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4.67KB ,
资源ID:80046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0046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语十则》.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语十则》.docx

1、论语十则论语十则知识讲解编 稿:王胜华责 编:王军霞课前导入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前人对论语的评价,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学者尚且如此呼吁,那么作为中国人更应辩正地、批判地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积累文言实虚词,熟练背诵全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品德修养

2、。 4、整理、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语言材料。知识汇总1、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鲁国的小官吏。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以致用”、“学”“思”结合。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3、 2、论语简介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

4、属于这种体式。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3、语录体的特点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这篇课文只出现前两种体式。这两种体式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大多是某些事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都具有格言性质。4、读准字的音论语(ln)不亦说乎(yu)三省吾身(xng)愠(yn)罔(wng)殆(di)诲(hu)5、解释加红的字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三省吾身 三,泛指多次;省:检查。

5、温故而知新故:学过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有害。 见贤思齐焉 齐:(向他)看齐。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6、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是知也“知”通“智”,聪明。内容分析课文理解这十则论语节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等篇,下面将逐条讲解:(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孔子;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悦的古字,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

6、之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谈到了学习的方法、乐趣和个人修养三个方面。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跟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指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可见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3)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此当老师了。”这一则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偏废。(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仲由,字子路;女,同“汝”,你;是,此,这;知,通“智”。译文:孔子说:“子路,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8、这就是聪明智慧。”这段讲的是学习态度问题,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见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这两章都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值得学习,对于别人的短处,也要及时借鉴反省。(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弘毅,胸怀宽大,意志坚强。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这句是指做人修身的,曾子的意思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的树叶)是最后凋谢的。”这句是指人所应有的修养品格的,经得起困境的考验,方显出君子本色。(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忠恕之道。译文:子贡问到:

10、“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这其实是儒家学说“修己以安人”的做人修养的集中体现。问题思考1、十则哪些是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谈思想修养的,哪些是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章;

11、(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两章。2、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是什么?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而这样的人却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优点,吸取过来;他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有可取之处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自己都应当向他们学习。 3、在新知识与旧知识、在学与思的问题上,孔子是怎么认为的?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学和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

12、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对自身是没有好处的。考点解析(湖北宜昌)古人大多既有名,又有字,并常按长幼排行的次序来取字,如三国时期的孙家四兄弟:孙权,字仲谋;孙策,字伯符;孙匡,字季佐;孙翊,字叔弼。请问谁是四兄弟中的老二?为什么?解析:老二是孙权。因为古代兄弟排行按“伯仲叔季”的顺序来排列,“仲”排行第二。(说明:只答对孙权的可得一半的分)成果检测 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论语( ) 不愠( ) 则罔( ) 则殆( )弘毅( ) 凋 ( )三省吾身( )有我师焉( ) 传不习乎( )诲女知之( ) 死而后已(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红字的意

13、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判断正误。(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其中有不少关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篇章,书名是孔子定的。(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3)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春秋合成四书。( )(4)论语共20篇,它是现存最早的用语录体写的古籍。( )4翻译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_(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译文:_

14、(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_5根据要求默写课文的相应段落。(1)曾子谈到的人应具有自省精神的一句是:_(2)孔子谈到的应该谦虚谨慎,广泛学习的一句是:_(3)曾子谈到的士应该具有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的一句是:_6在这十则中,有很多语句后来演变成为了成语,请把这些成语写出来。课内阅读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后面问题。1、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里所提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和“传不习乎”,这些自省的内容,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想。答:_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它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答:_3、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说明

15、了什么道理?答:_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什么意思?在你与人交往时是不是这样做的?学了此文后,你对今后的设想是什么?答:_课外阅读(2011江苏连云港中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乙】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

16、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逮:到。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

17、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11n yn wng di hng dio xng yn chun hu y2说,为古“悦”字,愉快。 愠,生气,发怒。 省,自我检查,反省。 知,通“智”,聪明,智慧。 已,停止。 施,施加。3(1)X(2)(3)X(4)4(1)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 入邪说的)危险。” (2)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3)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5(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18、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6学而时习之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内阅读1、仍然还有意义。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仍然需要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善于学习,如果每天都能够认真反省自己在这几方面做得如何,一定会对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大有好处。2、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会有能够做我的老师的人。它讲了一个要成为一名高尚的人

19、,就必须要向别人虚心学习的道理。3、天气寒冷了,才会知道松柏的叶子凋谢下来。它说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质的道理。4、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谈设想时,言之成理即可)课外阅读9(3分)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 10(2分)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 11(6分) (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 (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 12(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

20、注民生的人(2分)。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甲】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人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乙】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脸上有长期受饿的颜色。齐景公就很为他的境遇感到可怜,感慨地说:“让当地的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主怜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泽没有不达到的了,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齐景公笑了,脸上也有了喜悦的神色。晏子说:“圣贤的君王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幸就怜悯不幸。现在我请求将年老体弱没有人养活的、丧妻丧夫没有房屋的,评定之后共同安置。”齐景公说:“很好!”于是,老弱的人有人养活,丧妻丧夫的也有了可以居住的屋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