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1.16KB ,
资源ID:80163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163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1、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1、元杂剧的发展概况和形式特点v 一)发展概况v 元杂剧的分期(元成宗大德(1297-1307)为界 ):v 前期:鼎盛时期 中心大都v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v 王实甫西厢记v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v 杨显之潇湘夜雨 马致远汉宫秋v 高文秀双献功 石君宝秋胡戏妻v 纪君祥赵氏孤儿 康进之李逵负荆v 尚仲贤柳毅传书 李好古张生煮海等 v 元代四大悲剧 :窦娥冤、梧桐雨、赵氏孤儿、汉宫秋v 后期:衰微期 中心杭州v 代表作家郑光祖倩女离魂v 宫天挺、乔吉、秦简夫、萧德祥2、元曲四大家:v 元剧“四大家”:v 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明王骥德曲律)v 不同提法:郑光祖替代

2、王实甫 v 如“关、郑、白、马”(元周德清中原音韵) v “马、郑、关、白”(明何良骏四友斋丛书) v “马、关、白、郑”(明徐复祚曲论)。3、二)元杂剧的形式特点: 1.元杂剧的体制一般是四折一楔子,少数也有一本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的。折幕,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楔子一般用在开头,介绍故事的由来或发端“序幕”; 放在折与折之间的“过场”。 只用一支或两支单曲。 2.元杂剧的剧本由曲词、宾白、科范和题目正名四部分组成 3.元杂剧的角色分末、旦、净、杂四大行 4.演唱形式主要为一角主唱4、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的杂剧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和贡献: 第一,他的作品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3、义的结合。首先,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立足于现实,通过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人物矛盾的典型性以及鲜明的倾向性,使关汉卿的作品成为元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其次,关汉卿的作品不仅仅是现实主义的,还闪耀着强烈的理想光辉,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着重写出被压迫者身上蕴藏着的反迫害、反奴役的斗争精神 。A.关汉卿笔下的主人公大多为弱者,但敢于同各种恶势力斗争,并凭着他们的决心、智慧和力量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如望江亭谭记儿、B.关汉卿没有作品是纯粹的悲剧:悲剧的主人公在喜剧的情节中转化为胜利者,或者制造悲剧的人最后受到惩处。如窦娥冤第二,善于塑造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他的作品中,活动着元代社会

4、几乎是各个阶级、阶层的人物,且大多数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1.关汉卿善于通过强烈的戏剧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窦娥与蔡婆婆、张驴儿父子和官府的矛盾冲突 2.运用行动描写、心理刻画和角色语言创造等方法A.行动描写:如救风尘第四折周舍:奸诈;宋引章:幼稚;赵盼儿:机智老练 B.心理刻画:如调风月中燕燕对着扑灯飞娥的联想不拘于现状,大胆追求美满姻缘的倔强性格 C.角色语言创造:如窦娥冤的语言晓畅, - 与主人公的性格相符 第三,善于组织设置紧张尖锐而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作品往往开始后不久,就使对立双方的矛盾冲突迅速展开,然后不断发展,最后引入高潮,并在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5、如窦娥冤第四、戏剧语言本色当行善于以大众口语为基础,并吸收古典诗词中有生命力的东西,经过艺术加工锤炼,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学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有表现力,以本色见长。如窦娥冤第二折中窦娥唱词贺新郎 : 用词明快,生动有如口语 ,精炼、遒劲有如诗词 ;熟语、成语更增加了表现力;五言、六言、七言和七言以上的句子穿插交错运用,使唱词抑扬顿挫,节奏铿锵,富有音韵回环悠扬之美。 “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5、西厢记的故事演变: 1.唐元稹莺莺传(会真记)传奇: 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悲剧 (“儿女之情,不能自固”)张生:“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

6、妖孽,是用忍情。”“善补过者”2.宋代秦观、毛滂 “调笑转踏” 赵令畤蝶恋花鼓子词:“最恨多才情太浅” 3.宋杂剧莺莺六么,金院本红娘子,南戏张珙西厢记4.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约5万字、190多套数)诸宫调是以一人且说且唱,以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因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而得名。脱胎换骨:主题思想、情节安排、人物性格等“从今自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5.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二十折) A.突出了崔、张为争取自由爱情婚姻的反封建斗: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B.进一步加强心理描写,使人物性格表现得统一而深刻;C.在结构上去芜存菁,使之洗练、紧凑,符合舞台艺术的规律 6、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7、 v 第一,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v 全剧五本二十折,体制上突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常例v 多角色司唱,摆脱元杂剧一人主唱的成规: 张生、莺莺、红娘主唱、对唱和接唱 v 第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采用了双线复合结构:v 围绕崔、张的爱情,设置了二对戏剧矛盾:v 一是以老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和以张生、莺莺、红娘为代表的叛逆者的矛盾;v 二是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v 一主一辅两条线索,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剧情的发展。第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v 西厢记中几个主要人物如莺莺、张生、红娘性格鲜明,形象逼真。v 善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教养和相互之间的

8、具体关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v 莺莺和红娘:不同阶级v 莺莺和张生:男女地位不同 v 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同时运用心理描写、烘托渲染等手法,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把人物的性格一层层展现出来,使人物性格的发展真实可信。如;v 莺莺 :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 自身封建意识的精神枷锁 第四,语言锤炼和运用方面也有突出成就v 大量吸收民间口语和古典诗词中有生命力的语汇,经过精心的陶冶、锤炼,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既有民间语言的新鲜、活泼,又有古典诗词的细腻、精炼;既有口语的平易、浅近,又有书面语言的典雅、华美和流畅。v 无论叙事、写景、抒情都能达到准确、鲜明、形象、生动的境界,象一首抒情

9、诗那样优美动人 。如:第四本第三折 端正好 v 文采派的代表作 西厢记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座丰碑v “北词以西厢记为首” 明都穆南濠诗话v “北曲故书以西厢压卷” 王世贞曲藻v “古今至文”李贽 7、散曲含义及形式:散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新兴起的一种口语味比较浓厚的、可雅俗共赏的、可和乐而唱的新诗体。只用于清唱,又称“清曲”。v 散曲之名,相对于剧曲(杂剧)而言v 剧曲:有曲词、宾白、科介,专在舞台演出v 散曲:没宾白科介,用以清唱v 散曲在元代称为乐府,如散曲集子: v 杨朝英大平乐府v 无名氏乐府新声、乐府群玉等v 明初朱有墩诚斋乐府,方有散曲之称,但单指小令 散曲的主要形式包括小令、套数

10、和带过曲等: 8、散曲的体裁特点(与词相比)v 1、句式长短更为参差不齐,更自由活泼;2、可以增加衬字(在曲调规定之外自由加添的字),既保持曲调的腔格,又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为酣畅淋漓;如v 3、用韵较密,一韵到底,平仄可以通押,更显活泼流畅,顺口动听;v 4、诗词力避字句重复,尤忌重韵,而散曲却以此见长;v 5、散曲直露明快,更具民间色彩。9、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v (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v (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v (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v :“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

11、清新。”元乔吉 10、南戏的源流和特点一、南戏的源流 南戏,就是南曲戏文,是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产生于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到高宗南渡之际,盛行于南宋 是民间艺人“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南词叙录)构成曲牌连缀体制,用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 又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永嘉戏曲” ,亦称南词 元灭南宋后,北杂剧盛行,南戏一度衰落;元末,南戏空前繁荣 现存宋元南戏剧目约二百种,完整保存的不到十分之一 早期南戏作品: 赵贞女和王魁 “戏文之首”(徐渭南词叙录),已佚。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现存最早的南戏) 南戏代表作:

12、高明琵琶记和“四大传奇” (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二、 南戏的体制特点: (一)在剧本结构上,无固定出数,长短自由,少则几出,多则几十出。 (二)在表演上,各种角色都可以唱,还有对唱、轮唱、合唱;宫调音律的限制也不像杂剧那样严格。 (三)在音乐上,以南曲演唱。 王世贞曲律引:“北曲主劲切雄丽,南曲主清峭柔远。” 徐渭南词叙录:“听北曲则神气鹰扬,有杀伐之气;听南曲则流丽婉转,有柔媚之情” 。”11、章回小说和历史演义:一、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v 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的。v 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v 分章叙事,v 分回标目,v 每回故事相对

13、独立,v 前后勾连,首尾相接,v 全书构成统一整体。v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就是章回小说的诞生过程v 西游记、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章回小说的成熟 二、 “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v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影响v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v 一、“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特征v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很好地处理了历史小说中,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 v “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14、,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章学诚丙辰札记v “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v “三分虚构”则是指作者基于一定的思想观念和美学理想,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断,并辅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v 相比之下,“七分实事”不难做到,而“三分虚构”相对困难 v “全实则死,全虚则诞” v 三国演义的艺术虚构,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v 1、细心穿插、巧于构思。v 即对正史、野史的各种材料重新组织,达到点铁成金的效果。如

15、:v 把本与“失街亭”和“斩马谡”无关的“空城计”(裴注引“郭冲三事”) ,巧妙地”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淡化了诸葛亮用人不当的严重错误,还使“失、空、斩”成为历史上大智大勇、料敌如神的杰出才智的浓缩和典范 2、于史无征、采用传说。v 对于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极为有用而正史又没有依据的内容,大胆采用民间传说.如:v “桃园三结义”、“关张古城会”、v “蒋干盗书”、“借东风”、v “华容道”、“孔明吊丧”、v “五丈原禳星”等 3、本末倒置、改变史实。v 即将史书的个别事件加以改动构成新的情节 v 如:关羽“单刀赴会” v 三国志鲁肃传:双方“单刀俱会”,刘备一方让步;v 裴注引吴书:

16、鲁肃冒险赴会,义正词严而使“羽无以答”v 演义则采用关汉卿单刀会情节,突出关羽的勇武和凛然气概 v “张辽降曹”:史书载张辽主动降曹操,演义改为被俘后拒降,经刘、关说情,才被曹义释,为后来关羽在土山接受张辽劝降埋下伏笔 4、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v “怒鞭督邮”本刘备所为,却移到张飞头上突出张飞爽直鲁莽的性格 v 斩华雄的本是孙坚,小说改为关羽衬托关羽的神勇 v “草船借箭”本是孙权赤壁之战后第三年在濡须所为,小说变为孔明借箭描绘孔明的神机妙算 5、妙笔生花、善于铺叙 v 把史书中有关情节的简略记载渲染铺叙,成为文学佳作。如:v “三顾茅庐”:v 三国志:“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12字

17、v 小说却把它写得曲折丰满,既突出诸葛亮的神秘魅力,又表现刘备的求贤若渴。 v “赤壁之战”:三国志记载非常简略,小说却以八回的篇幅,把它渲染得波澜壮阔,引人入胜。二、宏伟壮阔的艺术结构v 三国演义“陈叙百年,该括万事”,人众事繁,矛盾复杂,但却组织得有条不紊,规模宏大而不散乱,结构严谨而不呆板。 v 全书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东汉灭亡为引线,以西晋统一为终局,中间的魏、蜀、吴三线的兴衰是主线。这几条线此起彼伏,交互联络,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v 魏蜀吴三线中,尤以魏、蜀的矛盾斗争为全书主干;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为重点;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为关键。 v 隆

18、中决策是全书的主脑,“其余枝节,皆从此生”:v 诸葛亮开头所分析的形势(从董卓到曹操、孙权),是小说前7卷(即前35回)情节的概括;v 出山后的主要故事,就是隆中决策的具体演绎;v 死后,姜维九伐中原,则是“受丞相遗命”“以继其志” v 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的结构既宏伟,又严整;虽头绪纷繁,却脉络分明。 三、出色的战争描写v 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的百年战争史,是一部真正的战争文学作品。 “全景式的军事文学”作品 v 其反映战争规模之大、之广,时间持续之长,其描写战争的艺术技巧之高,在古今中外军事文学中也是罕见的v 1、善于把握各次战争的联系与区别,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 如:

19、v 仅火攻小说就写了几十次,但每次火攻的描写都独具特色:v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 与“火烧新野”v “博望之火在城外,新野之火在城中;博望之火在林木,新野之火在房屋也”。毛宗岗 v 小的战斗互不相同,大的战役更是各具特色。如,v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v 相同处: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都用火攻v 火烧对象不同:v 官渡之战是曹操烧袁绍的粮草;v 赤壁之战是孙、刘烧曹操的战船;v 彝陵之战是东吴烧西蜀的营盘v 火烧地点不同:烧粮草是在平原,v 烧战船是在水上,v 烧营盘是在山林。v 犯中求避,同中见异,特点鲜明,绝不雷同 2、注重表现“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v 三国演义写战争

20、,不仅写力,更重在写智,写指挥员在战略决策、战术运用、力量转化等方面运筹的正确与否。v 全书百二十回,仅标题带“计”、“智”、“谋”等字眼的达三十回v 三大战役,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原因都在于取胜一方智术和谋略的正确运用:v 官渡之战 v 曹操7万战胜袁绍70万,主要是靠了谋略的正确;v 袁绍主要败在不采纳好的建议与主观指导的错误:v 沮授:缓战坚守; 许攸:乘虚进军许昌 3、注重在战争中写人 v 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是参加战争的人,人的才能智慧,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的性格冲突,而不是着重写战争的过程。v 详写战前谋划;详写主动、得胜方;常以失败者的“智”来衬托获胜者的更加高明。如,v 赤壁之

21、战 v 略写曹魏(不足1/5篇幅);v 详写孙、刘一方,突出表现周瑜、诸葛亮的胸襟胆识和谋略智术。v 曹操虽连中三计,但非轻易上当的 4、注重战争场面气氛的渲染,多用对比衬托、张弛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等 v 作者善于把紧张激烈的战斗与轻松闲适的场面结合起来写v 既有庞德抬棺决战、夏侯惇拔矢啖睛那样激昂慷慨的场面,也有诸葛亮弹琴退仲达、观鱼平五路那样悠闲自得的场面 等。四、特征化的艺术典型v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显著特点,就是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v 这种特征化性格的典型,具有鲜明的单一性、稳定性、和谐性的特点。v “单一性”,就是这类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如:v 曹操的“

22、奸”、刘备的“仁”、孔明的“智”、关羽的“义”,张飞的“猛”、等 v “稳定性”,是说小说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他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 v “和谐性”,是指形象内部诸因素非常和谐,没有现象与本质、理智与感情的矛盾v 作者塑造这种特征化性格人物,常采用以下几种手法:v 一是出场定型:v 人物一出场、一亮相,小说就对其性格给与概括性的评论,为其性格定型,此后就不再发展变化。如,v 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v 少时诈称“中风”、诬叔骗父 v 临死时设七十二疑塚 v 诸葛亮:通晓天下、料事如神 v 二是反复皴染。v 就是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

23、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如,v 张飞:勇猛v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外貌、v “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言行,v 鞭督邮、战吕布、吓曹兵、古城会、斗马超等 v 三是善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细节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v 小说中的生活细节比较贫乏,但却有不少惊险生动的传奇性的细节,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和理想化色彩。如v “关羽斩华雄”:v “其酒尚温”关羽的神勇突现的淋漓尽致 四是善用对比、烘托手法v 如,作者始终把袁绍与曹操进行对比描写: v 官渡之战:v 曹操雄才大略,识见高超;胜利者 v 袁绍外宽内忌,多谋少断;失败者 五、历史演义体的语言v 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v 半文半白,既利于营造

24、历史气氛,又能使读者“易观易入”,雅俗共赏。v 二是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v 叙述往往以简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有力,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v 三是语言以开始注意个性化。如,v 孔明的言谈声貌,处处有智;三国演义的影响:v 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明清历史演义极盛,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统计有163部。较有特色的作品:v ()列国系统:明代余邵鱼列国志传,冯梦龙新列国志;清代蔡元放东周列国志。v ()隋唐系统:明代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袁于令隋史遗文,褚人获隋唐演义 。三国演义的不足与糟粕v 1、人物描写有过分夸张失实之处。v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

25、小说史略)v 2、书中有不少的迷信情节;v 3、男人的世界;女人是陪衬;v 4、三国之“国骂”。13、金瓶梅的作者: 金瓶梅词话序称“兰陵笑笑生”作。 两个兰陵:一在山东峄县,一在江苏武进。 “笑笑生” 之谜:有王世贞、李开先、贾三近、屠龙、汤显祖、王稚登、李渔等种种推测。14、“三言”、“二拍”: 一、“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v 洪缏清平山堂话本:嘉靖年间 v 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 v 共小说60种,又称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v 基本保存了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 冯梦龙与“三言” v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约依次刊行于天启元年、四年

26、、七年 。 v “三言”几乎收集了宋、元、明三代较优秀的白话短篇,包括旧本汇集和新著创作。宋元旧作约占1/3,明代新作约2/3。v “三言”的明代作品,都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被后人称为“拟话本”。v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凌蒙初与“二拍”v 、“二拍”: “拟话本” 个人创作 v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崇祯初刊行,每集40篇,一篇重刻,一篇杂剧,故实有小说78篇;v 标志着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5、“茶陵派”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

27、人。提出诗学汉唐,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李东阳著有怀麓堂诗话一卷。16、“前七子”v 1、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v 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17、“后七子”后七子 也叫嘉靖七子,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 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其中谢榛被开除,梁有誉早死,余曰德、张佳胤后来加盟)18、“唐宋派”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提法不满,极力推崇唐宋文

28、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桐城派”都有重大启迪和影响。19、李贽的“童心说”v 文学观主要见于童心说:v “童心者,真心也”v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 20、“公安派”v 是晚明时期受李贽影响而出现的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因其代表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v 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艰深古奥,诘屈聱牙v 艺术上多能流露个性,清新洒脱,意达词畅。v 但也有境界狭窄、俚俗空疏的流弊。21、“竟陵派“v 是继公安派之后,以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的一个文学流派。v 在反复古、重性灵上与公安派一致,但他们不满

29、公安派鄙俚、轻率、浅露的流弊,v 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即通过乞灵于古人,达到一种“灵”而“厚”的创作境界。v 表现出“幽深孤峭”的风格。22、汤显祖:“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23、牡丹亭的浪漫主义风格 1、主题上: 为演绎生死“至情”,剧中主人公对“情”执著追求,对“理”强烈反叛,最终如愿以偿,实现理想,使主题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色彩。 2、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 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因病而死,死而再生。与意中人先有梦中结合,继而阴阳结合,最终人间结合。 没有爱可得到爱,没有情人可生出情人,现实生命死亡可作为理想人生起点。 奇幻情节和感人形象,既充满浪漫色彩,又带有时代特征。24、“清初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25、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它的艺术就是多方面的。其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它在继承中国古代讽刺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作家的天才创造,把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1、儒林外史的讽刺特征: 首先,儒林外史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起来。作家“秉承公心,指摘时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物,不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