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25.04KB ,
资源ID:832848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284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1、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解析版2016-2017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32题1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这种议事制度被称为朝议制度。下列关于这种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朝议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 B.朝议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C.朝议是一种民主决策形式 D.朝议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依据材料“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可知大臣之间互相商

2、议,群策群力,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了执政水平,A、B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秦始皇让大臣进行讨论,听取大臣意见,是一种封建民主的体现,但决策权最终掌握在皇帝手中,故选C;材料“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体现国家最高决策权归皇帝,朝议作用与皇帝个人品质有关,故D项不符合题意。 2唐太宗说: “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执论。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这说明唐太宗设立中书、门下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皇权专制 B.减少决策失误 C.削弱丞相权力 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材料反映了唐太宗要求中书、门下能够及时

3、纠正皇帝诏令的不便,而不要只顾遵守执行,这说明设立中书、门下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决策失误,故B项正确;三省长官均是丞相,彼此牵制,削弱相权,保障了皇权独尊地位,属于目的,但材料没有体现,故A、C两项错误;三省分工明确,才能提高办事效率,但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图中显示的时间信息是嘉庆皇帝时期,不是清朝初年。中书省和丞相在明朝已经被废除,排除A;清朝初年设立了内阁,但在嘉庆时期其已不具有起草政令的职责,B不符合题意;雍正帝时

4、期,清政府设立军机处,负责起草政令、上传下达等事务,到嘉庆皇帝时期仍是如此,故C正确;礼部负责管理祭祀、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项,排除D项。 4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材料反映了雅典城邦公职人员受到公民大会与五百人会议的制约和监督,以防止公

5、职人员渎职或滥用职权,从本质上讲,是从制度上防止专制的出现,以确保民主制度的实行。故D项符合题意。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受公民监督,但材料反映的是公职人员受公民大会的监督,故A项与材料信息不吻合;B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C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了公职人员受公民大会的制约。 5“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A. B. C. D.【答案】B【

6、解析】本题以十二铜表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罗马帝国时期适用的是万民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法律,属于公民法,且从题干可知其只有部分条款被保留下来,故说法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错误。故答案选B。 6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君主立宪制下,虽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仍然是

7、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规定,没有国王的印章的文件是不合法的,因此,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章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这体现了英国宪法至上的施政理念,故D项正确;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与题干材料的表述正好相反,故A项错误;国王掌控实权表述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银行是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因为英国是议会主权制国家,议会已经批准,不存在银行担心之说,C项曲解了题意,故C项错误。 7下图是近代某两个大国的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对其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B.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C.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欧美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8、观察图示,左图为美国政治权力示意图,右图为德国政治权力示意图,从本质上说德国的君主立宪和美国的民主共和都是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原则,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C项与德国不符;代议机关的职能是相同的都行使立法权,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美国。 8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

9、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已获得“最惠国待遇”,排除A。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总理衙门成立于1861年,D错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于是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故选B项。【备注】【易错点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于是企图通过“修约”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9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

10、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A.太平天国运动中 B.义和团运动中 C.辛亥革命中 D.新文化运动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义和团。从题中“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可知因中国近代长时期受列强侵略,民众激起对洋人的仇恨,出现了盲目排外的情绪,这是不理智的思想。结合史实可知,义和团运动时期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憎恨洋人的情形比较突出。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史实。 10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

11、廷的四方博弈中,最终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败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毫无成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由“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可知B 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可以排除;C项与“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不符合,错误;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可以排除。故答案为B。 11中共三大决议: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列强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此

12、后国共两党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C.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和平建国 D.进行北伐战争,消灭了军阀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材料中共希望“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反映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情况,故只能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国共第二次合作属于党外合作,不存在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的情况,故A项正确,B项错误;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和平建国是在抗战胜利后,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进行北伐战争、消灭了军阀统治是国民大革命的成就,此时革命尚未开始,故D项错误。 12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

13、 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答案】B【解析】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解决世界性难题,主要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只有遵循社会客观规律才能得以顺利发展。 13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他的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 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想法C.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D.决定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

14、加米涅夫的这番言论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没有结束,但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了, 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提出“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故C项正确;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B、D两项不符合题意。 14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明确了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

15、职能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根据材料“人民政协要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可知A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时间是在建国初,B项错误;材料史实可以反映出此时人民政协会议不再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故D项错误。 15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建国初期相比,突出的发展体现在A.拓展政治协商制度 B.恢复根本政治制度 C.发展民族区域自治 D.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

16、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根据所学可知建国初期建立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而改革开放后是进一步发展完善,A、B、C三项没有突出的发展;1998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较大发展,故D项正确。 16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非集团化C.“多边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材料看,不与两国阵营的国

17、家集团结盟,体现了独立、自主、非集团化的政策,故B项正确。.“求同存异”、 “多边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C、D三项错误。 17一位年轻旅行者在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时说:“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斯大林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位年轻旅行者的原国籍可能是A.民主德国 B.俄罗斯 C.南斯拉夫 D.联邦德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世纪之交的政治格局。分析材料可知某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

18、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结束,联系选项中四个国家,指的是民主德国,1949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于1990年加入联邦德国,故A项正确。 18墨子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材料表明战国时期A.各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B.战乱导致农业生产的破坏C.农民积极性大为提高 D.农民遭受残酷剥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材料“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是指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

19、料没有体现。 19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这说明A.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器 D.铁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答案】D【解析】A项中“普遍使用”应是很少使用,青铜在中国古代多用于制礼器、兵器等;B项“铁犁牛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管子即管仲,他是春秋时期齐国改革家,C项中的“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且“开始使用”不能由材料得出。由材料可知当时政府认为铁器应是女子、农民、手工业者的必备物

20、品,说明铁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D项符合题意。 20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国家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等,旨在考查考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由“黄金和白银”“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等信息可以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拉美国家因长期处于被抢夺、被奴役的状态进而

21、丧失了向近代文明转型所需的资源和财富,因此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被拉大。两个大陆主要指欧洲与美洲,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为A。 21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对西班牙社会造成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通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结合材料可知其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发生在西班牙等国的价格革命,即由于西班牙等国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22、,导致物价飞涨。答案为C。 22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媚外心理的使然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交通运输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要抓住题干中主要原因这个题眼,鸦片战争后,西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传人中国,对近代人们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故B符合题意。 23下图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比例 78% 74% 72%由图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

23、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表格信息的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属于资本主义调整发展时期,A项错误;表格信息并没有反映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状况,不能说明差距的扩大或缩小,C项错误;经济结构反映的是不同经济类型间的比例状况,表格中并无此方面的信息,D项错误。 24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 “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 更无不用洋纱之

24、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洋纱一项进口日多”可知,洋纱在中国市场深受欢迎,而洋布则相对难销,这与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中纺织业的发展密切相关,D项正确。A、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由“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可知,洋布相对于洋纱而言发展较慢,但并没有出现萎缩,B项错误。【备注】【易错点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总体呈现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慢的特征,而轻工业中

25、尤其是纺织业发展相对较快,这在民国初期表现得尤为突出。25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C.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时间是“欧战”时期,事件是民国政府鼓励工商,因此可知D项正确。 26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

26、要途径。” 这表明他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实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即可排除A项,选择D项;题目中未涉及新经济政策,故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故排除C项。 27美国迈克亚达斯等史学家在著作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中指出:“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对材料中的“分水岭”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A.美国由民主政体走向集权

27、政体 B.美国由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C.美国由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 D.美国由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新政”“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美国”可以判断这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从原先奉行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故C项准确,也符合“分水岭”的表述;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 28二战中,关于“德国入侵苏联,全面的讲,苏联是既有准备,又无准备” 。“有准备”是指A.实施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执政时期逐

28、步取消,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产量下降,这与“有准备”不符,故B项错误。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德国入侵苏联是在1941年,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是在1942年,故D项错误。 29下图是南昌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一份土地证书,可惜遗失了下半部分,推测它颁发的年代应该是A.1950 B.1958 C.1970 D.198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土地的所有权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就没有发生过改变,都是属于土地公有制,在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中

29、把地主私有土地变为农民私有土地,故图中的土地所有权证是在1956年之前颁发的,故选A项。 30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己开始建立 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中“个体企业”的出现表明,单一公有制已经被突破,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国家政策对城市经济改革仍有束缚,并未摆脱计划经济,A项错误;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30、一直都没改变,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是1992年提出来的,且创办个体企业无从体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项错误。 31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识图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示意图强调了1980198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即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1979年我国设立了“出口特区”,1980年定名为“经济特区”,排除A项;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

31、在1984年,正是示意图中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的原因,故选B项;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是在1990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均不符合示意图的时间要求,排除C、D两项。 32有人对某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特点作了如下总结:范围最广,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软约束力;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等。该组织是A. B.C. D.【答案】D【解析】A项为欧洲联盟,由“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可排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政治军事集团,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各成员必须进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以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管理全球贸易的要求,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没有组织首脑,没有常设机构,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