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2.23KB ,
资源ID:80710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710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仁爱版九年级化学实验3《燃烧的条件》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最新教育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实验3《燃烧的条件》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最新教育文档.docx

1、仁爱版九年级化学实验3燃烧的条件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最新教育文档2019-2019 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实验 3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

2、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燃烧的条件中档难度提升题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3、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

4、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A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80 B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 80 C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

5、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C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80 D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3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

6、验中 a、c 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B实验中 a、b 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a 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4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试验:(1)探究燃烧条件:若 B 处盛放木炭。先在 A 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 B 处加热,B、C 处没有明显变化; 待 B 处冷却至室温,在 A 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 处没有明显变化; 在 A 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 B 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 处变浑浊。(2)模拟工业炼铁:若 B 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 A 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 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7、( )和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对比,说明 O2 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与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该实验还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实验(2)中缺乏尾气处理装置实验(2)中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减少量可能等于 C 中反应前后 物质的质量的增加量。A B C D5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以上时就会燃烧 B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C红磷不能燃烧说明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实验中薄铜片的作用是利用铜片的导热性给物质加热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水为热水 B中白磷燃烧 C和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D和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7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若将图 2 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C图 1 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图 1 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8关于如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B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和烧杯中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C热水的作用是:升高温度,隔绝空气D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

9、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 点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中是空气)(1)水的作用是 (2)试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10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白磷着 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60)(1)用图 A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 B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 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 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

10、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1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 1 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 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 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 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 2 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现象解释a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

11、有燃烧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b 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 2 装置与图 1 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 2 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 3 装置,其中气球的作 用是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 a 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 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 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 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 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 ;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1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

12、装置探究燃烧条件:将液体 a 滴入瓶中并与固体 b 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该实验事实说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13老师课上用如图 1、图 2 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1)图 1 所示的演示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2)老师演示图 2 所示实验的目的是 (3)通过图 1 和图 2 实验,你得到的结论(燃烧条件)是 14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环保是实验必须提倡的内容,请你根据 如图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240(1)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2)罩上仪器 a 的作用是 (3)对照和能

13、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15如图是学习活动小组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40)将试管 a、b 同时放入 盛有 80热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1)可观察到 燃烧(2)写出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瘪气球的作用是 1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 明燃烧需要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 磷的 (填“高”或“低”)。(2)加油站、仓库等地方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大

14、 量的 ,当遇火或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3)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 。17某兴趣小组按图甲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 烧生成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燃烧产物 P2O5 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P2O5 还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 2 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现象解释a 试管中白磷燃烧;烧杯中的白磷、b 试管中红磷没 有燃烧烧杯中的白磷、b 试管

15、中红磷没有燃烧原因 分别是(1) ; (2)改进后的图 2 装置与图 A 装置比较,优点是 (3 )图 2 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同学们设计了图 3 装置,优势是 18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内 容 步 骤实验 1 研究燃烧条 件实验 2 研究氧气性质烧杯中盛有 80 的热水, 分别在燃烧匙和烧 杯中导 管口放置 一小块白磷,塞 紧 瓶塞烧杯中盛有 NaOH 溶液, 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 中,塞紧瓶塞推入适量 H2O2 溶 液推入适量 H2O2 溶液(1)H2O2 稀溶液与 MnO2 接触时发生反应

16、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 1 中,推入 H2O2 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燃烧匙中 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 ;打开止水夹,推 入 H2O2 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实验 2 中,推入 H2O2 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 的气化学性质是 ;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部 分溶液流入集气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8 小题)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80 B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 80 C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

17、不同【解答】解:A、现象白磷不燃烧,因为无氧气;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其着 火点高于 80,故 A 错误;B、由热水的温度为 80,中白磷燃烧说明白磷已经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白磷 的着火点低于 80,故 B 正确; C、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中白 磷符合燃烧的条件,中白磷没有燃烧原因是在水下没有氧气,所以说明燃烧需 要氧气,故 C 正确; D、和都属于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能燃烧说明达到了着火点, 不能燃烧说明没有达到着火点,故 D 正确。故选:A。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18、C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80 D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解答】解:A、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因为与空气接触的白磷燃 烧,无氧气,白磷不燃烧,故 A 正确; B、现象能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故 B 正确; C、现象白磷不燃烧,因为无氧气;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其着火点均高于 80, 故 C 错误; D、现象,都与空气接触,而现象能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两种可 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故 D 正确。故选:C。3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 a、c 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B实验中 a、b 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9、Ca 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解答】解:A、实验中 a、c 处的现象分别是白磷燃烧、白磷不能燃烧,a 处的 白磷能与氧气接触,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故选项说法正确。B、实验中 a、b 处的现象分别是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 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C、a 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很快熄灭是因为氧气被耗尽,故选项说法错误。 D、管口小气球能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体现实验绿色化,故选 项说法正确。故选:C。4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试验:(1)探究燃烧条件:若 B

20、处盛放木炭。先在 A 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 B 处加热,B、C 处没有明显变化; 待 B 处冷却至室温,在 A 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 处没有明显变化; 在 A 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 B 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 处变浑浊。(2)模拟工业炼铁:若 B 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 A 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 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和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对比,说明 O2 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与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该实验还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实验(2)中缺乏尾气处理装置实验(2)中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减少量可能等于 C

21、 中反应前后 物质的质量的增加量。A B C D【解答】解:与对比,通入的气体不同,温度相同,由中木炭能燃烧 中木炭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正确;和对比,氧气能与木炭反应氮气不能与木炭反应,说明 O2 的化学性质比 氮气活泼,故正确;与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是超过可燃物的着火 点,故错误;该实验不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故错误;实验(2)中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该装置缺乏尾气处理装置,故正确;实验(2)中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减少量是氧元素的质量,C 中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增加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二者不可能相等。故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

22、D 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以上时就会燃烧 B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C红磷不能燃烧说明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实验中薄铜片的作用是利用铜片的导热性给物质加热【解答】解:A、可燃物不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以上时也不会燃烧,故A 错误;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故 B 正确; C、薄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符合燃烧的 条件,故 C 正确;D、实验中薄铜片的作用是利用铜片的导热性给物质加,故 D 正确。 故选:A。6某同学利用如图

23、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水为热水B中白磷燃烧C和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D和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解答】解:A、是热水和白磷,由于没有氧气,缺少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氧 气,不能燃烧,用来和对比得出飞、燃烧条件的; B、中白磷在热水中,试管内有氧气,既有氧气的参与,也达到了着火点,会 燃烧; C、中水为热水,但无氧气,不能燃烧,中白磷有氧气,但冷水温度低,达 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和对比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 D、中白磷在热水中,试管内有氧气,既有氧气的参与,也达到了着火点,会 燃烧;,中白磷有氧气,但冷水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

24、,故和 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C。7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若将图 2 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C图 1 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图 1 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解答】解: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 的燃点,而达不到红磷的燃点,从而得到燃烧时温度的作用。在图中铜片上的白 磷与水中的白磷作对照,说明温度都达到着火点时,若没有氧气,可燃物也不能 燃烧,所以在图 2 中给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

25、明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得出燃烧时必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选:D。8关于如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B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和烧杯中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 C热水的作用是:升高温度,隔绝空气 D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 点【解答】解:A、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说法正 确,故 A 正确; B、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和烧杯中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法错误,烧 杯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故 B 错误; C、热水的作用是:升高温度,

26、隔绝空气,说法正确,故 C 正确; D、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 点,说法正确,故 D 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中是空气)(1)水的作用是 隔绝空气、提供热量 (2)试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 燃物的着火点 【解答】解:(1)图中实验中烧杯中热水能提供热量,且能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2)试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已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达 到红磷的着火点,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1)加热或隔绝氧气 (2)温度达

27、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0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白磷着 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60)(1)用图 A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 B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 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 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原因是 AB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 即熄灭,原因是 C (填序号)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

28、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解答】解:(1)用图 A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能与空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能够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 触,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红磷是可燃 物,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再用图 B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 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再次说明了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2)在煤炉中燃料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扇风不会使

29、煤炉的温度降低 到着火点以下,而扇风时又使空气流通,补充了氧气,所以会越扇越旺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扇子扇蜡烛,会使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故答案为:(1)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2)AB;C11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 1 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 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 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 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

30、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 2 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现象 解释a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b 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次空多余 ; 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 2 装置与图 1 装置比较,优点是 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扩散,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2)小林同学指出图 2 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 3 装置,其中气球的作 用是 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飞出,造成安全事故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 a 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 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 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 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 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 乙:不一定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