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14KB ,
资源ID:82351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351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上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一.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上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一.docx

1、四上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一1、月夜忆舍弟【教学内容】月夜忆舍弟(杜甫)【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本首诗的意思。2、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教学过程】一、课前学校诵读成果展示咏月诗词大比拼(出示一轮明月图片)师:各位同学,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良辰美景,让我们对月怀远,望月诉情。面对一轮明月,我们会不由的吟诵(展示学校“咏月诗词”主题活动的成果)二、读好诗题,拉开诵读方法指导序幕1、师生共同板书诗题,读题。2、指名读题,要求读准诗题每一个字音。3、

2、指名读题,要求读出诗题的节奏。4、谈谈读题后的初步感受。三、诵读第一环节: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1、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读得字正腔圆。2、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顺诗句,读出五言的音律节奏,读得有板有眼。3、指名读,交流评议。四、诵读第二环节:原汁原味地读1、教师范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遍,让学生体会两遍的不同,并感受哪一遍更有味道。2、指导学生按平仄的读音规律(平长仄短)来读诗。3、指名试读,鼓励摇头晃脑地读、个性张扬地读。4、交流诵读后的初步感受。五、诵读第三环节:入情入境地读1、学生默读古诗,并借助注释和背景介绍了解诗的大意。2、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来了解学生自

3、学情况。第一个问题:诗中,杜甫的“身”在哪里?何以见得?第二个问题:诗中,杜甫的“心”在哪里?何以见得?3、教师再追问两个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诗意。问题:舍弟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身在他乡 杜甫 舍弟 心忆对方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了4、还原故乡明月情景,进一步把握诗人思弟之心。(引导学生想象在杜甫记忆中的故乡,那轮明月之下会出现什么画面,音乐起,学生书写片断。)学生汇报交流5、打破月满人圆的画面,再次走进诗人月夜思弟的情境。学生再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板书设计】 月夜忆舍弟 诵读: 身在他乡 字正腔圆 杜甫 舍弟 有板有眼 心忆对方 原汁原

4、味 入情入境2、山居秋暝教学目标:1、 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2、 认识王维创作后期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教学难点品味诗中所描写的山村景色,体会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趣。教学过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近体诗山居秋暝。二、近体诗简介三、诗歌朗读指导1、听朗读。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3、诵读全诗。诵读指导四、诗中有画(一)题解(二)后人评价(三)诗中有画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一幅古典的卷轴画。(教师在黑板上手绘一幅横幅卷轴的图形。)五、画外之意板书:山居秋暝王维

5、诗人、画家、隐士 诗中画 画外意 明月 松 清泉 石 自然美 向往田园 远离尘俗 竹喧 浣女 莲动 渔舟生活美 厌弃官场 超然淡远3、夜雨寄北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5.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商隐独坐窗前,听雨声潺潺,轻飞的雨丝撩起了他怎样的思绪呢? (设计意图:以优美隽永的语言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诵读诗歌

6、 1.配乐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3.指名配乐朗读。 4.齐读诗歌。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走近作者 先由学生介绍李商隐的相关资料,老师再做整理归纳: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为解读诗歌做好铺垫。) 四、夜雨情思(整体感知) 缠绵的雨丝撩起了诗人怎样的思绪呢? 这是作者留滞巴蜀写给北方妻子的诗。诗中描绘了他在巴山秋雨之夜对妻子的怀念。 五、夜雨诗情(细部品析) 哪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一) 君问归期未有期 (二) 巴山夜雨涨秋池(三) 何当共剪西窗烛 (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入手,品析诗歌的意境与情

7、感,体会诗歌用词的巧妙之处。)六、布置作业 结合对唐诗素描含义的理解,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唐诗,写一篇300字以内的唐诗素描。 板书设计: 夜 客中境况归期未定(现实) 雨 孤寂凄凉 深切怀念 寄 重聚渴望西窗话雨(想象) 北 4、饮酒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陶渊明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以读讲赏评练的方法学习鉴赏诗歌。2过程与方法: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中内涵以及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致。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饮酒,使学生对陶渊明形成正确认识,正确理解诗人心志高远的精神境界,启示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的处世方法。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

8、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和理解陶渊明以及他的处世态度,并学习借鉴于自身。教学媒体 播放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二、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九江县)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三、赏析诗歌1、播放琵琶语听音频朗读2、划出节奏、韵律范读朗读 明确: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

9、意,欲辨/已/忘/言。3、小组讨论,通译全诗 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处偏远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见南边的庐山。 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雾霭中,越发得美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借着暮色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穴。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没有合适的语言表达。4、分析每句蕴含的思想感情一二句深情而自得其乐;三四句恬静而闲适;五六句满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四、问题探究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那么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 2、理解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什么?有何深意?4、最后两句的理解 本诗的主旨句,抒怀。五、指导背诵六、小结拓展七、布置作业 背会并抄写饮酒 板书设计: 饮酒 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 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 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 真意忘言-人生真义、反璞归真5、嫦娥学习目标1、 会认“烛”“晓”两个生字,会写“屏”“烛”“晓”“偷”四个字。2、 能背诵嫦娥,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过程:一 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先来看一幅图画。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的故事你能讲讲吗?(多媒体出示嫦娥图)二 新授(一)导学大屏幕出示李

11、商隐简介: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诗意境朦胧,情感忧郁感伤。我们在学嫦娥诗时会有所感受。(二)粗读古诗 读正确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三)细读古诗 会诗意读出节奏读出画面 让学生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些什么?你看到的景象或人物是什么样的?师生互相启发,把想象的画面说一说。(四)品读古诗 悟诗情师:细细品读,边读边体会,你有什么感受?生 嫦娥偷吃灵药奔月后,十分后悔 心情孤独寂寞。师:我们来感受嫦娥的“悔”。嫦娥为什么而后悔?生 以前生活的幸福,现在生活的痛苦 对不起心爱的丈夫 想到世人的谴责师:让我们带着我们体会到的情感来读诗句。生读“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2、”(五)深读古诗 领悟哲理师:古诗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嫦娥这首诗不只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还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呢。现在我们来讨论讨论,嫦娥该不该偷吃灵药?生 不该师:为什么?生 失去了幸福生活,得到的是痛苦。(六)积累古诗 抄写背诵生 认真抄写古诗一边 边抄边读 边抄边记 抄后诵读 直至背诵三 拓展延伸师:这位才情横溢、多愁善感的诗人曾写下了无数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诗篇。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两首。多媒体展示李商隐名诗:夜雨寄北 无题6、逢入京使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教学过程:

13、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

14、。“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7、芙蓉楼送辛渐教

15、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决心。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流传至今仍广为传颂的唐朝名诗芙蓉楼送辛渐。2、板题。强调:“芙蓉”的写法、意思。3、齐读题目。4、用一句话说说诗题的意思。二、介绍诗人。三、 品读重点,深入感悟1、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读准确,读流畅。结合文中注释,四人一小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句诗写了些什么。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2、回报交流。(1)指名读诗。随机学习“壶”字。(2)从诗的前两行,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

16、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想一想:诗中的哪两个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什么样的雨称为 “寒雨”呢?“寒雨”怎么样呢?“秋风秋雨秋煞人”, “寒雨”不仅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谁“孤”呢?仅仅是“楚山孤”吗?还有谁是孤零零的?让我们带着无限的离愁再来齐读这两句诗。指名读。(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写了些什么?“冰心”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诗人想说明什么?“玉壶”又是什么样子呢?诗人把自己的心比作玉壶里的冰一样清正廉洁。在与好友分别的时刻,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自己呢?出示写作背景。阴霾的天气,远离的朋友,再加上众口的毁谤,朝廷的贬谪,诗人没有退却,而是勇敢的面对

17、一切。所以,临别之时,王昌龄坚强地对辛渐说一切的一切,王昌龄没有失望,而是乐观地对辛渐说让我们像王昌龄一样,坚强而乐观地说(4)同学们已经会从前两句诗中读出孤独、凄凉,从后两句诗中读出乐观坚强。你们会读诗了,你们会吟诗吗?吟诗,就要入情入境的吟诵,抑扬顿挫慢慢的吟出诗的韵味。试读。指名读。3、拓展延伸。人生自古重离别。你们还知道哪些送别诗?4、小结:人生自古伤离别。可是,今天的离别不正预示着明天的重逢吗?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只要我们学会珍惜,离别将不再是忧伤。8、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识记和会写个生字:明确多音字“朝”“舍”的两个读音。了解整首诗的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18、朗读并背诵古诗。2、过程方法目标:借助注解,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唐朝的送别诗。(指名读,指导好停顿:送元二使安西)2、解释诗题。读了诗的题目,你明白了什么?(使是什么意思?安西在哪儿? 是谁送元

19、二出使安西呢?)3、简介作者。诗题读懂了,那你对于诗人王维又有多少了解?(学生发言后教师课件出示王维简介。)【学生自己来介绍作者,可能谈到王维的诗集、书画、古诗。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写作特点。】二、读诗句,晓诗意。1、自由朗读古诗。 打开课文,老师有两个要求:1.自由读 。2.反复朗读,直到把诗读正确,读的有味道为止。 2.指名读 ,正音。 【指读古诗,主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读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注意多音字:朝 舍 更 尽】3.初步解释诗意。【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文后的注解去理解。】三、品诗句,明诗意。1、画中物2、画中

20、情四、诵诗句,悟诗情。1、就在他们分别六年后,王维去世了,此次分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铭记这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读全诗 (配乐)2、不幸的消息传到元二耳中,元二是怎样的心情?(伤心、痛苦)他一句句吟诵着两人离别时的王维留下的诗句。(师读诗题,学生接下去读。)后人还把这诗谱成了曲子。我们来欣赏课件阳关三叠)3、听着这伤感的旋律,让我们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静静地抄写一遍。4、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把它背出来。五、明古风,体别意。1、出示课件。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害怕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老师还搜集了一些送别的诗句?2

21、、情境运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3、教师总结。送别诗表达了我们离别时的情谊,寥寥几句就流露出友人间真挚的情感,让我们课后关注更多的送别诗。【“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丰富学生的读诗量。】9、枫桥夜泊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体会意境。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课前准备: 枫桥夜泊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22、新课,激情引趣。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一首经典的古诗。这首诗意境深远,非常有味道。揭题:枫桥夜泊。齐读课题2、解题。这枫桥夜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枫桥夜泊,一起去感受感受。二、初读感知,体会意境。1、生自学古诗。出示:自读古诗,边读边理解诗句意思,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思考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作者在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给自己带来的感受。2、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相机纠正“愁、苏、城、寺、钟”这几个生字的读音。3、读得还不错,但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可以划出诗的节拍。谁愿意再给大家读一读?你怎么读这首诗?三、欣赏品味,想象悟情。1、欣赏景物,感受秋夜的寂静、凄凉

23、。(1)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张继来到枫桥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边听边想,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师范读。(配乐)(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穿插提问:看到满天的霜,你什么感受?“乌啼”什么意思?乌鸦的叫声在人们印象中一般怎样? 从寺中传来了钟声,这钟声怎样?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小结:宁静、幽暗、寒冷、凄凉、遥远、美丽的江南秋夜图。师:带上这种感受,我们来读这首诗。生诵读诗句。2、品味“愁”字,感悟诗人内心的愁绪。(1)提问:读着读着,哪些字眼触动你的心?(板书:愁)此时此刻的你,脑子里会冒出什么问题来问一问张继?(2)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愁啊?你从哪里知道?(思乡之愁、孤独之愁、寂寞之愁)生自由发言。指名有感情诵读。四、拓展漫谈,深入体会忧愁。1、同学们还收集到了哪些“愁眠”的诗句?2、小结:是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欢声笑语,也会有忧郁哀愁。而张继,是变忧愁为诗,留下了这千古绝唱。师生齐背全诗。六、布置作业 结合这首诗的内容,为枫桥夜泊这首古诗配一幅画,再涂上颜色。七、板书设计:枫桥夜泊唐 张继看到:月落、江枫、渔火听到:乌啼、钟声感到: 霜满天 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