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完整资料doc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梁河九年制学校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总第6课时班 级: 学习小组: 姓 名: 课 题观沧海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学习方法熟读成诵 合作学习审批人第一部分:预习案1、自主学习,风采展示1、作者介绍:曹操,字 ,小名阿瞒。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 家、 家和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
2、学,史称“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2、听老师范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语气和情感。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二、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理解诗歌大意1、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尝试疏通文意。2、交流学习成果。第二部分:探究案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探究下列问题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 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6、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
3、样的思想感情?四、质疑巩固,拓展训练 感情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是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第三部分:检测案五、达标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sng zh( )ji()石 澹澹() 萧 瑟( )2、填空。(1)“ ”开篇点题
4、,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2)“ ”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3)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 ;_,_。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 六、小结与反思梁河九年制学校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总第7课时班 级: 学习小组: 姓 名: 课 题次北固山下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3、 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学习重难点1、 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2、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学
5、习方法熟读成诵 探究赏析审批人第一部分:预习案导入新课: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2、自主学习,风采展示1、作者介绍: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2、听老师范读这首五言律诗,注意字音和节奏。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4、朗读指导并齐读。二、自主探究,交流展示1.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2,请一两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第二
6、部分:探究案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探究一: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3. 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探究二: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四、质疑巩固,拓展训练 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第三部分:检测案五、达标检测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
7、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六、小结与反思梁河九年制学校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总第8课时班 级: 学习小组: 姓 名: 课 题次北固山下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3、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学习重难点1、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2、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学习方法熟读成诵 探究赏析审批人第一部分:预习案3、自主学习,风采展示1、作者介绍: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2、听老师范读这首五言律诗,注意字音
8、和节奏。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4、朗读指导并齐读。二、自主探究,交流展示1.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2,请一两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第二部分:探究案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1、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2、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3、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四、质疑巩固,拓展训练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今天之后,我们有了火车、飞机,有了电话、网络,我们的神州五号也顺利“上天”了,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思乡
9、情感又怎样呢?有还是没有?多还是少?淡还是浓?第三部分:检测案五、达标检测1、次北 固山下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 。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寄愁心/与明月 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3、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的“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水清鱼读月山静鸟_天 4、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
10、诗歌吗? 六、小结与反思梁河九年制学校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总第9课时班 级: 学习小组: 姓 名: 课 题天净沙 秋思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2、正确朗读、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3、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感知诗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会诗歌的韵律美。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培养想象力,陶冶情操学习方法熟读成诵 探究联想审批人第一部分:预习案4、自主学习,风采展示1、关于作者:马致远,号 ,元代 家、 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散曲描写景物
11、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堪称为旅思名作、秋思之祖。2、关于“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形成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3、听老师范读,注意字音和节奏(做好标注)4、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二、自主探究,交流展示1、展示朗读2、整体感知:通过朗读,我知道作者写到了 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绝妙的 图。第二部分:探究案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一)领略诗情画意:
12、1、列举描绘的景物,看形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这首小令是怎样达到情景交融的? (2)写法探究:再细读这首小令,看看写法上有何特点? 四、质疑巩固,拓展训练用散文的语言将曲中描绘的意境写出来。第三部分:检测案五、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 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D天净沙秋思
13、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2、学了古代诗歌四首后,班上准备举行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的综 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如果要举行赛诗会,请你为赛诗会拟定一种形式,写在下面。 ( 2)下面是“生活处处有古诗”情境表演中的几个片段,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古诗名句。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引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 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3)请你根据本次活动主题拟写一条标语。 3、试着描写一段景物,使之饱含自己感情。(提示:可以表现的感情:高兴喜悦、悲伤哀痛) 六、小结与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