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6.79KB ,
资源ID:78191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8191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必修二基础题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必修二基础题完整版.docx

1、历史必修二基础题完整版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 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原始农业阶段采取的耕作方式是 A火耕 B耜耕 C牛耕 D休耕 2 铁犁牛耕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 A黄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3 井田制是一种 A原始的土地公有制 B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C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封建小农土地所有制 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产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A小农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封建政府土地所有制D庄园制 5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农民都必须承担沉重的封建义务,包括

2、 赋税 地租 兵役 徭役 A B C D 6 稳定充足的财政收入是一切政权赖以生存和正常运作的物质基础。我国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 A农户交纳的赋税B手工业者交纳的赋税C地主交纳的赋税D商人交纳的赋税 7 与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特点相符的有 以个体小农为经营主体 以精耕细作为技术特征 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经营目的 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A B C D 8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热销海外。能够代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手工业技术水平顶峰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9 我国古代民营丝织业中出现手工工场是在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3、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0 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耧车 11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B东汉时我国的制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 C唐朝北方邢窑的青瓷、南方越窑的白瓷享有盛名D清代发明了珐琅彩(粉彩)瓷器 12 我国古代有很多的名窑和制瓷中心,它们出产的瓷器质量领先,而且各具特色。下列制瓷中心中有“瓷都”之称的是 A河北的定窑B河南的汝窑C浙江的哥窑(龙泉窑) D江西景德镇 13 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

4、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14 两宋时期,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表现为 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海外贸易发达,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及东欧和北非等地河南开封、浙江杭州是商业繁盛的大都市在重要城市出现了为地域商帮服务的会馆,其中晋商和徽商的会馆最多最大 A B C D 15 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 A唐代 B北宋 C明代 D清代 二、材料解析题 16材料一

5、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隋书令狐熙传 材料二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 大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 材料四 (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对城市商业是如何管理的?

6、 (2)材料三、四反映出北宋的商业管理上与隋唐相比,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商业管理的什么趋势? 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1“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确定于 A西周 B战国 C秦汉 D隋唐 2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文教娱乐业 3为中国封建社会确立“重农抑商”经济原则的是 A孔子 B商鞅 C秦始皇 D汉武帝 4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

7、征派 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5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正确的是 自然经济的产物 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最终阻碍着中国近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形成 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A B C D 6明清之际,中国工商业与“重农抑商”政策之间的关系是 A工商业发展使得统治者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工商业发展使得统治者减轻“重农抑商”的程度 C“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严重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7封建政府对工商业的管理和控制非常严格,这些措施对古代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评述不妥当的是 A使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8、和阻碍 B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C有利于巩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 D封建政府应该完全放弃对工商业的管理与控制 8明代中后期,江南一带的纺织行业中出现了雇佣大量“机工”的“机房”,还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的市场,这说明 A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进一步强化 B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D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方式在中国出现 9明清之际,在封建经济的内部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其发展非常缓慢,其原因包括 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深刻存在 明清曾经长期实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西

9、方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入侵 A B C D 10对闭关政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封关闭疆,一概禁绝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往 B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C严重削弱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稳定性 D使中国长期处于与外界基本隔绝的状态,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南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古代钱币的一种计量单位),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 明初,政府规定“片板不许下海”,隆庆元年,明政府开放海禁,但对船只数目、贸易地点等仍有许多限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期,流入我国的白银近15亿两,17

10、世纪后期流入26 000余万两。然朝廷只图罢市舶司,填平双屿港,烧毁出口大船,禁海令又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1661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甚微”。 中国对外关系简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利入甚厚”主要说明了哪一现象?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试分析材料三中“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2封建社会的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请问历代统治者通过哪些方式压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试从经济、科技、社会等角度客观分析“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三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我国自然经济解体进程率先开始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

11、长江三角洲 D东南沿海地区 2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对近代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 促使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分离 刺激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 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 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A B C D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时间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法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4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最先出现在 上海 广东 天津 重庆 A B C D 5甲午战争以后到辛亥革命前,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下列关于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欧洲帝国主义列强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列强竞相对华输出

12、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民族危机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着浓厚的半殖民地特征,未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企业多集中在 纺织业 采矿业 食品加工业 机器制造业 A B C D 7辛亥革命后,与“民主共和”并存的爱国进步思潮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8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步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其作用包括中国参战成为战胜国 欧洲帝国主义国家被迫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欧洲对中国的面粉需求增加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A B C

13、 D 9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烟草业 纺织业 火柴业 面粉业 A B C D 10 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A由于列强的侵略而处于萧条状态 B由于国民政府的措施而得到较快发展 C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而萎缩 D由于日本的经济侵略而陷入困境 11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A社会性质 B中外关系 C政局和政策 D群众觉悟 二、材料解析题 12材料一 据海关统计,1914年 1918年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两减至约3 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 600多万两

14、。 材料二 1911一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1914一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 以上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对华贸易由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136个增到209个,并攫取在华修建1 500里铁路等特权。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以上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怎样

15、的现象? (2)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民族企业增多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实质问题?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四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的条件不包括 A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B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是 A照搬苏联的经验和模式 B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C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急于求成 D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并举 3三大改造的措施不包括 A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建立手工

16、业生产合作社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D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B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5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劳动人民与剥削阶级的矛盾 B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 C人民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D“左”倾和右倾路线的矛盾 6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A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 7下列运动中夸大主观

17、意志和主观努力作用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 B抗美援朝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文革”期间,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部分纠正“左”倾错误,领导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是毛泽东 周恩来 邓小平 江泽民A B C D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 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一(1955年夏) 4600亿斤 4300万石 1100万吨二(1956年1月) 6400亿斤 7000万石 1500万吨三(1956年8月) 5000亿斤 4800万石 1050万-1200万吨材料

18、二 我们有六亿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 材料三 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强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怎样的严重错误? (3)材料三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

19、?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五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 A抓革命、促生产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两个凡是”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很长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整风运动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全面跃进 3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引进资金和技术 D构建和谐社会 4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实行改革开放 C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D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5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

20、市场经济体制 B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历史上的最重大的转折发生于 A1956年 B1966年 C 1976年 D1978年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简政放权 B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 C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引进西方的经济管理模式 D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8关于对内改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对内改革是在经济领域进行的,不涉及政治体制 B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城市开始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安徽、四川开始 D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21、,已经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9我国的对外开放的起点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二、材料解析题 10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总结时:“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材料三 邓小平在全面深入地考察了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之后,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思路比较好,搞

22、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四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破坏得很厉害的国家,包括欧洲、日本,都是采用贷款的方式搞起来的拿中国来说,20世纪50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以上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社论内容所体现出的思想实质是什么? (2)邓小平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请

23、依据材料二、三、四分析概括。 三、问答题 1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六 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关于改革前农村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有 经营管理高度集中 农业仍然停留在个体小农经济的状态 吃“大锅饭”的现象严重 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A B C D 2建国以来农村面貌巨变的史实与安徽凤阳有着最直接联系的是 A农业实现集体化B建立人民公社C打破农村“大锅饭”D发展乡镇企业 3农村经济体制在全国全面展开后,农村实行的最主要的制度是 A农业互助合作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村经济股份制 D分田“单干”制 4我国农村经济体制

24、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在于 A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已经开始探索 B从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入手 C着眼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D统一实行按劳分配制度 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明确目标的新阶段的标志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 C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 D中共十四大召开 6与目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不相符合的表述是 A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多种所有制并存 C公有制经济有最强的经济控制力 D公有制经济有股份制等多种实现方式 7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确立于 A1978年 B1980年 C1990年 D1992年 8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我国大陆率先实行对外开

25、放政策的省份是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 广东省 A B C D 9我国第一批经济技术开放区集中在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东南沿海 D沿边开放城市 10我国到目前为止所设立的最大经济特区在A江苏B上海C广东D海南 11长江流域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列措施中对于整个流域经济的飞跃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 A上海作为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B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C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D把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放区 12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吸收外资引进技术B学习西方市场经济体制 C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力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13材料一 1793

26、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一一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中说:“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

27、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乾隆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当时清政府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政策? (3)结合材料三分析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目的,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中华民国的对外政策有何本质区别? 14简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近代中国男子最通行的服饰是A长袍马褂B西装革履C休闲服饰D中山装 2下列近代中国的几种人中最先穿上西服的有可能是 A通商

28、口岸的码头工人B内地学校里的生员C乡下的土财主D洋行里的职员 3中国内地一个极普通的农家女子能够经常到城里去品尝西餐,挑选服装。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 4现代男子的最常见的社交礼仪是A跪拜作揖 B点头鞠躬 C握手礼 D拥抱礼 5改变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婚姻依据,倡导婚姻自主,婚姻礼俗删繁就简,是近代婚姻礼仪变化的方向。这种变化开始于 A清朝同光年间 B清末民初 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 6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 西方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近代中国政局的变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 A B C D 7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发生质的进步是始于 A自行车的传入B轮船进入中国C电车、汽车在中国出现D飞机的研制成功 8推动中国自行研制成功最早的近代化交通工具的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革命派 9中国第一台有线电报线架设在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台湾 10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A定军山 B一江春水向东流 C渔光曲 D三毛流浪记 11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A北京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 C中央电视台 D南京电视台 12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广播 B报纸 C电视 D互联网 13近代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何特点?试举两例加以说明。巨变发生的原因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