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外汉语教师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师汉语语法偏误分析一、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 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 中介语理论提出, 学习者自身 存在着一个介于第一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 并重视对这一语言系 统的研究。 研究时主要采用偏误分析的方法, 即关注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 错误, 并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 以探求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因此, 教学中一般的纠 错并不等于偏误分析,进行偏误分析首先要区分“失误” ( mistake )和“偏误” ( error )。失误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语言错误, 比如注意力不集中、 疲劳、粗心或紧张等,
2、具 有偶然性。 第二语言学习者和操母语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这类错误, 而且在错误发生之后有能 力进行改正。所以, 它属于语言运用范畴,不能反映说话人的语言能力。例如在一位学习者 的同一篇作文中,先后出现了以下两句话:(1 )*从 4 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开始,我妈妈每天给我打电话,想让我回家。(2)从 5 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开始,电视台停止播放那首歌。前一句遗漏了量词“个” ,而句法环境相同的后一句却未遗漏,可见前面的错误是由于她的 疏忽产生的,属于失误。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 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 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
3、人的语言能力, 属于语言能力范畴。例如 :(3 )*天上都是黑云,看起来(要)下雨了,我们快回家吧!(4 )*快八点了,你(要)起床了。以上两例均出自初级阶段学习者的作业, 由于他们还没有熟练掌握助动词“要”的用法,所 以在该使用的地方却没有使用, 这是他们在特定阶段的语言能力的表现, 具有普遍性, 所以 他们所犯的错误属于偏误。在教学实践中, 纠错应该以偏误为对象, 进行有效地分析。这样, 才能有助于教师了解 偏误的成因,进而预测偏误的发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例如:(5 )*我每天吃晚饭在食堂。此例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偏误。 汉语中当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共同出现时, 地点状语一 定要放在动
4、词或动词短语之前,时间状语之后。而英语是地点状语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 时间状语在前或者在句尾。 所以学习者会受英语语序的影响, 造出有偏误的句子。 因此在讲 解动词谓语句的语序时, 教师应针对学习者的特点, 在说明基本规则之外, 有目的地设计一 些练习, 比如列出以上带有偏误的句子, 指导学习者改正, 以便学习者早发现问题、 早重视、 早纠正。二、语法偏误的成因和特点(一)偏误成因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偏误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通常归纳为母语的负迁移、 目的语知识 的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 (主要指教师和教材)等五个主要方面。例如:(1) *什么你要买?
5、例(1)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偏误。在用汉语表达疑问时, 学习者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将要表达的内容按照英语的语序讲出来,于是产生偏误。(2) *那个天我们没有去公园。例(2)误加了量词“个”。学习者因不了解“天”前不能加量词这一特殊规则,误将汉语中 名词前要加量词的规则泛化。(3 ) *。那就是我想说的话。例(3)误用了代词“那”。汉语中代词“这”表示近指, “那”表示远指,用于总结,即回指时,把刚刚提及的内容看作“近”的情况,用“这”指代。而英语中表示近指和远指的是“this ”和“that ”,在相同情况下,把前面提过的内容看作过去的 “远”的情况,用“that指代。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学
6、习者在用汉语表达时,常常受母语思维的影响,误用“那” 替代“这”。(4) *昨天晚上我喝了很多茶不能睡。睡不着”。例(4)学习者回避使用动补短语,误用“不能睡”这一形式替代(5 ) *今天学校在进行运动会。例(5)偏误在于混淆了“举行”和“进行”的用法。 “进行”是谓宾动词,后面不能接名词。但是它的这一用法无论在教材, 还是词典中都没有说明。 教材中对“进行”的解释是“be inprogress ”,对 “举行”的解释是“ be in progress , to carry on , to con duct. ”。而现 代汉语词典对“进行”的解释是“从事(某种活动) ”,对“举行”的解释是“进
7、行(集会、比赛等)”。所以,学生在使用中容易出现误用偏误。在实际中,偏误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一方面,影响偏误的五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时还同时起作用;另一方面, 这五个方面的划分也还不甚科学,分类标准不统一,概念有所交叉。因此分析偏误的成因, 并不是要生搬硬套上述五个方面,而是要以这五个方面为参照, 研究偏误产生的具体的思维心理过程, 并在差异中求共性, 探求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二)偏误的阶段性特点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偏误也有不同的特点。1 对比性偏误和非对比性偏误。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
8、中,学习者因受母语的负迁移 作用而产生的偏误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来解释说明, 我们称这类偏误为对比性偏误。但是很多情况下产生的偏误无法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来证实, 这类偏误我们称之为非对比性偏误。 对比性偏误多发生在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厉害的初级阶段,而非对比性偏误多发生在学习的中、 高级阶段,此时学习者受母语的影响减弱,受目的语的影响增强。例如:(1 ) *昨天看的电影没有好看。(不) (2 ) *他气得没有话说。(说不出话来) 例(1)是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的偏误。当说明人或事物过去的性质或状态时,日语中必须使用表示过去的助动词。受母语的影响,学习者在该用否定词“不”的地方误用了 “没有”。 属于对比
9、性偏误。例(2)是由于用简单形式替代了复杂形式而引起的偏误,属于非对比性 偏误。2. 单句偏误和超单句偏误。单句偏误是指发生在句子内部的偏误,主要表现为与词语 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以及由词语充当句子成分的偏误。这类偏误主要发生在初级阶段。 例如:(1 ) *我们已经八等了两个小时在火车站。(2 ) *院子(里)有几棵树。超单句偏误是指发生在句子之间的偏误,如句子之间的连接形式和照应代词的偏误,以及受语境、语用的限定而出现的偏误。这类偏误主要出现在中、高级阶段。例如:(3 ) *她穿的那件衣服很好看,于是大家都很喜欢。(4) *第一轮,隹(田中)迎战韩国的学生,他(韩国学生)的技术好是好,但
10、是不如田中的技术好。偏误的产生具有阶段性,也具有反复性、顽固性。所以各个阶段所犯的错误不是截然分开的,如果学习者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并将正确形式巩固下来, 就会堆积偏误,严重影响向目的语靠近的进程。三、语法偏误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进行偏误分析之前, 首先要确立标准,口语具有多变性,因此应以普通话的标准书面 语作为检验的标准,然后再依次进行选材、分类描述和分析解释。(一)偏误用例的选取我们可以选取同一学习阶段的用例,反映学习者某一阶段的语言能力。比如在学习了“怎么呢?” 这一反问句形式之后,我们从同一班级的不同学习者的作业中收集到以下 句子:(1 ) *我借了钱,怎么(不)还给人家呢?(2 )
11、*你中午吃得那么多,现在怎么 不会饿呢?例(1)少用了否定词“不”,例(2)多用了否定词“不”。可见,学生对“否定句用肯定形 式表示否定意义,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这一规则还没有熟练掌握,必须反复操练。也可以选取不同学习阶段的用例, 历史地动态地反映学习者学习的过程。 比如一个学习者在不同阶段造的两个句子:(3 ) *上课快迟到了,我(要)快点儿走。(4 ) *又过了几天,我们班的一个韩国同学来我的房间,告诉我明天她也(要)回国了。 例(3)是她上初级班时写的,遗漏了助动词“要” ,例(4)是她上中级班时写的,仍然遗 漏了助动词“要”,由此可知,这一偏误在她的学习中已经具有“化石化”倾向,必
12、须及时 地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无论是纵向选材还是横向选材,在实际操作中,都要注意区分失误和偏误。例如:(5)*闯红灯是一种违反交通规则而且具有危险性(的行为) 。例(5)是句式套用造成的宾语中心语的遗失,这是母语为汉语的人因疏忽也会出现的“成 分残缺”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不应选为偏误分析的材料。(二)偏误用例的分类描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是纷繁复杂的, 对这些偏误进行整理归类是描述的重要环 节。根据分析的需要,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比如从分析学习者认知过程的角度分为 遗漏、误代、错序等。例如:(1) *即使你们不同意,我(也)要买这本书。 (遗漏)(2) *尽管采用了最
13、好的技术,我们仍然不能修(修不好)这台机器。 (误代)(3)*我好几次遇到过(遇到过好几次)令人吃惊的情况。 (错序)也可基于各级语法单位和句子成分,将偏误分为不同的语法项。例如:(4 )明天早上八点我们出发学校(从学校出发) 。(不带宾语的动词使用不当)(5 )我不太知道中国(了解中国)。(带一个宾语的动词使用不当)(6 )他借给图书馆(借图书馆)一本书。 (双宾语动词使用不当)(7 )他在朋友的帮助下进行研究人口问题 (研究人口问题/进行人口问题的研究)(带动宾的动词使用不当)无论采取哪种标准, 我们都应该注意分类的一致性, 因为一方面,如果把不同类别的偏 误放在一起,就不能清晰地反映偏误
14、产生的本质原因; 另一方面,如果不把同类的偏误放在 一起,也不能看到问题的全貌。(三)偏误用例的分析学习者的母语不同,或者学习阶段不同,或者使用语言的环境不同, 将产生不同的偏误。 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 偏误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在进行偏误分析时, 特别是解释偏误的 原因时,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解释必须合乎语言规律;第二、应尽量从最能说明问 题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三、分析应力求深入浅出,尽可能少绕弯子” 。(肖奚强,略论偏误分析的基本原则,语言文字应用, 2001,( 1) : 46-52 )语法偏误分析的目的是指出偏误, 解释规律,因此分析必须符合语言规律。 比如汉语中“一下子”常常用
15、在动补短语前作状语,但是有时可以加“就” ,有时不能加“就”。例子如下:(1 ) *他的病很重,一下子就好不了。(2 )里里外外都干净了,心情一下子就舒服起来。(3 )房间很小,一下子就收拾好了。从 句法形式 上看,例( 1)和例( 2)、例( 3)的最大不同是:例( 1)动词后是可能补语, 例(2)动词后是趋向补语, 例(3)动词后是结果补语。 但是, 我们不能因此就用 “在用 一 下子 作状语的 句子中,可能式动补短语前不能加副词就 ”这一规则来解释例( 1)的偏 误。再比较:(4 )他骑得很快,一下子就看不见了。例( 4)也是可能式动补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动词前同样可以加“就” 。可见前面
16、选取的例子是不全面的,解释是不完善的。所以,要合理地、准确地解释偏误,我们必须进行全面地深 入地考察。语法偏误分析可以借助各种分析方法,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说明。例如:(5 )*常常刘老师纠正我们的声调。(6 )*因为他刚来中国不懂汉语,我朋友常常让我和他一起去买东西。例( 5)是语序的偏误,可以运用对比分析法来分析。偏误来源于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韩 语中时间副词、 处所副词的位置十分自由,可以出现在句首、 句中和句末, 而汉语绝大多数 只能出现在名词的后面,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所以本应放在主语“刘老师”后的“常常” 会被放在句首。例( 6)是代词的偏误,可以运用篇章分析法来分析。汉语中很少使用
17、前指 的形式,即先出现代词,后出现代词所指的名词,即使出现,后面也往往有“这就是”或者“他叫”这类话语来照应。所以在例( 6)第一分句中的“他”应该和第二分句中的“我朋友”交换位置。偏误分析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认识正确的规律,并能造出正确的句子。因此在分析时应 该抓住偏误,揭示规律,并给出正确的句子。例如:(7) *老师告诉今天下午的课不上了。(8) 老师说今天下午的课不上了。(9) 老师告诉我们今天下午的课不上了。例( 7)的偏误在于双宾动词“告诉”后面遗漏了指人的宾语。所以,虽然例( 7)可以改为例( 8),但是不如改为例( 9)。因为后者才能体现出“告诉”的使用规则。另外还有一个容许度的问题
18、。学生使用的句子存在着可能与不可能(即对与错) 、好与不好之分, 在进行偏误分析时应掌握好尺度。 比如汉语中有名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 可 以由名词或形容词充当谓语。可是, 学习者在刚刚接触这两种句型时, 常常添加动词“是” 。 例如:( 10 )今天是星期几?( 11 )她是很漂亮。例( 10)和例( 11)都是合乎语法的句子,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可接受程度较低。 例( 10) 是与日期、时间有关的问题,汉语用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几”来表达,没有必要加“是” 。例( 11)说话人的本意只是描述她的特点,此时应该用形容词谓语句“她很漂亮” ,如果加上“是”就增加了肯定的意味,常用于特定的
19、语言环境中。例如:(12 )甲:她很漂亮吧?乙:她是很漂亮,不过比小王差远了。答句中加上 “是”表示对对方的话的肯定。所以在分析和纠正学生的偏误时,不能简单地停 止于是否合乎语法这一层面,应该对偏误的性质进行剖析,采取不同的纠正方式。四、常见语法错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偏误通常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词法方面的, 主要指各类词的使用偏 误,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意义较虚的词的使用偏误,也涉及词和短语的构成偏误。另 一类是句法方面的, 包括各种短语、 句型和句式的使用偏误。 这两大类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多 种多样的, 不过在形式上大致都表现为遗漏、 误加、误用和错位四类。 主要讨论单句中的问 题(一
20、)遗漏(缺失) 遗漏,也称缺失或缺省,是指在词语或句中缺少了某些该用的成分。 单句的遗漏偏误受母语负干扰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为: ( 1)遗漏缺少母语照应的、意义比较虚的成分,比如意义比较虚的语素;意义比较虚的词,如介词、助词和副词等;短语 中意义比较虚的成分; ( 2)缺少特殊句型或句式中的成分,比如动词谓语句, “被”字句,比较句,表示强调的句式中的成分等。具体表现如下:1、遗漏语素(1 )*我应该把这只箱(子)拿上来。(2 )*有人在外(边)等你。例( 1)遗漏的是名词的构词语素“子” 。此例来源于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在日语中表示同 一意义的名词只有一个语素“箱” ,因此学习者在使用汉语
21、“箱子”一词时易遗漏后一语素 “子”。例( 2)遗漏了方位词的构词语素“边” 。此例来源于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韩语中 与汉语“外”对应的词可以单独使用,而汉语中“外”后要加语素“边” 、“面”或“头” , 才能自由使用。2、遗漏意义较虚的词(1 )*他(到)图书馆看书去了。(2 )*他天天(都)很高兴。(3 )*去火车站接朋友(的)人多极了。(4 )*上海的感冒可怕(得)好像我太太。例( 1)来源于母语是韩语的学习者。韩语中与汉语介词功能相当的是助词,但是韩语助词 在句中的位置与汉语介词正好相反, 汉语出现介词的位置, 在韩语中缺少对应。 所以学习者 遗漏了介词“到” 。例( 2)受母语影响,
22、遗漏了表示总括的副词“都” 。例( 3)和例( 4) 遗漏的是汉语特有的成分标志,例( 3)动词性短语作定语,遗漏定语的标志助词“的” ,例 (4)遗漏了动补短语中补语的标志助词“得” 。3、遗漏短语的构成成分(1 ) *有一条蛇掉进缸(里) 。(2 )*从明天(开始) ,我要努力学习汉语。例(1)和例(2)均来源于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 例( 1)遗漏的是方所短语中的方位词 “里”, 原因在于汉语中普通名词和方位词组合起来,才能表示处所,而该句对应的英语句子“ A snake fell into the vat. ”中,没有和“里”相对应的词语。例( 2)遗漏的是与介词相照应的动词“开始” ,
23、因为在英语中介词“ from ”后没有类似于“开始”的词语。4、遗漏特殊句型或句式中的成分(1 )*我看(见)他了。(2 )*我被他们抬了(起来) 。(3 )*排队的人很多,厅里面(很)热闹。例( 1)遗漏的是动词谓语句中的结果补语,比较相应的英语句子“ I saw him. ”可以看出“saw”这一个单词已经涵盖了汉语 “看见”这一动补短语表达的语义。 例(2)遗漏的是“被” 字句中的补语。 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常会遗漏动词后面的补语成分, 是因为韩语被动句中的动词性成分能够以简单形式出现。例( 3)遗漏的是作状语的程度副词“很” 。在汉语中性质形容词本身就带有比较的意味,单独充当谓语时受条件
24、的限制,一般只能用于对举的情况, 如“这边安静,那边热闹” ,否则前面要加其他修饰成分,如表示程度的副词。而学习者受 母语影响常常遗忘汉语性质形容词的这种特殊性,因此产生偏误。除了受母语干扰以外, 产生遗漏偏误的因素还有很多。 有因目的语规则泛化造成的偏误, 偏误常发生在一类语法项目的特殊规则上。例如:(1) *生了这种病以后,他的身体一(个)月比一(个)月差。(2 ) *我们一起聊天(聊)了很长时间。例(1)遗漏了量词 “个”,因为在 “天、星期(周)、月、年”这个表示时间的序列中, “天”、 “星期(周) ”和“年”都被认为具有量词性,可以直接和数词组合,如“一天” 、“三星期(周) ”和
25、“五年” ,而“月”却是例外,它一定要加量词,才能和数词组合。学生常因不知道或遗忘这一特例,而遗漏量词。例( 2)遗漏了动词“聊” ,汉语中动词后面可以带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或状态延续的时间,但是“聊天”属于离合词,必须重复出现动词“聊”才能 带时量补语,而学生常常忘记这一规则,遗漏需重复的部分。还有因简化而产生的遗漏。 比如运用语气词是汉语特有的表达语气的方法, 但是每个语 气词所表达的各种语法意义在句法结构上并没有明确的形式依据, 这就给学习造成了一定的 难度。为了减少麻烦,学习者常常采取简化的策略。举例如下:(3) *我去年(是)趁暑假去中国旅游的。( 4 ) * 天气越来越热(了) 。例
26、( 3)是强调句型,遗漏了与“的”相对应的“是” 。因为汉语中“的”也可以单独放在句末加强肯定语气,所以学习者常遗漏强调句式 “是的”中的“是”。例(4)遗漏了 “了该句表示情况发生了变化,句末应该加“了” ,可“了”是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学习者害 怕出错就采取了简化的策略,消极地省去了语气词“了” ,结果产生遗漏偏误。(二)误加 误加,也称多余,是指在不应该使用某一词语或某种句法成分时使用了该词语或成分。单句中的误加主要受目的语规则泛化的影响和母语的干扰,表现为误加有特殊意义的语素; 误加意义比较虚的词;误加特殊句型、句式的标志性成分等。1、误加语素(1) *我们班有十五个学生 们 。(2)
27、 *高三时,我终于在市高中生外语比赛中得了 第一等奖。汉语中常把词尾“们”附加在名词后,表示复数,但是名词前面不能再加表示确指的量词。 例( 1)名词“学生”已经有了确定的数量词“十五” ,因此后面不应再加“们” 。这是学习者因规则泛化而产生的误加。同样,例( 2)误加 “第”也是规则泛化造成的偏误。汉语可在数词或数量词组前加“第” ,表示次序,但是表示等级序列时,不能加“第” 。2、误加意义比较虚的词 以“了”和“的”为例。 “了”和“的”是汉语学习的两个难点,用与不用要受很多条 件的制约。比如, “了”通常分为两个,一个是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时态助词“了” (一般统称为“了 1”),一个
28、是出现在句末的语气词“了” (一般统称为“了 2”)。学生在使用时会出现以下偏误:1) *我昨天不在 了家。2) *时间过得很快 了 ,我到上海已经 3 个多月了。(3) *听说你要来了,我真的很高兴 了。(4 ) *我们每次见面都吵架 了 。例( 1)中的动词“在”不是动作动词,不具有完成义,不能加“了” 。例( 2)的前一分句带有程度补语,用来说明事情发展的状态,并非强调完成,也不能加“了” 。例( 3) 和例(4)中的“了” 位于句末, 同时也在形容词的后面, 兼有“了 1”和“了 2”的性质。 例( 3)中的“高兴”不具有变化的意思,不能加“了” ,例( 4)中有表示经常性的状语“每天
29、” 、“每次”,说明是经常性的情况,也不能加“了” 。之所以产生这些偏误,一方面是因为母语 有时态变化的学习者常常将“了”和母语中表示过去、完成的语法范畴对应起来, 另一方面是因为汉语有关“了”的规则很多,且不成体系,学习者难以完全掌握。又如“的”。“的”的用法有:在定中短语中作定语的标志;构成“的”字结构;用于陈 述句末加强肯定语气等。 每种用法都体现了汉语的特性, 而且规则很多,学生常常混淆。常 见的错误有:(5) *在那儿我认识了几个中国 的 学生。6) *我是美国人 的。7) *感谢你们的热情 的帮助。例( 5)“中国”和“学生”之间不是领属性关系,不应用“的” 。例( 6)是把谓语动
30、词“是”混作“是的”强调结构中的“是”,应该去掉“的”。例(7)是多重定语中多加了 “的”, 多重定语中的“的” ,哪些该加,哪些不该加,教材和工具书中缺少具体的规则,因此学习 者常发生误加偏误。3、 误加句型、句式标志性的成分 汉语中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分无标记和有标记两类。 它们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比如当句中的施受关系明确, 施事不必或不便出现时, 常常使用无标记被动句。 可学生由于将汉语中 的被动句与母语中的被动句相对照,常常误加被动的标记“被”字。例如:(1) *字典 被送给小王了。例( 1)中“字典”和“小王”显然都是动词“送”的受事,而施事没有出现,这时不应加“被”。汉语中的充当谓语
31、的动补短语有三种类型:不能用“得”的,必须用“得”的,用“得 (不)”与不用“得(不) ”构成平行格式的。数量补语、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不用“得” ;程度补语和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都要加“得” ;程度补语的否定形式也加 “得”,可能补语的 否定形式不加“得” 。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这些规则之前,常泛化“得”的使用范围。例如:(2) *那件事我做 得不了。(3) *我能把那篇文章翻译 得 完。例( 2)混用了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和程度补语的否定形式, 误加“得”,例(3)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表明怎样处置,或处置的结果,而“翻译得完”是表示可能性的,因此应该使用 结果补语的基本式,去掉“得” 。4、 误加特定句法环境中不应出现的成分(4) *这辆车又 很好又 很便宜。(5) *他被派到北京 做调查名胜古迹去了。(6) *他从来 一次也没说过谎。一般情况下,汉语的性质形容词充当谓语时前面要加程度副词。可是例( 4)使用并列结构“又又” ,表示两种情况的并存, “又” 连接的形容词前不能加程度副词。 因此学习者常 因泛化前面的规则而出现偏误。例( 5)是一个被动态的连动句式。动词“做”的误加是因为学习者套用了“做调查”和“调查名胜古迹”这两个动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