂蜜。济川煎(景岳全书)组成肉苁蓉当归牛膝枳壳泽泻升麻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主治老年肾虚便秘。伴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方解肉苁蓉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君)当归养血润肠;(臣)牛膝补肾强腰,性善下行。枳壳下气宽肠而助通便;(佐)泽泻泄肾浊。 升麻升清阳,伍牛、枳、泽使清升浊降。 (使)1. 4逐水十枣汤(伤寒论)组成甘遂大戟芫花大枣功用攻逐水饮。主治悬饮。咳唾胸胁引痛,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脉

18、沉弦。实水。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方解甘遂行经隧水湿;大戟泄脏腑水湿;峻逐水饮芫花消胸胁伏饮痰癖。 大枣益气护胃,缓诸药之峻烈及毒性,使下不伤正。使用注意服药方法:将甘遂、大戟、芫花各等分为末,装入胶囊;每服0.5-1g,清晨空腹时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药后护理:药后水饮未尽者,次日渐加再服;得快利后,糜粥自养;体虚邪实,非攻不可者,与健脾补益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舟车丸(景岳全书)功用行气逐水。主治水热内壅,气机阻滞疏凿饮子(济生方)功用泻下逐水,疏风发表。主治水湿壅盛。2.5攻补兼施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组成大黄芒硝生地玄参麦冬海参人参甘草当归姜汁功

19、用滋阴益气,泻结泻热。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便秘腹满,神疲少气,口干唇焦,舌红苔焦黄或焦黑燥裂。方解大黄、芒硝泻热通便。生地、玄参、麦冬、海参滋阴增液。人参、甘草、当归益气补血。姜汁防呕逆拒药,和胃运药。使用注意方中人参另煎取汁,与姜汁先服。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功用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1. 和解剂凡是采用调和的方法,以解除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调、上下寒热互结者,统称和解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类。3.1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功用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苔白脉弦。妇人伤寒,热入血

20、室,以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方解柴胡疏散少阳之邪。 一散一清(君)黄芩清泄少阳之热。 和解少阳(臣)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佐)人参、甘草益胃生津,调和营卫;生姜、大枣扶正祛邪,实里以防邪入。(使)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青蒿黄芩竹茹半夏陈皮枳壳赤茯苓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方解青蒿、黄芩清透少阳胆腑邪热。 (君)竹茹、半夏、陈皮、枳壳清热化痰,理气和胃。(臣)赤茯苓、碧玉散清利湿热。 (佐)方剂比较本方与小柴胡汤中均用黄芩、半夏、甘草,具有和解少阳之功,用于邪在少阳,

21、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呕逆,苔白脉弦者。本方以青蒿配伍黄芩为主,清热之力胜,再配竹茹、赤茯苓、碧玉散、陈皮、枳壳等,祛湿化痰辟秽之功较著,适用于少阳热重,兼有痰湿中阻者,症见寒热往来,热重寒轻,吐酸苦水,苔腻脉滑等;小柴胡汤以柴胡配伍黄芩为主,再配生姜,疏散之功强,且有人参、大枣,又能益气扶正,适用于伤寒少阳证。柴胡达原饮(重订通俗伤寒论)功用宣湿化痰,透达膜原。主治痰湿阻于膜原。3.2调和肝脾四逆散(伤寒论)组成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阳郁厥逆证(少阴病,四逆之证)。肝脾不和证。方解柴胡透邪升阳,疏肝解郁。芍药柔肝养血,配柴胡调肝。枳实下气破结,伍柴胡理气。甘草益气

22、补脾,合枳实调脾。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方解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助运。生姜温胃和中。薄荷散肝郁而生之热。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组成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功用补脾泻肝。主治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弦而缓。方解白术健脾燥湿。白芍柔肝缓急。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3.3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伤寒论)组成黄连黄芩干姜半夏人参甘草大枣功用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

23、腻微黄。方解黄连、黄芩苦寒降泄除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散寒。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虚。配伍特点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泻兼施。备注本方乃小柴胡汤去柴胡、加黄连,将生姜易为干姜而成。清热剂【概述】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六类。使用清热剂时应注意:辨清热证的虚实、病位及真假;防止寒凉败胃或伤阳;酌情配伍“反佐”药。4.1清气分热白虎汤(伤寒论)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有力(“四大”)方解石膏清热泻火。(君)知母助

24、石膏清热,滋阴生津。(臣)粳米、甘草益胃护津,防石膏、知母大寒伤中。(佐)甘草调和诸药。 (使)竹叶石膏汤(伤寒论)组成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伤寒、温热、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身热多汗,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舌红苔少,脉虚数。方解竹叶、石膏清热除烦。(君) 人参益气;(臣)麦冬养阴生津。 半夏降逆止呕。(佐)甘草、粳米和中调药(佐使)方剂比较本方与白虎汤中均用石膏、甘草、粳米,具有清热生津之功,用于外感热病,邪在气分证候,症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舌红脉数者。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相伍,清热泻火力强,适宜于热在气分,正盛邪实,“四大”俱备者;竹叶石膏汤乃白虎汤

25、去知母,加人参、麦冬、竹叶、半夏而成,清热泻火之力逊之,又增益气滋阴、和胃止呕之功,正如医宗金鉴所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用于热势已衰,余热未清而气津两伤,胃气失和之证,症见身热不甚,舌红苔少,脉虚数者。4.2清营凉血清营汤(温病条辨)组成犀角生地玄参麦冬银花连翘黄连竹叶丹参功用清营透热,养阴活血。主治热初入营证。身热夜甚,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象细数。方解犀角、生地清营解毒养阴。 (君)玄参、麦冬养阴清热。 (臣)银花、连翘、黄连、竹叶清热解毒,透热转气;(佐) 丹参活血以消瘀热。配伍特点在清营养阴药中,配伍轻清透达之品,体现了“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法。使用注意舌绛而苔白滑者,不宜使用。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组成犀角生地黄芍药丹皮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