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03.30KB ,
资源ID:79162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916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docx

1、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新中国建立后,与苏联签订了条约(下图),并同波兰、罗马尼亚、朝鲜等国家建交,反映了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哪一方针()A“一边倒” 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图片反映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的情景,这使新中国获得了苏联的大力支援,是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即“一边倒”政策的具体体现。答案A2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C巴黎和会 D莫斯科会议解析1954年的日内瓦会

2、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答案B3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下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该是()A朝鲜 B苏联C印度 D日本解析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就宣布承认新中国,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答案B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C. 不结盟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材料信息“对

3、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订立的条约“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说明要与国民党政府划清界限,这体现的是“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D项最早提出于1953年,与共同纲领时间不符。答案B5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成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A. B. C. D. 解析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与国际地位提高没有直接关系。答案D6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A美国承认新中国

4、为合法政府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解析注意材料信息“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即国民政府时期的美国代表。因此,新中国此举表明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答案C7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A毛泽东访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协议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解析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亚洲的力量

5、”,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在时间上都与题干不符。答案B8万隆会议达成了一系列精神和原则,这些精神和原则在当时不可能包括()A. 一致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的精神 B. “求同存异”的原则C. 亚非国家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 D. “一边倒”的原则解析A、B、C三项都体现了万隆会议的原则和精神。D项是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之一,即倒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这与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精神是相悖的。答案D9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B改善与台湾关系促进国家的统一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

6、家的友好关系D缓和并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是为了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答案C10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共同点是()A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C会后中国与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D我国代表在会议上起了积极作用解析A项只符合日内瓦会议,B、C两项只符合万隆会议。两次会议上,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会议取得一定成果。答案D11中国外交思想中最能体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的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解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7、达而达人”,意即“己之所欲,勿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体现在中国外交方针上是“求大同,存小异”。答案D12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是()A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B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合作C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D重视和发展与欧美国家的关系解析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以后,中国与许多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成为这一时期新中国的外交重点;5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已经出现裂痕,B项错误;C项主要是在21世纪,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D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答案A131971年,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苏联等

8、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友好合作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解析注意限制条件“国际因素”,由此排除D项。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第26届联大表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中苏关系恶化,A项错误;中美、中日关系尚未缓和,排除C项。答案B14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在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大楼的欢迎大会上说:“你们来我是反对的,但是你们来了,我表示欢迎。”这表明()A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美关系逐渐缓和C不结盟运动兴起 D美国放弃世界霸权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由

9、布什的话可以看出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A项与材料无关,因为材料主要是体现中美之间的关系。C项、D项均不能正确反映材料关键信息。应选B项。答案B15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署 D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解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B两项是访华的铺垫,D项发生在1979年。答案C16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

10、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渐走向正常化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解析“无知”“好战”“狡诈”等敌视性用语,是中美关系处于对抗时期美国宣传的表现。“智慧”“灵巧”“善于进取”等友好词汇,则是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过程中美国对中国示好的反映。答案B17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

11、统一 D承认封锁中国政策的错误解析美国发表声明的主要目的是其国家利益所致。当时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又处于劣势,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符合美国的利益。B、D两项是美国缓和与中国关系的原因而非目的;C项不是美国所关心的问题。答案A18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B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C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D是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结果解析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前,美国一直采取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失败,而不是调整的结果。答案D

12、9“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 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B. 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C. 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 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解析A、C、D三项均符合对材料的理解。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下出现的,此前日本并没有一直谋求改善中日关系的迹象。答案B20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开展以联合

13、国为核心的外交活动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 BC D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的外交活动都是在联合国的授权范围内,正确;同意对伊拉克核查和反对美国武力核查都是为了维护和平,正确;在核查问题上有自己独立的政策,正确。“维和行动”是指派出军队维持某一地区的稳定与和平,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C21中国倡导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加强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合作()A俄罗斯与中亚 B日本与朝鲜C新加坡与东盟 D印度与东南亚解析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

14、斯坦。答案A2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反对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C改善中美关系,共同对付苏联 D进行多边合作,打破外交僵局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国际环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答案A23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的举动,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解析中国海军赴国外护航是遵照联合国的决议而行,这体现了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海盗不是霸权主义,A项错误;护航既不是支持非洲民族解放斗争,也与区域合作无关,排除B、C两项。答案D24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在本质上保持一致的是()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外交的根本目的是要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A BC D解析尽管分属不同时期,但都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本质,体现了强调意识形态冲突的本质,排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