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3.46KB ,
资源ID:79524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524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5课古诗词三首的 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5课古诗词三首的 教案.docx

1、5课古诗词三首的 教案 5.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过程与方法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诗人的简介、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其他作品。 课

2、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泊船瓜洲,自读、识记本诗的生字词并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师:“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师: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

3、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n)、数(sh)重(chng)山、照我还(hu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美,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师:你们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三、赏析诗句

4、。感悟诗境 1.师: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 2.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3.师: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 4.同桌之间互相读、练说。 5.指名学生说。 6.教师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师:那就用朗读把你们的感受表达出来吧。(组内练读,指名读。) 8.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说说诗中为什么只有一种绿色呢

5、?仔细观察书中的插图,对你们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生: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师: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的高山。学生口述。 11.师: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师: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生1: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生2:“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师: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们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6、 15.师: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师: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生1:诗人为了一个字而煞费苦心,正印证了那句话:文章不厌百回改。生2:我们应该学习诗人这种不厌其烦的精神。 17.教师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18师: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教师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

7、.师: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师: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教师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5.师: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师: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

8、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 3.师: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远望钟山 泊船瓜洲 春绿江面 思乡浓 见月思归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给诗中加横线字注音。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 )隔数( )

9、重( )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解释下列词语。泊船瓜洲: 一水间: 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读诗想象画面。读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秋思,自读、识记本诗的生字词并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3.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师: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

10、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另一首诗秋思。(板书:秋思) 二、读诗入情 1.读一读秋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其他学生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4.师:这“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师: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处说。(指数名学生答。) 三、品诗悟情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师:“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

11、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师: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师: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9.师: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 四、感情升华 1.学生配乐背诵。 2.师;在你们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五、熟记生字 1.找到本课的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师: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12、)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 六、课堂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七、作业布置 1.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课外搜集、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八、板书设计 秋思 见秋风 意万重 思乡浓 说不尽 又开封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给带点字加上恰当的音节。京口瓜洲一水间()欲作家书意万重()风一更,雪一更(二、根据课文内容填

13、空。1秋思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作于_季,诗人因见_而引发了想给家乡的亲人写_的愿望,从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到送信人临行前又匆忙开封,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 2.泊船瓜洲这首诗中堪称绝妙的两句诗是_ 意思是_,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3写出两句借助月亮表达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_ 三、小练笔。想象秋思所描绘的画面,将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长相思,自读、识记本诗的生字词并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诵词,背诵这首词。 3.感知词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师: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

14、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示) 2.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长相思。 3.解题,质疑。(出示问题) (1)相思是什么意思?(想念) (2)长相思又是什么意思?(读题) (3)这首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关,祭祀长白山的途中写的。 (4)看到课题,你们想出提什么问题?(相思谁?为什么相思?只有相思?为什么长相思?)(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中去探索吧。) 二、初读长相思。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2.指名读,提醒读音的词语:聒 更结合诵读穿插讨论:“更”为什么要读平声?另

15、一个读音是什么?怎么组词? (1)查字典理解“更”的意思。 (2)理解“风一更,雪一更” (3)小结学法。 3.指名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后学生评价。师: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节奏才能把词读得有板有眼。 4.指名读,评价并讲明该怎样停顿。(出示词,画出节奏)学生齐读。注意上下阙的停顿。过渡: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要是了解了词的内容,老师相信大家会读得更投入,更有韵味。(回顾质疑的问题) 三、读懂长相思师: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中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释,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学生默读词并思考词的意思,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16、 1.师:相思谁?从哪里知道? 2.作者为什么会思念故乡和亲人呢?生:作者远离家乡。师:作者的“身”在哪里?心在何方?从哪里知道?(指名多位学生回答)师小结:他身在山海关、高山上、岸边、船上、帐篷。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悬崖峭壁,他经过了荒山野岭,他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师:想像行军队伍在征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词中你知道什么?生:从“风一更,雪一更”中知道了天气恶劣。(课件)过渡:同学们,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亲人呢?那他又是如何相思?想到何种程度呢?

17、 3.作者如何相思?想到何种程度?(睡不着,心碎了),这就是在相思前要加一个“长”的原因。师: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你们是从哪儿读懂的?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师:作者身在征途,心想故园。我们可以想像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放背景音乐。 4.想像词的意境。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他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画面。看,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他来到帐篷外,他在看什么?又在想什么呢?(指导看图) 5.想像作者故园的情景。师过渡: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

18、,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师:交流纳兰性德的资料。(家庭、兴趣、特长)师:了解了纳兰性德的这些情况,让我们展开想像:作者在故园白天可能和朋友做什么?晚上可能和家人做什么呢?把你们想到的写下来。(学生写片段)师:同学们,停下你们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师:多么温馨,多么快乐,多么美好的生活!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没有了,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故园的宁静,没有家乡的温暖,有的只是(师范读长相思)。师:这里没有与志趣相投的朋友骑着骏马到野外打猎的舒畅,有的只是师:这里

19、没有在暖暖的灯光下与家人一起聊天的温馨,有的只是(读长相思)。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学生齐读)设计意图: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像,才能让干瘪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围绕“心碎”,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像,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身”“心”分离的情感。语言和精神得以同构,在想像中朗读升华学生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可以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那颗破碎的心。读到现在为止

20、,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指名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尽情地美读,心灵的回想和生命的追问,以语感能力为阅读教学的目标,情感想像和生命意义造就诗意的课堂。师:好!同学们,你们道出了纳兰性德的心声。(板书:心系祖国)这个问题纳兰性德也曾问自己,就在这次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1.理解大意。(你知道他在问什么吗?) 2.纳兰性德“轻离别”吗?从词中哪里看出不是轻离别?师:同学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

21、纳兰性“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3.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问纳兰性德,并且用“夫”“儿”“父”等代替“君”。生: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成(生答:“夫”。)师:是啊!同学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父亲,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兄弟,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读 生齐问: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纳兰性德不是轻离别呀!他也舍不得离开亲人啊!但是他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责任重大,他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2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 师:长相思呀长相思,为了他的壮志和理想,唯有把他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化作长相思。师:(看板书)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生齐说)长相思。师:让我们跟随纳兰性德一起走出帐篷,眺望远方的故乡,深情地吟诵长相思。 五、课堂总结 从今天学的这首词中你们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思念家乡的其他古诗词。 2.以长相思为内容,制作自己喜欢的是个书签。 七、板书设计 长相思 山水-身已远 风雪-梦不成 (思乡浓)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日积月累。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请搜索两首思乡之情的古诗。二、先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的意思。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更: 故园: 整句的意思:课后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