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训练及答案50篇精选-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训练及答案(50篇)现代文阅读理解1(2021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2021年春节,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不少家庭出行的选择: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了解红色历史;与家人一起参观先辈故居,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价值追求;借助数字虚拟场景技术,体验革命先辈突破重重关卡与大部队会合的场面福建省是革命老区和红色文化资源大省,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发生过古田会议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有数不胜数的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材料二:材料三:小记者阿姨好!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去“重庆中
2、国三峡博物馆”?李华妈妈我们上网做旅游攻略,看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微博上发布“重博文物会说话”话题,点击量一个月内超过2亿。微博上还介绍了“上甘岭战役树桩”“三枚银元”等革命文物,很有意思。我们想去现场看看,想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实物,了解战争年代的艰难,希望孩子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小记者李华,这趟旅游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特别的收获?李华很受教育。我收集了好多文创产品,笔呀,公交卡套呀。我还认识了一位少年讲解员,他年龄跟我差不多,讲故事特别生动。小记者叔叔您好!您对我们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印象如何?李华爸爸我们省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啊。比如,古田会议会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军207
3、团旧址等。我对我们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充满期待。(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社会关注革命传统教育,不少家庭选择红色旅游,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B.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重视规划与开发,红色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C.李华一家如果制订龙岩红色之旅的攻略,可以考虑去古田会议会址红色旅游区。D.“重博文物会说话”点击量一个月内超2亿,得益于传播方式,与从众心理无关。(2)红色旅游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3)如果要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你有哪些建议?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硬件、文创、宣传、服务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回答。2(20
4、21四川德阳)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环绕、着陆、巡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
5、“绕、着、巡”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将共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6日,有删改)材料二天问一号降落过程示意图材料三 火星,是人类探测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参与国家最多的一颗行星。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开展火星探测开始,截至目前,人类已进行47次火星探测活动。目前实施的47次火星探测任务中,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而火星的22次着陆只有10次取得成功,现在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火星软着陆技术。 登陆是火星探测最关键的环
6、节,主要面临三大难点:首先是火星环境的不确知性,增加了着陆的不确定性。其次,着陆过程较为复杂,短时间内完成多个动作,不容半分差错。第三,距离遥远,只能靠着陆巡视器全程自主控制。登陆过程历时约9分钟。9分钟内,着陆巡视器完成10多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要一气呵成,而且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继承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成熟的悬停、避障技术,以确保安全着陆。科研人员还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配平翼的弹道升力式进入方案,以降低火星大气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提高适应能力。 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通过这次任务
7、的实施,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6日,有删改)(1)对材料二中天问一号降落过程示意图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的降落过程,大致分为气动减速段、伞系减速段和动力减速段,探测器要完成环环相扣的一系列动作。B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展开配平翼,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减速完成后下降速度减掉了90%左右。C在伞系减速段,天问一号需要依次完成超音速开伞、抛背罩和伞、抛防热大底等动作,将下降速度降至100米/秒。D在动力减速段,探测器启动反推发动机减速,直到距火星地表100米处悬停成像,完
8、成精确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2)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是一则消息,报道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预选着陆区的情况。“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是电头,交代了发电单位、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B从成功发射到被火星捕获,再到开展环绕探测,最后成功着陆,天问一号经历了9个多月的飞行。它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C火星是目前人类行星探测的重点目标,但由于火星环境的不确知性、着陆过程较为复杂、只能靠着陆器全程自主控制等困难,我国火星登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D天问一号是我国行星探测的起点,它的成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的“绕、着、巡”三大
9、任务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3)简要说说材料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分析】本题为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对示意图的理解,第二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第三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筛选信息。【解答】(1)ABD.正确。C.有误,应是依次完成超音速开伞、抛防热大底、抛背罩和伞等动作。故选:C。(2)ABC.正确。D.有误,文中并未说标志着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故选:D。(3)结合“登陆是火星探测最关键的环节,主要面临三大难点”“火星,是人类探测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参与国家最多的一颗行星”“目前实施的47次火星探测任务中,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而火星的2
10、2次着陆只有10次取得成功”等内容可以看出,面对火星探索任务过程漫长、任务艰巨和未知的不确定性等困难,科学家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失败,迎难而上,勇于探索;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精神。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1)C(2)D(3)面对火星探索任务过程漫长、任务艰巨和未知的不确定性等困难,科学家有坚定的信念;面对成功率不高的火星探索,不怕失败,迎难而上,勇于探索;中国与国际航天机构的合作,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火星探测任务的规划和实施,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火星探测继承了我国航天领域成熟的技术,还首次采用新的技术,体现了科学探索在传承中有创新。【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
11、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3(2021苏州)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材料一: 在凉爽、幽暗、静谧的树林里,浓密的树冠中不时传来几声鸟鸣,抬头就能看到祖母绿、地衣灰、暗铜黄、鳄梨绿等颜色交织在一起。这便是新喀岛卖型的山地雨林,该岛是远在太平洋西南地区的狭长的热带土地,位于澳大利亚和斐济之间。岛上的大型蕨类植物公园因为园内的高大树形蕨而得名。这些树形蕨可以长到七层楼高,让整片森林笼罩在一股原始气息当中。 我走的这条小径先是上坡,不久就蜿蜒向下来到溪水边。越靠近溪
12、水,鸟儿的鸣唱也越发响亮。我来这座岛屿,是为了看到据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新喀鸦。这是一种鸦科鸟类,这个科的鸟智慧不凡。几年前,一只叫贝蒂的新喀鸦将一段金属丝掰弯做成钩子,来钩取难以够到的食物,由于这一智慧的行为,贝蒂为人们所熟知。最近,一只绰号为“007”的新喀鸦使得这个物种再次备受瞩目,它在英国广播公司2014年摄制的节目中大显身手,以迅捷的速度完成了一道极具挑战性的谜题,这道谜题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高级讲师亚历克斯泰勒设置。谜题包含八个独立的步骤,由各式各样的隔间和装有棍子及石子的“工具箱”组成,相关装置全都放在桌面上。此前,007见过部分装置,但这些装置的组合是它首次遇到。要顺利获得放在
13、隔间管道里的肉,007得按照正确的步骤解开谜题。 视频中,羽色乌黑、长相帅气的007翩翩飞来,停在树枝上,它花了点时间审视周边状况,然后飞到另一个树枝上。这个树枝系着一条绳子,绳子末端系着根小木棍这小木棍就是谜题的第一步。007先用嘴叼住绳子,把绳子一段一段地往上拉,直到自己的喙够得着小木棍。接着它飞到桌面上,跳到装有肉的隔间旁,把小木棍插入隔间的水平洞口,想把肉扒出来。但木棍太短,它只好用这根木棍获取三个彼此分隔的箱子里的石子。007旁边还有一个隔间。里面有一全处于平衡位置的跷跷板,跷跷板上放着一根长木棍。这只新喀鸦把刚才收集到的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入隔间上方的洞口。石子的重量让跷跷极向下倾斜,
14、长木棍顺势滑出。乌鸦叼着这根木棍把之前隔间里的肉扒了出来。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只乌鸦只花了2分30秒便完成了谜题。它的聪明在于:要完成这道谜题,需要理解工具不仅能用来获取食物,还能用来获取另外一件对最终获取食物有帮助的工具。这种借助工具获取工具的行为,即元工具使用,此前只在人类和类人猿中观察到。泰勒表示:“这意味着乌鸦能够理解工具这一抽象的概念。”而且这项任务还需要工作记忆一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暂时(也许只有几秒钟)储存信息或思维,并且对其进行处理的能力。工作记忆使得我们在书架上找书时能够记得我们要找的是什么书,或者在掏出纸记录之前记住电话号码是什么。工作记忆是构成智力很关键的一部分,
15、这只乌鸦显然具备这种能力。(摘编自珍妮弗阿克曼鸟类的天赋,沈汉忠、李思琪译)材料二: 一只乌鸦口渴了,他来到一个水瓶前。乌鸦把喙伸进瓶口,发现里面只有一点点水,他够不到。乌鸦左顾右盼,看到地上的石子,便叼起一颗扔进瓶子,然后又叼起一颗 最后,他喝到了水。(摘编自伊索寓言)材料三: 源于民间的寓言,一部分是从动物故事演化而来的。 原始人靠渔猎维持生活,和动物关系密切。人类不断熟悉它们,细致观察它们的形态、习性,并通过想象赋予动物人的性格,借以展现理想,传达事理。伊索寓言就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加工整理而成的。(摘编自沙聪颖等主编的(儿童文学)(1)根据材料一,下列行为属于“元工具使用”的一项是 A
16、.会挽雕弓如满月B.直挂云帆济沧海C.谁持彩练当空舞D.稚子敲针作钓钩(2)科普作家珍妮弗阿克曼是材料一的作者,其作品被盛赞为“以扎实的科学为基础的艺术”,结合材料举例说明你对这一评价的认识。(3)读了上面三则材料后,有同学认为寓言“乌鸦喝水”可能真有其事,并阐述了理由。如果你就是那位同学,会列出哪些理由?【分析】本题为以“工具”为主题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第二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第三题考查拓展性阅读与表达。【解答】(1)结合材料一中对“元工具使用”的定义“这种借助工具获取工具的行为,即元工具使用”理解分析。A.意思是: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不属于“元工具使
17、用”。B.意思是: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不属于“元工具使用”。C.意思是:又是谁手持着彩虹在空中翩翩起舞?不属于“元工具使用”。D.意思是: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借助工具“针”获取工具“鱼钩”,属于“元工具使用”。故选:D。(2)科学和艺术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会有艺术的气息,而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也会融入科学的要素。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本质和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追求准确性;科学是求真求实的,是理性的;艺术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性,是形象的理性感性结合的带有审美特征的。材料一的作者写“新喀鸦”,“鸦科鸟类”“这种借助工具获取工具的行为,即元工具使用,此前只在人
18、类和类人猿中观察到”“这项任务还需要工作记忆一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暂时(也许只有几秒钟)储存信息或思维,并且对其进行处理的能力”,这些专业化的语言体现了科学性;“世界上最聪明的鸟”“羽色乌黑、长相帅气、翩翩飞来”“它花了点时间审视周边状况,然后飞到另一个树枝上”等语句写鸟的外貌、动作、行为,体现出艺术性。(3)结合材料一鸟类的天赋“元工具使用”,材料三“原始人靠渔猎维持生活和动物关系密切。人类不断熟悉它们,细致观察它们的形态、习性,并通过想象赋予动物人的性格,借以展现理想,传达事理。伊索寓言就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加工整理而成的”和自己的理解列出理由。如:实验证明,乌鸦能够理解工具这一抽象
19、的概念,可以利用工具解决问题。人类不断熟悉乌鸦,细致观察乌鸦的形态、习性,寓言“乌鸦喝水”的寓言由此形成。答案:答案:(1)D(2)示例:“科学”求真,追求准确性;“艺术”求美,讲究形象性:如作者关于007的实验,记录客观准确,体现了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又用“帅气”“翩翩”“审视”“叼”“跳”“拉”“扒”等词语再现它的姿态、动作,形象生动,体现了艺术性。(3)乌鸦利用工具解决问题不是个例;实验证明乌鸦能解决比“喝水”更难的问题;寓言“乌鸦喝水”的形成与人们对乌鸦生活习性的观察是分不开的。【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
20、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4(2021苏州)阅读下面一篇文章。稻谷来到了春天帕蒂古丽 那一年,稻谷还在地里,大雪就像盗贼一样从南山那边扑过来,抢夺了村庄收割的喜悦。爹爹悔得直跳:“嗨,就在地里多放了一夜,谁知道雪这个贼娃子,会趁村庄睡着的时候,把一地壮壮实实的稻谷全给埋起来了。现在镰刀磨得再利,又有啥用?”“辛苦了一年的收成,总不能就这样送给雪贼,就是一点一点挖,一捧一捧捧,也要把它收回来。不然,娃娃们挨饿不说,明年的稻种子都有麻烦。”妈妈低头看着隆起的肚子说。 这天,村里的大人孩子全都出动了,扛着铁锹、木锨,推着手推车
21、,带着簸箕、筛子,到雪地里刨稻谷。 雪一尺多厚,要一锹一锹把雪铲成维,再运到稻地外面去。等手推车推出去的雪在稻地四周围起冰雪长城,脚下的稻谷才从雪缝中戳出了一根根尖细的稻芒。就这样,大雪从人们手里抢夺去的宝藏,又被人们抢夺了回来,尽管只抢夺了一部分,至少人们没有完全输给这场大雪。 我们把本来躺在冰床上的稻谷,搬回了家里。 妈妈挺着大肚子,抱了一大捆干树枝在炕洞里点燃了火。爹爹掀开了大炕上所有的苇席和毡子,把六麻袋夹带着冰雪的稻谷全都倒在了大炕上,用木锨摊平。 爹爹把苇席、毡子、褥子,一层层铺在摊开的稻谷和冰雪上,妈妈抱来的干树枝已经堆满了半间屋子。爹爹说:“孩子们,你们拉开被窝,就睡在稻谷上。
22、我和你妈一起把炕烧热。”晚上,睡在炕上,一股凉气从身子底下直往上拔。“下面火炕烤,上面身子焐,稻谷干得快一点。”爹爹在被窝里说这句话时,牙齿都打着战。 我们在稻谷上睡了一个冬天。我们每天晚上早早就躺在火炕上,用身子去暖那些稻谷。 冬天终于到了尾巴根上的时候,又一个弟弟降生在铺满稻谷的大炕上。 大炕上又多了一个娃娃,家里顿时热闹了很多。我家的门上还挂了一根透着喜气的红布条。爹爹妈妈的脸也像五九过后的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一九二九不是九,三九四九冻死狗,五九娃娃拍手”村里女孩穿了鲜艳的衣服,扎了漂亮的麻花辫,一边唱一边跳橡皮筋,春天的气息就从她们的童谣、花衣服和头顶的蝴蝶花,弥漫到整个大梁坡。
23、大梁坡的春天,最先是沿着出去觅食的羊踩出的雪坑走进来的。深深浅浅的羊蹄坑在春风里一行一行变得水汪汪的,厚厚的积雪覆盖的大地从那一个个小坑里重见天日,小小的羊蹄坑从村庄四周越走越远,向着村庄外更远的地方散开去。【甲】冰冻了一个漫漫长冬的大地,就像是从羊蹄坑里解开了一粒粒黑色的纽扣,慢慢脱去了捂了一冬的白羊皮袄,一点一点露出了春色。 眼见着路边的杨树返青。河沿的柳树吐出苍绿的芽苞,结冰的渠沟在晴天里变得水汪汪的,春天的味道慢慢地从冰融雪消的田野上升腾起来。【乙】清早,布谷的鸣叫从河坝那边飞过来,“布谷、布谷”的声音在窗户上、屋檐上飞来撞去。这声音撞到谁家,谁家就像得着了神谕似的,打开仓房,开始清理
24、农具和闲放了一冬的马车和驴车。 爹爹修整好拉犁锌的绳索,把它套在老牛身上,起早贪黑到稻谷地里犁了三天地,他说,这片地去年吃下了那许多粮食,肥得流油,今年根本不用上肥料了。 我们把稻谷从大炕上扫起来,堆到场院里,爹爹给马套上了石碾子。马拉着石碾子在场院里撒了大半天的欢,那些连着稻秸秆的稻谷,舒服地躺在碾子下面打滚。我们在被爹爹的铁叉叉到了一边的干净的稻秸秆上打滚,就像在铺了新褥子的大炕上打滚。 我们把妈妈扬好了的稻谷,用木锨和簸箕铲进大麻袋里,抬到了车上。爹把驴车赶上了高高的大梁坡,我和弟弟妹妹坐在摞得高高的麻袋上,村庄一下子变得很矮很矮。我们被装满稻种的大麻袋托在半空中,天上软绵绵的云、地上暖
25、洋洋的风,向着我们扑过来。 从坡顶远远地看过去,雪埋掉过的那片稻地,被犁铧翻了个透,油黑油黑的泥土上,拢着淡白的水雾,日头照在雾气上,返出一道道、一圈圈紫蓝色的光晕,像虹一样。弟弟和妹妹跳下高高的麻袋垛子,在翻得松软的泥土上奔跑。爹爹停好了驴车,卸下稻种,坐在新打的田埂上,卷上根烟点着,美美地吸了一口,眯着眼睛看弟妹们在稻地里撒欢。 我问爹爹:“这么大一片稻田,这几麻袋稻种不够播咋办?” 爹爹将了一把密密匝匝的胡茬子,对着稻地盘算:“就是种子播稀点,也得把这块地全都撒上种子。今年雪水足,这地里,播上一颗种子,就能活一棵苗子,说不定去年埋在地里的稻谷也能发芽。再等些日子,这稻地里就长满绿绿的稻秧
26、了。”【丙】爹爹说这话的时候,我看见他湿汪汪的眼睛就像是两大块水田,成片成片的绿色稻苗浸在他的眼波里,一下子盖满了整个大梁坡,连大梁坡上刮过的呼啦啦的风,都被爹爹眼睛里的光染绿了(选自(天涯2012年第2期,有删改)(1)下面是关于文中事件发展脉络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将它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5个字。 村民刨稻谷 (2)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用“盗贼、扑、抢夺”等词语,突出雪灾来得突然、凶猛以及造成的危害之大,侧面表现灾难面前大梁坡人不服输的精神。B.“睡在炕上,一股凉气从身子底下直往上拔”“爹爹在被窝里说这句话时,牙齿都打着战”,这两处描写突出冬天之冷
27、和救灾之难。C.文章写冬末村里小女孩的活动外,还通过羊群觅食、杨柳吐绿、渠沟水汪汪、布谷鸟鸣叫等情景,多角度呈现了大梁坡的春天气息。D.作者详细叙写“我”家的救灾情况,又简笔勾勒“村里大人孩子全都出动”的救灾场景,一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有利于文章主旨表达。(3)文中“冬天终于到了尾巴根上的时候,又一个弟弟降生在铺满稻谷的大炕上”这一句,与朱自清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4)在文中画线的【甲】【乙】【丙】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5)朗读这篇文章时有同学把“稻谷来到了春天”读成“稻谷等到了春天”,老师向他指出错误,这个同学说两者意思差不多。你同意该同学的说法
28、吗?为什么。【分析】文章主要写了稻谷被大雪覆盖后,人们刨稻子、在自家炕上焐稻子、春天来了晒稻子,及时播种稻子,用“稻谷来到了春天”表现人救灾“积极”,突出人们对春天已来和丰收在望的喜悦,也肯定了大梁坡人积极乐观,吃苦耐劳的精神。【解答】(1)本题考查情节梳理和概括。通读全文,可知“村民刨稻谷”是第3、4段内容,因此第空应该概括第1、2段内容,从“那一年,稻谷还在地里,大雪就像盗贼一样从南山那边扑过来,抢夺了村庄收割的喜悦”可以概括出:大雪埋稻谷;第510段写了把稻谷搬回家后,家里的做法,从“我们在稻谷上睡了一个冬天。我们每天晚上早早就躺在火炕上,用身子去暖那些稻谷”可以概括出第空为:全家焐稻谷
29、;第1121段写春天来后村庄的景象和“我”家的活动,从“爹爹修整好拉犁铧的绳索,把它套在老牛身上,起早贪黑到稻谷地里犁了三天地”“翻得松软的泥土上奔跑。爹爹停好了驴车,卸下稻种,坐在新打的田埂上”,可以概括为第空:爹爹播稻种。(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手法理解与分析。ACD.正确;B.有误,“睡在炕上,一股凉气从身子底下直往上拔”“爹爹在被窝里说这句话时,牙齿都打着战”有凉气,父亲说话牙齿大战,是因为我们身下就是被雪埋过的稻子,加热后,水汽全部蒸腾上来,并非突出“冬天之冷”,B项分析错误。故选:B。(3)本题考查阅读比较。解答时要从题干中找出提示:“异曲同工之妙”,提示作答时分析两个句子的不同和
30、相同点。先结合内容分析两个句子:文中“冬天终于到了尾巴根上的时候,又一个弟弟降生在铺满稻谷的大炕上”交代弟弟在冬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出生了,一个新生命诞生了,暗示春天将到,灾后也有新的希望,这一处通过实写表达对春天、对新生的希望;朱自清的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将春天比作刚出生的娃娃,属虚写,借新生的娃娃突出春天“新”,充满希望的特点,最后总结:因此两者虽然写法不同,一实一虚,但是都表达了作者对“新生”的希望。(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甲句:从“解开了一粒粒黑色的纽扣,慢慢脱去了捂了一冬的白羊皮袄”可知该句使用拟人手法,将大地人格化;接着分析效果:地解开羊蹄印上的黑扣,脱去雪做的皮袄,生动形象地
31、写出了大梁坡冰雪消融,冬去春来的景象;从“漫漫长冬”“一点点露出春色”可以看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乙句:该句无修辞手法,可从词语运用角度进行分析。“布谷的鸣叫从河坝那边飞过来”“声音在窗户上、屋檐上飞来撞去“中的“飞、飞来撞去”用得形象,突出了布谷鸟叫声的杂乱、热闹和力度;鸟的叫声“布谷,布谷”也提醒人们春天到了,该忙碌起来了,预示了春天里村庄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丙句:“湿汪汪的眼睛就像是两大块水田”是比喻,“成片成片的绿色稻苗浸在他的眼波里,一下子盖满了整个大梁坡“是想象,运用比喻和想象写出了大梁坡长满稻苗的场景,“风都被爹爹眼睛里的光染绿了”用诗意化的语言写出爹爹满怀希望,对未来充满期待。(
32、5)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解答时先解释词语意思,对比两个词语的区别或侧重点,分析表达效果。“等到”是被动等待,“来到”是主动来到的。文章主要写了稻谷被大雪覆盖后,人们刨稻子、在自家炕上焐稻子、春天来了晒稻子,及时播种稻子,用“稻谷来到了春天”表现人救灾“积极”,突出人们对春天已来和丰收在望的喜悦,也肯定了大梁坡人积极乐观,吃苦耐劳的精神,用“等到“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答案:(1)大雪埋稻谷;全家焐稻谷;爹爹播稻种(2)B(3)前者实写“弟弟”在冬末降生,暗指春天将至并带来灾后新生的希望;后者虚写,以“刚落地的娃娃”喻指春天如新生命的开始,充满希望。两者写法不同,但都巧妙表达了对“新生”的希望。(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