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8KB ,
资源ID:82629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629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郭沫若景区故事.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郭沫若景区故事.docx

1、郭沫若景区故事郭沫若故居景区故事目录一、诗教启蒙二、初露才华三、铁盔的故事四、故事1五、端午送节六、偷桃七、故事2八、端午巧对三嫂九、狻猊十、狻猊铁骑十一、四不象的意义和故事十二、瑞兽象的故事十三、郭沫若的家训家规故事1、传家有道唯存厚 处事无奇但率真2、宅启亲仁3、宽进严出一、诗教启蒙母亲杜氏夫人(1857 1932),出身州官门第,由于开贞的外祖父杜琢璋(字宝田)任职贵州黄平期间遇苗民“造反”,全家自杀殉节,幸有奶妈搭救,逃回四川省乐山县杜家场,十五岁就下嫁到郭家。为人聪颖、开明、俭朴,从来不惮辛劳。尽管她完全没有读过书,可是单凭耳濡目染也识得一些字,且能默记暗诵许多唐宋诗词。在郭沫若幼年

2、时,她经常教郭沫若一些唐宋诗词和民间民谣。开贞瞪着好奇的大眼,张开嘴跟着母亲咿咿呀呀地念着: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亦无声。似懂非懂,然而琅琅上口,也许这就是诗人头脑中最早的诗境吧。翩翩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内有文章。郭老在自传中常提到他母亲,说他之所以倾向诗歌和文艺,和母亲是分不开的。二、初露才华有一次,沈先生带着绥山山馆的孩子们出去游玩,师生一行手持鱼竿来到茶溪边,沈先生见小溪边景色怡人,且师生一起晃竿钓鱼,极富生活情趣,顿生要考考孩子们的对仗功夫的念头,对孩子们说:“诸生已读过对子书,今天为师要试试你们的对仗功夫。”孩子们一听,也觉得很有兴趣,开贞说:“先生,

3、你就出个上联吧?”沈先生捻着花白胡子想了想,便吟出两个字道:“钓鱼”开贞并没有惊慌,他忽然想起前两天看过的一则川剧杨香打虎,于是马上答道:“打虎”。先生又面对着眼前的小溪流水,又吟出四个字道:“流水潺潺”。这回很多孩子都傻愣着,一时竟冷了场。开贞一直在疑神思索,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对道:“河风清清”。先生听了,高兴地叫了一声:“妙,郭生所对极是”。这天回家后,他挥笔草成了他的第一首诗村居即景:闲居无所事,散步宅前田。屋角炊烟起,山腰浓雾眠。牧童横竹笛,村媪卖花钿。野鸟相呼急,双双浴水边。郭老少年诗:早起早起临轩满望愁,小园寒雀声啁啾。 无端一夜风和雪,忍使峨眉白了头。三、铁盔的故事郭沫若 4 岁

4、半进入家塾读书,开蒙是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私塾里是没有上下课时间的,从早晨起一直坐到中午才放学,中午吃过饭后马上又得去,一直坐到天黑。郭家的家塾比起其他私塾又多加一会,就是晚饭后还要多加两个小时的夜课。幼年时那种浪漫成性的生活,突然来了个 180 度的大转变,郭沫若实在受不了。上课不到 3 天,他就逃起学来,赖在家里不愿去。既然穿了牛鼻子,要脱是脱不了的。母亲劝,不行,最后还是父亲采用强制手段,把他夹在胳肢窝里送进了家塾。一进家塾,不知为什么,那种在父母面前的威风就没有了。他不声不响地又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头也不敢抬。这时就听见前后左右的同学们指指点点地小声说:“逃学狗,逃学狗。”沫若一

5、下子感到无地自容,低着头,不敢正眼看同学。从此以后他不敢再逃学了。沈先生的规矩是很严厉的,稍有差错,就要遭到体罚。他相信:“不打不成人,打到做官人。”沈先生打人的刑具,是一种两分厚,七八分宽,一尺来长的竹板。正式的打法是打掌心、打屁股。非正式打法,就是隔着衣服、隔着帽子乱打。有时沈先生还将帽子拿下来打。学生们叫做“笋子炒肉”。先生看到有人稍有异动,就警告说:“哼!牛皮子又在发痒了!”郭沫若的学习成绩很好,先生教的书都能背得出,字也写得好,常常得到先生的夸奖。沫若常听到先生对他父母说:“开贞大有长进。”但是郭沫若也经常被先生打。被打的原因,十回有九回是因为“不安分”,调皮捣蛋。有一次他在作业本上

6、画上刚出土的几棵竹笋,旁边无心地写了一句:“笋子炒肉真好吃。”被先生发现了,于是就给了他一顿“笋子炒肉”,头上打起了几个包。7 岁那年,因上厕所贪玩,他被先生打了一头包,晚上睡觉时,头都不能着枕。母亲很心疼,便在家里找了一顶硬壳的瓜皮帽,里面衬上了毛毡,这样戴在头上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沫若仗着这顶“铁盔”又肆无忌惮起来。一天又招来先生一顿“笋子炒肉”。只听竹条打在头上“嘭,嘭”响,沫若假装“啊唷,啊唷!”喊疼,却不见他流泪。这被他五哥开佐看在眼里。等沈先生去厕所的时候,他就走过去摘下沫若头上的瓜皮帽,“噢!我说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他便跟沫若说:“八弟,这顶帽子借给我戴几天。”沫若不肯,开佐就

7、抢,你争我夺起来。正好沈先生回来,一追问,原来是这么回事,就把帽子没收了,又在他俩的头上打了不少包。四、故事1有一天上午,他读书读厌了,就借口向先生说要去小解,先生允许出去小解,但他并没有往厕所去,却走到园子里来。一到园门口,看见三嫂背着手站在一笼竹林下面,在那儿瞭望,穿着一件洗白了的葱白布衫,三嫂的两只手掌带着粉棠花的颜色,他忽然起了一种美的念头,很想去扣触那位嫂子那粉红的柔嫩的手。(郭沫若自传少年时代)五、端午送节1905年,因沈先生有事回犍为,家塾馆没有先生,郭朝沛就把开贞送到太平镇他老表家的家塾馆去读书。不久端午节来临,汤先生照例放假三天,让学生们各自回家过端午。学生放假回来后,纷纷把

8、家里给的礼钱和一些腊肉、粽子、盐蛋送给先生,只有开贞没有任何表示,于是便用纸条写了一句话递给开贞,道是:“竹本无心,节来岂能空过?”先生的意思是:我本来无心要礼,但过节了,难道没有一点表示吗?开贞看后,知道汤先生暗中问他为啥端午节不送礼。于是也随即用同样大小的纸条写了一句话递给汤先生,道:“松原有果,叶落尽是干苞。”谁知汤先生看后不仅没有动怒,反而哈哈大笑说:八老表对得好,礼钱老表不要了,有你八老表这份才气,我汤老表就足矣!说罢,汤先生反而拿出他的折扇送给开贞,请他吃盐蛋和粽子。六、偷桃还有一次,开贞他们到寺庙偷桃,被主持和尚告到汤先生那里,汤先生怀疑是郭开贞带头干的,但又没有证据。这天汤先生

9、上完课后,突然脸色一变说:“昨天,旁边寺庙里桃树上的桃子被人偷摘了,今天就以此为题,要你们每人对出一句下联。”汤先生说罢,从袖筒里摸出一张纸条展开,“这便是我的上联”。孩子们定睛一看,纸条上写的上联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汤先生见无人对答,便将目光落在开贞脸上说:“沙湾场的开贞,你不是很能对对子吗?你来对。”开贞被首先点名,心里顿时怦怦直跳,他疑心汤先生已经知道这事是他带头干的。他想了想,于是避开偷桃之事,在一张纸上写出了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开贞下联一出,竟使汤先生大吃一惊。开贞的下联不仅闭口不谈偷桃之事,反而语出惊人。汤先生立刻转怒为喜,说:“郭生的下联对得太绝了,不仅契合严谨

10、,而且气势咄咄逼人,好,偷桃之事不追究,以后大家不能再干这种事”。七、故事2有一天下午,汤先生要去座茶馆,便布置学生们自己自习,有一个余场坝的学生用毛笔写了“汤先生吃汤,汤烫汤先生”的一张纸条,另一个学生将字条抢过去,边高呼“写得妙”然后将字条贴在墙上。快放学的时候,汤先生踱着方步回来,一看见墙上贴的那张纸条,便勃然大怒,立即吼起来,“是那个逆徒写的,快从实招来!”汤先生见没有人承认,便说:“没有人承认也罢,只是今天我要你们为这句话对出一句下联来,对不出,就全部罚坐到天黑”。这时,只见郭开贞站起来说:“先生,我对上了”。汤先生有些不相信,抿了抿嘴说:“你念来听听”。郭开贞对道:“马大娘骑马,马

11、顶马大娘”。汤先生一听,在心里默念了两遍,然后高兴地笑着说:“郭生,难为今天解救了大家,此事不再追究,下不为例,放学!”八、端午巧对三嫂少年时期的郭沫若聪颖好学,但又顽皮淘气。有一年端午节的早晨,郭沫若走进厨房望着小巧精致、热气腾腾、清香扑鼻的粽子拿来就想吃,刚过门不久的三嫂看见,机警地抢了过来。旧时有讲究,没有祭过神和祖先的粽子是不准吃的,可郭沫若软磨硬泡非吃不可。三嫂灵机一动,对郭沫若及众妯娌和妹妹说:“这样吧,我出一个上联,你若对得好就吃,否则就休想。”大家同意。三嫂心想把上联出得难一点,这样他没想出来祭祀的时间就到了,三嫂窃喜。当天是端午节,郭沫若又排行老五,三嫂于是随口吟道:“五月五

12、,五叔厨房争粽子。”虽出句口语化,不甚雅,但连用三个“五”字,且就事而发,自然贴切,想对好也不容易。郭沫若心想:你想刁难我,不让我吃个头粽子,我也要让你难堪。便一本正经地大声对出了下联:“三更三,三哥床上打糍粑。”众妯娌一怔,待回过神后,一齐望着新婚燕尔的三嫂,一个个笑得东倒西歪。三嫂涨红了脸,抄起一根擂槌就追打郭沫若。花园里,郭沫若边笑边跑,三嫂边追边喊,笑闹声惊动了奶奶,奶奶出来一看,问道:“三嫂子,你为啥追打小叔子啊?”三嫂说:“您问他自己。”郭沫若答道:“不过是对了一副对子而已。她出的上联是五月五,五叔厨房争粽子。”奶奶问:“那你是如何对的呢?”。郭沫若头脑一转,诡秘地笑了笑说:“我对

13、的是三更三,三哥窗下读文章。”奶奶朝三嫂子笑道:“对得蛮好哒,还追打他做啥子?快准备祭祀吃早饭吧!”三嫂子红晕未退,气也不是,恼也不是,便和众人张罗祭祀神。祭神后,眼明手快的郭沫若第一个抢过粽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九、狻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四大瑞兽之一,亦是龙的九子之一。又称金猊、灵猊,原为狮子,凶其形状像狮,喜烟好坐,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谓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坐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享用香火。另外,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故狻猊象征着勇敢、无畏。十、狻猊铁骑在古时候,君王之间常常为了争夺领土而互相征伐,完

14、全不管民间百姓的疾苦。因此,百姓怨声载道,天天祈求战争结束,能够过上好日子。也许是百姓的祈求灵验了,一天,突然出现了一只奇怪的军队,他们骁勇善战,并且乘坐着一种奇怪的异兽。这异兽就是狻猊!这支强悍的军队一出现,便驰骋沙场!狻猊所到之处,人马皆惊,不战而退。经过一次次的战斗,这只军队的名声越来越大,所到之处均是战争纷乱的战场,并且所向披靡,未有一败。没过多久,在这支奇怪军队的威慑下,纷乱的战争便停止了。战争停止后,这支军队也随之销声匿迹,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君王们均怕战争会再次让这支强悍的军队出现,便暗中定下协议,休战!而在民间,将这只强悍的军队称之为狻猊铁骑。狻猊被人们当做停止战争的福星,成为

15、瑞兽之一。但是狻猊杀戮太重,因此,常常把狻猊刻在香炉上,用香来镇压狻猊身上的杀伐之气。出土地点:沙湾区龚嘴镇长江村寺庙:南天祠等 级: 国家三级文物十一、四不象的意义和故事各位来宾!在我们的正前有一座塔,叫“文豹塔”。据郭沫若自述“我母亲说我在受胎的时候,是梦见一只小豹子突然咬着她的左手虎口,便一觉惊醒了,故取名文豹”。在“文豹塔”前面的大门两边,有一对“瑞兽象”,也是我们老百姓所称的“四不象”,大家请看,这个“四不象”是由象头、龙身、狮尾、牛脚及脚踏葫芦组成的瑞兽。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在建筑物前摆放、雕刻各种瑞兽,以化煞避凶,趋吉纳祥的习俗。这些常见的瑞兽,包括麒麟、狮子、龙、象等等,而其中,

16、大象尤为大家所喜爱。大象力大无穷,却性情温和;憨态可掬,又诚实忠厚;且能负重远行,被视作吉祥、力量的象征,也被人们称为兽中之德者。而在神话传说中,大象则为摇光之星生成,能兆灵瑞,古佛就是乘象从天而降;还有一说,大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相传能预兆灵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因为“象”与“祥”字谐音,传统习俗中,象代表了吉祥。“象”能给人间带来祥瑞,象微天下太平。“象”即表示和平、美好和幸福。大象力大魁武,性灵却温和柔顺,相传象为摇光之星生成,能兆灵瑞,古佛就是乘象从天而降;大象善于吸水,水为财,凡家居窗户见水,摆放“吉象运财”则能达到汲水纳财之功。在家里摆放大象饰物,是取大象体形如山,有山之寓意,以便

17、给自己增加靠山,增加贵人运,助旺自己的事业运程。所以,象兆灵瑞,抚摸“瑞兽象”可保吉祥、如意、平安,为其带来吉祥、富贵。风水象的象征意义吉象吸旺气加强坐方之力量,一般楼宇的风水喜后有靠山,而象的体型庞大,如山一般,于居家客厅,办公室或书房坐方摆放吉象,便可加强坐方的力量,另一方面,象是群居动物,非常有组织,安置吉象可提升领导的地位,带来稳定及和谐,将四面八方之财都吸到身上凡居家门窗见海,水池,河流等水者,均称之为明堂聚水,所以,安置吉象在家中,小财大财均为已所纳,象之禀性驯良善于吸水,水为财,放在家中聚财和吉祥如意,财福齐临,放在客厅旺位(财位)全家人受惠,安置生意场所,办公室,居家书房助旺运

18、势,提升事业财运,得贵人助,凝聚向心力,加强坐方力量,事业巩固,钱财源源不绝,财库饱满丰厚,“吉象运财”!十二、瑞兽象的故事商朝末年,姜子牙辅佐西伯侯,一次又一次帮助西岐打败商朝的进攻,立下了无数战功。商朝太师闻仲为了讨伐姜子牙,特意请来四海九龙岛的四位道人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这四位道人不仅精通法术,而且每人都有一头奇异的神兽坐骑。王魔的是狴犴,杨森的是狻猊,高友乾的是花斑豹,李兴霸的则是狰狞。这四头神兽长相凶恶、力大无穷,每次两军交战都把西岐的军队撞得人仰马翻。姜子牙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着急。可他一时又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应对,只好去找元始天尊,向他请教对策。元始天尊听完姜子牙的话,赐

19、给他一头叫“四不像”的坐骑,让他放心应战。四头神兽虽然很勇猛,但一看到四不像,还是吓得仓皇逃窜。姜子牙乘胜追击,成功地打败四位道人,取得了胜利。出土地点:沙湾区铜街子园坝村寺庙:紫云寺等 级: 国家三级文物郭沫若的家训家规故事一、传家有道唯存厚 处事无奇但率真 这是郭家的传家之道,也是教育后辈做人之道。同时以“事以利人皆德业,言堪持赠即文章”作为祖训,他要求郭姓后人处世要坦率真诚和厚道,这也是郭老秉承一生的信条。芭蕉花的故事在郭沫若五六岁的时候。他母亲的头晕病又发了,呻吟呕吐,十分痛苦,需要芭蕉花入药治疗。有一天,郭沫若和他二哥一起到天后宫去玩耍,忽然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

20、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在天后宫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两兄弟欢喜极了,想到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四处托人找都找不到。两兄弟商量着便去摘取那朵芭蕉花。二哥怕人看见,把摘取来的那朵芭蕉花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郭沫若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当郭沫若兴奋地捧着花苞跑到母亲病床前,母亲便问郭沫若,花是从什么地方拿来的,郭沫若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摘来的。当母亲问明花的来历后,非常生气,立刻叫郭沫若和二哥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唉,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不一会儿,郭沫若父亲知道此事,把两兄弟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一阵,并责令兄

21、弟俩将芭蕉花送还原处。郭沫若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不知道为甚么该讨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病中的母亲盼花心切,但没有忘记育子的重任,父亲也能体察到孩子的孝心,但他坚守“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信条,第一次责罚了心爱的孩子。他们把孩子的品德看得比治病还重要,比生命还可贵,他们对孩子的爱才是真爱,爱得有价值。二、宅启亲仁郭沫若父亲郭朝沛是个略通医道,勤于经商,言行大略,盛德感人,好施乐助的人,他常告诫子女“积金不如积德,善虽小,不可不为”。由于郭朝沛常常帮助乡民和捐资助学、修桥修路等善事,受到乡民们的爱戴和尊敬。地方官府和乡民们为表彰郭朝

22、沛盛德感人、好施乐助的行为,送了这个横匾“宅启亲仁”给他。自学医务为乡人郭沫若的祖父秀山公去世后,本来有病的祖母又多起病来,而且医治终不见成效。郭膏如是一位孝子,做生意回家时总要亲自端汤送药,出门做生意时便到处寻访名医,请求药方。他甚至买来许多医书晚上挑灯自学。这样坚持了八年,也为母亲延年益寿起了些作用。后来郭沫若的祖母去世了,郭膏如也学得不少医术,乡里人病了来求他医治,他药到病除,乡亲们都信任他。遇到流行病,四乡来求他医治的人更多,过往沙湾的人也慕名前来请他诊治。凡来求治者,他总是一一给予满足,而且他给人治病,从不收钱财。所以乡里乡外的人都感谢他、尊敬他,送给他一个“医仙”的美称。但他从不满

23、足,一直坚持急人所急,义务为他人诊疗,因此也得到过不少人的回报,曾经有这样的两个故事。 一次,他派人到云南采办药材运回来时,在离家十五华里的千佛岩遭人抢劫。挑夫逃散了,只剩下采办的人回到了沙湾。当时正值清朝末期(光绪中期年间),铜河两岸匪患恶重。土匪多数是外地来的,而且又多为当过兵的。他们成群结党,白天、晚上都拿着刀枪招摇过市。各乡稍微有点钱的人都不敢外出,而郭膏如照常早出晚归都没有出过事,这次还是第一回。但出事后的第二天早上,有人敲他们家的前门,并喊:“屋外有货物还没有收好,谨防盗贼。”家里的人打开大门时,屋外静悄悄的,没有人,却看到被劫去的药材原封不动地放在门外,还附了一张无姓无名无地址的

24、字条,上面写着:“得罪了。动手时疑是外来客商,入手后查出一封信才知道此物的主人。谨将原物归原主,惊扰了,恕罪。”此事,后来被乡邻传为美谈。还有一次,牛华镇的一位亲戚完婚,郭膏如带着四岁的郭沫若去祝贺后返回,归至离家三十五华里的罗汉场时,日已西斜。郭沫若因为肚子饿了,吵着要上街吃面,郭膏如见天色将晚,耽心路上出事,所以便不答应。但还不懂事的郭沫若又哭又闹,郭膏如没法,只好牵着郭沫若上了街。谁知刚走到一茶店时,忽然发现一群盗匪聚坐于茶店门口,刀枪矛棍,横七竖八,竟无一面熟者。郭膏如以为必定要出事了,正想改道而行,忽一匪首起身相邀入座喝茶。郭膏如进退两难,只好带着郭沫若就座应酬。谈话间问起缘由,匪首

25、才告知:先年路经沙湾患上了流行病时,受了他的诊疗才免了一死,一直想报答他。告别时,匪首不仅拒收茶钱,还替他们付了面钱。事后,郭膏如时常用此事件教育郭沫若他们兄弟姐妹说:“积金不如积德,善虽小,但不可不为。”三、宽进严出进则宽容,出则严已。这是郭沫若的祖辈们以故居两侧大小门告诫家族的子孙们,无论对待何事,都要以宽容之心待人处事。一但走出家门,处处时时都要严格要求自已,言行举止必须遵循家族意识,为郭氏家族增光。拒收“纪念品”郭沫若有时到外地视察这是人大代表的工作。一次,到了江西景德镇。他仔细地看了当地瓷器的发展,生产过程及老艺工的手艺;与瓷器厂的领导和员工交谈并题了字。第二天启程时,只见楼下餐厅的

26、长桌上放满了各种精美瓷器这是厂方为送给郭沫若精心选出的。他看了说: “我又不是贩瓷器的,”表示“只留一件做纪念吧。”哪知刚说完,又有人带来了一些精品,郭沫若生气了,说如果不把这些瓷器收回去,就不走了,随后又上楼了。郭沫若的这一表态急坏了工作人员,因为后面的日程安排是很紧的。经过劝说,第二次送来的瓷器也全部原样退回了。慷慨资助爱无私建国前,郭沫若的稿费和版税用来维持家庭生活及参加社会活动,又经常用来帮助朋友。1930年,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他直接将版税给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为基金。此后他常常用自己的稿费和版税支持国统区的革命文化工作。于伶的悼念文章中回忆道:同年上海艺术剧社在中国

27、第一次叫出了“为无产阶级而戏剧”这个革命的口号,要公演时,没有经费,打算从书店借出准备寄给郭沫若的版税二百元,作为演出费。当在东京的父亲知道后,给他们写信表示:“估计你们一定难于卖出戏票去,这二百元算我买下了你们的戏票,分送请无产者看革命的戏剧吧。 20世纪60年代,郭沫若又将余下的稿费十五万元,全部交给了科学院党组。捐出的稿费在“文化大革命中”中科院作为宣传费用用了一部分,在郭沫若去世后,中科院领导又补齐了稿费的额度,经中央批准把这笔钱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了“郭沫若奖学金”。你们的血汗钱没有白费抗战时期,郭沫若出任第三厅厅长后,主持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制度,杜绝任何渎职、腐败现象发生。在19

28、38年4月17日上报政治部的三厅办事规则草案中便有这样的条款:“第4条,本厅职员承办事件应随到随办,如有特殊情形不能即办者应将不能即办原因签呈本管长官核定之”;“第41条,本厅一切支出均由本厅会计副官遵照预算切实执行,其超过预算之支出或违背审计则例、手续不完备涉及滥费者,应拒绝支出,或呈明厅长、副厅长办理”;“第54条,购买物品不得扣取回佣,或收取其他送赠”郭沫若对下属思想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在他签署的军委会政治部抗敌宣传队服务规则中有这样的条款:“11每周举行队员会议一次;12为增加队员之休养,应举行理论及工作上之研究,及其他必要之修养工作;13每周须举行自我批判一次,检讨各队员之工作情形及生

29、活状况”在郭沫若严格要求下,三厅造就了一支廉洁高效的队伍。经过三厅人员努力工作,1938年“七七”周年纪念的献金活动取得了出乎意外的成功:所献现金和物品折价金额超过法币100万元。更重要的是,在慰劳总会(事实上由三厅主持)支配下,这一百多万献金“不仅没有一分一厘的浪费,而且是把一个钱当作了十个乃至一千个在使用的”。在这一百多万献金中,三厅请准了二十万元外汇,派阳翰森、程步高到香港采办前方急需的医疗器材和药品。物品采购妥当后却遇到广州沦陷,郭沫若便叫阳、程二人买了十部卡车,载足汽油,改由海防入口,把物品运到昆明,再由昆明运到重庆。当这批药品半年后运到重庆时,时价已达五百多万。相对于抗战时期各机关在香港采办的大量物资堆积在香港、海防、昆明等地烂掉或贪污的情况,郭沫若“敢于向武汉的爱国市民们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你们的血汗钱并没白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